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历史悠久。据北坛遗址出土的石铲、石斧、石镰、红陶鼎、背壶、白陶壶、大腹杯等大批大汶口文化晚期标准器物证明,4500年前人类已在这里生息、繁衍。
西周时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年始置肥城县,迄今已2217年。二千多年来,市境为县、置郡、立镇、设市,代有沿革。境域分界,或增或减,不断演变。区划称谓,或乡社、或区镇、或公社,时有更迭。1961年5月,马山、双泉两个人民公社划归长清县后,境域稳定。1999年5月,与周边6个接壤县区勘定边界线6条,确定三县区边界交会点6个,实测边界线304.17公里。
至2002年,境内区划为1个办事处、12个镇、1个乡,607个村(居)民委员会,871个自然村。
第一章位置境域
第一节地理位置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泰山西麓,汶河北岸。地理座标为北纬35。53' ~36°19',东经116°28' ~116°59'。全境南北纵距最长48公里,东西横距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占泰安市总面积的16.45%。
市区位于市境北部偏东,肥城盆地东南部,东、西、南三面为石灰岩组成的残丘,北为康王河。处省级干线公路济(南)微(山)、薛(家岛)馆(陶)交叉点,北有泰(安)肥(城)铁路,18条市(县)乡公路在此汇合。北距山东省省会济南75公里,距长清区44公里;东距泰安市区31公里;南距宁阳县城51公里;西南距东平县城54公里,西距平阴县城45公里。因老县城地下埋煤待采,1977年迁建新城区。1980年1月,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式迁入新城区办公。至2002年,市区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第二节境域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将平阴县的辛镇、沙沟等5镇,孝德等5乡划归肥城县所辖。时有地亩2521顷9分2厘4毫(折25219市亩)。
1920年据《山东省各县乡土调查录》载:“肥城县面积5000方里(折合1250平方公里)有奇。”
1940年4月,将肥城县八区(广里)、九区(马集)所辖的119个村,分别划归长清、平阴县、在平县所辖。时有面积约900平方公里。
1943年春,将肥城县四区的丁屯、柳滩、龙洼、沙岭、二虎庙、后店子、刘家所7个村划归平阴县所辖。
1945年9月,将平阴县境东部的北大留、南大留、查庄、桥头、国庄、小中泉、西铺7个村划肥城县所辖。
1948年春,将肥城县七区的陈屯、邱林、王家园3个村划归平阴县所辖。
1949年6月,泰西县撤销,将其原辖的一区(安驾庄)、二区(高淤)、三区 (边院)共286个村、约400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肥城县所辖。时有面积1300平方公里。
1951年,将肥城县一区的上营、王
先庄、代家河、杨家庄、侯家庄、李家峪6个村划归长清县所辖。
1958年3月,将肥城县石横乡的段家天井、铁山、荒场3个村划归平阴县所辖。时有面积约1263平方公里。
1959年10月10日,长清县撤销后,将其原辖的双泉、马山、五峰3个人民公社的175个村、约273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肥城县所辖。时有面积约1563平方公里。
1961年5月,长清县复建后,又将双泉、马山、五峰3个人民公社的175个村、约273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长清县所辖。时有面积约1263平方公里。之后,肥城境域稳定。1995年,境域面积统计公报为1277.3平方公里。
第三节边界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肥城县志》•疆域载:“县治在济南府西南160里,东至泰安州鱼池保界25里,至州90里。西至平阴县大留村界45里,至县70里。南至泰安州尚家庄界60里。至宁阳县120里。北至长清县五道岭界20里,至县90里。东北至长清县灵岩寺界60里。西北至在平县潘家店界90里,到县200里。东南至泰安州旷洞村界50里,到泗水县200里。西南至东平州丁家坞界65里,至州120里。总计东西广70里,南北襄80里。北至京师1200里。”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疆界载:“县治在泰安府西90里, 东至泰安县界25里,西至平阴县界45里,南至泰安县界60里,北至长清县界20里,东南至泰安县界50里,东北至长清县界60里,西北至在平县界90里,西南至东平州界60里,东西广70里,南北襄80里。4乡33社。东北至省城160里,北达京师1100里。”
1912年,肥城县北为长清县,西北为在平县,西为平阴县,西南为东平州,东和南为泰安县。
与宁阳县隔河相望的大汶河堤城坝大桥
1944年,肥城县,北为长清县,东、南为泰安县,西为平阴县,西南为东平县。
1952年,肥城县,北为长清县,东为泰安县,南为宁阳县,西为平阴县, 西南为东平县和汶上县。
1959年,肥城县,北、西北和东北为历城县,西和西北为平阴县,东为泰安县,南为宁阳县,西南为东平县和汶上县。
1962年至2002年,肥城市,分别与岱岳区、长清区、平阴县、东平县、汶上县、宁阳县6个县区接壤,边界线全长304.17公里,其中:北部自夹子山至陶山与长清区边界线长47.85公里。西部自陶山至王庄镇小虎庄西南与平阴县边界线长88.01公里。自王庄镇小虎庄西南至孙伯镇南栾村西南与东平县边界线长46.79公里。东部自潮泉镇夹子山至汶阳镇砖舍村东南与岱岳区边界长80.05公里。南部自汶阳镇砖舍村东南至孙伯镇东程村西南与宁阳县边界线长36.47公里。西南部自孙伯镇东程村西南至南栾村西南与汶上县边界线长5公里。上述边界线为1999年5月确定的法定边界线。
第二章建置区划
第一节建置
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分辖。战国时期属齐国所辖。秦代属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和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所辖。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 (317年)前,归属东汉。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所辖,隶属兖州。
南北朝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
南北朝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于在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境属之。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589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所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所辖。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贞观元年(627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再次改博城县为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所辖。后分属奉符县、平阴县所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1115~1234年,曾在肥城境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所辖。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所辖,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 (1734年),肥城县改属泰安州所辖,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雍正十三年 (1735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中华民国,民国二年(1913年)属岱北道所辖。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南道所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肥城县抗日政府建立,仍接民国政府序列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所辖。
1939年10月,肥城县抗日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所辖,后属泰西专员公署所辖。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所辖。1949年9月属泰西专员公署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5月,肥城县归泰安专员公署所辖。1958年10月,肥城县划归聊城地区所辖。1959年7月,肥城县划归济南市所辖。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所辖。1985年3月属泰安市所辖。
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改设肥城市(县级),由省直辖、泰安市代管。
第二节区划
元至元十年(1273年),县内始设乡、社行政组织。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全县行政区划为4乡、33社。
明代、清代沿旧制。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行政区划仍为4乡、33社,辖418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行政区划为4乡、33社,辖472村。
清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行政区划为8乡,辖536村。
清宣统二年(1910年)肥城县行政区划表
表1—2—1
单位:个
