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机构
第一节行政机构
肥城市发展计划局1988年,肥 城县计划委员会设计划、人秘、基建3 个科室,辖农业区划办公室、矿产资源 管理办公室、经济战略研究中心3个 二级事业单位,编制25人,其中事业 编制8人。1993年,设计划、人秘、固 定资产投资、农业区划4个科室,辖信 息中心1个二级事业单位,行政编制 16人,事业编制3人。1999年,撤销计 划科、固定资产投资科,设综合、工业、 农经、社会商贸4个科室和重点项目 办公室。2002年,设5个科室,辖物价 办公室、重点项目办公室、信息中心, 行政编制24人,事业编制22人。
肥城市审计局1988年,肥城县 审计局设3个科室、1个审计事务所。 全县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组建
审计机构78个,配备专业审计人员 135人。1989年,撤销企业审计科,增 设工交审计科、商贸审计科。1991年, 增设内审指导科。1993年设人秘、行 财审计、工交审计、外资审计4个科室 和1个审计事务所,行政编制18人,事 业编制10人。1999年,审计事务所与 审计局脱挂。2002年,设秘书科、综合 科、行政事业审计科和企事业审计科, 机关行政编制14人,机关工勤人员编 制1人,社会审计机构从业人员38人, 全市建立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 审计机构133个,配备专(兼)职审计 人员205人。
肥城市统计局1988年,撤销肥 城县统计局,设立肥城县统计委员会, 内设人秘、综合、农业、工交财贸4个 科室,行政编制14人,事业编制7人。 1993年,改设统计局,定编18人,设人 秘、综合、农业、工业、财贸5个科室。128
2002年,统计局共有干部职工24人,其中统计师4人,工程师1人。14个 乡镇办事处设统计站。
肥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8 年,肥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设人秘 科、行政科、财务科、市场管理科、企业 登记管理科、个体经营管理科、经济合 同管理科、商标广告管理科、统计科、 经济监督检查科10个科室,辖个体劳 动者协会,共有干部职工43人。其 中,行政编制14人,事业编制29人。17个乡镇设工商管理所、城区设企业 所,共有干部职工146人。
1989年4月,成立消费者协会。 11月,建立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城分局, 二级事业单位。1991年7月,撤销石 横、王瓜店工商行政管理所,设立工商 行政管理局石横分局、王瓜店分局,均 为二级行政单位。
1993年,工商行政管理局与物价 局合并,工商行政管理局增设物价科、 物价检查所、信息中心3个办事机构。 局机关设10个科室,定编16人。全系 统干部职工362人。其中干部182人, 职工180人。1995年8月,撤销物价 科、物价检查所、信息中心,分设物价 局。
1998年,泰西商贸大世界管理办 公室改称工商行政管理局泰西商贸大 世界管理所,专业市场管理所改称商 场管理所。12月,省以下工商行政管 理系统垂直管理,全系统共有干部职 工373人,其中行政人员216人,事业
人员157人。
2002年5月,成立私营企业协会, 民主选举第一届常务理事、会长、副会 长、名誉会长和顾问。6月,新城、王瓜 店、石横3个工商分局改称工商所,撤 销过村、马家埠、东陆房3个工商所, 设立公平交易局、注册登记局,新城工 商分局改称城区工商所。至年底,局 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政工科、财务装 备科、消费者权益保护科、法制科、市 场合同科、商标广告科7个科室。辖 公平交易局、注册登记局2个副科级 直属局、新城、城区、王瓜店、湖屯、石 横、安临站、边院、汶阳、安驾庄、老城 10个副科级基层工商所、桃园、王庄、 仪阳、孙伯、潮泉、商场6个股级基层 工商所和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协会、 私营企业协会、信息中心4个事业单 位。共有干部职工401人。其中,公务 员173人、工人152人、离岗34人、离 休7人、退休32人、退职3人。
肥城市物价办公室1988年,物 价局设人秘科、工价科、农价科、农产 品成本调查室、收费管理科、物价检查 所6个科室,编制35人。1993年,撤 销物价局,职能并入工商局,设物价 科、信息中心、物价检查所。1995年8 月,恢复设立物价局,列政府序列,一 级行政单位,定编10人,内设人秘、业 务、财务3个科室,下设物价检査所股 级事业单位。1996年,设立价格事务 所。1997年,共设5个科、所和中心, 干部职工22人。17个乡镇办事处设物价管理所,专(兼)职物价工作人员 39名。2002年,撤销物价局,设立物价 办公室,一级行政单位,定编8人,隶 属发展计划局,设秘书科、价格管理 科、收费管理科、价格认证中心、价格 事务所、物价检查所。
肥城市土地管理局 1987年10 月,撤销土地管理办公室,建立土地管 理局,列政府序列,内设政工、城乡用 地建设管理、地籍管理3个科室,定编 16人。建立土地利用开发管理站和土 地勘察规划站股级事业单位,定编5 人。局内先后设立政工科、城乡用地 管理科、土地科,法规监察科、地产咨 询中心、档案室。1988年,乡镇设立土 地管理所,每所配工作人员2 ~3人。 1993年,与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合并 成立土地矿产管理局,内设人秘、建设 用地、土地法规监察、地籍、矿产资源 管理5个科室,定编16人。1995年7 月,分设地质矿产局,改称土地管理 局,定编14人。2002年,撤销土地管 理局、地质矿产局,设立国土资源局, 内设人秘、建设用地管理、地籍管理、 法规监察(土地执法监察大队)、矿产 资源管理5个科室,下设土地收购储 备中心1个一级事业单位、地租征收 处1个二级事业单位和规划站、土地 开发复垦整理中心、勘察测绘站、地理 信息中心等5个股级事业单位,共有 干部职工89人。
肥城市地质矿产局 1989年5 月,设立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二级事
业单位,隶属计划委员会,定编3人。1993年,与土地管理局合并成立土地 矿产管理局。1995年,设立地质矿产 局,一级行政单位,定编7人,列政府 序列。1996年8月,汶阳、孙伯、安驾 庄、石横、湖屯、王瓜店、老城7个乡镇 设立地质矿产站,股级事业单位,每站 定编1人。2002年,与土地管理局合 并组建国土资源局。
肥城市技术监督局 1988年8 月,标准计量所改为标准计量局,一级 事业单位,隶属县政府管理。1989年, 内设行政秘书科、政工科、财务科、标 准质量科、计量科5个科室,下设计量 测试所、计量物资管理站、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所,均为股级事业单位。
1990年11月,增设法制科。1991 年8月,改称技术监督局。1993年,改 为一级行政单位,内设人秘、财务、标 准质量、计量、法制5个科室,定编15 人,下设计量测试所、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所、计量物资管理站3个股级事业 单位。1994年,成立稽查大队。1998 年6月,成立质量检验协会、标准化协 会。至2002年,局内设6科室,下设1 队、3个所计4个股级事业单位,共有 工作人员96人,其中行政人员12人、 事业人员84人。
肥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 4月,建立肥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 泰安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机构,核 定行政编制15人,工勤人员2人人,事 业编制8人。原隶属卫生局的市药品130
监督检验所划入管理局,局机关设办 公室、监督科、稽查队、药检所,有干部 职工17人,其中行政4人,事业13人。
第二节事业机构
农业区划办公室1980年,成立 肥城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1988年,农业区划办公室为二级事业 单位,隶属计划委员会。1993年撤销, 职能并入计划委员会。
经济信息中心1990年设立,二 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隶属计划委员 会。1992年,改称信息中心,定编5 人。2002年撤销,职能并入计划委员 会。
重点项目办公室2001年设立, 一级事业单位,定编9人,隶属计划委 员会。
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2001年设 立,二级事业单位,定编8人,隶属审 计局。
城市经济调查队2002年设立, 二级事业单位,定编8人,隶属统计 局。
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2001年设 立,一级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隶属土 地管理局。
地租征收处2001年设立,二级 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隶属土地管 理局。
第二章计划管理
第一节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七五”、“八五”控制固定资产投 资规模,“九五”、“十五”时期扩大固定 资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1988 -2002年,4次简政放权,审批固定资 产投资。“七五”期间,投资权限3万 元,“八五”期间,投资权限50万元, “九五”期间,投资权限100万元,“十 五”期间,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备案制和 核准制。投资总量适度增长,培植主 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品,基 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
设。投资重点为农业、水利、交通、通 讯、能源和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 支柱行业技术改造,主导产业和新兴 产业的培植。控制建设周期长,资源 耗费大、经济效益低的建设项目。基 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纳入国 家和省投资计划,争取政策性投资;竞 争性项目列入商业银行贷款序列。股 份制改造吸收社会资金,引进外资,增 加建设资金来源。建立重点项目建设 基金。实行“投资许可证制度”,控资 项目纳入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停止建 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推行 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规范投资行为。集中资金保农业、水利、环保、 能源、原材料工业、交通通讯、科技教 育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清理、排 查“八五”期间结转在建项目,保重点、 保收尾、保竣工投产。“九五”期间,新 上重点基建和技改项目82个,总投资 75.5亿元。其中农业项目18个,投资 11.5亿元;工业项目32个,投资60亿 元;三产项目32个,投资4亿元。2001 年5月,成立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 室,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 督力度,加强大项目调度、贮备和策 划,编制和下达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33. 5亿 元,比2001年增长65. 8% ,是1987年 的10. 3倍,年均增长16. 8% 。共完成 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90亿元。
第二节计划编制与实施
短期计划编制与实施每年编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经市 (县)人民代表会议审议批准实施。 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完成11亿元,实际完成12. 66亿元(1980年不变 价)。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完成 13亿元,实际完成15.75亿元(1980 年不变价)。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计 划完成25亿元,实际完成28.31亿元 (1980年不变价)。1991年,工农业总 产值计划完成30亿元,实际完成 33.42亿元(1980年不变价)。
