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26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科技
分类号: D912.17
页数: 10
页码: 607-616
摘要: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肥城市民营科技企业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创业成长,民营科技已成为加快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至2002年,全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215家。为进一步摸清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1996年,市政府进行了一次清理整顿,并下发《关于整顿民营科技型企业的通知》。在检查整顿中发现有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存在手续不健全,机构设施、资金、人员不到位等现象。根据《肥城市民营科技型企业管理暂行规定》,撤销8家不符合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整顿,促使民营科技企业走上健康化、法制化的道路。
关键词: 科技 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

第一节机构
  肥城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1988年,下设人秘科、计划科、成果专利科、科技干部科与科技情报研究所。!992年1月,科技干部科转入人事局。1993年12月,增设宣传科,1998年12月,宣传科并入人秘科。2。02年2月,更名为肥城市科学技术局。下设秘书科、政策法规科、发展计划科、成果专利科4个科。
  肥城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1988年5月,内设科技咨询服务中心。1989年4月,设立学会部和科学技术普及部。1989年12月,设立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肥城分校,为股级事业单位。1991年3月,升格为二级事业单位,各乡镇设立农函大辅导站。1993年机构改革,肥城市科协仍保留独立建制,编制7人。2002年10月,成立肥城市农技协联合会,统一协调全市的农技协工作。
  第二节科技队伍
  1988~2002年,全市共选聘3批科技副县(市)长6人次,各乡镇配备科技副镇(乡)长。被选聘的副市长、副乡镇长发挥技术和职位优势,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1989年,全市各乡镇建立农村科技网络。到1992年底,乡镇专职科技工作人员22人,82个管区设立科技网长,592个行政村配备科技村主任,70%的村成立村科技领导小组。
  根据全市各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各专业学科继续发展建立自然科学学(协)会组织。到2002年底,全市自然科学学(协)会19个,会员3120人。经过1993年、1997年两次整顿,建起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07个, 会员11374人。
  1987年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16个初级评委会,首批评聘21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1448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07人,中级职称的2327人,助理8538人,技术员3514人。到1989年底,在企事业单位中逐步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任命)制度。全市共有19329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其中,评聘高级职务10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0.5%;中级职务269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9%;初级职务16528人。1992年科技人员15149人,其中高级117人, 中级2348人,初级12654人。
  1995年,市科协组织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先后有2128名农民获得技术职称。
  至2002年底,共有34734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高级135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8%;中级职务912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26%。在职高、中、初级各层次人员的比例结构为1:6.8:17.9。
  1990年,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在经济专业、统计专业、会计专业、审计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组织进行资格考试。至1995年底,全市共有13867人次参加不同专业的资格考试,考试合格1981人,合格率为14.3%,其中报考初级的9610人次, 合格1635人,合格率为17%;报考中级的4257人,合格346人,合格率为8.1%。至2002年底,先后组织职称外语、一级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药师、造价工程师、企业法律顾问、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各类考试合格3724人。
  第三节科技管理
  市科技组织积极开展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活动,实现科技任务目标化、科技工作规范化、科技管理制度化、科技活动社会化目标。199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委的验收,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行列。1994~1997年,连续获得“省科委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其中,科技兴工、科技政策与计划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专利工作管理、连续两年获省二等奖,技术市场、科技情报工作获省三等奖。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肥城市民营科技企业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创业成长,民营科技已成为加快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至2002年,全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215家。为进一步摸清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1996年,市政府进行了一次清理整顿,并下发《关于整顿民营科技型企业的通知》。在检查整顿中发现有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存在手续不健全,机构设施、资金、人员不到位等现象。根据《肥城市民营科技型企业管理暂行规定》,撤销8家不符合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整顿,促使民营科技企业走上健康化、法制化的道路。
