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主要是碑碣和摩崖刻石。现查明有碑、摩崖刻石1300余处(块),集中分布在岱庙、岱麓、登泰山盘路、岱顶等处,其中岱庙150余处、岱麓200余处、盘路570余处、岱顶250余处、岱阴40余处、岱西70余处。最古者为秦泰山刻石,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经石峪刻石、纪泰山铭以及衡方碑、张迁碑不仅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还是书法艺术史上的代表作。碑碣石刻的作者有帝王将相,亦有寻常百姓,内容主要有记事、颂景、题景等。从中可以领略到泰山文化的深邃内涵。
第一节秦泰山刻石
刻石立于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原刻石高约132厘米,上面广狭不等,共刻字22行,每行12字,计222字。文以西北东南为序,西面6行,北面3行,东面6行,南面7行,最末行“制曰可”3字,复转在西面棱上。其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8字;均为李斯篆书,字径6.1厘米。现存二世诏书残石2块,计4行10字。前行存“斯臣去疾”4字,竖连一石,其余3行各存行首2字;横连一石,即“昧死臣请矣臣”6字。现陈列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据文献载,1114年(宋政和四年)拓墨本可读者有146字。明万历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祠东庑,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曰矣臣昧死请”。1740年(乾隆五年)碧霞祠毁于火,石遂失。: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泰安令蒋因培与邑人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仅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10个字,嵌石于岱顶东岳庙西新筑之室。1832年(道光十二年)庙墙塌毁,室圮。县令徐宗干将刻石移嵌至岱庙道院壁间,并题跋叙述事情原委。1890年(光绪十六年),刻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命人搜寻,得石于城北门桥下,仍置道院。1910年(宣统二年)四月,县令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建石屋, 护以铁栏。1928年,刻石移东御座院内。建国后,将石就地嵌于亭内保护。
1740年(乾隆五年),邑人聂剑光据明拓29字摹刻一石,勒于县署土地祠。1826年(道光六年),知县徐宗干摹刻旧拓29字本,嵌于环咏亭西壁。聂、徐二人所摹刻石现陈列于岱庙碑廊。
第二节摩崖刻石
经石峪刻石刻石位于斗母宫东北约600米处,龙泉峰西侧。经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卷》)刻于坡度较缓的石坪上。石坪南北长40.8米,北部宽60米,南部宽32米,总面积1900余平方米。刻字37行,每行2〜54字不等,字径50厘米,隶书。原刻约2500字,现存1067字。
因石坪上未留下年代及刻书者姓名,这两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明王世贞说:“俗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帖目》云:“泰岳之阳刻金刚经,大尺许,相传为王右军书,今考其笔法实与邹县北齐韦子深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作无疑。”《泰山道里记》云:“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彳来山刻石经二,俱隶书字,字迹古劲,与此如岀一手,则是经当亦子椿书也?”一般认为,石经为北齐人所书,郭沫若同意此说。还有一种安道乙书的说法。
金刚经刻石笔力遒劲,兼有篆隶笔意,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但经过千百年风雨剥蚀,加之捶拓无度和人为破坏,刻字已残泐磨灭过半。建国后,经石峪被列为文保单位。1965年,在石坪北面砌石坝,改水道
