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东岳泰山的西麓。地理座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距泰安城31公里;北与长清区以山为界,距其政府驻地44公里;南濒汶河与宁阳县、汶上县相望,距其宁阳城51公里;西和西南与平阴县、东平县为邻居,距其县城分别为45公里和54.5公里。全境南北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占泰安市总面积的16.45%。交通四通八达,薛(家岛)馆(陶)公路横跨东西,济(南)微(山)公路纵贯南北,北有泰(安)湖(屯)铁路经过。肥城中部多山峦丘陵,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为特征的康(康王河)汇(汇河)平原,南部形成以汶河为特征的汶阳平原。横亘中部的泰(安)肥(城)山区与大峰山区、平(阴)(东)阿山区成鼎立之势,其中泰肥山区最大,形成美丽的自然风光。
肥城于西汉初年置县,2000多年来,境内为县、为镇、为郡,代有沿革,历经变迁,至1992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由省直辖,泰安市代管。至2002年底,市内辖1个办事处、12个镇、1个乡。设有607个村(居)民委员会,871个自然村,共有27.9万户、96.72万人,其中男49.07万人,女47.65万人。非农业人口31.1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3.2%。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57人,共有耕地面积6082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1952公顷。
肥城境内资源丰富,以左丘明文化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范蠡西施陶山风景区、穆柯寨牛山森林公园、著称于世的十万亩肥城桃园风景区,著名的陆房战斗烈士陵园、龙山带状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使人流连忘返。境内南北两大平原不仅盛产粮食、有机蔬菜,还有钾盐、石膏、煤炭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肥城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创造了经济的辉煌和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肥城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喜看今日肥城,山脉丘陵,林果遍地;平原沃土,高产优质;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交通运输,形成网络;工矿企业,日益强大;科教文卫,迅速发展;城乡居民,小康富裕。肥城已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明星市前列,是全国科普示范市、全省经济强市、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市。
(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肥城加快改革开放的路子,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兴办第三产业,发展工矿业,扩大建筑业,扩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实施科教兴肥战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总体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1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其比例为34.4:50.8:1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64元。到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21亿元,为1988年的7.5倍,年均递增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1.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21亿元,其比例为14.6:49.7:35.7。产业结构发展发生巨大变化,所占比例第一产业明显降低,第三产业明显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8万元,是1988年的7倍,年均递增14.8%。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2亿元。
肥城历来以种植业为主,农、林、牧、副、渔各业所占比例较少,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6.1:1。1988年实现粮食总产43.7万吨,农业总产值5.7亿元。此后种植结构逐步大幅调整,发展模式化栽培、立体种植和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化栽培,改良土壤,推广农业机械和良种、名优特新品种。开展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水利,发展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建立农村五大商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到2002年,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为2.2:1,全市粮食总产37.33万吨,蔬菜总产143.22万吨,干鲜果总产10.85万吨,肉类总产7.26万吨,奶类总产608吨,禽蛋总产5.32万吨,鱼类总产1585吨。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林木覆盖率23.9%。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18亿元,比1988年增加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239元,
比1988年增加2676元,全部达到小康水平。
(三)
工业发展更为迅速。由于深化工业企业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展新产品,改革用工分配制度,优化劳动组合,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推行承包租赁、厂长(经理)负责制、股份制,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试行企业租赁、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形成布局较为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等成为全市支柱行业。到2002年,全市发展工业企业68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利税6.67亿元,分别是1988年的8.5倍、28.5倍。
商业活动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打破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个体私营业户逐渐进入流通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大型商业设施先后建成。中小型业户纷纷开张,各类“超市”大量涌现,商品琳琅满目,农贸市场、集市发展迅速,城乡贸易繁荣昌盛。到2002年,全市有商业服务网点1.8万余家,城乡集贸市场达77处,总营业面积180万平方米,商业从业人员4.5万人,商业网点千人拥有1.8万个。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3亿元,各类市场商品成交额29.4亿元,商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18.7亿元。全市外贸出口总额6428万美元。
交通运输业得到迅速发展。1992年前全市通柏油路的行政村21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5%。到1994年底,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成为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市)。乡村道路达到857.4公里。至2002年,全市共建公路139条,通车里程1285.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4公里,省道138.9公里,公路密度达82.8公里/万平方公里。年客运量36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7亿人公里。年货运量1030万吨,周转量4.7亿吨公里。