  科技信息管理市科技局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广开信息渠道,定向有序地向有关单位传递科技信息。与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十几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1995年通过省情报研究所加入国际互联网,后又加入国家信息中心,实现与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1997年,加入江北农业市场。至2002年,全市征订有关科技信息方面的报刊、杂志10余种,经过对所收集到的科技经济信息进行筛选、加工,编辑印发《科技信息》、《信息快讯》、《肥城科技》,直接传递给市有关领导、市直部分企业及各乡镇办事处,传递科技信息2万多条。
  2000年,完成肥城市科技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络建设课题,投资16万元,为科技局各科室配备了计算机,建成局域网,并以宽带网的形式接入因特网。
  第四节科普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活动1998年初,肥城市被中国科协确定为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单位。2000年通过山东省验收,被命名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市”。2001年4月,代表山东省接受全国评估团的验收。2001年5月,在中国科协“六大”上,肥城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受到表彰。
  1992年,确定每年的3月为科普宣传集中活动月。宣传月期间,首先在新城举办大规模的科普一条街宣传活动,然后在全市铺开。据统计,每年的科普宣传月,全市举办科普讲座50余场次,办培训班100多期,放科技影像300多场次,科普赶集30余次,常年利用科普设施、报刊开展科普宣传。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常年设立科普宣传栏,1999年,在城区繁华地带建起高标准科普画廊,2000年,制作100米长的科普活动展板,1000余幅科普宣传画常年在全市巡回展出。发放科技明白纸近10万份,推广实用技术40余项,宣传教育覆盖面达80%以上。2002年3月6日,山东省科普大篷车应邀到肥城市参加科普一条街宣传活动。
  1999年,把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作为科普宣传的重要任务,利用科普宣传月、科普赶集、科普宣传栏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1999年7月,组织召开“科技人员揭批法轮功座谈会”,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分期播发,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2001年2月,举办全市反邪教科普报告会和万人签名反邪教活动。1998年,市科技局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肥城日报》,开力、《科技之光》、《科技之窗》、《科技园地》等栏目,进行科技宣传。每年放映科技电影和科技录相100多次,组织科普赶集18次,举办各种类型科技培训班120多期,参加人数1200人。
  各乡镇、办事处科委每年向有关报刊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内部信息刊物提供信息200多条,被采用150多条。1997年,山东省科委把肥城市作为全省在科技信息工作上重点联系的10个县 (市、区)之一,同年5月,肥城市在全省科技信息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1999年8月,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高新技术与知识经济大赛”,并组团参加“泰安市高新技术与知识经济大奖赛”,获得二等奖。1999年肥城市被评为全省科技宣传工作先进市。同年8月,市委书记齐承芳在全省科技宣传工作会议上作题为《坚持以宣传为先导,全方位推进科技进步》的典型发言,也是全省唯一的一个县(市、区)级典型发言。
  “讲、比、建”活动1988年,是科协开展以“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建设科普文明村镇”为内容的农村“讲、比、建”活动。到1993年,全市建成科普先进乡镇8个,科普文明村325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2万余户,涌现出一大批科普文明社区、科普文化大院。1989年,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联合在肥城市召开“全省发挥科协组织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号召全省学习肥城市的做法。之后,中国科协把肥城市确定为全国农村“讲、比、建”活动重点县,在全国推广肥城市的经验,形成了全国性的活动。1996年,市委、市政府又把科普文明村镇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谷。
  科技培训活动1988~2002年,农函大累计招生13191人,其中中级部学员10181人,占招生总数的77%。为提高培训质量,除正常面授外,常年在市电台开办农函大辅导专题节目,学员结业率达95%以上,致富率达80%。同时,与农时季节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乡村开展短期培训、技术讲座活动。市科技局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100多期,参加人数1200人。1999年,市科协组成科技讲师团,围绕各地产业发展巡回进行科技培训。4年内举办100多场培训,受益群众5万余人,发放技术资料万余份,解决有关技术问题100多条。2001年4月,市科协聘请中国科协专家团来传授发展有机蔬菜、有机果品技术,共在94个村举办100多场讲座,培训人员2万余人。
  学术交流活动1989年和1990年县科协组织农业各学会开展“打破种植业徘徊局面”大型学术研讨活动。1998年举办“全市高效农业”研讨活动。同时,市科协将学术研讨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论文编印成《科技论文汇编》,供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学习参考。至2002年,市直各自然科学学(协)会、厂矿科协每年组织学术交流活动10多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1992年,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组织实施“金桥工程”。1997年,开展“厂会协作行动”活动。至2002年,全市的“金桥工程”项目累计在泰安市立项49项,报省立项11项。23个项目受到泰安市级以上表彰。厂会协作行动共组织6个学会与10个厂矿企业结对子,建立协作关系,加快技术转化。
