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名胜景点
泰山的名胜景点集中分布于主景区,主景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分为丽(山麓)、幽 (登山东路)、妙(山顶)、奥(后石坞一带)、旷 (登山西路)几个景区,近期,又新辟三岔等自然景区。麓区名胜主要有岱庙、灵应宫、王母池、普照寺、三阳观、五贤祠、冯玉祥墓、樱桃园等;幽区名胜主要有关帝庙、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朝阳洞、对松山、南天门等;妙区名胜主要有天街、碧霞祠、大观峰、玉皇庙、瞻鲁台、仙人桥、日观峰等;奥区名胜主要有后石坞等;旷区名胜主要有黑龙潭、长寿桥、扇子崖等。
一、麓区名胜
灵应宫碧霞元君下庙,原名天仙祠。位于蒿里山东0.5里处,南北长153米,东西宽44米,总面积6732平方米。明万历年间敕建,赐额今名。宫坐北朝南,为二进庙宇,前后殿各5楹,1916年前殿毁于火,现存南山门、钟楼、禅房、正殿等建筑。山门临灵山街,面阔5.25米、进深7米、通高6.9米,单檐卷棚歇山顶。山门两侧有康熙三十一年雕刻的石狮一对,须弥座上浅浮雕荷花、麒麟等图案。山门内东侧为钟楼,方形,边长4.60米,二层卷棚歇山顶。正殿建在方形台基上,5间,面阔21.50米、进深12.75米、通高6.75米,五架梁樟带前廊,五脊硬山顶,上覆灰陶筒瓦。殿内现置铜坐像6尊、立像2尊,为明万历、崇祯年间铸造,凤冠龙袍,是万历帝、崇祯帝为太后所铸祈福长寿像(像由天书观移此)。禅房位于正殿东侧,台上3间,面阔6.36米、进深4.55米、通高6.75米。其下有台高2.90米、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9.60米,中开一拱形砖石发卷洞门,高2米、宽2.2米。过门洞可至正殿后院。现存建筑保留了明末清初风格。整座庙除正殿和禅房外,均被泰安汽车制配厂占用。东西配房、环廊已毁,钟楼被当作库房。
王母池古称“群玉庵”,唐代曾称瑶池。位红门宫东约0.5里处,东临梳洗河,西靠老君堂。庙依山傍水,绿荫蔽日。周围有虬在湾、吕祖洞、八仙桥、虎山水库等名胜。庙由山门、王母池、王母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悦仙亭、七真殿和蓬莱阁组成,三进式院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3.6米,东西宽53米,总面积3900平方米。山门为五脊硬山顶。王母池在下院内,池长3.7米、宽3.45米、深1.8米,中间架小石桥,池西有王母泉。池北洞内有宋皇祐五年重修碑1块。中院正殿3间,面阔9.76米、进深7.33米、通高6.3米。四柱七檀五架梁前后步廊式,五脊硬山顶,内祀明代王母铜座像一尊。殿西侧有耳房,东侧为穿堂。东配殿3间,单脊仰瓦硬山顶,正间向后 (东)延伸一亭,名“观澜亭”,门上挂“观澜亭”和“咽石山房”匾两方。西配殿3间,单脊仰瓦硬山顶,原供孙思邈,因名药王殿。后院台基上为七真殿,殿分前后两部分。前为廊,面阔15.6米、进深7.2米、通高6.8米。殿内原祀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七真像为海内名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殿东有蓬莱阁2间,面阔6.15米、进深4.4米、通高5.6米,卷棚歇山顶。与正殿相对的有悦仙亭,亭台高出地面2.05米,亭每边长5.35米,通高4.9米,东西均有台阶。
王母池创建年代无考。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句,可见其时已有王母庙宇,后经历代重修,成为现在规模。1959年,文物部门翻修了王母殿、配殿、悦仙亭。现存建筑保持了清代风格。
