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特殊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27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特殊教育
分类号: G76
页数: 2
页码: 626-627
摘要: 1985年4月,建成肥城县聋哑学校,隶属新城镇管理。校址暂设在马连小学,时有教室、宿舍、伙房、仓库共7间。有教导主任1人,教师2人,保育员2人。学生共11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2岁。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特殊学校

内容

1985年4月,建成肥城县聋哑学校,隶属新城镇管理。校址暂设在马连小学,时有教室、宿舍、伙房、仓库共7间。有教导主任1人,教师2人,保育员2人。学生共11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2岁。
  1988年,在向阳街南首路西征地1.3公顷,先后投资170多万元,新建聋哑学校。学校建筑面积2162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宿舍、伙房等46间。教学楼内设有语言训练室、律动室等专用教室。学校操场设有200米环道和60米直道,并相应配套其他体育设施。是年,学校有学生12人,教职工3人。2002年5月,成立肥城市聋儿语训中心,肥城市聋童学校更名为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共有各类教学设施31万余元,图书4000余册,教学仪器1000余件、体育器械160余件,建筑面积5368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373平方米,教职工宿舍2100平方米。1996-2002年,累计得到社会捐助款34.91余万元,其中旅美侨胞杨悦孝、王海霞夫妇捐助12.77万元。
  学校招收8~12岁聋哑儿童,1990年招生1个班、12人;1991年招生1个班、14人。此后,每年招收新生1个班或2个班。到1995年,累计招生8个班,5个年级(1~5年级),共96人。至2002年,学校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142人。
  1995年,学校有教职工30人,其中男教职工17人,女教职工13人。中师(含高中)以上学历29人。中级以上职称11人,初级职称14人。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特师毕业及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14人,平均年龄29岁。
  2002年,学校有教职工32人,学历达标率100%。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7人。有泰安市教学能手3人,泰安市优秀教师2人,另有2人获泰安市优质课二等奖,57篇论文获市(地)以上奖励。
  学校开设语文、数学、思品、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美工、劳动、体育、劳技、律动、家政、康复训练、信息技术等课程。累计周学科330课时,周活动总量363节。1993年,学校编排演出的舞蹈《桃乡情》,获山东省举办的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演出泰安市一等奖。到2002年,毕业学生共4届、56人,全部通过劳动部门安置就业,其中8人考入济南康复中专。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肥城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部《肥城市志》记载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前后15年肥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史料,是展现肥城盛世风貌的重要文化成果。1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肥城和肥城人民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5年来,勤劳智慧的桃乡儿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励精图治,团结拼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软硬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肥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将肥城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载入史册,以励后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

相关地名

肥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