1992年,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20亿元,实际完成22. 03亿元;计划完 成工农业总产值40亿元,实际完成 49. 85亿元。1993年,计划完成国民生 产总值38亿元,实际完成39. 75亿元, 计划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实际 完成100.4亿元;财政收入1. 86亿元, 增长63. 6%。
1994年,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42亿元,实际完成47.2亿元。其中: 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0.2亿元、 25.2亿元、11.8亿元,分别增长 11.6%、22.5% 和 24.6%。计划完成 资产投资10亿元,实际完成12亿元。
1995年,计划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5亿元,实际完成48亿元,其中:一、 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2.5亿元、21.5 亿元、14亿元。1996年,计划完成国内 生产总值50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 分别增长9. 8% 、18. 7%和20. 1% ;实 际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4. 36亿元,一、 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4% 、27.4%和 15.9%。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 亿元。
1997年,计划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60亿元,实际完成64.24万元。一、 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4% 、16.6%和 9.9%。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2 万元。1998年,计划完成国内生产总 值65亿元,实际完成74. 16亿元,其中 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6% 、17. 1% 和16.1%。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8.5亿元,实际完成18.23亿元。
1999年,计划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
70亿元,实际完成70. 2亿元;计划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实际完成 10. 58亿元。2000年,计划完成国内生 产总值62. 8亿元,实际完成78. 1亿 元,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1%、 15.9%和14.8%;计划完成固定资产 投资12亿元,实际完成13.88亿元。 2001年,计划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8.4 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 5% 、15%和15%.实际完成90. 1亿 元,一、二、三产业实际增长6%、 15.3%和15.4%;固定资产计划完成 18亿元,实际完成19亿元。2002年, 国民生产总值计划完成103亿元,其 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 5% 、16% 和16. 9%.实际完成105亿元,一、二、 三产业实际增长5. 5%、20. 5%和 16. 4% ;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 08 亿元,实际完成35亿元。
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编制与实施
《“七五”计划》编制与实施1987 年3月,肥城县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审议批准《肥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简称“七五” 计划)。确定1987 ~ 1991年奋斗目标 为: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 7亿 元,平均每年递增9% ;国民收入生产 额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9% ;财政总 收入520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8. 7% ; 粮食总产量4. 6亿公斤以上;社会商 品零售额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600元。.计划完成。1990年,全 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4. 92亿元,比
1985年增长147. 4% ,年均递增20% ; 国民收入11.57亿元,比1985年增长 124. 7%,年均递增18% ;工农业总产 值17.93亿元,比1985年增长 258.6% ,年均递增28%。其中农业总 产值3. 25亿元。比1985年增加0. 32 亿元,年均递增3%。粮食总产量47 万吨,棉花总产量2994吨,花生总产量 4913吨,全区拥有农业机械28万千 瓦。工业总产值9.38亿元,年均递增 43%。财政收入8436万元,比1985年 增长146.7% ,年均递增20% ;初步形 成轻工、化工、纺织、建材、食品加工工 业体系。
“八五”计划编制与实施1991 年3月,肥城县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 审议批准《肥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简称“八 五”计划)。确定1991 ~ 1995年奋斗 目标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收入年均递增25% ; 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3% ;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年均递增20%。1995年,全 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8亿元,比1990 年增长1. 1倍,年均递增16.2%,提前 7年实现第二个翻番。完成农业生产 总值22. 3亿元,比1990年增长87% , 年均递增13.4%。粮食、棉花、花生总 产分别达到55万吨、1680吨、1.2万 吨。完成工业总产值71亿元,比1990 年增长1.5倍,年均递增19. 8%。建 成三资企业25家,实际利用外资4200 万美元。1995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5. 5亿元,年均递增60. 3%。共获得科技成果140项,其中国家级4 项、省级31项、泰安市级73项,专利 申请150件,争取科技贷款1.08亿 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7亿 元,比1990年增长2. 1倍,年均递增 25. 3% 。农民人均纯收入1790元、职 工平均工资5300元,比1990年分别 增长1. 7倍、1. 1倍,年均递增22. 3%、 16.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7亿 元,是1990年的3.8倍。
“九五”计划编制与实施1994年 1月,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 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1995年底完 成。1996年3月,市十三届人大四次 会议审议通过。主要目标:国内生产 总值2000年达到100亿元,“九五”期 间年均增长15% ;2010年达到340亿 元,2001 -2010年年均增长13% ;工农 业总产值2000年达到190亿元,年均 增长15. 2% ;地方财政收入2000年达 到2. 56亿元,年均增长13%;社会消 费品零售额2000年达到41. 6亿元,年 均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计划完成情况:2000年,全 市国民生产总值78. 1亿元,“九五”期 间年均增长12.5%,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8100元;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年 均增长20.7%;三大产业比例由“八 五”末的28.4 : 41.3 : 30.3调整为 18. 1 : 45. 1 : 36.8;粮食总产稳定在 54万吨以上,人均占有500公斤以上; “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75.5亿元;2000年,全市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年均增长 11.7%;2000年自营出口创汇达到 4050万美元,年均增长17. 9% ;利用外 资规模不断扩大,“九五”期间,全市实 际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人口自然增 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 有较大幅度增加;2000年职工年均工 资达到6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880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分别增长 3. 6%和8.9%。
市“十五”计划编制1999年,编 制“十五”计划,先后开展农业、工业等 19个专题发展规划和8个区域发展规 划研究,2000年底完成计划纲要框架 草案。经市人代会审议通过。预期目 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 ,2005 年达到145亿元左右,人均14500元左 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8 亿元、70亿元和57亿元,年均分别增 长5%、14.7%和14.6%左右;三次产 业比例调整为12 : 48 : 40,高新技术 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 个体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 到50% ;城市化水平达到45% ;农业劳 动者比重下降到40% ;地方财政收入 达到6. 5亿元,年均增长13% ;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0亿元,年 均增长20%。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1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其中:自营 出口 8000万美元,5年实际利用外资 1.5亿美元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达到56% ;建立起科学合134
理的素质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 均增长8%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7%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3亿元,年均增长13% ;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覆盖率达到100%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达到15平方米;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 人数提高到1.5人;全市人均期望寿 命达到74岁;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6. 5%。以下,总人口控制在100万 人以内;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6.4万 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9. 3% 。
第三节农业区域开发规划
1991年12月,编制农业区域开发
