第二节 疾病预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31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疾病预防
分类号: R197.2
页数: 10
页码: 626-635
摘要: 1998年7月28日,石横镇发生1例霍乱病人,系在外地用餐所致。病毒性肝炎境内为病毒性肝炎流行区,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关键词: 卫生 疾病预防

内容

防疫机构
  肥城市卫生防疫站位于新城路114号,占地面积2.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74.6平方米。1988年,干部职工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3人。设办公室、财务科、后勤科、卫生科、防疫科、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地方病科、宣教科、化验室、结防科、皮防科11个科室所。1998年,成立中国高血压联盟肥城防治中心。2000年,设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门诊。至2002年,共设21个科室,干部职工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3人。主要设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二氧化碳监测仪等,固定资产289万元。
  肥城市妇幼保健院1999年7月,升为二级事业单位。2001年11月,由肥城市妇幼保健站改称妇幼保健院。2002年,设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检查、预防接种门诊、社保、放射科、化验、手术、分娩室等19个科室,病床20张,职工32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人,中级技术职务12人,初级技术职务16人。院占地35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8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阿洛卡370B超、F -820血液分析仪、胎儿监护仪、半自动生化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尿液分析仪等30余台件,固定资产450万元。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业务收入150万元。
  计划免疫
  1988-2002年,全市主要开展卡介苗、脊髓灰质类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1992年和1998年,分别将乙肝疫苗和风疹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993年后陆续开展甲肝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免疫接种。
  1988年,启动计划免疫冷链运转系统,开始两日一次计划免疫接种,县、乡、村实现在冷藏状态下贮存、运放和接种疫苗。1990年、1992年和1996年分别实现以省、县、乡为单位的“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类疫苗、百白破三联和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指标。1998年,乡镇医院建立儿童预防接种门诊。1988~2002年,全市共接种各种疫苗389万人次,达到“无脊髓灰质类状态”。
  市妇幼保健院1988-2002年肥城市四苗接种率情况表
  传染病防治
  1988~2002年,境内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7种,计30092例,死亡67例,病死率0.22%。1989年发病率最高为638.82/10万,1996年最低为95.19/10万,2002年发病率为128.31/10万。
  霍乱及其他腹泻病为全市(县)重点控制疾病。每年5~1。月(2000年后改为4~10月)各级医院开设腹泻病门诊,检索霍乱疫源。至2002年, 境内均未检出霍乱弧菌。
  1998年5~6月,湖屯镇和石横镇发生输入性霍乱病人4例,未发生疫情扩散。1998年7月28日,石横镇发生1例霍乱病人,系在外地用餐所致。
  病毒性肝炎境内为病毒性肝炎流行区,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据1990年全县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抗-HAV阳性率为87.46%,HBV感染率为45.27%,其中HBsAg携带率为8.65%。1988~1992年,发病1230人次,年发病率100/10万以上。其中,1989年全年发病5246人,发病率555.0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为甲型肝炎,占总发病人数的85%以上。
  1988年,全县推广接种乙肝疫苗。199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1994年,15岁以下儿童免疫接种甲肝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巩固在95%以上,全程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1998年,全市推广接种甲肝疫苗,至2000年,城区5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2002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80.44/10万,其中甲肝13.54/10万,乙肝62.55/10万,0~14岁乙型肝炎发病率13.63/10万。据对湖屯镇6750名中小学生调查,HBsAg携带阳性率为3.08%。
  细菌性痢疾为境内常见传染病。1988年发病1184例,发病率133.13/10万。2001年,推广接种口服痢疾疫苗。2002年,共发病204例,发病率21.09/10万。
  淋病为复燃的性传播疾病。1990年发病1例。1999~2001年,出现发病高峰。2000年,共报告发病558例,发病率57.88/10万,2002年,发病28例,发病率2.89/10万。1988~2002年,全市共发生765例,男女之比为1.52:1。
  脊髓灰质炎俗称婴儿瘫,急性儿童传染病。1988年,全县发生3例。1990年,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1991年,监测15岁以下儿童疑似病例(AFP病例),实行报告制度,每年开展两轮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活动,0~4岁儿童普服疫苗,免疫接种率98%。是年,发病1例。至2002年,无病例发生。
  麻疹呈散发状态。1988~1996年,年发病5~41例。1997年,肥城矿务局局部发病64例。1999~2000年,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2年,各乡镇对15岁以下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0%。至2002年,无病例发生。