乡名崇德乡孝感乡福阳乡安集乡新民乡镇东乡翔凤乡过仕乡合计
驻地马家庄广里石横湖屯王瓜店石坞演马庄六房 (陆房)8
辖村654920441201106365536
民国元年(1912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9个区,35镇、29乡,辖671村。
民国九年(1920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载:“肥城县,村庄512个。”
民国十七年(1928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9个区,66个乡镇,辖673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山东政俗视察记》载:“肥城县,设9个区,239乡、63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9个区,64乡镇,辖672村。
1943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7个区,辖565个村。
1948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7个区,21个镇、24个乡,6个小区,共辖583个村。
1949年6月,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0区、1镇。即第一区(城关)、第二区(巧山店)、第三区(安临站)、第四区(王庄)、第五区(王瓜店)、第六区(湖屯)、第七区(石横)、第八区(安驾庄)、第九区(高淤)、第十区(边院)和城关镇。
1952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3个区,198个乡,辖880个村。
1957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30个乡镇,辖833个村。
1958年9月,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4个人民公社。即城关、仪阳、安临站、王庄、王瓜店、湖屯、石横、安驾庄、汶阳、边院、桃园、马家埠、过村、孙伯。
1959年7月,将长清县的双泉、马山、五峰3个人民公社划入后,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5个人民公社,83个管理区,辖1041个村。1959年肥城县行政区划表
表1-2-2单位:个
公社名称驻地管理区村数公社名称驻地管理区村数
城关城内8129安驾庄安驾庄1077
仪阳仪阳6103孙伯孙伯328
安临站安临站677边院边院9111
王庄王庄857汶阳吴家店770
王瓜店王瓜店572五峰五峰351
桃园屯头861双泉段家店59
石横石横435马山马东67
湖屯湖屯644合计15831041
1961年5月,将马山、五峰、双泉3个人民公社复划归长清县后,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2个人民公社,57个管理区,辖572个生产大队。
1981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2个人民公社,管理区为83个,辖生产大队580个。
1982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2个人民公社、1个镇,84个管理区。
市高新开发区道路建设
1983年12月23日,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个镇、12个区(7个镇、60个乡),辖868村。
1985年11月5日,肥城县行政区划为9镇8乡,辖593个行政村,871个自然村,3606个村民小组。
2000年,肥城县行政区划为1个办事处,14镇2乡,辖行政村607个, 村民小组3493个。
2001年2月,将东陆房乡并入安临站镇;马家埠镇并入安驾庄镇;过村镇并入边院镇。全市行政区划为1个办事处,12镇1乡,辖607个村(居)民委员会,87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3400个。2002年肥城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表1-2-3单位:个、户、人、平方公里
办事处乡镇名称驻地村庄村民小组数户数人口数面积
政数行村然数自村
全市新城60787134002690539672141277.3
新城办事处新城27481302560011403955.4
老城镇河东村3389185243568064878.7
潮泉镇潮泉11416371712326852.9
王瓜店镇王东村3258214229348066791.8
桃园镇屯头村42562831556558381100.8
王庄镇王庄5358237151555525993.7
湖屯镇东湖东4844173230498225085.3
石横镇石横村4337234248148481894.4
仪阳乡仪阳4976209131114514897.4
安临站镇安临站48782371749060421130.9
孙伯镇孙东村17288990663117870.9
安驾庄镇安驾庄71774572465087602134.4
边院镇边院801114162363583526111.2
汶阳镇吴店5370473224578000979.5
第三章城镇村庄
第一节城区
老城老城始建于西汉。城址位于县境东北部。宋为济北郡址。北魏
为东济北郡址。北周为肥城郡址。唐武德五年(622年)为肥城县址。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知县赵珪监修肥城城池。“周六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阔一丈,深五尺。城止二门,南日文安,北曰武定。”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城东、北二隅为河水所啮,后随势维修, 致有凹陷。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县林廷庸又增筑月城和门楼。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县钱商周组织民众重修城池。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知县马经纶组织民众改砖墙为石砌城垣。修建的石城,南北长约1250米,东西宽约750米。东门一段城墙为弧形,城墙西北角为锯齿形。城东南角建有角楼,城墙呈梯形状,外斜内直,顶宽约9米,底宽约11米,高11米,外用青石条砌成,计33层,层厚约0.27米,粗细加工后层层相,平,用乱石、石灰加黑矶捣固衬内,再用灰土分层夯实,城墙顶部,外椽用长约0.9米、宽0.4米的青条石平铺,外伸0.3米,上用长0.3米、宽0.15米、厚0.07米的青砖砌成垛口,垛口间留有箭孔。此城东门有形不开,西门无形,城门上端建有门楼,突出城墙10余米,形成瓮城。城门系木质铁皮黑漆大门。用铁钉铆合。护城河绕城一周,池阔一丈、深七尺,护城河距城墙10-30米不等。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李九如率民修补城池32段。
清咸丰三年(1853年),知县吴树声倡导捐款维修城池。
老县城经历代修建,至清末,俯视城池形状,恰似猛虎平卧,头南尾北,
故又称为“卧虎城。”
1946年5月,为清除国民党军政机关在城内的依托,县民主政府组织群众将部分城墙拆除。至1958年全部拆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城建设列入国家计划,进行了改建和扩建, 至1976年底,建筑用地从建国初的0.399平方公里扩展到1.234平方公里,增加了2.09倍。公房建筑面积达25.91万平方米,为1949年的46.35倍。民房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 为1949年的1.64倍。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照明、文教卫生等都有长足的发展。
新城肥城县城地下有丰富的煤炭矿藏。急待开采,1975年10月10日,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决定将县城迁至城南7公里处的刘家庄西侧。1977年1月开始规划设计,同年7月破土动工。1980年1月,中共肥城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和部分企业事业迁驻新城。1982年县城搬迁基本结束。
新城址位于肥城盆地南部,东、西、南三面是石灰岩组成的残丘,最高处海拔164.8米,最低处海拔97.7米。中间为沟谷,整个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为10%-20%,赵庄以北地形平坦,坡度为4%~5%,新城区域属华北地层沉积。第四系地层在盆地南部较薄,北部近煤处较厚,最厚处约在100米左右,基岩顶标高约100米左右,盆地中心厚度为40米左右,基岩顶标高为40米左右,南部较薄,厚度1〜30米不等。新城地处属低至中等压缩性地层,炭性较好,一般地基持力层承载力为18~28吨/平方米。六度震区,一般建筑不需特殊设防。新城区地下水属第四系潜水,潜水埋深,南部、中部及西部3〜8米不等,东部及东北部12米左右,水质较好,据19个采样点化验,均符合国家规定水质标准。据1958年至1991年气象测定材料记载:新城区年均风速2.4米/秒,年均气温12.9°C,年最大冻层为48厘米,年均降雨量为659.5毫米,年均湿度为60%,霜降初日10月18日,终日4月11日,降雪初日12月3日,终日3月14日。
198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新城建设总体规划,1995年编制新一轮《肥城市总体规划》,规定市区建设用地规模:2000年控制为16.58平方公里。2010年为26.78平方公里。1997年,城市规划控制面积34.72平方公里。2002年建成区面积18.3平方公里,居民15万人。
新城建设布局,多为沿街线状布置,少数为独立地段成片布置。市党、政、军、公、检、法、广播电台、文化馆等主要分布在北京路,新城办事处党政机关和农贸市场等分布在范蠡路,商业、餐饮服务业等分布在新城路,金融、保险等分布在上海路,教育、体育、卫生等分布在文化路和长山街南段, 上海路以北设立工业区。
街道建设采用井格式路网布局,南北向为街,东西向为路,共建街道20多条,总长40多公里。