普照寺位于泰山前麓,背靠凌汉峰,南临环山路,东为藤萝沟,东北200米处为烈士祠,西北300米处为投书涧。庙建于唐,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为82米见方的四进式院落,总面积约6724平方米。一层一院,院内松柏蓊郁。庙以一、二山门、大雄宝殿、筛月亭、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楼、亭、廃殿及僧房、禅堂等。
一山门面阔3间7.7米、进深3.85米、通高5.8米。二柱五樟五架五脊筒瓦硬山顶,门楼式建筑。一山门两侧有钟鼓楼,方形,砖石结构,四角攒尖顶,上下两层,通高7.7米。一、二山门之间院中有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立《重开山记碑》和1880年(清光绪六年)立《重修普照寺碑记》。第二进院中有元代经幢。有正殿(大雄宝殿)建在高0.66米的台基上,面阔3间10.3米、进深8.2米,殿内供释加牟尼铜坐像一尊。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10.35米、进深、通高7.6米,四柱五架梁七樟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正间进深4.8米、通高5.2米,五擦五架梁前廊式建筑,卷棚硬山顶。院内有银杏两株,参天蔽日。正殿两侧有垂花门通后院,后院为第三进院,院内有著名的六朝松,树型宛如奔涌而下的绿色飞瀑。松西侧有筛月亭,亭北为摩松楼(道光年间建),2层各5间,筒瓦五脊硬山顶,面阔19.4米、进深9.87米,今辟为展室。
中轴线以东有三个院,前二院为禅房,后为石堂院。石堂院内有正房3间,仰瓦单檐硬山顶,面阔10.2米、进深5米、通高5.6米,还有1984年重刻冯玉祥诗碑24块。中轴线以西也有三院,前两院为花园,园中有1984年重刻冯玉祥诗画碑24块及周恩来祝冯焕章六十大寿碑。后院为菊林院,正房5间,与摩松楼相接,面阔16.8米、进深7.3米、通高6.1米,前廊式带耳房,卷棚硬山顶,为冯玉祥息影泰山时住所。院中有师弟松1株,为清僧人所植,何焕章题名“一品大夫”。
1959年,文物部门重修该寺。1984年,将后院辟为陈列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祠位于普照寺东200米处。祠周围松柏葱郁,景色秀丽。1933年,冯玉祥为纪念滦州起义死难者而建。祠坐北朝南,三进院,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总面积2400平方米。前院建亭3间,亭建在长12.45米、宽10.50米的平台上,通高9.50米,七楝七架梁仰瓦卷棚歇山顶,周有环廊,廊宽2.70米。此亭系祭典所用,亭内祭烈士牌位。亭东南有卧虎石,上刻杨绍麟记冯玉祥建祠之始末的题词,西南有石,石上刻隶书“梅花岗”3字。亭后为中院,有东西配殿,均为五標五架梁卷棚硬山顶,面阔10.20米、进深6.20米、通高6.05米,西配殿祀郭松龄夫妇,东配殿祀郑金生烈 ±0后院建正殿3间,面阔10.20米、进深6.35米,通高5米,为三柱五架梁六樟廊式筒瓦硬山卷棚顶。殿中悬匾曰“籍慰英灵”,内祀在滦州起义中牺牲的施从云、张韦绍等13位烈士。西山墙上有冯玉祥题字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贤祠遗址位于普照寺西北350米处,东为投书涧,西为香峪。原为唐代周朴创建的栖真观。北宋初,孙复、石介迁学馆于此,称泰山上书院。明隆庆间建三贤柯,祠内祀孙复、石介、胡環。清道光时又增祀明宋涛、清赵国麟,称五贤祠。
祠建在山坡台基上,分东西两院。东院是祠堂,西院是书室,现均圮没。
