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侨务及港澳台事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2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侨务及港澳台事务
分类号: DF35
页数: 2
页码: 567-568
摘要: 1985年8月,成立肥城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配员5人。2000年5月,撤销外事侨务办公室,设立肥城市旅游局,同时挂肥城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关键词: 侨务 港澳台事务

内容

1985年8月,成立肥城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配员5人。2000年5月,撤销外事侨务办公室,设立肥城市旅游局,同时挂肥城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据1992年统计,全市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78户,312人。归国华侨5户,18人,侨胞眷属637人。2002年,全市共有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95户,285人,分布在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39户,日本23户,加拿大4户,意大利1户,俄罗斯2户,德国1户,北朝鲜6户,南韩1户,香港18户。
  有归侨、侨眷、港澳眷属99户、165人,其中归侨18人。
  1988一2002年,共向9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寄送侨报、侨刊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寄发贺年卡、慰问信600余份。1992年,山东省侨刊《齐鲁乡情》第三期专刊登载肥城市情资料,发往105个国家和地区。1986~1988年,为因海外关系受错误处理的2户侨眷落实政策,清退土地改革没收的5户华侨私房,补偿人民币3万元。至1992年,兴办肥城侨联贸易公司、肥城侨联茶社、泰西侨谊股份有限公司、侨联综合贸易货栈、侨兴制线厂、美泰旅游制伞厂6家侨属企业。2001-2002年,引进4起捐资办学项目,资金66万元,在边院镇徐庙村、孙伯镇东坞村建起两所小学。至2002年,全市曾有8名归侨侨眷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人当选为泰安市侨联委员。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肥城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部《肥城市志》记载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前后15年肥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史料,是展现肥城盛世风貌的重要文化成果。1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肥城和肥城人民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5年来,勤劳智慧的桃乡儿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励精图治,团结拼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软硬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肥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将肥城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载入史册,以励后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

相关机构

肥城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肥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