总体规划。至1992年5月,完成《肥 城县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确立 全县中低产田、低产果园改造;荒山荒 地开发;0.33万公顷“双千田”高产高 效种植业开发;1万公顷吨粮田开发; 八大项农业商品生产基地(4项出口创 汇);水利工程设施;良种繁育建设;农 业生态环境建设;主要畜产品开发;农 副产品加工及其他建设项目10类、31 项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和15 项非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 78亿元。 全县划分为北部煤矿塌陷地治理开发 区;西部康汇平原中低产田改造开发 区;北、中部山丘综合治理开发区;南 部汶阳平原吨粮田建设开发区4个农 业综合开发区域。
第三章审 计
第一节国家审计
财政审计1989年9月,县审计 局和财政局组成联合审计调查组,以 老城镇财政所为试点单位,开展财政 审计。审计调查老城镇财政所1988年 度财政、财务预算内、外计划执行及完 成情况。1990年,审计机构独立行使 财政审计监督权,对乡镇政府财政收 支审计监督。同年,审计安驾庄镇财 政所1989年度财务预算内、外计划执
行及完成情况,査出违纪金额15万 元,上交财政2万元。至1996年,先后 审计湖屯、王瓜店、汶阳、石横、安临 站、马家埠、桃园、王庄、潮泉、过村等 15个乡镇财政决策,查处违纪金额205 万元,增加财政收入29万元。同年, 实行“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的审 计监督制度。1995年市级财政预算执 行情况审计。共审计财政局、地方税 务局、国库肥城支库等21个市直预算 执行部门单位;乡镇政府1995年度财 政决算审计。共审计老城、王瓜店、石第五编综合经济管理
135
横、安驾庄、马家埠、孙伯6个乡镇。 査出违纪违规资金423万元,上缴财 政75万元,增收节支105万元。1997 年,审计1996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务收支情况,共审计财政局、地方税 务局等25个市直预算执行部门单位。 1998年,审计市直预算执行部门单位 15个,乡镇6个。1999年,审计市直预 算执行部门单位15个,延伸审计企事 业单位5个,乡镇1个。2000年,审计 老城镇财政预算情况,并延伸所属部 门单位12个,査出违纪违规金额420 万元,处理处罚122万元。增加财政 收入5万元。2001年,审计2000年度 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和湖屯镇2000年 财政决算情况,共査出违纪金额71.78 万元,增加财政收入80万元。2002 年,先后审计石横、边院、仪阳3个乡 镇财政决算情况,专题审计调査3个 乡镇农村税费、乡镇政府机构和市乡 财政体制改革情况。
金融审计1986年11月,审计中 国工商银行肥城县支行和中国农业银 行肥城县支行的两家信托投资公司 1984 ~ 1985年度信托存贷业务和财务 收支情况。至1987年3月,査出违纪 违规金额930万元,上缴财政1万元, 调整账目120万元。1990 ~ 1991年, 先后审计农业银行肥城支行、工商银 行肥城支行、建设银行肥城支行、人民 银行肥城支行、中国银行肥城支行财 务决算情况,共完成审计项目11个, 审计总金额51697万元,査出违纪违规
金额54万元,增加财政收入17万元。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 布实施。金融审计转向以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损益为重点,审查贷款业 务的合规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调査 信贷资产质量。1997年,审计老城、安 驾庄、石横3个乡镇农村信用合作社 199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査出 违纪金额28万元,上缴财政3万元。 1998 ~ 2000年,先后审计王庄、王瓜 店、桃园、孙伯4个乡镇农村信用社资 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査出违纪违规 资金1907万元,其中虚列支出2万元, 虚列利润244万元,违规贷款252万元, 偷税漏税5万元。上缴财政28万元。 2001年,审计局、纪委、财政局、人民银 行、农村信用社联合组成6个审计组, 审计城市信用社贷款和盈亏情况,査出 违纪违规资金625万元,其中:私设小 金库10万元、违规发放贷款102万元、 办实体造成损失307万元、少计利息 206万元。2002年,审计中国农业发展 银行肥城市支行2001年度的资产、负 债及损益情况,査出违纪违规金额 375.7万元,增加财政收入58万元;审 计边院、湖屯、汶阳3个乡镇农村信用 社200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 査出不良贷款等违规资金8619万元。
行政事业审计1986年,审计局 设立行政财务审计科。同年,重点审 计全县水利系统1984 ~ 1985年水利资 金使用管理情况,査出挤占水土保持 经费、擅自购置控制商品等违纪违规136
资金28万元,上缴财政19万元,责令 自行纠正和调整账目9万元。审计法 院、检察院、公安局及12个乡镇派出 所1985年和1986年1 ~6月份罚没收 支情况。定期审计党校、林业局、农业 局、教育局和肥城一中1985 ~ 1986年 上半年财务收支情况。1987年,审计 工商行政管理局、种子公司1986年财 务收支情况,查出违纪违规金额42万 元,增加财政收入7.4万元。1988年, 结合定期报送审计,开展行业或专项 审计。1988 ~ 1994年,先后审计民政 事业费、教育费附加、林业事业费、养 老保险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水利事 业费、土地管理费、农业发展基金以及 工商、技术监督、公安系统行政收费及 罚没收支和科学事业费及科技三项费 用管理使用情况,共完成审计项目单 位101个,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61万 元,增加财政收入242万元。
1995年,实行不定期就地审计与 行业或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 审计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内控制度、资 金使用效益和财经法规执行情况,对 有资金分配权的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 以及预算外收入多的事业单位实施审 计监督。至1997年,审计科委、工商 局、交警大队、劳动事业保险处、劳动 服务公司、卫生防疫站、电视台、公证 处、人民医院、中医院等41个部门单 位的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查出违纪违 规金额961万元,增加财政收入160万 元,增收节支207万元。1998年,审计
总工会、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报社、 劳动服务公司、劳动事业保险处等17 个单位财政收支情况,查出违纪违规 金额90万元,上缴财政5万元。1999 年,审计监督检察系统财务收支,专项 募集赈灾资金,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及 资金管理、使用,林业专项资金筹集、 管理、使用,部分单位收费情况,审计 单位13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374万 元,增加财政收入62万元。2000年, 审计工商局、土地管理局、建管局、建 材局、水资源办公室、有线电视台等7 个部门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查出 违纪违规资金266万元,增加财政收 入89万元。2001年,审计调查全市普 教经费收支情况和湖屯镇、王瓜店镇 中小学收费、校舍建设和教学设施情 况,查出违规资金810万元。审计 1999 -2000年救灾资金接收、分配、管 理和使用等情况,查处截留、挪用、救 灾资金问题。审计调查气象系统资金 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防汛维修资 金收支情况,审计査出违纪违规金额 16万元。2002年,审计全市2001年企 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 情况,审计查出挪用财政专户资金、欠 解市级统筹基金和欠缴养老保险基金 等问题。审计市级2000年和2002年 移民资金收支情况,并延伸审计相关 乡镇,移民调查面32%。审计调査法 院、国土资源、林业、水利、旅游、新闻 出版、建设、统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 10个部门2002年1 ~9月份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执行“收支两 条线”规定和“票款分离”、“罚缴分 离”办法情况。
企业审计1984年,对企业单位 实施审计监督。1988年,审计调査县 属第一批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 建立承包企业监督档案卡。1989年, 审计县造纸厂、酒厂、印刷厂等24家 承包经营企业财务收支、内控制度、财 产物资的完整性及承包合同经济指标 完成情况。1989 - 1993年,企业实行 承包责任制审计,完成承包经营企业 合同兑现审计60个,完成企业财务收 支审计13个,完成粮食、烟草行业专 项财务收支审计22项。1994年,实施 企业厂长(经理)第二轮承包经营终结 责任审计,完成对酒厂、水泥厂、焦化 厂、兴隆煤矿、造纸厂、自来水公司等 23个企业厂长(经理)第二轮承包经 营终结责任审计,审计面粉厂、金属材 料公司、毛巾厂、水泥制品厂等企业资 产、负债、损益情况及公路局1993年度 公路养路费收支情况,依法处理偷漏 税、违规购置专控商品、商贸企业违规 收入等违纪违规问题。1995年,开展 对企业内部管理和专项审计,审计监 督市属19户工交商贸企业,査出违纪 金额219万元。1996年,审计21户工 交商贸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查 处违纪金额24万元,增收节支271万 元。1997年,重点审计20个工业商贸 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查处 违纪金额229万元,其中偷漏税79万
元,增收节支380万元。
1998年,完成对东平县粮食挂帐 审计。审计造纸厂、酒厂等22户工交 商贸流通企业财务收支情况,查出违 纪金额820万元。1999年1月,审计 市属39个工交商贸企业1998年度各 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审计覆盖面占 市属企业总数的67%。为市委、市政 府表彰先进和企业厂长(经理)实行年 薪制兑现提供可靠依据。同年,共审 计13个工交商贸企业,查出违规资金 3085万元,增加财政收入131万元,增 收节支340万元。2000年,审计泰山 轮胎厂、市化肥厂等4家企业财务收 支情况,査出违规资金3059万元,增加 财政收入335万元。2001年,重点审 计山东傲饰集团和山东飞宇集团两大 集团200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查 岀违规资金2293万元,增加财政收入 23万元。2002年,审计热电厂、燃气公 司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资产、负债 和损益情况,审计査出违纪资金174 万元,增加财政收入9万元。
外资运用审计1992年3月,审 计局、财政局、农业局和水利局,组成 两个审计组,对全县利用世界银行贷 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办公室、10个乡 镇、164个行政村和两个县直单位进行 就地审计,查出黄淮海配套资金未落 实,挪用世行回补资金抵项到期周转 金,水泥质量不稳定、量不足和水泵不 适用等问题。1993年,审计局增设外 资审计科。1994年3月,审计肥城市138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农业灌溉项目 办公室1993年项目执行情况,查出物 资渠道呆泄未用、世行回补资金不及 时、乡镇报账不及时、内部手续不完备 等问题。5月,审计结核病防治所对世 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993年项 目执行情况。查出资金配套不充足、设 备不足问题。1995 ~ 1996年,审计肥城 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 目1994年、1995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查 出项目资金到位率低等问题。1997~ 1998年,审计肥城市1996年和1997年 度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执行 情况,查出项目配套资金不足、应退未 退病人押金、药品过期不报废等问题。