至2002年,新城内建有体育场、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各1处,图书馆、文化馆、儿童乐园各1处,档案馆2个,新华书店1处,电影院1处,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1座。建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福利医院、市妇幼保健站、市防疫站等多处医疗机构。营业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商贸设施12处,专业批发市场6处,综合便民市场12处。城区公交汽车4路,乡镇环城车4路。建有小学、中学、技工学校、职业专修学院、职教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17处。
城区日供水4.5万立方米,给水普及率98%。煤气供应总量384万立方米,用户1.65万户,气化率96%。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用户1万余户,热化率90%。城区绿地覆盖率41.1%,森林覆盖率30.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3.7平方米。各类环卫机械14台(辆),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达100%。沿街设水冲式公厕15座,垃圾密封式集装运输箱12个,垃圾中转站6个。城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84%,危险废物处置率82.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1.45%,城区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地面水质达标率95%。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噪声控制区覆盖率50%。农市话交换网点172处,交换机容量达16万门。
新城区先后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全省“八五”绿化达标城市、全省城市规划执法先进市、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市等称号。新城区已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第二节乡镇
新城办事处地处市区周围,北邻老城镇,东、南与潮泉镇、仪阳乡交界,西与王瓜店镇、桃园镇接壤,东西长11.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5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3%,境内有济(南)、微(山)、薛(家岛)、馆(陶)公路交叉过境,有14条简易公路通往各村,全长约38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120262人,其中汉族119845人,占总人口的99.65%。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6人,回族377人,彝族2人,壮族3人,朝鲜族2人,满族11人,土家族6人,计417人,占总人口的0.35%。至2002年,辖27个村(居)民委员会,48个自然村,总户数为25600户,总人口11403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8%。其中非农业人口81484人,占办事处总人口的71.45%。
1982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刘家庄镇,由仪阳公社的13个生产大队,桃园公社的1个生产大
队,王瓜店公社的2个生产大队组成。1984年1月,更名新城镇。1985年11月,将桃园区的东尚里、南尚里、西尚里和王瓜店区的西付村、白云桥等5个村庄划归新城镇。1987年,又将王瓜店镇的古店村、北军寨村划归新城镇。1992年9月,肥城撤县建市,新城镇改称新城办事处。
新城办事处其东、西、南三面为丘陵地带,最高处为西面白云山,海拔164.8米,最低处在赵庄以北,海拔97.7米。境内白云山、长山、尚里山、丛山等大小山峰10余个,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主要以康王河为主,自东南入境,西北流出,长约5公里;其次是龙山河,由大桥村入境,流经城区,由西付村人康王河,长约3公里。
新城办事处耕地面积201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508公顷,占总面积的74.9%。西南部丘陵地带是肥城桃的主产地,年产肥桃600万公斤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及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石英沙、红土等。药材资源也较丰富。2002年,27个行政村全部通自来水、通汽车、通电和通电话,通电话10865户,占总户数的42.5%。人均纯收入3546元,比1987年增加3000元。
老城镇位于市境北部,驻地距市区5.2公里。北与长清区马山乡、双泉乡、万德乡毗邻,东与潮泉镇接壤,西与王瓜店镇为邻,南与新城办事处大致以康王河为界。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7.3公里,总面积78.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2%。境内有泰(安)湖(屯)铁路,济(南)微(山)、老泰(安)临(清)公路过境,简易公路通往各村,全长约200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査统计,总人口70368人,其中汉族70122人,占总人口的99.65%,少数民族有回族244人,布依族1人,满族1人,计246人, 占总人口的0.35%。至2002年,辖33个村(居)民委员会,89个自然村。总户数24356户,总人口8064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34%。其中非农业人口4216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2.28%。
老城镇自元代至清代,镇境内西部为坊廓社,西南部为仪仙社。1928年改为第一区,辖6乡1镇。1942年将第二区的穆陵镇、建国乡、平等乡归本区所辖。1949年春,增设城关区,辖北关镇、南关镇。1950年撤销城关区,北关镇、南关镇复归第一区所辖。1958年4月,撤区并乡,设城关镇、潮泉乡。同年9月,建城关人民公社。1980年1月,改称老城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称老城区,辖5乡1镇。1985年11月撤销老城区,原境地划为老城镇和潮泉乡。
老城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东西走向的山脉,部分丘陵南伸,形成丘陵区,南部是冲积平原,平均海拔80米。丘陵区约占总面积的40%,山谷盆地约占10%,平原区约占50%。北部由东往西依次为田家寨山、羊角山、双山、五道岭、槐树口子、蓉茂山、金牛山等大小山峰30余座。康王河为境内主要河流,由东流向西。百尺河、城东河(康河)、月庄河均发源于北部山区,蜿蜒南下流入康王河。
老城镇耕地面积299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085公顷,占总面积的36.2%。盛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中药材有著名的栝楼。矿藏资源以煤炭最为丰富,矿床面积约15.6平方公里,有曹庄、杨庄和聚源3个煤矿。北部山区储有大量钾长石、石英和黄沙。2002年,村村通自来水、通汽车、通电和通电话、通电话5650户,占总户数的23.2%。人均纯收入3195元,比1987年增加2652元。
老城镇境内有“北坛遗址”,出土的石铲、石斧等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标准器物,另有“河东遗址”、“老城镇遗址”、“文庙遗址”和“齐长城遗址” 等文物古迹。
潮泉镇位于市境东北隅,驻地距市区7.5公里处。东临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南与新城办事处、仪阳乡毗邻。西与老城镇相连,北与长清区以山为界,区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5公里,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境内有泰(安)湖(屯)铁路、泰(安)临(清)公路过境,有简易公路通往7450工厂和各村,全长约20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22885人,其中汉族22869人,占总人口的99.9%。少数民族有回族7人,布依族2人,满族1人,蒙古族1人,维吾尔族2人,土家族3人,计16人,占总人口的0.1%。至2002年,辖11个村民委员会,41个自然村。总户数7171户,总人口232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其中非农业人口2996人, 占全镇总人口的12.9%。
清末,潮泉镇境地为“榆城乡、沙沟社、潮泉集”。民国十七年(1928年)分属一区和二区所辖。1950年境内建潮泉、下寨、大王、百福图、柳沟5个乡。1957年7月,将潮泉乡、柳沟乡、大王乡、百尺乡合并为潮泉乡。1958年9月,与城关镇合并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1月,设潮泉乡、大王乡,归考城区所辖。1985年11月,新设潮泉'乡。1993年8月,撤乡建潮泉镇。
潮泉镇北、东、南三面环山,形成东高西低地形,中西部为平原、低山、丘陵和平原约各占1/3。有大小山头55个,夹子山海拔600米,为全市最高点,最低海拔100米。北部山区为砂石山,南部为青石山,中部为石灰石变质岩。有潮泉河、郭家河、孤山河等河流,分布于东部、西部和中部。发源于北部山区,均系山洪河道,分别由东北向西南注入康王河,每条河道长约8~9公里。
潮泉镇耕地面积208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34.6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