于刻石西侧。1982年10月,省政府又拨专款在石坪周围筑石栏杆加以保护。
纪泰山铭唐玄宗“纪泰山铭”,亦称唐摩崖,刻于726年(唐开元十四年),铭文刻在岱顶大观峰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字大45X56厘米。此碑为汉以来碑碣之最,其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撰,文词雅训,对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艺术,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新、旧《唐书•郊祀志》和地方志乘载有全部碑文。
据文献记载,碑文曾贴过金,到元时已脱落。由于捶拓者冬季在碑下篝火,剥蚀严重。明人叶彬曾补刻108字,形似小异。也有人说碑下截为道人积薪毁于火。乾隆初,邑人大学士赵国麟以旧本摹补,字形差小。铭西侧原有从封诸王群臣衔名四列,字径5厘米,有方界格,很少有人著录,故流传绝少。明嘉靖间,在其上刻大字,唐刻遂大部分湮灭。1797年(嘉庆二年)春,署山东按察使孙星衍等来谒岱宗,命人精拓。当时尚存岐王臣范、咸王臣林、延王臣涸及张说、尉大雅、刘敬之、孙元庆等衔名,现已全部湮灭。铭文已残字26个,不可辨认的6个。“岁云嘉熟”的“嘉”字泐右下角,“熟”字洒左边和下部。“人用大和”的“人”字泐左边。“百辟佥谋”的“佥”字泐上部。“唱余封禅”的“唱”字泐口旁,“禅”字洒示旁。“震垒九寓”的“寓”字全泐。“朕统承先王”的“承”字泐中间部分。“实欲报元天之眷命”的“元”字全泐。“斯亦因高崇天”的“亦”字渤上部,“在地之神”的“之”字全泐。“三事百揆”的“百”字泐上部。“一王度”的“度”字泐大部。“氤氲化醇”的“化”字泐左边,“醇”字泐右边。“文祖”的“祖”字泐右边。“大唐开元”的“唐”字泐大部,“岁在景寅”的“寅”字泐下面两点。
1982年,省政府拨专款给碑文贴金,艳阳之下碑面金光灿烂,蔚为壮观。
宋摩崖碑唐摩崖碑东侧为宋摩崖碑,宋真宗述二圣功德铭摩勒于上,高8米,宽4米,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正书并篆额。字径2寸,额字径8寸。明嘉靖年间,鄞县人汪坦、汝南翟涛等人在碑上题名,又书“德星岩”三个大字。使碑文每行约毁三四十字,下部尚有字句可读。乾隆年间,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13字完好如初,今碑文大都漫灭。当时在泰城东南隅外亦立一碑,亦镌“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 全文,称阴字碑,建国后圯没。碑文载于旧志。
第三节碑碣
无字碑亦名石表、神主石,在泰山极顶玉皇庙门前。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碑。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495厘米,前后两面上宽110厘米,下宽124.7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69.3厘米,下宽83.2厘米。石柱之下无樺,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内。顶盖石无纹饰,呈覆斗形,高40厘米,前后宽97厘米,岀檐13.8厘米;左右长166.4厘米,出檐28・2厘米。顶盖石与石柱皆为花岗岩质。顶盖石上为顶柱石,高60厘米,厚20厘米,宽30厘米,最顶部略呈圆形,无纹饰。顶柱石为石灰岩质。世传无字碑为秦立。顾炎武、郭沫若认为无字碑为汉武帝立石。地方泰山石刻研究者认为是秦始皇封禅所立石阙,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汉武帝立石。
唐双束碑俗称鸳鸯碑。立于661年(唐高宗显庆六年)是唐代六帝一后在泰山建醮造像的记事碑。碑由两块同样大小的碑身组成,碑身高233厘米、宽49厘米、厚22厘米,上施石盖,将二碑束在一起,故称双束碑。碑文刻于碑的四面,每面四五层,每层刻文1首或2首不等,皆正书,共24首(另有宋皇祐年间题名2首)。碑文多春词醮章,作功德言符应,书法亦非名笔,但所载六帝一后130余年建醮造像的情况比较详细,这些内容正史很少记载,其中武则天的7首文中岀现十数个自造字,且凡数字壹贰叁肆捌玖等,皆武则天所改或自造字。此碑原立于老君堂前。1960年,就地建亭保护。1968年冬,将碑迁岱庙埋入地下,使古碑免遭浩劫。1982年11月,碑复见天日。现陈列于岱庙碑廊。
