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112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企业
分类号: F407.9
页数: 4
页码: 307-310
摘要: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包括建筑、安装、装饰装修、防腐保温等专业企业,2002年,市建工部门直属企业5个,职工10000人;市直部门直属企业5个,职工5000人;县(市)以下乡镇集体企业69个,职工35033人;民营企业8个,职工5000人。
关键词: 企业 重点工程

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包括建筑、安装、装饰装修、防腐保温等专业企业,2002年,市建工部门直属企业5个,职工10000人;市直部门直属企业5个,职工5000人;县(市)以下乡镇集体企业69个,职工35033人;民营企业8个,职工5000人。
  企业结构1988年,全县有资质的建筑安装企业41家,大部分是土建与安装混编施工企业。其中,二级资质泰安市最高级别企业1家,三级20家,四级以下20家。1990年,全县有资质建筑企业47家。其中,二级2家, 三级22家,四级以下23家。
  1995年,建筑安装企业新资质就位,新资质的关键是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企业机械设备、技术人员数量及完成的代表工程规模和质量。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企业67家。其中,一级3家,二级22家,三级27家。
  2001年,建筑安装企业资质实行改革,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全市97家企业资质就位,9家企业被吊销资质证书。其中,总承包序列46家(一级2家,二级19家,三级25家);专业承包序列40家(一级2家,二级14家,三级24家);劳务分包序列11家(一级7家,二级4家)。晋升就位锅炉安装单位9个(C级1个,D级1个,E级7个)。总承包一级企业占全省同类序列的22.22%;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占泰安市同序列的50%。全市建筑安装企业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结构已日臻合理。至2002年,全市建筑安装企业总数是78家。
  职工队伍建筑业职工,队伍大部分是本地及临近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靠传统木、瓦工技能和施工经验,从事工民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1988年,全县建筑安装企业在册职工2.26万人,土建与安装工种比例1:0.5。之后,实施工种结构调整和人才开发战略,建筑业职工队伍由“数量型”、“劳务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1992年,全市建筑安装企业在册职工2.84万人,土建与安装工种比例1:0.9。至2002年,全市建筑安装企业在册职工5.5万人,土建、安装、装饰三元工种结构比1:0.9:0.1。
  1988年,县建筑安装总公司设立职教科,负责建筑安装企业智力培训和人才开发。1990年,成立泰安市建设职工学校肥城分校。劳动技校、肥城职业学院设立大专班,健全工民建、工程预决算等专业课程。1988-2002年,市第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委托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轻工业学院等6所大专院校培训技术工人67名;共有233名技术工人通过技能鉴定;61名工人参加特殊工种培训和学习。
  据统计,1988~2002年,全市定向培养大中专毕业生5800人,引进工程、会计等专业高级人才100余人,年均培训各类专业人才1600人。到2002年,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059人,占职工总数的12.8%,项目经理636人,持关键岗位证书人员3205人,持岗位证书技术工人16469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2922人)。
  1988-2002年肥城市建筑安装业职工构成一览表
  表10-5-1单位:人机械装备1988~2002年,全市建筑安装企业累计设备投入3.2亿元。购置机械设备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高层自升式百米塔吊、全自动碎输送泵、电脑程控监测施工设备、高吨位吊装运输机械及吹除试压、焊接、非标准件制作加工、物化试验检测设备。2002年,市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机械设备2453台,总功率50023千瓦,动力装备率23.4千瓦/人,技术装备率12.4万元/人,机械化施工程度达到56%。1988年,山东省路桥集团鲁泰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投资770万元,购进KP—3500型工程钻机3台;2002年,又投资400万元购进ZSD300/210型全液压自动给进动力头钻机2台。
  至2002年,全市建筑企业共有各类机械设备31714台,设备净值42518万元,总功率297906千瓦,分别是1988年的3.9倍、5.1倍和4.1倍,技术装备率由1988年的2016元/人,增长至2002年的4513元/人,动力装备率由1988年的4.1千瓦/人,增至2002年的9.2千瓦/人。全市建筑安装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部具备承建高层、大跨度工程,大中型成套设备装置安装工程的机械装备条件。
  龙山公园1988-2002年肥城市建筑安装业机械装备一览表

知识出处

肥城市志

《肥城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部《肥城市志》记载了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前后15年肥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史料,是展现肥城盛世风貌的重要文化成果。1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肥城和肥城人民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5年来,勤劳智慧的桃乡儿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励精图治,团结拼搏,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软硬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肥成绩斐然,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和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将肥城人民创造的巨大成就载入史册,以励后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

相关地名

肥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