  百日咳1988年,发病55例,均为儿童,发病率6.18/10万,呈散发性。应用“百白破三联疫苗”对儿童实行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9%。1999年、2000年分别发生1例和9例病人外,其它年份均无病例发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967年和1977年,境内曾爆发流行。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多糖体菌苗免疫接种后,发病呈散发性。1988年,全县发病5例,发病率0.53/10万。1989-1997年,共发生20例流脑病例。1998年后,未发生病例。
  狂犬病1988~1989年,全县发生39例。之后,贯彻落实《山东省家犬管理办法》,县政府成立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家犬免疫注射,捕杀野犬,对被犬咬伤者及时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疫情得到控制。1990-2002年,除1992年桃园镇发生1例病例外,其他年份均未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为虫媒传播疾病。1988~2002年,发病呈散发状态。1988年,发病14例,发病率1.57/10万,至2001年历年均有发病,全市共发病199例,其中1994年发病40例,为最多年份。2002年,境内未发生病例。
  结核病1988年7月,开展卡介苗12周阳转考核,抽取县机关及老城镇拾屯村年内出生的儿童接种卡介苗168人,其中阳性145人,阳性率86.32%。
  1989年8月,开展7岁、12岁和0岁婴幼儿童卡介苗12周阳转考核。对新城镇井楼村、湖屯镇董庄铺二村、三村一至五年级7、12岁儿童;新城镇刘庄村、孙庄村、西付村、陈刘村上半年出生的儿童接种卡介苗共282人, 其中阳性252人,阳性率89.36%。
  1990年8月,在仪阳、安临站、汶阳3个乡镇和县直机关7、12岁学生中,抽取107名接种过卡介苗的进行12周阳转考核观察,阳性104人,阳性率97.19%,全县结核抗体水平逐步上升。
  1993年3月,肥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世界银行贷款控制结核病项目县市,对符合初治排菌、复治排菌、初治空洞和粟粒型肺结核条件的病人给予免费治疗。至2001年6月,共利用世行贷款资金360761.54万元,政府拨付配套资金43.43万元。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7500人,胸透检查17500人。痰涂片检查14500人,涂片痰检率82.85%。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754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人1417例,占81%,复发及其它涂阳病人337例, 占19%,新发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98%。复发涂阳病人平均治疗率97%。2002年9月,实施利用加拿大政府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简称CIDA 项目)。
  丝虫病是蚊媒传播的寄生虫病。1977年境内已达到国家基本消灭标准。1982年,血检末次阳性。1995年和2002年分别血检10523人和4928人,均未发现阳性血片。1995年通过省级消灭丝虫病考核。
  疟疾是中华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境内属间日疟非恒定性流行区。1978年通过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考核验收。至2002年,无病例发生。
  流行性出血热1985年,境内首次发生疫情,以后逐年增加。1995年, 发病达397例。2002年,发病60例, 疫情得到控制。
  碘缺乏病是人体在日常生活中摄“碘”不足引起的地球化学性疾病, 境内为重病区,王瓜店、边院、汶阳发病最为严重。1984年,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指标。此后,发病率上升,到1998年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40%左右。2002年,调查患病率8%左右。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饮水中含氟量过高引起的一种地方病。分布于境内9个乡镇66个村,受害群众8万人。1991年10月,肥城县通过山东省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考核验收,改水降氟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1995年,全市66个村全部完成降氟改水任务,病区群众用上了符合国家标准卫生水。
  恙虫病是由恙虫螭叮咬人体后发病。1999年,首次在安驾庄镇赵颜子村及周围村庄发生局部爆发流行,共发病26例,死亡2例。此后,未发现此病。
  爱国卫生
  1988年,全县达到无鼠害县标准。1989年,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确立每年4月为“爱国卫生月”,每年4、8、11月进行三次集中灭鼠活动。1995年,创建卫生城市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小康”目标。7月,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市直机关建立星期六义务劳动卫生大扫除制度。9月,全市通过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查。1996年6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创建卫生城市、卫生乡镇、卫生单位、卫生之家等活动,城乡卫生面貌大为改观。1998年,全市通过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查。
  保健卫生
  妇女保健1988年,全县妇女保健实行系统程序化管理,开展育龄妇女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普查普治工作,住院分娩率82.5%,科学接生率62%,杜绝新生儿破伤风和产褥热。全年查治子宫脱垂49例,结束免费治疗妇女子宫脱垂、尿褥工作。2002年,检查育龄妇女12.63万人,患病1.4万人,患病率11.12%。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高危妊娠管理率100%, 孕产妇死亡率15.8/10万。
  市医院进行母婴查体
  婚前健康检查1994年10月,在城区开展婚前健康检查工作,查体582人,查出患病54人,暂缓或不宜结婚23人。1996年,新城办事处、老城、潮泉、王瓜店、仪阳5个乡镇,查体2522人,查出患病330人,暂缓或不宜结婚112人。2000年,全市实行婚前健康检查,查体1.2万人,查出患病2638人, 暂缓或不宜结婚109人。1989-2002年肥城市妇女健康查体情况表
  1994-2002年肥城市婚前健康检查情况表
  表21-1-3单位:人、种(人)
  儿童保健1986年,县妇幼保健站设立儿童保健科,开展儿童健康查体、科学育儿、预防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性贫血、肺炎、婴儿腹泻工作。