青帝广生帝君赞碑碑立于1008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泰山封禅时为青帝加封号“广生帝君",并撰书立碑。碑阴为祭青帝文。碑原在岱麓青帝观,乾隆年间碑毁。民国年间,葛芸庵将残碑修葺,置东御座内。今存碑额5字,文56字。
宋封祀坛颂碑此碑立于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十五日。碑高450厘米、宽165厘米、厚80厘米。碑文行书43行,满行100字,共3777字,字径2.5厘米。额篆书“大宋封祀坛颂”2行6字,字径13厘米。碑座呈正棱台形,上宽174厘米、下宽181厘米,上厚78厘米、下厚97厘米,高74厘米。碑文追述了自宋太祖以来的功德,记述了宋真宗封禅泰山的盛举。
此碑原立于泰城东南封禅台旧址。1972年,移至岱庙天贶殿前东碑台。
宋天贶殿碑碑立于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碑高350厘米、宽150厘米、厚42厘米。杨亿撰文,尹熙古书并篆额。碑文行书32行,满行81字,共2184字,字径2.5厘米。额篆书“大宋天贶殿碑”2行6字,字径15厘米。碑阴刻明天顺五年“重修东岳神庙碑记”,薜瑄撰文,陈铨行书,李顒篆额,碑座为正棱台形,上宽158厘米、下宽168厘米,上厚63厘米、下厚88厘米,高43厘米。此碑立于岱庙天贶殿前西碑台上。原为东向立,1461年(明天顺五年)改为西向立。
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简称祥符碑。立于1013年(宋大中祥符六年)六月。碑高820厘米、宽215厘米、厚60厘米。晁迥撰支,尹熙古书并篆额。碑文行书34行,行80字,共2319字,字径5厘米。额篆书“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2行10字,字径15厘米。碑阴为明代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四个大字,字径110厘米,楷书。螭首龟趺,龟座高100厘米、长410厘米、宽223厘米。此碑立于岱庙配天门院西碑台上,形制雄伟,与院东部的宣和碑遥相对应,并称岱庙两大丰碑。碑文已残缺921字。碑文载于旧志。
宣和重修东岳庙记碑简称宣和碑。立于1124年(宋宣和六年)三月,碑高925厘米、宽210厘米、厚70厘米。碑身四周刻方纹、螭首龟趺。龟座高185厘米、宽300厘米、长500厘米,碑座古朴浑厚,碑身高大雄伟,居岱庙诸碑之冠,宇文粹中撰文,张崇书并篆额。碑文正书26行,满行74字,共1268字,字径5.5厘米。额篆书“宣和重修东岳庙记”2行8字,字大23X15厘米。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山东巡抚李戴和吴龙征在碑阴题 “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字大124X107厘米,原刻遂漫灭。碑文现残56字。
金重修东岳庙碑碑立于1182年(大定二十二年),为重修东岳庙记事碑。碑高637厘米、宽185厘米、厚80厘米。碑文正书27行,行61字,共1050字,字径5厘米。额篆书“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3行9字,字径21.5厘米。龟趺高106厘米、宽200厘米、长413厘米。碑立于岱庙天贶殿东碑台。碑文为杨伯仁奉敕撰,黄久约楷书,党怀英篆额。碑文现残缺263字。
天门铭碑立于1264年(蒙古中统五年)。碑高195厘米、宽148厘米,位南天门外西侧。元代诗人书法家杜仁杰撰文,严忠范正书。字径2寸,铭辞为三字铭韵文。《泰山道里记》称该碑:“铭辞古雅,书法端严。”内容包括泰山的形成、盘路的开辟、南天门一带的险峻形势及封禅活动的盛衰等。
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碑碑立于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十月。碑高355厘米、宽102厘米、厚29厘米。徐世隆撰文,徐汝嘉书,杨恒篆额。碑文正书21行,行46字,共733字,字径3厘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额篆书“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2行10字,字大10X6厘米。碑原立于蒿里山森罗殿后。1972年移至岱庙院内。旧志载有此碑。