第二节经济责任审计
1987年,开展厂长、经理离任审 计,对轻工机械厂、焦化厂、物资交易 中心3个厂长(经理)任职经济责任审 计。1988年,县政府先后转发审计局 《对承包租赁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几 点意见》,全县展开企业厂长(经理)经 营承包责任制审计。1989 ~ 1993年, 先后对101个承包企业1988年度、 1989 年度、1990 年度、1991 年度、1992 年度承包合同兑现审计(其中内审审 计77个)。
1994年,落实企业厂长(经理)第 二轮承包经营终结责任审计,对23家 企业厂长(经理)第二轮承包经营终结
责任进行审计。1996 ~ 1997年,对酒 厂、水泥厂、焦化厂、亨泰制药厂、兴隆 煤矿5个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离任审 计,审计查出虚增利润、虚减利润等违 规金额7390万元。依据审计结果,平 调4人,免职1人。
1998年,审计范围扩大到行政机 关和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同年,对9 名领导干部实施离任审计,其中有8 人平调,1人免职。查出违纪违规金额 15260万元,其中偷漏税131万元,虚 增利润12152万元,虚减利润1346万 元。1999年,对8名市直领导干部任 期经济责任实施离任审计,其中事业 单位3个,企业单位5个。查出违纪违 规金额9636万元,其中偷漏税87万元, 挤占专项资金1011万元,虚增利润 5488万元,虚减利润3667万元。2000 年,建立由纪委、组织、人事、监察、审计 5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同年,对 15名领导干部实施离任审计,审计查出 违纪违规金额2.54万元。其中偷漏税 费857万元,公款私存10万元,虚增利 润16308万元,虚减利润6565万元,10 人平调、1人晋升、4人免职。
2001年,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 10人。其中党政机关2人、事业单位4 人、企业单位4人。审计查处违规金 额11300万元。2002年,对33个部门 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査出 违纪违规金额9257万元,参照审计结 果,平调30人,晋升1人,免职2人。第五编综合经济管理
139
1988 ~2002年肥城市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统计表
表5-3-1 单位:个、万元、条、项、人140
第三节内部审计
1985年12月,县副食品公司成立 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1988年,建立内部审计机构78个,配 备专职人员135人,完成各项审计单 位225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78万元, 查出违纪案件5起。1990年,各乡镇 工业办公室和经营站成立审计科和审 计站。1991年1月,审计局增设内审 指导科,内部审计工作实行计划目标 管理。至1992年,全市内审机构73 个,内审人员143人。1989~1992年, 共完成审计项目单位1287个,纠正违 纪金额519万元,调账金额210万元, 采用建议912条,促进部门单位增收 节支884万元。
1993年,审计局撤销内审指导科, 内审机构、专职审计人员减少。至 1998年,全市内审机构66个,内审人 员98人。1993 ~1998年,完成审计项 目单位1739个(年均290个),其中财 务收支审计970个,经济效益审计211 个,经济责任审计204个,基建审计74 个,其他审计280个。纠正违纪违规 金额622万元,采用建议739条,促进 增收节支1382万元。
1999年,全市内审机构128个,内
审人员185人,其中专职机构86个,专 职人员146人。完成审计项目单位 291个,査出损失浪费金额114万元, 纠正违纪违规金额237万元,采用建 议492条,促进增收节支628万元。 2000 ~2001年,完成审计项目单位428 个,查出损失浪费193万元,纠正违纪 金额219万元,采用建议885条,促进 增收节支596万元。1人获取国际注 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
2002年,全市内审机构133个(专 职机构43个)。其中行政机关9个、 事业单位60个、金融机构4个、企业 60个;内审人员205人(专职70人)。 其中行政机关16人、事业单位86人、 金融机构15人、企业88人。完成内审 项目单位345个,查出损失浪费176万 元,纠正违规资金149万元,促进增收 节支364万元。1人获得国际注册内 部审计师资格证书。
注:1988年受党纪政纪处分2人,移交司法机关2人。
第四节社会审计
1989年12月,成立肥城县审计事 务所,隶属审计局管理,为自收自支事 业单位。开展接受委托,承办财务收 支,经济责任审计查证,经济案件鉴
定,注册资金验证和年检,基建工程 预、决算验证等项社会审计工作。 1993年,社会审计从业人员13人,其 中聘用人员10人,中级以上职称10 人。完成委托审计124项,核减工程 预算450万元。1994年,事务所从业 人员26人,其中聘用人员22人,中级142
肥城市志
以上职称24人。完成委托审计980万 元,为委托单位挽回经济损失1100万 元,实现事业收入60万元。1995年, 事务所从业人员30人,其中聘用人员 23人,注册会计师24人,完成委托审 计项目654个,审计查证总金额22930 万元,核减工程预算1618万元,为委托 单位挽回经济损失920万元,实现事 业收入101万元。1996年,事务所从 业人员35人,其中聘用人员25人,注 册会计师22人。完成委托审计353 项,其中财务收支21项、离任审计5 项、验资年检105项、基建项目审计 218项、经济案件鉴定4项,审计查证 总金额11828万元,核减工程预决算 1698万元,核算虚假注册资金2576万 元,为委托单位挽回经济损失2687万
元,实现事业收入108万元。1998年, 事务所从业人员到35人,其中聘用人 员25人,注册会计师15人,中级以上 职称26人。完成委托审计项目328 项,其中财务收支25项、离任审计14 项、验资年检143项、基建及其他项目 146项,审计查证总金额12836万元, 核减工程预决算2981万元,为委托单 位挽回经济损失2868万元,实现事业 收入168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869万 元。1999年12月,注销审计事务所, 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立肥城泰西有 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为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自负民事及法律责任的独立 法人,隶属山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与 审计机关脱钩。
1990 -2002年肥城市社会审计情况统计表
表5-3-3 单位:万元、个、人第第四章统 计
第一节统计普查调查
工业普查1995年,全市开展第 三次全国工业普査。至1997年6月结 束。查清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的主要 经济指标。1995年底,全市乡镇及乡 镇以上工业单位211个,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格计算)350823万元,产品销 售收入370539万元,实交税金总额 2365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价455175
万元,从业人员工资48314万元,年末 职工人数81663人。
农业普查1996年,全市开展全 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全市选调720名 普査指导员和3342名普查员,至1999 年,普查结束。1996年12月31日,全 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 190893户,拥有耕地51895. 2公顷,农 村从业人员484788人;全市非农业乡 镇企业单位886家。其中,工业669 家,建筑业91家,交通运输业34家,批144
肥城市志
发零售贸易业78家,社会服务和其他 行业14家。
第三产业普查1993年9月,全 市开展第一次行政区划内第三产业普 查。普查的年度为1991年和1992年。 1994年7月,完成普查资料计算机处 理。全市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1132 个,营业收入49858万元,营业支出 40215万元,工资及福利费4052万元, 销售税金2257万元,营业利润7386万 元,年平均职工人数19668人,执行事 业行政会计制度单位2446个,本年收 入44300万元,本年支出42432万元, 工资及补助工资6127万元,年平均职 工人数31090人。
基本单位普查1995年8月,开 展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普查的标准 时间为1995年12月31日,普查资料 的调查年份为1995年。共普查出法人 单位2143个,产业活动单位3060个。 2001年12月开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 查。本次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1年 12月31日,普查资料的调查年份为 2001年,普查的登记时间为2001年11 月1日至2002年1月10日。本次共 普查出法人单位1874个,产业活动单 位1668个,个体工商户11416户。
第二节人口普查
第四次人口普查1989年10月, 全县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选调普查 指导员750人,普查员3420人。至
1992年,普查结束。1990年7月1日 0时全县共230630户,总人口 976599 人,其中男性196955人,占总人口的 50. 9%,女性 479644 人,占 49. 1% ,男 女性别比为103.65。1989年7月1日 至1990年6月30日,全县出生人口 21080人,死亡9188人。1991年,按照 普查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了事后质 量抽查,全县人口净差率、人口差错 率、出生人口差错率0.41%。,年龄项目 差错率0. 86%。。
第五次人口普查1998年1月, 全市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本次普查 划分普査区634个,调查小区3349个,绘制普査区图和调查小区图,选调普 查指导员800人,普查员4200人,填写 普查表32万张,采用光电录入对数据 进行处理。2000年11月1日。时全 市总人口 94. 86万人,(包括外来人 口,不包括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共有 家庭户27. 33万户,家庭户人口 92. 22 万人,占总人口的97. 22% ,平均家庭 户规模3. 37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 普查的4. 09人下降了 0. 72人。全市 人口中,男性47.60万人,占50. 2% ; 女性47. 26万人,占49. 8%,性别比例 为100.72;汉族人口 93.94万人,占 99.03% ,少数民族人口 9205人,占 0. 97% ;0 ~ 14 岁人口 19. 96 万人,占 21. 04% , 15 ~ 64 岁人口 68. 02 万人, 占71.71%,65岁以上人口6.78万人, 占7.24%。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 查相比,0 ~ 14岁人口比重下降第五编综合经济管理
145
7.77%, 15 ~ 64岁人口比重上升 5.75%,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2.0%。
第三节统计报表
1988年,统计局主要承担工交、商 业、建筑业、农经(住户)、农业、投资、 劳资等专业统计调查任务。1991年, 统计局先后建立起农业(包括农业生 产统计和农业综合统计)、工业、批零 贸易餐饮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 劳动工资、国民经济核算、科技、对外 经济贸易等多项统计调查制度。1992 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全市开始分步 组织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 年,根据国家和省统计局的部署,全市 推行国家新统计报表制度。1993年正 式编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1998年正式编制资产负债表。至2002 年,全市统计业务共分11类。