物和花生、棉花、大棚菜等经济作物; 山区林多,已形成山区万亩林果带,盛产苹果、梨、山楂、核桃、樱桃、板栗、柿子等干鲜果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钾长石、页岩、滑石等。主要土特产有获得山东省金奖产品的“潮泉牌”红富士苹果、孙楼核桃、樱桃园大樱桃、柳沟茶、木瓜等。至2002年,全镇11个行政村,村通自来水、通汽车、通电、通电话,通电话2440户,占总户数的34.1%,人均纯收入3128元,比1987年增加2656元。
潮泉镇境内文物有“小王庄遗址”,曾出土陶器、铜器等,为西周陈侯之女妫橹墓中陪嫁品。北部有“齐长城遗址”。
王瓜店镇驻地位于市区西北7.2公里处。北与长清区双泉乡以牛山、云山为界,南与桃园镇为邻,东与老城镇、新城办事处接壤,西与湖屯镇相连。南北长13.2公里,东西宽7.4公里,总面积91.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2%。境内有泰(安)湖(屯)铁路,泰(安)临(清)、肥(城)梁(山)、老泰(安)临(清)公路过境,辟有通往大封矿、陶阳矿和矿务局机厂的铁路专用线9.1公里,8条简易公路通往各村。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81935人,其中汉族81821人,占总人口的99.86%。少数民族有蒙古族4人,回族99人,藏族3人,苗族1人,彝族1人,满族6人,计114人,占总人口的0.14%。至2002年,辖行政村32个,自然村58个。总户数22934户,总人口8066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34%。其中非农业人口23569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9.2%。
王瓜店镇自元代至清代,境内分属云山社、大封社、颜村社、东礼社和仪仙社所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设第五区,时辖5镇2乡。1947年改划为7个小区。1950年改划为19个小乡。1955年9月,并为5个大乡。1957年3月,并为3个大乡。1958年9月,撤乡建立王瓜店人民公社,时辖5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为王瓜店区。1985年11月,撤销西付村乡、新镇乡、东大封乡、尚古庄乡,改建王瓜店镇。
王瓜店镇南、北为山群,中部为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山地面积10.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6%;丘陵面积26.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1%;平原面积43.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7%;水洼河滩面积10.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6%。大小山头18个,穆阁寨为最高峰,海拔524米,全镇平均海拔100米。仪仙河、马庄河、小金河、擒将河发源于北部山区,向西南流入康王河。
王瓜店镇耕地面积387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184公顷,占总面积的82.3%。主产小麦、玉米和地瓜。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钾长石、云母、大理石等。其中,煤炭储量4.2亿
吨,占全市储量的38%。大理石6.4亿吨,石灰岩2.6亿吨,红土近亿吨, 河沙储量1800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源2100万立方米。至2002年,全镇32个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通汽车、通电和通电话,通电话8452户,占总户数的36.9%。人均纯收入3326元,比1987年人均收入增加2786元。
王瓜店镇北部牛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牛山寺、牛山王母殿、风雨竹石刻等名胜古迹。
桃园镇驻地位于市区西南13公里处,东与仪阳乡、安临站镇接壤,西邻平阴县孝直镇,南邻王庄镇、安临站镇,北邻王瓜店镇、新城办事处、湖屯镇、石横镇。南北宽6.4公里,东西长16公里,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境内有肥(城)梁(山)、泰(安)临(清)和湖(屯)王 (庄)公路过境,22条简易公路通往各村,全长71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56616人,其中汉族56585人,占总人口的99.95%。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7人,回族1人,藏族2人,苗族2人,彝族1人,壮族2人,朝鲜族3人,满族2人,侗族1人,计31人,占总人口的0.05%。至2002年,辖行政村42个,自然村56个,总户数15565户,总人口5838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其中非农业人口546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4%。
桃园镇自元代至清代,境地分属鸾翔乡的里留社、固留社、东里社、书城社和安乐乡的颜村社所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境地分属第四、第五和第六区所辖。1952年6月,始建第十一区,辖14个乡。1956年春,并为9个乡。1957年,又并为7个乡。1958年4月,撤区设屯头乡、尚里乡。同年9月,成立桃园人民公社,辖6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为桃园区,辖5乡1镇。1985年11月,撤销屯头镇、里留乡、中固留乡、北僧台乡、尚里乡和东里乡,建桃园镇。
桃园镇地形呈东高西低偏坡地势,以肥(城)、梁(山)公路为界,东部群山绵亘,有大小山头66个,西部为平原,平均海拔60.3米,最高点309米。平原面积5794.89公顷,占总面积的59%;丘陵面积2170.42公顷,占总面积的22.2%,山区面积1839.59公顷,占总面积的18.8%,水域面积323.56公顷,占总面积的3.3%。康王河境内长约6公里,金线河境内长17公里,均自东向西流入汇河。
桃园镇耕地面积539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690公顷,占总面积的68.5%。可利用水资源2000万立方米。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芝麻、油菜、花生,是“群桃之冠”肥城桃的正宗产地和主产区,素有“世上桃园”之称。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和红粘土。至2002年,辖42个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汽车、电和电话,通电话4655户,占总户数的29.9%。人均纯收入3165元,比198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649元。
桃园镇境内有“晒书城汉代遗址”、“中固留遗址”等文物古迹。
王庄镇驻地位于市区西南20公里处。东部与安临站镇为邻,东南与孙伯镇隔山相望,南邻东平县接山乡、张河桥乡,西邻平阴县,北邻桃园镇。东西长13.6公里,南北宽8.1公里,总面积9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4%。肥(城)梁(山)公路过境,9条简易公路通往各村,全长28.5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53424人,其中:汉族53265人,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蒙古族3人,回族123人,苗族5人,壮族7人,布依族2人,满族4人,白族1人,黎族2人,傑傑族12人,计159人,占总人口的0.3%。至2002年,辖行政村53个,自然村58个,总户数15155户,总人口5525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其中非农业人口311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63%。
王庄镇自元代至清代,境地分属鸾翔乡的固留社、凤山社、吕店社,1928年,设四区,驻地演马庄,辖3镇7乡,113村。1952年6月,辖15个乡。1956年,并为13个乡。1957年,并为5个乡。1958年4月,撤区改划为王庄乡、演马乡。同年9月,建立王庄人民公社,辖8个管理区。1972年冬,公社机关迁驻王庄村北新址。1983年12月,改为王庄区,辖5个乡。1985年11月,撤王庄、演马、闫屯、北尚任、南尚任等5个乡,建王庄乡。1993年9月,撤乡建王庄镇。
王庄镇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区丘陵,约占1/3,有大小山头45个, 花石峪山海拔289米为最高点。西部为平原约占2/3。(其中涝洼面积约740.37公顷,占平原的1/3)。西南部太平屯南海拔57.7米,为全市最低点。金线河、项白河、黄泥沟3条季节性河流分别从东部、东北部蜿蜒向西南流人东平县境。
王庄镇耕地面积526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586公顷,占总面积的68.1%。地表水可利用量671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2.96万立方米。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产中药材30多种。以酸枣仁、全虫和远志最为著名。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土特名优产品有孔庄粉皮和演马庄牛肉。至2002年,全镇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和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2355户,占总户数的15.6%。人均纯收入3200元,比198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680元。
王庄镇境内有东焦商周遗址、固留寺等文物古迹。