元创建藏峰寺碑碑立于1319年(元延祐六年)六月。碑高196厘米、宽82厘米、厚23厘米。刘绂撰文并书。碑文正书25行,行37字,共851字,字径2.5厘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额正书“创建藏峰寺记”2行6字,字径3厘米。龟座高40厘米、宽104厘米、长228厘米。原立泰山西北麓藏峰寺院内。1971年移至岱庙。碑文载于《泰山志》。
明太祖御制东岳去封号文碑碑立于1370年(洪武三年)六月。碑高655厘米、宽160厘米、厚57厘米。碑文正书9行,行43字,共226字。碑有首而无题额。龟趺高120厘米、宽186厘米、长340厘米,位于岱庙天贶殿院西南。碑文现泐蚀10字。
明洪武祭祀碑碑立于1377年(洪武十年)八月,为朱元璋遣李文忠、吴承舆、邓子方代祭泰山神时立。碑高437厘米、宽155厘米、厚51厘米。碑文正书9行,满行37字,共169字,字径8厘米。有碑首而无题额。碑座为六面体,高55厘米、宽108厘米、长182厘米。碑位于岱庙天贶殿院内。碑文剥蚀3字。
明东岳泰山之神庙重修碑碑刻于1461年(天顺五年)冬,文刻于宋天妮殿碑碑阴。薛瑄撰文,陈铨行书,李顒篆额。碑文行书28行,满行63字,共974字,字径3.5厘米。额篆书“东岳泰山之神庙重修碑”3行10字,字径12厘米。碑位于天贶殿院内西碑台上。碑文县志、泰山志皆有著录,但有舛漏之处。
清康熙重修岱庙碑碑立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碑文记载了岱庙沿革和此次重修过程。碑高593厘米,宽153厘米,厚48厘米。碑阴正书13行,满行64字,共479字,字径43厘米。由武举张所存记事,张锐、于时化正书。碑文“重修岱庙履历记事”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此碑立岱庙天贶殿院内。
清乾隆重修岱庙碑碑立于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碑高520厘米、宽150厘米、厚50厘米。御制御书。碑文正书18行,行119字,共738字,字径2厘米。无题额。碑文旁另有满文18行,内容与汉文同。碑龟趺,座高100厘米、宽150厘米、长380厘米。碑立于岱庙天贶殿东碑台上。碑文完好,无一泐蚀。
周恩来为冯玉祥祝寿碑碑立于1984年。碑文为1941年周恩来在重庆时祝贺冯焕章六十大寿的祝词。碑身用“泰山青”石材、碑座为“泰山花”、“泰山红”石材。碑身磨光,镌刻精细,碑文全部描金。碑座呈工字形,中间凸雕花棂图案,碑身长266厘米、高175厘米、宽100厘米。碑立于普照寺。
第四节其他
题景楹联石刻题景石刻遍布山上下,此类石刻或题景或状物或含蕴掌故。象普照寺一带的“三笑处”、“云门”、“一品大夫"、“六朝遗植”、“石堂”;五贤祠一带的“讲经台”、“投书涧”、“景贤石”、“侍立石”;红门、万仙楼一带的“罗汉崖”、“三义柏”;经石峪一带的“曝经石”、“水帘”;云步桥一带的“云桥飞瀑”、“秦松”、“朝阳洞”、“处士松”;对松山一带的“松门”、“龙门”、“龙洞”;升仙坊以上东有“飞龙岩”,西有“翔凤岭”;岱顶一带有“凤凰山”、“象鼻峰”、“白云洞"、“鲁班洞”等;后石坞一带有“玉女修真处”、“黄花栈”、“黄花洞”、“双凤岭”等;西溪有“黑龙潭”、“白龙池”、“仙人掌”等。
石刻楹联分布于山上下的坊、亭等古建筑上,联语写景状物,语言精美,含意隽永,不乏大手笔之作。其中较著名的如岱庙坊正面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背面联:“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一天门坊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壶天阁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岱顶玉帝观联:“统驭群灵端紫极,絪缊真宰肇元功”。普照寺筛月亭南侧联:“引泉种竹开三径,援释归儒近五贤”,北侧联:“收拾岚光归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东侧联:“高筑两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西侧联:“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黑龙潭石亭联:“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摩崖造像在岱顶舍身崖下,佛龛高1.90米,宽1.40米,造像为文殊骑狮,大小与人等。疑为北魏造像,像西侧题刻已漫漶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