农林牧副渔业综合统计包括非农 户畜牧业生产、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 产品生产、茶叶水果生产、林业生产、 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农林牧副渔业 总产值、农林牧副渔业中间消耗、农林 非农业总产值、特色种植、特种养殖、 规模户畜牧业生产、散养户畜牧业生 产、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 总产值计算、农林牧副渔业中间消耗 计算、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预计产 量、肉蛋奶菜产销、农林牧副渔业总产
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等项数据统计。
工业综合统计包括工业企业生 产、销售总值、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工 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主要工 业经济指标、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大型工业企业按产品销售总值及主要 产品产量、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主 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重点耗 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工业企业能源 购进、消费与库存、主要能源按工业行 业分组消费量、主要工业技术经济指 标、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大型工业 企业按产品部门划分的工业总产值、 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集体工 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外商投资的工 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大中型工业企 业主要经济指标、地区能源平衡。
建筑业统计包括建筑企业生产、 财务状况、建筑材料消耗、房屋建筑工 程生产。
运输邮电业综合统计包括公路运 输企业运营情况、财务状况、独立核算 交通运输产业生产情况和主要财务指 标、民用车辆拥有量、全社会客运运输 量、分地邮电业务总量、独立核算业务 单位的主要财务指标。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综合统计包 括: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批发零售贸 易业统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购 进、销售库存;限额以上餐饮业销售,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财务状况、 限额以上餐饮业财务状况、批发零售 贸易业样本单位基本情况、批发零售146
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限额以上餐饮 业商品销售、限额以下贸易业商品销 售情况调查、限额以下餐饮业样本单 位销售情况调查、限额以上批发贸易 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亿元以上商品 交易市场成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外经统计,外商投资500万美元以上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各类开发区经济 指标。旅馆业抽样调查。
服务业综合统计包括服务业综合 统计财务状况、事业单位财务状况。 专项监测,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监测统 计基本情况、山东省妇女发展纲要监 测评估、县级儿童发展纲要监测统计 情况、城市基本情况、市县社会经济基 本情况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包括固定资产 投资统计’基层标准、房地产开发统计 基层标准、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固定 资产投资统计完成情况、城镇私人建 房情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更新 改造投资完成情况、房地产开发投资 完成情况。
劳动综合统计包括劳动情况、单 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单位从 业人员变动情况。
科技综合统计包括科技活动人员 情况、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及使用情况、 研究与实验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情况、 科技活动机构情况、综合科技活动年 快报、分市地科技进步基本情况、县以 上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院研究与技术 开发机构情况、技术贸易机构人员情
况、各类技术合同签定及执行情况、各 级计划项目进入技术时常情况。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统计包括国内 生产总值核算制度。总产出按当年价 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项目、按可比价计算国内生产总 值、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按 行业划分的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 居民生活水平;金融机构部门资产负 债表、政府部门资产负债,住户部门资 产负债表。
农村住户调查包括农村住户所有 村基本情况。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调查、农村居民居住情况调查、农村住 户人口与就业情况、农业生产结构及 技术应用情况、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日 记账、农村居民家庭实物支出帐、农村 居民家庭总收入与总支出、农村居民 家庭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农村居民主 要农产品销售情况、农村居民食品消 费情况;农村小康监测评价。农产品 价格中间消耗调查、农产品交给调查 表、农产品集市贸易和中间消耗调查、 农产品价格调查表、农产品集市贸易 和中间消耗调查、农产品集市贸易中 批发和零售市场价格调查、农林牧副 渔中间消耗。
乡村社会经济调查包括农村社区 基本情况调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抽 样调查、小城镇建设监测。
第四节统计服务
1988年,全县实行月报、季报、年报统计制度,编辑印刷统计月报、国民 经济统计资料,发布国民经济统计公 报。1989年开始编印《统计月报》,继 续编印《统计摘要》和《统计年鉴》,提 供专题资料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情况。1991年,统计资料改编为肥城 县统计年鉴。1996年,停发国民经济 统计公报。1998年开始实施统计分析 课题制,多数课题成果在市领导决策 中采用或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活 动中获奖。
1989年以来,统计服务由“封闭 式”转变为“开放式”,利用新闻媒体及 时发布统计信息,与报社、信息科、研
究室建立定期发布制度,每年除发布 统计公报外,还定期发布月、季通报, 在重大节日和重要的历史时刻,宣传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先后为民 政局、农业局、水利局、保险事业处、人 事局、市总工会、律师事务所、学校、企 业、居民等单位和个人提供统计信息 近4000次。
1996年开始,肥城市统计局主动 为两会现场提供咨询服务,接受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咨询。2001年开始,定 期调度全省30强县市的GDP总量、增 长速度等重要指标,及时反映经济强 市建设进程。
第五章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企业登记管理
1988年,工商行政管理局设企业 登记管理科和个体私营经济管理科, 分别管理国营、集体和私营、个体不同 经济性质的企业注册登记管理工作。 2002年6月,撤销两个科室,成立企业 注册局,设立注册登记大厅,统一管理 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注册登记管理 工作。
企业登记管理 1988年,颁布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 条例》及《施行细则》,县内工商企业依 照条例进行登记。至1992年,全市登
记注册工商企业3372户,从业人员 16.79万人,注册资金119976万元。登 记注册外资企业11家,利用外资660万 美元。1997年,全市登记注册工商企业 2794户,其中1992 ~ 1997年新开业 1020户、注销1846户、吊销1015户。 2001年,检验证照,全市登记注册工商 企业1873户,实际年检1611户,未年检 企业203户,注销企业59户,公告后吊 销203户(其中国有企业37户,集体企 业161户,有限公司5户)。应检外商 投资企业24户(其中分支机构4户), 实际年检19户,分支机构4户。
2002年,新登记注册工商企业88 户、外商投资企业4户。办理变更登148
记374户,注销企业288户(其中,公 告后吊销203户)。全市共有登记注 册工商企业1673户,注册资本(金) 331779万元。其中,法人企业581户, 营业性企业1092户。按经济性质划 分,国有企业479户,注册资本(金)
111572万元;集体企业944个,注册资 本(金)106562万元;股份合作企业4 个,注册资本(金)105623万元;外资企 业28户,注册资本3540万余元。共有 中外合资18户,中外合作3户,外商独 资3户,分支机构4户。
2002年肥城市企业登记管理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5-5-1 单位:万元、个第五编综合经济管理
私营企业1988年6月,国务院 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管理 暂行条例》,注册登记的个体企业雇员 在8人以上为私营企业。至1994年, 全市共有私营企业304户,从业人员 7718人,注册资金5999万元。至2002 年,全市注册登记私营企业586户,投 资者2048人,雇佣人数6957人,注册 资金37649万元。
个体工商户1979年后,县内个 体工商业户逐渐恢复发展。1982年, 全县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业户143 户,从业人员157人。2000年,全市个 体工商业户9825户,从业人员13819
人,注册资金21949万元。
至2002年,全市共有个体工商业 户11560户,从业人员22549人,注册 资金17834万元,分布在农林牧渔、商 业、批发、交通运输等行业。
工商人员深入集市查验商品
第二节经济合同管理
1982年7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3年8月,成 立肥城县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挂靠 工商局。1984年,工商局增设经济合 同管理科。学习宣传经济合同法,监 督检查经济合同订立、履行,鉴证经济 合同,开展评选企业“重合同、守信用” 活动,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至 1986年,全县18处基层工商所先后设 立“经济合同派出仲裁庭”。1987年, 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108件,23件合 同标的额84万元。1989~1992年,共 受理经济合同案件1927件,合同金额 1569万元。其间,举办县直企业、驻肥 厂矿企业经济合同培训班24期,1200 人取得经济合同管理员证书。1995年 10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