湖屯镇驻地位于市区西北部15.5公里处。东邻王瓜店镇,西邻石横镇,南与桃园镇以康王河为界,北与长清区以小泰山、陶山为界,西北与平阴县相连。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
14.7公里。总面积8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68%。有泰(安)临 (清)公路过境,为泰(安)湖(屯)铁路终点站,并辟有通往白庄煤矿的专用线,通往各村简易公路6条,全长31.67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79695人,其中汉族79548人,占总人口的99.8%。少数民族有蒙古族3人,回族138人,苗族2人,满族2人, 傈僳族1人,水族1人,计147人,占总人口的0.2%。至2002年,辖行政村48个,自然村44个。总户数23049户,总人口8225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其中非农业人口3807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6.3%。
湖屯镇,自元代至清代境地分属鸾翔乡的书城社、北申社、衡鱼社所辖。1912~1935年,为第六区,辖6镇45村。1951年,辖15个乡。1955年12月,并为8个乡。1956年秋,将七区的小中泉、国庄、桥头3个村划归六区所辖。同年冬,并为4个乡,1958年,将康王河岸的8个自然村划归屯头乡所辖。同年9月,成立湖屯人民公社,辖6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称湖屯区,辖4乡1镇。1985年11月,撤销钱庄乡、张店乡、董庄铺乡、沙庄乡,建立湖屯镇。
湖屯镇境东、北部高,西、南部低。北部是山区丘陵,大小山峰36座,陶山主峰海拔502.2米,为全镇最高点。主要河流有5条,响水河、穆河、栖幽寺河发源于陶山之麓,分别向西南流入汇河。中部汇河冲积平原为涝洼地,黑褐土,平均海拔78米。康王河在镇境南部边沿由东向西流入石横镇境内。
湖屯镇耕地面积340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39公顷,占总面积的74.7%。主要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分布于中部偏北,境内有陶阳、国家庄、白庄、兴隆和平阴煤矿;石灰石总储量约2.3亿吨。另外还有花岗石、粘土、黄沙。北部山区有近万亩的苹果园,张店村、涧北村、山阳铺村、小店村,1995年苹果产量681吨,其中有350吨销往山西、广州、香港和东南亚。至2002年,全镇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和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7367户,占总户数的32.0%。人均纯收入3190元,比198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661元。
湖屯镇境内有“范蠡墓”、“朝阳洞石佛造像”、“栖幽寺石刻”、“洞灵观石亥『'、"纯阳宝殿”、“碧霞宫”、“古庄画像石”等文物古迹。
石横镇驻地位于市区西北隅22.8公里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与平阴县接壤,东与湖屯镇为邻,东南与桃园镇隔康王河相望。南北长13.65公里,东西宽13公里,总面积94.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4%。有泰 (安)临(清)公路过境,主干线公路11条,全长30公里,并有通往各村的简易公路,有通往石横发电厂和特钢厂
铁路专用线10.3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85551人,其中汉族85292人,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0人,回族223人,壮族2人,朝鲜族2人,满族19人,黎族1人,傈僳族1人,普米族1人,计259人,占总人口0.3%。至2002年,辖行政村43个,自然村37个。总户数24814户,总人口8481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77%,其中农业人口42323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9.9%。
石横镇,古称石沟镇。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属肥城县所辖。宋代归东平郡平阴县所辖。金代改称石横。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归肥城县。境地分属安乐乡的原下社、高余社、衡鱼社、栾湾社所辖。民国元年 (1912年)改称福阳乡。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12~1935年),为第七区,辖3镇2乡。1950年改划为15个乡。1956年合并为8个乡。1958年4月,撤区设2个乡。同年9月,撤乡成立石横人民公社,辖4个管理区。1962年,辖5个管理区。1970年,辖6个管理区。1984年1月,改称石横区,辖1镇4乡。1985年11月,撤区改称石横镇、辖石横、衡鱼、红庙、隆庄、大留、赵庄6个管理区。
石横镇处于肥城盆地西北隅。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区,有大小山头38个,中部为平原,南部为涝洼地,约各占1/3。主要河流有康王河,境内长10.6公里,从东南部道口村人境,蜿蜒西流,汇河在隆庄村东入境,境内长7.2公里,在衡鱼西与康王河交汇后人平阴县、东平县境。汇河有大留河、胡子沟、六里河、红石河等支流,均发源于北部山区。
石横镇耕地面积3961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180公顷,占总面积的55%。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粘土(俗称坩子土)、铁矿石、砂等。煤蕴藏在中部和东北部,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有南高余、查庄、隆庄、聊城(即马坊)4座煤矿开采。粘土矿主要分布在中高余村南,储量3000多万吨,最高耐火可达1730°C。生物资源各类植物400余种,各类动物500余种。至2002年,全镇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和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7784户,占总户数的31.4%。人均纯收入达3482元,比198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927元。
石横镇境内有古都君庄、北大留汉遗址、福山寺、泰山显灵宫、延庆寺、左丘明墓、北高余墓群,风雨竹石刻、超群绝伦石刻等文物古迹。
仪阳乡驻地位于市区偏东南3.4公里处,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 西邻桃园镇,南邻安临站镇、边院镇、北与新城办事处、潮泉镇毗连。东西宽11公里,南北长16.25公里,总面积97.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63%。济(南)微(山)公路过境,潮 (泉)汶(阳)公路、泰(安)肥(城)一级
路交叉通过,并有通往各村的简易公路5条,全长约25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43733人,其中汉族43719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人,回族5人,苗族4人,布依族1人, 朝鲜族1人,满族2人,计14人,占总人口的0.03%。至2002年,辖行政村49个,自然村77个,总户数13111户,总人口4514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7%。其中非农业人口307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8%。
仪阳乡,清代境地分属榆城乡的仪阳社、巧山社、沙沟社所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第二区驻石坞村,辖5镇4乡、138村。1945年冬,改划为5个小区。1950年春,划为18个乡。1952年6月,将大柱子、小柱子、母家林、荣华4个乡划归十三区(过村),1955年,并为6个乡。1958年4月,撤区设店子乡、仪阳乡。同年9月,成立仪阳人民公社,辖5个工作片。1962年5月,5个工作片改称5个管理区。1963年,辖6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称仪阳区,辖5个乡。1985年11月,撤区建仪阳乡,辖仪阳、石坞、南阳、榜山、柱子5个管理区。
仪阳乡地处山区,地形南高北低,落差较大。石坞洞山、清凉山、柱顶山绵延于东部,大黑山、黄山、马山横跨南部,十里长山纵贯西部,横岭山、九女寨山、周山分布于中部,共有大小山峰144个。黄山海拔417米为境内最高点。群山脚下,自然形成沟壑纵横交错复杂的地形。河流4条,肥河(又名“沙沟河”)为康王河支流,境内长3公里,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下庄河境内长5公里,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太子河,境内长6.5公里,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柱子河,境内长3.58公里,流域面积13.5平方公里。
仪阳乡耕地面积4089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45公顷,占总面积的20.7%。荒山丘陵占27.18%。台阶地占37.48%,倾斜地占33.09%,塘坝水库占2.25%。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棉花等粮食经济作物,林果面积2210公顷,盛产苹果、山楂、花椒等干鲜果品,是肥桃主产地之一。矿产资源有石,英砂、粘土、铸铁砂等。岩石除东南部柱顶山属酸性片麻岩外,段家庄一带还有少量花岗岩,其余裸露或隐伏的岩石均为灰质岩。至2002年,全乡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172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13.1%。人均纯收入2746元,比198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299元。