  1988年,13家乡镇卫生院设立儿保科。全县0~7岁儿童5.37万人,健康查体3.99万人,查处患病儿童2992人,患病率7.5%,疾病矫治率99%,儿童系统化管理率74%。1994年,对在园、入园儿童和幼教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查体。全市0~7岁儿童4.91万人,健康查体1.19万人,查出佝偻病148例、缺铁性贫血232例。1999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新生儿死亡率7.07%。。2000年,成立肥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委员会。2002年,全市7岁以下儿童系统化管理率92%,婴儿死亡率6.2%。。
  1988-2002年肥城市新生儿出生及新生儿死亡率情况表
  表21-1-4单位:例
  1996-2002年肥城市儿童保健情况表
  表21-1-5单位:人健康教育1987年,成立肥城市健康教育所,设健康教育指导室、美术室、录像室、图书室、阅览室、档案室、电化教学室,有4名专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名兼职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88年,全县卫生知识知晓率47.2%,卫生行为形成率52.4%。1992年,乡镇建立健康教育档案。1995年,健康教育所增挂控烟协会牌子。全市开展社会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厂矿企业健康教育,卫生知识知晓率76.8%;卫生行为形成率78.9%。1997年6月,肥城市成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健康教育合作项目县”。
  食品卫生监督1988年,全县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360户,从业人员查体3230人。7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28名人大代表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执行情况,检査388个食品生产经营点,销毁伪劣食品130公斤。1989年6月,查处边院、安临站、湖屯镇酱油生产点,销毁伪劣酱油2500公斤、食醋500公斤。8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186名人大代表检查食品卫生工作,销毁霉变茶叶246公斤,劣质啤酒、饮料6673瓶。1991年5月,全县开展霍乱弧菌监测调査,监测食品样品213份,未检岀霍乱弧菌。同年全县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97户,从业人员查体7245人,食品卫生质量抽检621份,合格535份,合格率86.15%。1996年,食品卫生质量抽检984份,合格777份,合格率78.96%。全年处罚违法经营单位108户,销毁伪劣食品8600公斤。1998年,全市有食品加工经营单位2606户,从业人员查体8430人,查出肝炎病毒携带者30人,全部调离食品加工岗位。1999年,开展食品从业人员查体8482人,查岀肝炎病毒携带者25人。食品卫生质量抽检665份,合格率85.86%,销毁劣质食品3500公斤。2000年,食品从业人员查体8710人,查出肝炎病毒携带者、肺结核42人。食品卫生质量抽检674份,合格率85.91%,销毁劣质食品1000公斤,处罚148户,罚款11080元。2001年,监督监测食品加工经营单位2272户,食品从业人员查体8753人,食品卫生质量抽检843份,合格率85.77%,销毁劣质食品580公斤。2002年,查处使用变质动物内脏生产加工香肠案,销毁香肠及原料800公斤,罚款3000元。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1988年3月,举办全县《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培训班,1145人参加培训学习。1990年,全县167家商场、旅馆、理发店建立卫生档案,从业人员査体1120人。2000年,全市公共场所246户,从业人员查体1151人,查出肝炎病毒携带者2人,调离工作岗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1202项,合格888项,合格率73.88%。2002年,全市公共场所卫生监测2426项,合格1987项,合格率81.90%。学校卫生监督1988年,全县中小学校建立卫生档案和学生健康档案,学生查体17165人,查出视力不良2750人,患病率16.02%,龋齿2141人,患病率12.47%,沙眼1227人,患病率7.15%。1998~2002年,全市市直中小学学生查体35060人,查出视力不良15456人,患病率44.08%,乙肝病毒携带者542人,携带率1.55%。
  劳动卫生监督1989年8月,全县开展尘肺防治调查,监测粉尘点180个,合格126个,合格率70%,3000名接触粉尘工人查体,确诊矽肺病人5人。1991年,监测粉尘作业点311个,合格243个,合格率78.14%,监测有害毒物作业点214个,合格154个,合格率71.96%,5888名从事有害作业工人查体,查出职业病人6人。1993年3月,全市开展机动车辆驾驶员健康查体工作,检查汽车驾驶员6316人,查出高血压患者80人,耳部疾患及听力损失25人,心脏疾患9人,运动反应迟钝13人;检查拖拉机驾驶员2703人,查出高血压患者96人,耳部疾患及听力损失106人,心脏疾患24人,运动反应迟钝34人,视力不良16人。2002年,厂矿企业职工查体4658人,确诊职业病人3例,其中慢性镒中毒2人,尘肺1例。至2002年,共确诊职业病人48人。
  放射卫生监督1988年7月,全县60名放射从业人员建立卫生健康档案,进行射线照射剂量检测。2002年,全市有X光机和CT机35台,有10个企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肥城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部《肥城市志》记载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前后15年肥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史料,是展现肥城盛世风貌的重要文化成果。1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肥城和肥城人民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5年来,勤劳智慧的桃乡儿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励精图治,团结拼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软硬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肥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将肥城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载入史册,以励后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肥城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病毒性肝炎
相关专题
细菌性痢疾
相关专题
淋病
相关专题
脊髓灰质炎
相关专题
麻疹
相关专题
百日咳
相关专题
狂犬病
相关专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关专题
结核病
相关专题
丝虫病
相关专题
流行性出血热
相关专题
碘缺乏病
相关专题
地方性氟中毒
相关专题
恙虫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