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厂房等 建筑物鉴定抵押合同进行登记管理。 1993 ~ 1997年,签证经济合同11.23 万份,金额24.8亿元;仲裁合同纠纷 444件,争议金额343万元;发放合同 文本2. 3万册,咨询服务6100人次,为 合同当事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018 万元。1997年6月,设立经济合同调 节委员会,调节合同纠纷30件,争议金额183万元。全市11家企业被命名 为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111家 企业被命名为泰安市“重合同守信用” 单位,办理抵押物登记156份,抵押物 价值8. 1亿元,主债权金额6. 08亿元。
至2002年,全市共有市级“重合 同、守信用”企业44家,省级“重合同、 守信用”企业26家。鉴证经济合同 1280份,金额34800万元,查处违法合 同12件,金额280万元,罚款2万元, 拍卖4份,金额50万元。
1996 -2002年抵押登记统计表
第三节商标广告管理
1982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广告管理暂行条例》。1983年,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至1988 年,全县经济注册商标33件。其间, 1987年查处商标案件173起。其中, 侵权商标案8件、假冒商标案159起、 违犯商标印制6起;没收假冒服装、白 酒商标2863枚,罚款12万元。清理户 外乱贴、乱画广告120处。1989 -2002 年,全市经济注册商标共计365件。
1988年,全县商标印制单位仅有 县印刷厂1家,广告经营单位4家。至 2002年,先后举办商标印制岗位培训 班78期,培训600余人次,90人获得 山东省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资格证 书。全市共有商标印制单位26家,广 告经营单位15家。其中,国有广告经 营企业2家、国有事业单位3家、有限 责任公司7家、广告经营个体户3家。
第四节集市贸易管理
集市1988年,全县共有集市55 处,新城、王瓜店、湖屯、张店、石横、演 马、壬庄、屯头、南栾、安驾庄、安临站、 边院、吴店等20余处集市,流动人员 在万人以上。1990年后,集市发展逐 步健全,各种市场充实,货物充足,品 种齐全。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铝塑料 制品、生产生活资料等成为集市大宗。
各种小吃、名吃、肉类副食以及香蕉、 桔子、菠萝、椰子等南方水果,葡萄干、 哈密瓜等全国各地特产进入集市。大 中型集市修建水泥货台,建起挡风、遮 阳、避雨、防寒的钢架塑料顶棚市场和 简易或固定商品经济房。至2002年, 全市集市共有水泥货台2.9万米,贸 易成交额272216万元。
天天市设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的城区、乡镇驻地和工矿区,以经营蔬 菜和干鲜果为主。1988年,石横镇中东 村搬迁改造农贸市场,投资40万元,建 成占地7万平方米的中东农贸市场。 市场设南、北、西门,建钢骨塑料顶棚 800余平方米,经营房280间,水泥货台 500多米。容纳固定经营户150余户, 摊位500多个。平时人员流动量5000 ~6000人,高峰期万人以上。成为当地 规范的天天市。1989年,肥城商场竣工 投入使用,建有钢骨塑料顶棚1500平 方米,水泥货台5000米,楼房337间,分 19个市口,摊位2547个,从业人员3547 人。平均日流动人员2万人,年成交额 1.68亿元。至2002年,境内共有石横 电厂、查庄煤矿西门外、国庄矿宿舍、陶 阳矿宿舍、曹庄矿宿舍、矿务局中心医 院南门、城区市场路、供电局及各乡镇 驻地等天天市42处。
摊群点 在城区、农村的公路边、 街中心和十字路口处设摊群点,摊位 十几个到三十几个不等,无经营设施, 多在早晚空闲时间,主要经营青菜、干 鲜果品,尚有小吃、百货、衣服、鞋帽等152
各种物资相杂其间。
物资交流会1979年,恢复举行 物资交流会,多在秋春季,城区、乡镇 驻地举力、,会期10天左右。至20世纪 90年代中期,物资交流会上市物资丰 富,文艺台口形式多样。之后,物资交 流会举办次数逐年减少、规模缩小。
1995 ~ 2002年,仅有老城、石横、边院
等乡镇举办物资交流会十余次。
专业批发市场2002年,全市共 有泰西商贸大世界、东付村蔬菜批发 市场、伊家沟果品批发市场3处专业 批发市场。另有物资、农机等部门兴 办的建材、农机专业市场多处。
肥城市集市日期一览表
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城区西部新 城办事处东付村东上海路南侧,于 1997年建成使用。占地面积8万平方 米,建有8个塑钢交易大棚,共计1万 平方米,内设交易摊位600多个,建有 7栋、300多间共计2万平方米营业楼, 设饭店、旅社、商店、维修等固定业户 100多家。平均日进出车辆200 ~300 辆,日成交蔬菜30多万公斤,人员日 流量7000 ~ 10000人,全年成交额1. 51 亿元。
第五节保护消费者权益
1988年11月,颁布实施《山东省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1989年 4月,成立肥城县消费者协会,配员5 人,设理事90多名。受理消费者投 诉、査询和调解消费纠纷,査处假、冒、 伪、劣商品,开展评选优质名牌产品活 动。1990年,建立17个乡镇基层分 会,企业、乡村消费监督服务站69个。 至1992年,受理消费者投诉786件,处
结率9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 28.4万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15大类 60多个品种,价值54万元,罚没款6.7 万元。1995年,全市共建立消费者权 益指导站、监督站、联络站376个,消 费者协会会员27.6万人,推荐省市级 消费者满意单位及名优产品100余 家,累计受理消费者投诉15万余件, 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1998年, 肥城市消费者协会被山东省人民政府 授予“山东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 进单位”称号。
2002年,消费者协会列社会团体 事业编制,仍挂靠工商行政管理局。6 月,局机关增设消费者权益保护科,开 通“12315”举报投诉电话,增设两台专 用车。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268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查 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20件。其中, 万元以上6件,假冒伪劣商品12大类 30多个品种、案值26万元,煤炭掺杂 作假案件68件,案值160万元,罚款 42万元。
第八早
物 价
第一节价格管理
农产品价格管理1988年,开展 农产品价格调查,适当调整牛奶、酱 油、食醋、平价油条、面条等居民生活
必需品价格,制定猪肉合理进销差率。 1989年,上调粮、棉、油、麻、蚕茧属省 以上管价和瓜干、等外粉、牛奶市管价 产品价格。上收管理已经放开或从未 管理的议价粮油、肉、蛋、菜等价格。 1990年,提高棉花和油脂油料定购价154
肥城市志
格,整顿蚕茧、红麻收购价格,生猪、苹 果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指导价格。
1991年,实施粮油统销价格改 革,实行议价供应粮油政策,保障城镇 居民定量供应和军队供应平价食用 油。整顿中药材价格,29种中药材实 行国家指导价格。调整芦笋、牛奶等 价格,放开食品价格,取消水产品提价 申报制度。1992年4月1日起,提高 粮食定购价格,小麦每50公斤提高到 32元,玉米提高到21元。1993年,修 订颁布《农产品价格管理目录》,国家 管理的收购价由29个品类减至13个 品类,国家管理的销售价由32个品类 减至8个品类。放开未列入管理目录 的农产品,实行市场调节。4月1日 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制 度。粮食定购挂钩化肥、柴油、农药 “三挂钩”物资兑现办法,由平价供应 实物,改为找补平议差价。调整棉花、 大豆、豆油、豆饼4种产品的收购 价格。
1994年6月10日起,提高粮食定 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国家定购的冬花 麦收购价每50公斤调整为54元,比上 年提高47. 14% ;中等玉米每公斤41 元,提高48. 01% ;特二粉每50公斤销 售价94元,提高32.4% ;特一粉,每50 公斤103元,提高37.33%;标准粉执 行省定最高限价每50公斤60元。酱 油、牛奶实行调价备案监审制度,监控 管理肉、蛋、菜价格。1995年,差率控 制馒头、油条、挂面、面条4种商品价
格。1996年,调整粮食定购价格和销 售价格。三等冬花小麦每50公斤由 54元提高到76元,中等玉米由41元 提高到63元。7月1日城镇居民定量 供应特一粉零售价格调整为 1.32元/500克。8月,下浮城镇居民 定量供应面粉销售价格。1997年,实 行餐饮业价格等级管理办法,分特、 一、二、普通4个等级店,综合毛利率 30%~50%。1998年,调整粮食、棉花 定购价格,三等冬花小麦每50公斤73 元,收购保护价64元;中等玉米每50 公斤61元,收购保护价54元。国有粮 食收储企业执行顺价销售政策。
1999年,调整粮食收购价格,中等 冬花小麦收购保护价0. 63元/500克, 中等玉米0. 46元/500克。标准级皮 輥收购指导价格为每50公斤500元。
2000年,调整小麦收购价格,以三 等白麦为中等质量标准,收购保护价 格为每50公斤57元,混合麦55元,红 麦52元。2001年,调整玉米定购价 格,中等玉米0. 64元/500克。2002 年,调整小麦收购价格,三等白麦收购 保护价为每50公斤55元,定购价与保 护价执行同一价格。
工业产品价格管理1988年,提 高国营统配煤矿煤炭出厂价格和轻纺 产品、农用产品价格,遏制计划外商品 涨价。1989年,价格管理权上收一格, 即县管价由市管理,市管价由省管理, 重大调价项目由国务院特批。电冰 箱、洗衣机、自行车、黑白电视机,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化肥、农药、农膜等重 要农业生产资料,由供销社专营。
1990年,调整计划内煤炭出厂价 格,农膜、敌敌畏、硫酸、磷酸销价调整 后实行季节差价。9月,全县地方煤矿 煤炭价格实行最高限价。调整百货、 文化、交电、化工等商品地区差价和棉 纺织品出厂价格。1991年,实施全国 统一石油、钢铁、铁路货运等价格改革 措施,适当提高民用燃料、农膜、车胎、 计划外煤炭价格;整顿中、西药和农村 用电价格;水泥实行计划内外价格并 轨,给予企业20%价格浮动权;粮食白 酒改为国家指导价;放开服装、卷烟 (三级批发和零售)、钟表、果露酒、鞋、 纸张等56种商品价格;取消电冰箱、 洗衣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提价申报 制度,国有商业实行分配、价格、用工、 经营“四放开”。1992年,放开市管定 价权,实行企业自主定价;煤炭、石油、 钢铁、化工、轻工等中央和省管价的 1023种商品,先后放开。农村电价实 行综合分类最高限价。1993年,调整 水泥、工业用盐、原盐、井矿盐出厂价 格。实施电价并轨,整顿农村分类总 合电价,价外加价燃运加价额并入目 录电价。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主要常 用药品实行国家指导价格,医疗单位 和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药品实行差率 控制,按进价加17%批零差率作价,属 省、市管理的化学药品由97种减至20 种,中药由42种减至15种。
1994年,实行新目录电价;成品油
计划外价格“并轨”提价;调整黄金饰 品和化肥价格;9种国产小轿车和10 种钢材出厂价和销售价实行指导价 格;调整青霉素、链霉素等20种药品 价格。1995年,调整工业用盐、普通工 业用盐、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 电、计划外液化气销售价格以及自来 水价格。1996年,整顿行业价格,制定 采暖、供热价格。1997年,监审价格品 种28种(项),监测价格品种40个。 1998年,农村用电实行统一电价、发 票、抄表、核算、考核“五统一”;电量、 电价、电费“三公示”和公布最高限价、 定期公布用电量电费;“电、钱”分离制 度。
1999年,调整生活照明电价、农业 供水价格。2000年,开展企业价格成 本调查,调整市内自来水价格和液化 气(瓶装和管道)价格。2002年,城乡 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每千瓦 时0. 52元。
第二节价格监督检查
1988年,物价局设物价检查所,开 展价格监督检查工作。1990年,17个 乡镇设立物价所,配备专(兼)职物价 员46人。至2002年,相继开展邮电、 电力、农用生产资料、粮食、棉花等行 业价格检查。开展土地、建设、劳动、 税务、交通、工商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专 项检查和农村计划生育、教育、农民建 房、医疗等涉农收费检查。查处各类156
肥城市志
价格违法案件268件,实现经济制裁
总金额518万元,其中退还用户178万元,上缴财政340万元。
第三节价格签证