仪阳乡境内有“王晋龙山文化遗址”、大榜山、王南阳、李南阳、沙沟、尚庄、伊家沟等汉代遗址、“周王墓”、“梁王墓”等、“空杏寺石刻”、“石佛寺石佛雕像”等文物古迹。
安临站镇驻地位于市区南12公里处。西北与桃园镇接壤,北与仪阳乡相连,东部与边院镇接壤,南与安驾庄镇为邻,西与王庄镇相接,西南与孙伯镇为邻,南北宽13.5公里,东西长15.7公里,总面积130.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2%。济(南)微(山)公路,肥城至孙伯、王庄至边院公路交叉过境,并有4条简易公路通往各村。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59144人(安临站镇34659人,东陆房乡24485人)。其中汉族59079人(安临站镇34625人,东陆房乡24454人),占总人口的99.9%,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1人(安临站镇3人,东陆房乡8人),回族7人(安临站镇3人,东陆房乡4人),藏族4人(安临站镇3人,东陆房乡1人),苗族6人(安临站镇1人,东陆房乡5人),彝族4人(安临站镇3人,东陆房乡1人),壮族24人 (安临站镇13人,东陆房乡11人),朝鲜族2人(安临站镇),满族3人(安临站镇),傑傑族1人(安临站镇),布衣族1人(东陆房镇),白族1人,计62人,占总人口的0.1%。至2002年,辖行政村48个,自然村78个,总户数17490户,总人口6042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5%。其中非农业人口330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5%。
安临站镇,古称清泉驿,为遂国故城。自元代至清代,境地属鸾翔乡的安宁社所辖。宣统二年(1910年)为过化社。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第三区,辖4镇3乡,同年将拔山前村划归五区所辖。1936年5月,建抗日第三区公所,并将东程、西程划归泰安县八区所辖。1940年10月,泰西专署在此建立抗日实验区。1947年春,撤销原有乡镇建立东、西、北3个小区。1954年,改划为16个乡。1958年4月,并为3个乡,同年9月,成立安临站人民公社,辖6个管理区。同年,将纪家洼划归桃园公社所辖,将安驾庄公社的前寨子、后寨子(1971年又划回安驾庄公社),仪阳公社的后马山划归本社所辖。1983年12月,改称安临站区,辖7个乡。1985年11月,撤区分别建立安临站乡、东陆房乡。1993年9月,安临站乡改称安临站镇。2001年2月,撤销东陆房乡,并入安临站镇。
安临站镇,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东西两侧高,中部低而平缓,自北向南倾斜,形成多样地貌类型。山岭荒地占总面积的60.3%,丘陵占24.9%,倾斜平原占4.3%,水面占10.5%。有山峰25座,主要是布山、大顶山、长山、崎山、肥猪山,其中肥猪山海拔427.6米,为最高点。河流有小会河、五虎河、万便河、九仙河、布金河和沙河6条,总长度32.3公里,总流域面积54平方公里。分别汇流注入上庄炉水库。
安临站镇耕地面积4546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652公顷,占总面积的58.3%。主产小麦、玉米、地瓜、大豆、小杂粮等。矿产资源有铁矿、花岗石、石灰石、萤石、石英、重晶石等。据勘探,凤凰山、青龙山铁矿储量200万吨,萤石储量150多万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经济作物主要有生姜,种植面积400多公顷。果园面积982公顷,花椒树约300万株,年产花椒皮225万公斤。土特名产有柿子、香椿芽、大辛庄犬肉。至2002年,全镇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34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9.4%,人均纯收入3062元。
安临站镇有“上元寺”、“下元寺”、“石佛寺”、“东张古塔”、“秦王墓”、“望鲁坟”、“陆房战斗遗址”、“肥城烈士陵园”等文物古迹。
孙伯镇驻地位于市区西南25.1公里处。北部与王庄镇、安临站镇相连,东与安驾庄镇为邻,南与宁阳县、汶上县隔大汶河相望,西与东平县接壤。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9.75公里,总面积70.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55%。泰(安)东(平)公路过境,并有通往各村的简易公路3条, 全长18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査统计,总人口30030人。其中汉族30020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有回族2人,彝族5人,壮族2人,满族1人,计10人,占0.03%。至2002年辖行政村17个,自然村28个。总户数9066户,总人口3117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其中非农业人口211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8%。
孙伯镇历史悠久,据民国十八年 (1929年)《重修泰安县志》载:“相传,七国时袁达据此为寇,孙膑收服之,故孙伯或孙白盖因孙白龄名也。”清代,境内的东程,西程和朝阳庄属肥城县所辖。五埠的西半部属东平县所辖。孙伯等24个自然村则属泰安县所辖。民国初年为泰安县第十区。1939年10月,划归泰安县第一区,分属孙伯、栾任、张侯、安驾庄乡所辖。1941年,属泰西县一小区。1949年6月,划归肥城县第八区所辖,时有8个小乡。1956年并为4个乡。1957年春,设孙伯乡,辖23个村。1958年9月,成立孙伯人民公社,辖3个管理区。1960年1月,东坞、西坞、琶山3个生产大队划归本社所辖。1983年12月,改称孙伯区,辖3个乡。1985年11月,撤区建立孙伯乡。1995年12月,撤乡建立孙伯镇。
孙伯镇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北部、东部是山区丘陵,由东向西依次为琶山、坞山、望鲁山、九山、葡萄山、红山、蚜山等大小山峰共16个。呀山主峰443米,为最高点,全镇平均海拔85米。中南部为山川冲积平原,青龙河、九泉河横贯中部,分别起源于东北部山区,流向西南大汶河。西南部平原为涝洼地,大汶河沿境南由东向西流。
孙伯镇耕地面积3354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473公顷,占总面积的73.7%。植物资源102科,405种。动物资源29纲,700余种。盛产小麦、玉米、地瓜等粮食作物和花椒、核桃、苹果等干鲜果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花岗石及汶河黄沙。药材有九山蝎子以尾长节大著称,为国家指名收购的药材。至2002年,全镇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和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3572户,占全镇总户数的39.4%,人均纯收入3066元,比1987年增加2616元。
孙伯镇境内有“护鲁山口”、“五鸡台”、“蝎子城”、“三界首碑”、“琶山庵”等文物古迹。
安驾庄镇位于市境南部,镇驻地距市区24.1公里。北与安临站镇为邻,东与边院镇、汶阳镇接壤,西与孙伯镇相连,南与宁阳县以汶河为界。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济(南)微(山)、泰(安)东(平)公路交叉过境,并有通往各村的简易公路,全长94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85494人,其中汉族84124人,占总人口的98.4%,少数民族有蒙古族2人(安驾庄镇、马家埠镇各1人),回族1339人,(安驾庄镇18人,马家埠1321人),藏族1人(马家埠镇),壮族4人,(安驾庄镇1人,马家埠镇3人),满族6人(安驾庄镇),侗族1人,(马家埠镇),东乡族2人(安驾庄镇),达斡尔族4人(安驾庄镇),计1352人,占总人口的1.6%。至2002年,辖行政村71个,自然村77个。总户数24650户,总人口8760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1%,其中非农业人口543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2%。
安驾庄镇自古有“两京通衢”之称,宋朝大中祥符年间,真宗皇帝封禅泰山时曾驻驿此村,因此改永安寨为安驾庄。民国九年(1920年)境地属泰安县明德区和新安区所辖,后改为第十区,辖10个乡。抗日战争时期,撤乡并为3个小区(即泰西县的一、二、三区)。1946年撤小区并入二区。1949年6月,划归肥城县所辖,为第八区。1952年6月,东部设十二区(马家埠)。1958年4月,撤区分为4个乡。同年9月,成立安驾庄人民公社,辖9个管理区。1960年1月,与马家埠人民公社合并,辖8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称安驾庄区,辖6乡1镇。1985年11月,撤区分别建立安驾庄镇和马家埠乡。1996年1月,马家埠改乡称镇。2001年2月,撤马家埠镇并人安驾庄镇。
安驾庄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有影山、布金山、水山、黄山、宝石峪山、山寨、望鲁山、红旗山,西北部有九山、白龙山、北立山,西部有南立山、玉女山。布金山主峰海拔447.9米,为全镇最高点,西南洼地海拔72米,为最低点。南部为平原,山和平原之间有绵亘起伏的丘陵。低山、丘陵、平原约各占1/3。主要河流有,南侧大汶河流经镇境,东西长10公里,漕浊河自东向西由汶阳镇入境,至肖家店村西入汶河,沟河、沙河、斑鸠嶂河、洼里河发源于北部山区,向南流入漕浊河,西部有泉河、小汇河,还有安孙灌渠、上庄炉水库等水利设施。