邮电事业得到快速发展。1994年,全市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自动电话取代了使用几十年的“摇把子”。移动通讯覆盖全境。网络传输、用户电报、邮政储蓄、特快传递业务全面开展。2002年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2116.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6802.56万元,程控装机总量13.7万门。移动电话9.2万户。(四)
实施“科教兴肥”,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投入逐步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7万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49人。15年来取得科技成果1804项,其中省级68项,国家2项,专利累计申请量达到379项以上。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完成校园“五达标”,实现“两基”,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成人教育、职工教育。到2002年,全市有各类学校240所,在校生11.6万人。其中,中等技术学校4所,在校生7953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2.17万人。全市教职工达1.03万名,学历达标率在70%以上。
文化事业繁荣,拥有市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电视台,70%以上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民间文化别具特色。乡村“读书会”、“故事会”、“腰鼓队”,书画、音乐、舞蹈等空前繁荣。2002年,业余表演艺术团体5个,编演节目80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座位4000个。电影每年放映6000多场次。图书馆藏书达6万多册,档案馆藏书达10.45万多套(册)。广播电台播达12个小时以上。电视
节目有2套,其中1套完全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另一套播出自办节目,日平均播出8小时,自制节目50分钟。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已改造为光缆、电缆混合网,光缆长达200多公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
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改革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市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综合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健全,就医问药极为方便。2002年,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36个,其中市(县)级以上医院15个,乡镇医院17个。全社会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08人,其中医生1116人。拥有病床2868张。农村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自1994年以来连续9年夺得泰安市计划生育考核一等奖,计划生育协会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体育活动开展广泛,设施逐步健全,2002年,全市有体育活动场所1200多处,参加市级比赛获金牌40枚、银牌60枚、铜牌120枚,参加省比赛获银牌2枚,老年体协活动也有了较大发展。(五)
招商引资有了很大突破和提高。全市坚持对外开放,着力于总量扩张, 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肥城高新技术开发区迅速发展崛起,1995年8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7年的努力,开发区由当初的4.9平方公里发展为10.7平方公里。开发区坚持以项目带开发。边开发、边招商、边投产。至2002年底全市引进项目603个,其中工业项目248个,农业项目76个、洽谈服务项目279个,2002年引进市外国内资金12.8亿元。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环保工作长足发展。1995年初,肥城市人民政府重新编制《肥城市总体规划》,把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到1997年12月,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建城区面积达到29平方公里,成为鲁西地区新崛起的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其中城镇投资22.6亿元,农村投资8.2亿元,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4个。房屋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市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亿元。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1991年1月开始利用市焦化厂废气资源,向居民供气,2002年,城市供气率达到98%,位居全省首位。城区供热从1994年开始,到2002年共建换热站20多处,供热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用户1万多个,城区热化率达90%以上。城区集中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达4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为99.8%。农村吃水于1994年就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70万平方米。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万平方米,达到126.18万平方米。全市资质五级以上建筑企业80多个,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1.5亿元,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资源1.81亿元,建成烟尘控制区2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0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7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2.07%。
社会养老保险有了很大发展。2002年,全市有5.17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年征收企业养老金5695万元,收缴失业金1270万元。全市14处敬老院供养老人714人,集中供养率54%。社会福利企业19处,安置残疾职工2471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达到52亿多元,人均储蓄5380多元。6
肥城市志
(六)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推进依法治市为重点,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2002年底,全市创建文明单位316 个,其中省级文明单位7个,泰安市 级文明单位49个,肥城市(县)级文 明单位260个。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创建市级基层安全文明单位64个, 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85%以上。 整治企业、学校周边治安秩序,开展 流动人口清理,加强了对刑释解教人 员的安置帮教,重点部位和商品地区治安形势稳定,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不受损害,促进社会经济稳定、 持续较大发展。
回顾过去,欢欣鼓舞;展望未来,信心百倍。肥城近百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 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加入WTO的契机,坚持对外开放。为建设文明富足安康的新肥城,实现“加快肥城发展、建设美好 家园、大家共享幸福”的目标做出更大 的努力。
光阴似箭,转瞬十五年,寥寥数 语,难叙全面,欲尽详情,请览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