1992年4月,设立价格信息中 心,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价格信 息服务和价格法规政策咨询。1994 年,取得山东省“价格认定资格证”、 “价值认定书”、“收费许可证”等机构 资质证书,3名工作人员取得“价值认 定工作证”。1996年,设立价格事务
所,股级事业单位。1999年4月,实 行《涉案物品价格管理复核管理办 法》、《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分级管理实 施办法》,规范涉案资产价值认定工 作。2001年6月,价格事务所改称价 格认定中心。至2002年,有2人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签证师资格证 书。累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价格信息 服务2650次,发布产品价格信息 4200余次,增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涉案物品价值签证2890起,鉴定 价值10亿余元。
第七章土地管理
第一节土地规模
全市土地总面积1277. 3平方公 里,折合12.77万公顷。按土地用途共 分耕地、园林、林地、城镇村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7大类。 2002年,实有耕地6.4万公顷、园地 1. 33万公顷、林地1. 074万公顷、城镇 村工矿用地1.6万公顷、交通用地0. 6 万公顷、水域0. 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 1.13万公顷。按地貌类型分为山地、 丘陵、平原和水域,其中山地面积40 万公顷、丘陵1. 67万公顷、平原6. 07 万公顷、水域1万公顷。
第二节土地规划
1991年,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至1994年,编制完成《肥城县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1991 ~2000)文本说明》、 《肥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1 ~ 2000)专项规划专题研究》和17个乡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年,编制 完成《肥城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1999年,修编完成市、乡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全市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规划预审建设用地,建立以供应引导 制约需求的用地机制和“严控增量,调 控存量,集约利用”管理模式。
市国土资源局158
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
第三节耕地保护
1995年,全市划定基本农田定保
护片1732个,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92 万公顷,保护率94.6%。其中一级地 883片、3.71万公顷,二级地372片、 1.11万公顷,三级地477片、1. 1万公顷。1996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作出 《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决定》。 1997年,调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 区增加保护面积900公顷,保护率提 高到94.64%。1998年,调整保护区规 划方案,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5.37万 公顷,保护率84. 14%。2000年,基本 农田保护区面积调整为5.7万公顷, 保护率89.2%。至2002年,全市市、 乡、村每年逐级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 任书》,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列入各级领 导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内容。全市共 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658处。其 中,钢板永久宣传牌20块、大理石永 久性保护标志54块。年末,全市耕地 面积69386. 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 积57000公顷。
第四节用地管理
1988年,国家、集体建设用地和农 民建房用地实行计划管理。11月,推 广汶阳镇张庙村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 经验,制定《肥城县农村居民住宅用地 有偿使用的暂行办法》,规定在合法用 地面积内,每年每平方米收宅基地有 偿使用费。05元~0.30元。1990年, 落实《关于办理国家、乡镇、村集体建 设用地审批程序》,推行用地许可证制 度。1991年,推行乡镇企业用地有偿 使用办法。至1992年,全市607个行 政村全部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累计收费1303. 53万元,退回土地10. 4
公顷。1046处乡镇企业累计收取有偿 使用费21.53万元。非农业建设用地 1019. 37公顷,其中耕地679. 48公顷, 非耕地339.89公顷。农业建设用地 18.77公顷,其中耕地17.26公顷。同 年,试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转让办 法,以协议出让方式对商业、商品房屋 和金融企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1994 年,建设用地出让率达到97%。1993 ~ 1997年,全市共审批建设用地1923 宗、409公顷。其中,国家建设用地398 宗,327. 13公顷;集体建设用地219 宗、63.5公顷;农民建房用地1306户、 18.39公顷,采煤塌陷地征用12宗、 966公顷。出让建设用地312宗、 134.9公顷,收取出让金531.73万元。 盘活存量土地25宗、16. 4公顷。2001 年5月,成立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地租 征收处。至2002年,控制储备土地 347公顷,招标拍卖土地3宗、24. 81公 顷,挂牌出让土地6宗、56. 6公顷,实 现政府土地收益6025万元。征收地租 200万元。
第五节地籍管理
1989 ~ 1990年,开展全县土地资 源调査,量算、汇总面积12.77万公顷。 1988年12月至1990年10月,开展城 镇土地申报登记工作,共申报2626宗, 1545.77万平方米。其中,国有土地 667宗,826. 1万平方米;乡镇集体使用 土地114宗,68.4万平方米;村集体建160
设用地1831宗,617. 2万平方米;处理 纠纷221起。1990 ~1992年,调查、登 记村庄地籍,共调查539个村,发证21 万户,处理宅基地纠纷1271起(件), 建立村庄地籍档案7073卷。1991 ~ 1992年,调查城镇地籍,调查面积5. 21 平方公里,查清城区土地地类和1077 个国营、集体单位和个人使用城区土 地的权属面积、位置及界限,编绘1 : 500地籍图。1993年,补测完成新建城 区地籍图。集体所有土地确权发证。 1998年,调查建制镇地籍,地籍调查面 积13.4平方公里,控制面积30平方公 里。1999年,年检查验土地证书6714 本。2002年,城镇居民住房土地登记 发证4087。本。
第六节开发复垦
1987年10月,设立土地开发利用 管理站,开展土地开发利用和复垦工 作。至1992年,全市复垦采煤塌陷地 1187公顷,其中耕地540公顷,鱼塘 547公顷,园林100公顷。同年7月, 《肥城县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规划 及实施》项目,获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 利用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按照 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原则, 制定复垦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1994年,公开拍卖20公顷国有塌陷地 使用权,收入资金4.5万元。至1997 年,全市累计投资3600万元,整理复垦 塌陷地800公顷。其中,浅水区挖鱼
塘造地275. 3公顷,深水区筑坝建鱼塘 33.3公顷,粉煤灰充填覆土造地124.7 公顷,建设用地40公顷,建条田台田 80公顷,整平复垦246.7公顷。2000 年3月,成立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建立 塌陷地复垦调查监测、项目管理、统计 报表、检查验收、档案整理各项管理制 度,推行工程设计、施工招投标制,实 行复垦后国有塌陷地使用权拍卖。 1999 ~ 2002年,塌陷地复垦列入国土 资源部农业开发项目,建成湖屯、石 横、老城3个全国示范点。至2002年, 全市形成塌陷地面积4867公顷,市乡 两级财政累计投入4800多万元,开发 复恳整理土地1600公顷,其中耕地 733公顷。
第七节执法监察
1987年底,清查1982 ~ 1986年非 农业建设用地,查出违法占地单位户 2948个,占地面积450.47公顷,罚款 101万元,拆除房屋1500间,退还土地 25.4公顷,补办用地手续5884份。 1990年,清理越权批地,查出违法占地 单位22个、10.79公顷。其中部门越 权批地4件、2.9公顷,其他违法占地 18件、7.89公顷。清理清查农民建房 用地及个体工商业户用地,查出1982 ~ 1986年农民建房违法占地9837户, 1987 ~ 1990年,违法建房1879户,个 体工商业户违法占地159处、1. 1公 顷,共罚款141.9万元,拆除房屋1698间,院墙5040米,收回土地11.72公 顷,补办手续9441份,建立农村宅基地 档案1776件。
1992年,清理非农业建设用地,清 理违法占地22宗、8.3公顷。1993年, 清理整顿土地市场,调查清理17个乡 镇办事处及城区非法转让、岀租、抵押 土地使用权,清理出非法交易土地案 744宗、103.4公顷,总交易额3268万 元,为国家挽回资产损失100多万元。 1995年,开展保护耕地大检查,査出违 法占地12宗、1. 6公顷,征而未用闲置 荒芜土地6宗、8公顷;拆除违法建筑2 宗,回收土地0. 17公顷;收回闲置土地 使用权5. 4公顷,征收土地荒芜费8万 元。1997年,清查非农业建设用地,清 查各类用地2.47万宗、2192. 2公顷, 其中耕地1529公顷。2000年,成立土 地执法大队,每个乡镇配备1名土地 监察员,每个村配备1名土管员,实行 巡回检查制度。2001年,清查1997年 4月前违法占地170. 25公顷,1997年 4月至1998年12月违法占地45.36 公顷。1999年1月至2001年4月,违 法占地26.65公顷。12月,清理整顿
房地产用地。2002年,清理整顿土地、 建筑、房产市场。
第八节地价管理
1993年6月,成立地产咨询中 心,编绘完成城区土地分级图和城区 土地基准地价图。1994年4月,完成 城区17平方公里土地定级估价。至 1997年,接受委托土地定级估价22 宗、677.6公顷,评估价值6.79亿元。 1998年,全市完成建制镇驻地定级估 价,开展乡驻地定级估价工作。1999 年,调查地价样点,调整城区地价,确 定城区土地级别,商业服务业、住宅、 工业三大行业基准地价,行业用地修 正幅度。
利用塌陷地养鱼
第八章矿产资源管理
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
至2002年,境内已发现矿产30余 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 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矿产2种。已 发现矿产地124处,探明储量矿种17 种,占已发现矿种的57%。已探明储 量矿产地91处,占73%,矿点33处, 占27% ;大型矿床15处,占12% ,中型
9处,占7% ,小型67处,占54%。按 探明储量统计,石膏、岩盐、煤、石灰 岩、地热居前5位。其中岩盐、钾盐居 全省第一位,地热居泰安市各县、市、 区第一位,煤居第二位。粘土、钾长 石、制碱灰岩等其它矿产具有潜在资 源优势。全市除地下水、地下热水外, 拥有保有资源量203亿吨,保有探明 基础储量16亿吨,人均占有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1663吨。
第二节矿产资源开发
境内矿业主要是非金属矿产采掘 与开发,包括煤炭、钠盐、建筑石材。 至2000年,开发利用矿产1。种,其中
能源矿产1种、非金属矿产8种。矿山 企业168个,其中煤炭企业13个、非金 属矿山企业155个。矿山企业从业人 员39772人。固体矿产品产量855万 吨、127万立方米,矿业总产值93363 万元。