安驾庄镇耕地面积7326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171公顷,占总面积的97.9%,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麻和各类瓜菜,山区盛产苹果、葡萄、杏、李子等果品,果园面积195公顷。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粘土及大汶河河沙。布金山花岗石储量约5000万立方米,济微公路以西、玉女山以东,地热资源储量约22.6亿万千卡,已建成夏威夷温泉度假村开发利用。至2002年,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和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8143户,占总户数的33.0%。人均纯收入3216元。
安驾庄镇有“镇鲁城”(又称索鲁城)、“张志纯庙”、“精礼寺”、“肖大亨家祠”、上江村子母槐和“陈家埠清真寺”等文物古迹。
边院镇位于市境东南部,镇驻地边院村距市区21.8公里。南以漕河为界与汶阳镇隔河相望,东与岱岳区相连,北与仪阳乡接壤,西北与安临站镇以布金山为界,西与安驾庄镇为邻。南北宽13.5公里,东西长15.5公里,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7%。泰(安)东(平)公路横穿全境,潮(泉)汶(阳)公路纵贯南北,并有简易公路通往各村。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81264人,其中汉族75044人,占总人口的92.3%。少数民族有蒙古族12人(过村镇),回族6177人(过村镇689人,边院镇5488人),藏族3人(过村镇),苗族6人(过村镇1人,边院镇5人),彝族7人(过村镇3人,边院镇4人),朝鲜族3人(过村镇),满族1人 (边院镇),侗族1人(过村镇),土家族5人(过村镇3人。边院镇2人),哈尼族1人(边院镇),黎族1人(边院镇),佤族2人(过村镇),计6219人,占总人口的7.7%。至2002年,辖行政村80个,自然村111个。总户数23635户,总人口8352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4%。其中非农业人口456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5%。
边院镇明、清隶属泰安直隶州。清末属济,南府泰安县。民国初年属泰安县明德'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泰安县九区。1941年为泰西县四区、五区分辖。1946年属泰西县三区。1949年6月,划归肥城县,属第十区。1958年9月,成立边院人民公社,辖5个管理区。1972年,增设张岭、宋庄、朱官、庄头4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建为边院区,辖6乡1镇。1985年11月,撤区分别建立边院镇和过村乡。1996年1月,过村乡改称过村镇。2001年2月,撤销过村镇并入边院镇。
边院镇西北部为布金山断块突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和南部受大汶口凹陷影响,为漕浊河冲击平原。北部有雨山、大横山、宝山、刘秀山、奎星山,西北部有布金山,雨山主峰海拔405米,为全镇最高点。低山区海拔150米以上,地面坡度小于25。。包括北湖、马堂、徐家庄等村。丘陵区海拔在100~150米之间,包括宋庄、大王、小王、中古城、葛庄等村。平原区海拔在86~100米之间,位于镇境东部、南部,包括北仇、古店、夏庄等村,是汶阳田的一部分。镇内大小河流有6条,主要河流有漕河、浊河、边院河和任文河,河道总长42.8公里,受地势的影响,流向均由北向南经汶阳镇注入大汶河。
边院镇耕地面积6623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805公顷,占总面积的87.6%。主产小麦和玉米,占农作物产量的90%以上,经济作物主要有大麻、红麻、棉花、花生、蔬菜等。地下矿藏有石油、石膏、硫磺和钾盐。岩盐储量50.12亿吨,1988年建成盐厂,年生产卤盐15万吨。此外,还有石灰岩和花岗岩。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全市最大,出口量居全市之首,并取得国际认证。至2002年,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和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7346户,占总户数的31.1%。人均纯收入3087元。
边院镇有“羽父城”、“摩崖石佛造像”、“西古城汉遗址”、“济河寺华佗庙”、“宝金山泰山行宫”、“云溪观”、“东向北极阁”、“后黄清真寺”、“平民饭店”等文物古迹。
汶阳镇位于市境东南部,镇驻地吴店村距市区27.2公里,东与岱岳区接壤,北与边院镇为邻,西北和西部与安驾庄镇相连,南部以汶河为界与宁阳县隔河相望。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7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2%。潮(泉)汶(阳)公路,境内长26.26公里,5条镇属公路通往各村,全长98.89公里。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78201人,其中汉族78064人,占总人口的99.82%。少数民族有回族137人,占总人口的0.18%,至2002年,辖行政村53个,自然村70个。总户数22457户,总人口8000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其中非农业人口4529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7%。
汶阳因在汶河之北故名,西汉置汶阳县,县城在镇北城上村。民国元年(1912年)属泰安县和平区、明德区和新安区分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泰西县三区(东高淤)、四区(边院)分辖。1949年6月,划归肥城县属九区、十区分辖。1952年6月,属高淤区、边院区分辖。1958年4月,撤区设吴店、高淤、砖舍3个乡。1958年9月,撤乡建立汶阳人民公社,辖7个管理区。1983年12月,改为汶阳区,辖6个乡。1985年11月,撤区建立汶阳镇。
汶阳镇属微倾斜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海拔72.8~84.3米,坡度为0.66%。~1%。。其中沿河阶地分布于河流两岸,坡度大于倾斜盆地,呈带状分布。境内有河流6条。大汶河位于镇境南部,由岱岳区临汶村人境,由东向西流,于汪城宫村出境,境内长18公里;漕河位于镇境中部,由东北流向西南,境内长8.82公里,浊河位于镇境北部,由东北流向西南,境内长5.51公里;漕浊河由漕河和浊河在北庄汇流而得名,位于镇境北至西南边缘部,境内长7.13公里;泉河位于镇境西部,流向由东北而西南,境内长6.2公里。幸福河位于砖舍村东2公里处(因引汶水济漕灌溉农田于1959年开挖而得名),全长4.114公里。境内地下水属大汶河水系的第四潜水, 水位埋深约3~8米之间。
汶阳镇土地肥沃,古称“膏腴之地”,有“齐鲁必争汶阳田”之说。耕地面积4882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882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00%,盛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大麻、棉花、花生、蔬菜等粮食经济。土特名产有汶香附、河岔口鸭蛋、汶阳大麻。东部石膏矿藏面积约8平方公里,储量上亿吨。已有肥城矿业集团国家庄石膏矿、聚源集团石膏矿、山东鲁能泰山矿业集团石膏矿相继建设开采。至2002年,全镇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程控电话,其中通电话8312户,占总户数的37.1%。人均纯收入3342元,比198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833元。
汶阳镇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战国墓”、“三娘庙古遗址”、“董城宫古遗址”、“贾北遗址”、“孙孝门遗址”、“西徐古槐画相石刻”、“延庆寺唐龙槐”等文物古迹。
2002年肥城市各乡镇基本情况表
表1-3-1单位:平方公里、公顷、元肥城市(县)所辖村庄,各朝代、各时期,因境域时有变迁,所辖村庄亦随之有增有减。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辖418个村庄。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辖472个村庄。
1912年(民国元年),辖671个村庄。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辖672个村庄。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辖565个村庄。
1948年,辖582个村庄。
1952年,辖880个村庄。
1957年,辖833个村庄。
1959年,辖1039个村庄。
1961年,辖572个生产大队,868个自然村。
1982年,辖580个生产大队,870个自然村。
1983年,辖868个自然村。
1985年,辖593个行政村,871个自然村。
1992年,辖601个村委和居民委员会其中(9个居民委员会,592个行政村委员会)
1997年,辖611个村委会和居民委员会其中(590个村民委员会,21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辖607个行政村,886个自然村。
2002年,辖607个村民委员会(即行政村)、871个自然村、3400个村民小组。
2002年肥城市各乡镇村、户、人口情况统计表
表3-2单位:个、户、人
乡镇名称自然村数行政村数村民小组数总户数总人口占全市人口% 其它
非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
合计871607340026905396721426220127
新城办事处48271302560011403911.88148471.45
老城镇893318524356806488.344216152.28
潮泉镇4111637171232682.4299612.9
王瓜店镇583221422934806678.342356929.2
桃园镇56422831556558381654659.4续表1-3-2
乡镇名称自然村数行政村数村民小组数总户数总人口占全市人口% 其它
非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