  第五节科技推广
  科技投入1988年,肥城市投入科技三项经费5万元。1992年增加到100万元,达到占当年财政支出1%的要求,2000年增加到558万元,成为山东省科技三项经费第一个过百万元的县级市。1998~2002年,争取上级的无偿资金150万元,贷款200万元。
  科普宣传
  1988-2002年肥城市科技三项经费情况表
  科技推广活动1988~2002年,全市注重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农业实用新技术,并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建立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工作中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结合肥城市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科技转化服务网络,疏通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
  1998~2002年,全市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28项,县级科技进步奖214项,共申请专利188件,授权160件。在取得以上科技成果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共有9个企业被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命名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
  1996年,成功地申报肥城市为“山东科技成果推广区”。1997年,建成泰安市第一家农村秸秆煤气站。1998年,肥城市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列为 “山东省十大科技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中“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示范县市。1997~1998年,与山东省科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制定“肥城市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市科技局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承担的国家级攻关项目“栝楼新品种选育”,经过两年种植试验于2002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1996年肥城市肥桃研究所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合作进行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肥桃新品种,示范推广育成的肥桃新品种0.21万公顷,并在实践中总结出适用于新品种的配套技术规程。2002年11月27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鉴定,得出结论:该研究利用国内优良桃品种,对历史名产资源肥城桃进行品种改良,并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在国内尚属首次,整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全市上联科研院所,下建科普示范基地,先后引进示范济南16、济旱197等十几个小麦新品种,推广1.3余万公顷,平均增产10%以上。引种的鲁单50、掖单22玉米、鲁资101花生,引进的鲁谷10号,成为当家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脱毒土豆、脱毒地瓜、脱毒草莓、早熟大蒜、巴西陆稻、早熟桃、双胞菇、高粱制种、EM菌剂、固氮菌剂、绿灵宝等均形成规模效益。1999年,市科协将汇编的近10万字的《农业实用新技术》5000册,发放给农村干部群众。王瓜店镇南仪仙村,与天津黄瓜研究所、武汉市种子公司、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常年发展黄瓜、豆角、大葱等制种,年产值超过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制种专业村和富裕村。2001年,市科协引进节水高产池藕种植新技术,经专家鉴定,平均亩产池藕万余斤,亩收入5000余元。泰安市委、市政府召开现场会议,组织宣传推广。
  第六节科技成果
  1988-2002年,全市获国家级成果奖2项,获省级成果奖62项、星火奖6项,获地市级成果奖170项、星火奖6项,县级成果奖1558项。1998年以来,全市共申请专利188项、授权160项。
  1990年,开展评选优秀科技论文活动,获奖论文列入科技成果序列,授予“科技进步奖”。之后,每两年评选一次。至2002年,共有325篇优秀论文获得肥城市科技进步奖。
  1993年,组织开展“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至2002年,有189名青年科技人才获“肥城市青年科技奖”,36人获“泰安市青年科技奖”,1人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30余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直接参加高一级技术职务评聘。
  省级成果选介
  酒精生产废液一一酒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项目肥城金塔机械有限公司完成。项目将酒糟分离,得到固相酒糟渣和液相清液两部分。液相中40%输送到酒精车间作稀释、搅拌用水,剩余部分进行浓缩蒸发,得到干物质含量为30%~35%的浓浆,与固相混合干燥,得到含水量≤10%的高蛋白饲料。蒸发冷凝水回酒精车间搅拌,DDGS车间达到无废水排放。每生产1吨酒精,可联产0.9吨高蛋白饲料,纯利润超过400元/吨。1999年2月,项目通过由国家轻工业局组织、国家环保局参加的国家级鉴定。结论为:酒精生产废液一一酒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DDGS)成套设备其基本性能居国内领先,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