肥城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统计表
表5-8-2 单位:个、万吨、万元
“※”筹建未生产
第三节矿产资源管理
1988年,实行采矿企业登记制度。 1989年,集体矿产企业和个体采矿者 实行有偿开采政策。1990年,制定颁 布《肥城县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暂行 办法》,实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年 度检查制度。至1992年,全市采矿企
业共领取采矿许可证179个。其中, 国营矿山企业13个、乡镇集体矿产企 业28个、国营矿山企业开办的集体矿 2个、村级个体采矿136个。160余个 集体个体采矿企业实行有偿开采。 1996年,制定地热、河砂、钾长石资源 保护性开采规定,清理整顿河砂市场, 河砂资源管理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 一办理采矿许可证、统一划定开采范166
围、统一使用矿产品销售发票和准运 证、统一销售价格、统一限吨运输“六 统一”。
2001年,制定《肥城市自然地貌景 观保护办法》,按照地质地貌景观保护 规划,全市划定牛山、陶山、望鲁山、万 亩桃园风景区、城市规划区“五区”、济 兖路、泰肥一级路沿线“两线”、城市水 源地“一地”保护区范围,总面积210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6%。清 理整顿保护区内采矿业,取缔、关闭采 石场47家,采土场16家,搬迁采石场 1家。刷写保护性标语40条,设置公 告碑6块。
第四节矿产资源勘查
1958 -2002年,境内先后有煤田、 石油、化工等系统、十几个单位开展地 质勘查。查清肥城煤田聚煤条件,煤 层、煤质分布规律,汇总形成煤种、储 量等资料。查清大汶口盆地盐类矿床 各种情况。进行铁、磷矿、石膏、自然 硫、水泥灰岩、萤石等矿种的普查和勘 探工作。完成煤田水文地质评价及区 域水文地质编图。
1958 ~ 1961年,山东省地质厅、 北京地质学院区测一大队开展1 : 20 万区域地质测量,总结区内地质矿产, 完成《综合区域地质测量报告》。 1959 ~ 1966年,山东省煤田勘探公司 121、122队,华东煤炭基建公司第一、 二队,分别勘探肥城煤田各井田,完成
各种精查地质勘探报告及矿区综合地 质报告,求得各级别煤炭储量。1960 ~ 1965年,济南市地质局第二地质 队,山东省地质局第一综合地质大队 普查勘探大汶口石膏矿床地质,完成 《山东省大汶口石膏矿临汶矿区地质 勘探总结报告》、《山东省大汶口石膏 矿北西遥地段地质勘探总结报告》。 1973 - 1974年,开展含煤炭资源调查 评价工作,肥城矿务局编制完成《肥城 煤田地质图》,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 司编制完成《1 :20万山东省煤田地 质图及其说明书》、《山东省煤田预测 图及其说明书》1974 ~ 1975年,鲁西 南石油地质研究队(胜利油田与华东 石油系统组成),调查研究大汶口盆地 生油条件及含油远景。1974年,山东 省地矿局水文一队、县水利局编制完 成《1 : 5万水文地质图》。1980年, 编制完成《1 : 20万区域水文地质 图》。1974 ~ 1975年,山东省地质局 地质综合研究队研究山东省西部第三 纪成钾条件,编制完成《山东省大汶口 凹陷找钾建议》。1977年,山东省地 矿局第一地质队普查边院地区磷矿, 完成《肥城边院宋庄低品位磷矿地质 普查报告》。1978 ~ 1984年,山东省 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第九地质队详 查评价大汶口盆地盐类矿床,完成《山 东省大汶口盆地盐类矿床(钾盐、岩 盐、石膏)详查地质报告》。1988 ~ 1989年,第一地质大队对东向至漕河 崖地段进行储量升级勘探,完成《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盆地东向至漕河崖地 段岩盐矿床储量升级勘探地质报告》。 1984 ~ 1985年,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 质大队普査勘探桃园地区水泥原料, 完成《肥城县桃园地区水泥石灰岩矿、 粘土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
1995年,山东省地堪局第一地质 大队详查评价安驾庄地热,完成《山东 省肥城市安驾庄地热田详査地质报 告》。1996年,肥城市地质矿产局、山 东省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地质调查市 内石灰岩矿资源,编制完成《山东省肥 城市石灰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997年,泰安市地质矿产局、肥城市地 质矿产局、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査 院调查全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地质灾 害,测试地下水质量、监测地下水动 态,完成《山东省肥城市地下水资源调 查与开发利用规划报告》。1995 ~ 1999年,山东省地质矿产勘察院勘探 汶阳地区砖舍、高杭地段石膏矿地质, 完成《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石膏矿区 砖舍矿段勘探地质报告》、《山东省泰 安市大汶口石膏矿区高杭矿段勘探地 质报告》。
第九章质量技术监督
第一节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检验1988年,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站改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所,配专职监督管理员10人,全县受 检产品230个批次,质量合格率 89.51%。1989年,建立质量抽査结果 通报制度,每季编发4期《质量通报》。 1992年,受检产品350个批次,质量合 格率89.56%。1997年,监督检验食
品、化工、建材、轻工、机械五大类213 个品种,受检产品460个批次,合格率 91.21%。至2002年,全市组织开展产 品质量监督检査,开展产品质量监督 抽査、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 督检査等质量监督工作,形成计划制 定、产品抽查方案设计、现场抽样、样 品检验、结果反馈、数据汇总、公布结 果、监督整改、复查等产品质量监督检 査工作程序,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 率 99. 50% 。168
质量管理1993年,颁布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每年3月 15日,开展“3. 15”国际消费者权益0 宣传咨询活动。每年9月开展“质量 宣传月”活动。1995年,组织开展全市 “桃乡质量行”活动,打击假冒伪劣商 品,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全市产 (商)品质量。1996年,制定质量振兴 年度计划,中期计划和远景规划,指导 各行业的质量振兴活动。1998年10 月,举办全市质量认证知识讲座。
2000年,全市开展提高质量、消灭无标 生产活动。2001年,163人参加国家质 量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8人取得质 量工程师资格,1人取得助理质量工程 师资格。2002年,实施名牌战略,全市 企业开展争创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和知名度活动。
1996年,开展IS09000系列认证工 作。至2002年,5家企业产品通过质量 认证,17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第二节标准化监督
工业标准1988年,全县收集贮 存积累标准资料6454个。1990年,工 业企业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 标准组织生产,27个企业通过标准化 考核。1992年,收集贮存积累标准资 料9329个,其中国家标准8177个、行 业标准879个、省地方标准218个、企 业标准54个。制定企业产品标准54 项,36个市属企业104种产品标准覆 盖率100% 。 1997年,全市按照清查企 业数、企业产品数、企业标准数进行 “三清”、坚持有产品标准执行台账、现 行有效的产品标准及配套标准、产品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及必须 的检验手段或委托检验协议书、产品 自检和监督检查合格率明显提高。企 业制定、修定产品标准94个,市属企 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 ,乡镇企 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 ,收存标 准1.42万册。至2002年,通过山东省
“消灭无标生产试点县(市)”验收。全 市共制定企业标准66个,乡镇企业标 准覆盖率96.4% ,市属企业标准覆盖 率99%。22个企业、29种产品通过采 标验收。其中,9个企业、9种产品获 准使用采标标志。存放标准资料1.29 万册。
1993年,办理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机构代码业务。至1997年,共办理党、 政、企、事业单位代码证书3397个。至 2002年,共办理3882个,办理企业条 码9个,应用于企业注册登记、纳税申 报等领域。
农业标准化1992年,制定《鲜肥 城桃标准》,红里肥桃、白里肥桃内在 质量和外观质量8章68条分等标准。 至2002年,共制定农业标准6个。
第三节计量监督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计量法》。1988年,全县贸易结算、 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检测等行业170
肥城市志
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落实周期检 定计划,检修计量器具2.43万台件。 1989年,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千 克秤”、“米尺”、法定计量单位商品标 价牌。1992年,检修计量器具3.92万 台件,强制计量器具覆盖率90%,发放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22个,其中 集体1个,个体21个,累计163个单位 通过计量定级升级,其中国家二级27 个企业、三级69个企业、合格67个企 业。是年,改革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1994年,组织开展计量执行大检查活 动,检查企业130家,现场处罚违法企 业40家。1996年,贯彻《零售商品称 计量监督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 监督规定》,监督检查18个定量包装 商品,查处固定量包装计量不准企业1 家。实行强检计量器具登记备案年审 制度,建立年审档案。至1997年检定 计量器具1. 27万台件。2000年,计量 年审考核72家加油站(点),培训操作 人员180人。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用计 量器具、书刊、杂志、媒体、广告法定计 量单位使用情况,差错率10%。
1988 -2002年,共授权8家企业 检定计量器具15项。
第四节行政执法
1988年,县人大会常务委员会授 予标准计量局行政执法权,开展节日 市场商品质量、计量检查和生活用品、 农资、建材等产(商)品打假活动,定期
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市场产(商)品。至 1992年,组织检查集贸市场314个,占 集贸市场总数的90%。监督检查生产 经营单位361个,查处假冒伪劣无证 生产商品价值60. 52万元,现场处罚 102起,立案3起,罚没款1.64万元。 1996年,设立法制科、技术监督稽查大 队,行使行政处罚权。全市化肥农药 实行包质监销,供销社系统设立17个 包质监销站、96个包质监销点。至 1997年,取缔非法经营单位56家,查 封化肥850吨,销毁假化肥56吨,过期 失效农药3吨。1993 ~ 1997年,立案 91起,处理消费者投诉75起,为企业、 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0万元,端掉 生产、流通领域、制售假劣窝点20个。 2002年,开通“12365”质量技术监督打 假举报电话。至年底,共立案查处案 件91起,现场处罚100余起,端掉造假 窝点5个,承办万元以上案件14起,未 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肥城市质量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