王庄镇585323715155552595.731115.63
湖屯镇444817323049822508.53807046.3
石横镇374323424814848188.774232349.9
仪阳乡764920913111451484.730736.8
安临站镇784823717490604216.2533075.5
孙伯镇281789906631178321156.8
安驾庄镇777145724650876029.154376.2
边院镇1118041623635835268.6445615.5
汶阳镇705347322457800098.345295.75.7
2002年肥城市行政村、自然村名录
新城办事处行政村27个、自然村48个
巧山(含花园)、井楼、沙沟(含胡家油坊)、太平(含程家庄)、四合、王家坊、苏家坊(含山子前)、军地、闫家小庄(含穆家庄)、李家小庄、大桥、刘家庄、孙家庄(含前段庄、后段庄)、伊家沟、尚庄、古店(含北军寨)、白云桥(含鹿庄、薛庄)、陈刘(含刘小庄、陈小庄)、孙家小庄、西赵(含东赵庄、西赵庄)、马连庄、沙窝、东尚里、西尚里、南尚里、东付村(含伊郝庄)、西付村(含西付村、大石庄、田庄、尹庄、小胡庄、何庄、后小庄、姚庄)。
老城镇行政村33个、自然村
89个
老城、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尚质村、东百尺、西百尺(含李家坡)、毛小庄、官路店、罗窑(含尹庄、王龙庄、孝子村)、小窑、较场屯(含花园、小安庄)、国屯(含鲍屯、项屯)、月庄(含中月庄、东月庄、西月庄)李屯、辛屯(含许屯、胡庄、宋屯)、张屯、河东、曹庄、双峪(含张家峪、北张庄、于家庄、项庄、项家峪、大董庄、小董庄、史庄)、大石关(含鲍家庄、李家林、山头、庵子沟、李家峪、郭家庄、王峪)、栾庄、杨庄 (含赵家河洼、刁家桁、姜家庄、蒿子峪)、河口(含北小王庄、罗庄、雷家庄、金洼、甲涯、上峪)、红五(含五神庙、孝门、杨桁、东庙子山、西庙子山)、陈庄(含寨山坡、王家河洼)、张家花峪、田家花峪、孙庄(含五里垢、胡家楼、西小王庄)、乔庄(含田家河洼、陈园、胡庄、北尹庄、下洼)、大石铺(含芦家沟)、北李庄(含郝家峪、高家峪、乔家峪、北兴庄)。
潮泉镇行政村11个、自然村41个
潮泉(含罗桁、杏木岭)、下寨、百福图(含尹林、小吕庄、大吕庄、玉皇山、范庄)、柳沟(含东尹庄、东孙庄、魏庄)、大张庄(含草山坡、胡林、鹿庄、小李庄、南刘庄、倪庄、孟庄、箱子庄)、上寨、黑山、大王(含兰石涧、宋庄)、孙楼 (含樱桃峪、斜峪、辘轳道、小王庄、冻冰峪)、孤山(含杓庄、吴家店、东项庄)、白窑(含西弹子山、东弹子山)。
王瓜店镇行政村33个、自然村58个
王东(含王瓜店)、王西(含前赵庄、后赵庄)、黄叶(含前李庄、后李庄)、金槐、张家屋、潘台(含泰华、车庄、孙庄)、条水涧、罗庄、垛子石(含土山顶)朱庄(含后朱庄)、穆庄、姜庄、南军寨、新镇、指挥庄、蒋庄、南仪仙、冉庄、聂庄(含陈庄)、北仪仙、马庄、米山(含前米山)、邓李付(付庄、邱山子、西大地、王庄、李庄、邓庄)、梁庄、姜家庄(含王柳沟、武柳沟)、十里铺、尚古庄、东大封(含代阳村)、西大封、车庙(含孟家庄、南小庄、王家桁)、曹家桁(含于家桁)、新胜(含河溃、安乐、其林)。
桃园镇行政村42个、自然村56个
屯头、高岭村、营里、前韩庄、后韩庄、仁贵山、白家楼、前鲁(含鲁里)、中鲁(含鲁里)、后鲁(含鲁里)、龙岗村、南北王(含南王、北王)、东魏店、西魏店、北僧台、南僧台、罗汉庄、黄庄(含尹山庄)、纪家洼(含井同峪)、张家拔头、里留(含前里留、后里留、黄良庄、张良庄)、东伏庄(含晁家伏庄)、三良 (含荆良庄、陈良庄、鲍良庄)、业长(含前业长、大业长、穆家屯、赵庄、鲍家屯、鲍家塘子)、郭刘(含老伏庄、双刘庄)、潘庄、桑杭(含大山洼)、上固留、中固留(含下固留)、涝洼、张里庄、长山洼、阎家洼、黑牛山、东里村一(含东里村)、东里村二(含杜家小庄)、东里村三(含曲家洼)、东里村四(含曲家洼)、西里村、龙阳村、顾庄、李家小庄。
王庄镇行政村53个、自然村58个
王庄、张庄(含小西庄)、郭庄、雷庄、海子、花园、徐庄、杏头、田庄、姜刘、魏家坊、郭辛、演北(含演马庄)、演南(含演马庄)、东孔、西孔、西刘庄(含小虎庄)、项屯、东尚、尚东(含尚庄)、尚西(含尚庄)、草寺、白屯、东徐(含东台)、阴山前、郝庄、阎屯、五里屯、李井、太平屯(含向阳)、小姜庄、前于、中于、后于、北尚任、小辛、邓庄、任庄、小张、吴庄、西焦、东焦(含徐山洼)、郭场、张场、王场、项山头、阳谷洞、李堂峪、李山头、于桃(含唐庄、于家坝子)、南尚任、南尚东(含小吴庄、张家峪)、尚任屯。湖屯镇行政村48个、自然村44个
东湖东(含东湖东)东湖西(含东湖东)、中湖屯、西湖东(含西湖屯)西湖西(含西湖屯)、桥头、国家庄、小中泉、大中泉、西辛庄、前兴隆(含兴隆庄)、后兴隆(含兴隆庄)、董庄铺一(含董庄铺)、董庄铺二(含董庄铺)、董庄铺三(含董庄铺)、董庄铺四(含董庄铺)、董庄铺五(含董庄铺)、东穆河、西穆河、贾庄、北张庄、陶阳(含五户村)、有益村、小王庄、李家寨、荣庄、古庄、小店(含下井子)、山阳铺、沙庄、白庄(含范庄、新庄)、涧北、栖幽寺(含黄庄子)张店、赵家庄、董庄、北王庄、冯庄、吕仙村、关王殿、钱庄一 (含钱庄),、钱庄二(含钱庄)、钱庄三 (含钱庄)、西杨庄、纸坊、南王庄、钱二新村、曹家庄。
石横镇行政村43个、自然村37个
石横一(含石横)、石横二(含石横)、石横三(含石横)、石横四(含石横)、石横五(含石横)、石横六(含石横)、中高余东(含中高余)、中高余西 (含中高余)、南高余、马坊、隆庄新胜 (含隆庄)、隆庄新华(含隆庄)、隆庄汇北(含隆庄)、后衡鱼一(含后衡鱼)、后衡鱼二(含后衡鱼)、后衡鱼三(含后衡鱼)、前衡鱼一(含前衡鱼)、前衡鱼二 (含小楼)、前衡鱼三(含赵家杭子)、前衡鱼四(含赵家杭子)、南大留、北大留、西铺、北高余、双泉峪、查庄、道口、
旅店、红庙、四合(含谷家杭子、北业长)、大寺、唐庄、泉胜、保安(含杨家山、老保山、尹家洼)、对福山(含柳行)、仁里、赵庄、正明山(含范家庄)、圣佛寺、八道岭、东衡鱼中心(含东衡鱼)、东衡鱼国华(含东衡鱼)、东衡鱼幸福(含东衡鱼)。
仪阳乡行政村49个、自然村76个
仪阳、东下、北辛庄、高家庄、马堂、王家庄、周王墓、山前、罗山崖、黄柏山、胡台、三环、赵家庄(含棋石岭)、空杏寺、黄石崖、马廊、王晋、张家南阳、段家庄、东鲍、西鲍、荣华、东辛庄、石西(含石坞)、石北(含马家店)、石东(含李家林)、槐树坡(含黄土店、高家地、毛家庄)、刘家台(含魏山前、拔山前、刘家山头、马尾山)、鹿家沟(含后小西山、前小西山、周家山子)、陈家庄(含尹家庄、蔡家庄)、石房(含中石房、后石房、南石房、东山峪)、王家南阳(含吴家庄)、董家南阳(含陈家台)、张袁(含张家庄、孤堆地、袁家庄)、李家南阳(含于家南阳、李南庄)、沙沟峪(含龙王套、赵家峪、石家庄)、百忍、三山坡、河洼、小柱子、大柱子、东杨、彭家庄、上三合、下三合(含小刘庄)、小楮山、大榜山(含大井)、鱼山、四合村。
安临站镇行政村48个、自然村78个
安临站、邓家庄(含张河峪、龙爪峪)、后马山口、前马山口(含马家庄)、东陈庄、翟家杭(含赵家)、站北头(含新宅)、冯家杭、布山后、张家洼(含横山角、小涝洼)、五丰(含锅店村、赵家庄、大河口、凤凰庄、兴隆庄)、陈家楼、东刘庄、贺庄(含后贺庄、前贺庄、纸房、贺庄新村、小站崖)、东张(含陈家洼、杨家庄)、沟北、沟南、下庄(含曹家庄)、林家庄、李家村(含李家村东新村)、赵家村(含赵家村北新村)、辛庄(含大辛庄、小辛庄)、西张、东界首(含东界首新村)、麽山(含北麽山、南麽山、东麽山)、西虎门、北虎门、东虎门、葛家台(含王家峪)、王家台、河套洼、凤凰山、南虎门、东陆房、西陆房、黄土岭、牛家庄(含井峪)、黑峪、大董庄、西界首(含辛家界首、王家界首、李家界首)、乔家界首、明新庄、山套、刘家村(含刘家村北新村)、孟家村、郝家村、白家庄、郝家峪。
孙伯镇行政村17个、自然村28个
孙东(含孙伯)、孙西(含孙伯)、五埠、东坞、莲花峪(含张王二楼、蒋家峪、黄麓山、东南庄)、刘庄(含老树峪、代家庄、九山沟、蝎子城、上红山、下红山)、琶山、西北角、西坞、陈杭、北栾 (含北栾新村)、南栾、庄头、大石桥、西程、东程(含朝阳庄)、岈山。
安驾庄镇行政村71个、自然村77个
安驾庄(含东南场)、上江庄、下江庄、中江庄、西江庄、北石沟、南石沟、北赵庄、南赵庄、东赵庄、护驾院、
曹家林(含李家庄)、王付泉(含付家沟)、上前(含上庄炉)、上后(含上庄炉)、锁鲁城、北杨庄、前寨子、后寨子、坡庄、李家店、李家炉、三岔口、南红庙、刘家颜子、王家颜子、朱家颜子、赵家颜子(含顾家庙)、蔡家颜子、南夏辉、南双村、沙路、西岭、中岭、马家洼、西王庄、五祖庙、东王家庄、大龙岗石、小龙岗石、郭家庄、路家杭、瓦屋、张家杭、庄户寨、岳庄、路家庄、南辛庄、肖家店、南杨庄、北张侯、店子、安刘、南园、围子、正东、马家埠、和埠岭、钓鱼台、张家安、冯家楼、张家埠、升家庄、陈家沟、陈家埠、北双村(含马家庄)、东岭(含戴家庄)、肖家埠、门家埠、红庙埠、洼里(含小湖)。
边院镇行政村80个、自然村111个
边院、河西(含刘家庄)、唐车(含唐小庄、车小庄)、赵吕庄头、侯刘庄头、韩庄头、周王(含周庄头、王庄头)、运河、东向东庄、东向东村(含东向)、东向西村(含东向)、东向南村(含东向)、东向北村(含东向)、后营(含李家南仇、后南仇)、王家堂、徐庙(含西徐庙、小赵家庄、姬家庄、东徐庙)、前黄(含前黄庄)、后黄(含后黄庄)、东向南庄、东坡庄、西坡庄、北坡庄、姜堂、夏庄、官庄、西李庄、北古店、凤凰、北仇、东古城、西古城、中古城、大武(含陈家柳林、大武柳林)、王柳林、李海子(含曹南仇、前武南仇)、南仇(含张家南仇、周家庄、王家南仇、东张家南仇)、葛庄、北杨庄、大王庄、小王庄、宋庄、北湖、马家堂、张家桥、张柳林(含施柳林、于柳林、颜柳林、孟柳林、郑柳林、小武柳林、小颜柳林)、兴隆(含赵山头)、周家岗、亓家庄、杨家庄、何家庄 (含小何家庄)、过村、大尚、小尚、李家庄、东片马、西片马、母家林、雨山(含徐家庄、西山庄、东岭、崔家庄、下洼子)、东红庙、张家庄、魏庄、济河、高庄、上官庄、马新宅、大任文、小任文、济河堂、于老(含于家老庄)、张岭、旗林、营盘(含马虎台)、东军寨、宋台(含宋家庄、小高家庄、坟台)、西军寨、陈洼、岔河店(含聂家庄、王家小庄)、张山头、朱官(含小李庄)、雨前。
汶阳镇行政村53个、自然村70个
吴店、姜华(含前屯)、屯庄(含中屯、后屯)、李楼(含东李楼、西李楼)、宿楼(含后宿楼、前宿楼、小岗子)、岗子、高杭、许楼、姜杭、张庙、北庄、郭店、董庙、城东(含城上)、城西(含城上)、城南(含城上)、沟西(含丁庄)、西浊(含西浊新村)、袁寨、贾北(含贾家孝门)、贾南(含贾家孝门)、砖东(含砖舍)、砖西(含砖舍)、浊北(含东浊头)、浊前(含北湖)、浊东(含北湖)、西徐、李店、范武(含范家东史、武家东史)、康孟庄(含康家庄、孟家庄、双庙)、田东史(含王家东史)、三娘庙、西高淤(含李高淤)、李庄、宋孝门(含孟辛庄)孙孝门(含邸庄、宋家林)、北店、张孝门(含张家老庄)、西南庄、张城宫、董城宫、张楼、明新村(含石家炉、东南头)、武新村(含沈家庄)、塔房、薛寨(含莘寨)、东高淤、新集、胡庄(含明家庄、周家庄)、新刘(含新东史、刘东史)、马东史、河岔口、汪城宫。
小康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