  实现利用国产化工艺和设备解决酒精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填补国内空白。项目荣获200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甲酸甲酯法生产甲酸项目肥城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引进美国AAT公司技术建设,是世界上先进的甲酸生产技术。项目建成后,实际产量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的40%,达2.8万吨/年,各项工艺指标优于设计指标。1994年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1999年通过鉴定。填补国内生产高浓度甲酸的空白。甲酸产品规模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出口占全国甲酸总出口量的85%以上。2002年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改性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改性HEMC)肥城市瑞泰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属精细化工新产品。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可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其溶解后形成的溶液具有高分子溶液的通性,并具有显著的增稠能力,PH值稳定性、保水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成膜性以及广泛的耐霉性、分散性、粘结性,广泛用于建材涂料、石油钻井和日用化工等行业。该产品应用性能均与德国拜尔Wolff公司的同类产品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2002年获科技部第四批科技型中小型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羟丙基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肥城市瑞泰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产品具有成膜性好、性能稳定、安全无毒、崩解快、包衣操作简单的优点,常用于缓释制剂、植入剂、梯度释药体系、排味剂、口腔膜片微囊、微球等,用作包衣材料,另外还可用于养殖业、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HPMCP采用“一步均相法”合成,属国内首创,提高产品酯化率,解决游离酸含量高,后处理洗涤等难点。采用萃取法回收溶剂,降低了消耗,有利于环保。包衣膜厚薄对崩解均无影响,其在十二指肠上端即可迅速溶解,生物利用度高。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Q/09FRT008一2001标准和美国药典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7月,被国家科技部等5部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1988~2002年肥城市获科技成果奖及星火奖统计表
  1988-2002年肥城市专利技术申报表
  第七节气象地震测报
  气象测报肥城市气象局(站)始建于1957年,属国家一般站,山东省农气基本站、隶属山东省气象局,由泰安市气象局和肥城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正科级事业单位。1988年,下设办公室、预报科、测报科、农气科、服务科,干部职工10人。1996年,成立肥城市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隶属肥城市人民政府领导,股级单位。1998年成立肥城市防雷电安全办公室。2002年,保留风云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原服务科)。同年底,市气象局设办公室、业务科,辖风云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肥城市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肥城市防雷电安全办公室,共有干部职工8人。
  1986年,建成“121”自动答询系统。1997年,建立地面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接收站。1999年,建立卫星地面单收站、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实现各项业务微机化和办公自动化。掌握国内外气象信息,分析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开展常规性、超前气象服务;担负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连续不断的监测天气变化,通过“121”自动电话、电视台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周报》等渠道向社会发布气象信息。担负农气观测,编写农气情报,开展农气服务,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及防雷电安全工作。
  地震测报1988年,肥城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县设地震动物观测点2个,水观测点2个,均配备兼职人员1人。1989年,撤销西大封动物观测点,1991年10月,设安临站镇、翟杭村5户联合组成的鸡、鸭动物观测点和石横镇新胜村池塘鱼类观测点,共有各类观测点110个。1997年,配备专线电话、专用手机、无线电台、水位自动记录仪等仪器设备,提高地震测报的速度及准确性。2002年4月22日凌晨,河北隆尧县发生里氏5.1级地震时,市水利局水位自动仪发现异常,立即报泰安市地震办,并发布地震信息。全市每年利用“科普宣传月”、“法制宣传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播放中国唐山、土耳其地震及《地震专家访谈录》等有关录像,张贴《防震减灾法》、《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挂图》图解。
  散发《地震是自然现象》、《防震减灾法知识讲座》等宣传材料,发放《地震报》及宣传册。1996年7月,发放《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讲座》3000余份,组织全市4万多名学生参加山东省举办的“中保人寿杯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并获山东省区三等奖。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肥城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部《肥城市志》记载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前后15年肥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史料,是展现肥城盛世风貌的重要文化成果。1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肥城和肥城人民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5年来,勤劳智慧的桃乡儿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励精图治,团结拼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软硬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肥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将肥城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载入史册,以励后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肥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