三阳观遗址旧称三阳庵。明嘉靖东平炼师王三阳募建,位于全真崖上,东临凌汉峰,离五贤祠约1.5公里。观依山势而建,分前中后三院。由门阁、三观殿、真武殿、混元阁、天仙圣母大殿为中轴线,两侧配以道房客室。前院由山门、影壁、禅房等组成。中院建在比前院高岀3.2米的台阶上,由正殿及禅房组成。后院建在高岀前院13.2米的台基上。1976年,各建筑顶部被拆除。现存混元阁、山门等残破建筑。三阳观上为凌汉峰,上有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石匠姜博士与孙上座在此结寨进行抗金活动的题刻、房基、石臼等遗物。
冯玉祥墓位于山西南麓大众桥东侧,是一座依山面水的泰山花岗石陵墓。陵墓上方刻有郭沫若题“冯玉祥先生之墓”7个镏金大字,嵌铜浮雕冯玉祥头像。头像下方嵌长方形黑色大理石,镌刻冯玉祥隶书白话诗《我》。墓有石阶66磴,分为4层,象征冯玉祥享年66岁,一生分为四个阶段。陵墓建于1952年。1953年10月冯玉祥骨灰迁葬于此。墓左侧有冯原配刘德贞之墓。
櫻桃园位于城西杜家庄后,为一避暑胜地。1876年(光绪二年)邑人鲁泮藻在此广植樱桃、青竹,构筑室宇,因名樱桃园,又称鲁氏别墅、鲁家山庄。清末赵尔萃《樱桃园记》描述了当时的景致:“今则田禾茂密,果实缤纷,树可合围,竹可拱把,而池、而鱼、而藕、而菱,鸡鸣禽吟,水木旷瑟,来游者莫不欣然称羡,谓天下以此为佳境。”如今的鲁家山庄,樱桃翠竹仍现勃勃生机,山门前有两株高达10余米的白玉兰树,东院亭台保留较完整。樱桃园东临深涧,顺涧而北有乌龙潭,北行0.5公里东崖山坳中有一山庄,为樱桃树掩映,因名上樱桃园。自此而上峰险谷奇,林郁溪清,飞瀑奔涌,池潭毗连,实为一风光绮丽的佳境。
二、中路名胜
关帝庙原名关帝祠,又称山西会馆。位于岱宗坊北0.5里处盘道西侧,为东路现存第一组古建筑群,创建年代无考。明朝曾有过小规模修葺,后历经清康熙、乾隆、咸丰朝拓修而成现在规模。整个建筑分南、北、西三组,南北两部分为主体建筑,西半部原为山西会馆。
第一组由影壁、南山门、戏台、左右配殿、拜棚、正殿等组成。山门二层,通高9.5米,七樟卷棚顶,进深7.80米。戏台接山门,为四柱方亭式卷棚歇山顶,为酬神赛会时演戏场所。台北为3间拜棚,面阔9.56米、进深7.10米、通高6.40米,五架梁七楝带前后廊,单脊悬山顶。拜棚两侧为东西配殿。面阔3间10.75米、进深7.70米、通高7米,前后步廊式五脊硬山顶。拜棚北为正殿,面阔3间12.05米、进深11.20米、通高10米,四柱五架梁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第二组建筑由东山门、厅、东西厢房、过厅、后殿等组成。后院中有古柏1株,形似虬龙盘绕,树冠荫遮60余平方米。第三组建筑山西会馆,约占整个建筑群的二分之一,大部分已改造,今存南山门、正殿及左右配殿。三组建筑从布局看,一组早于二、三组。
1983年,有关部门将关帝庙修葺彩画一新,并新建一座仿古式二层楼,作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
红门宫位于泰山中路盘路上,因岭南崖有红石如门而得名。南至关帝庙130米,北至万仙楼里许,东为中溪。宫分东西两院,东院为佛教寺院,西院是道教庙宇,两院由跨盘路的飞云阁相连。宫前三重石坊,前为一天门坊,中为孔子登临处坊,后为天阶坊。飞云阁为二层门楼式建筑。下层为南北相通的拱形门洞,门高2.6米、宽2.95米、进深11米。上建飞云阁,面阔3间8.1米,五脊筒瓦硬山顶带卷棚悬山前廊,前廊宽1.95米,殿阁进深6.82米。
东院由山门、弥勒殿、更衣亭、南穿堂等组成。弥勒殿在院内坐北朝南,面阔3间9.3米、进深&7米、通高9米,七架梁九樟带前廊,五脊筒瓦硬山顶。殿内原供弥勒佛,“文化大革命”初毁。更衣亭与山门相对,穿堂式,面阔3间8.5米、进深3间5.7米、通高6.6米,其南头接一套间,东接后廊。此廊临中溪,过去为达宫贵人更衣处。南穿堂面阔3间9.2米、进深6.9米、通高6.5米,卷棚硬山顶。
西院是碧霞元君中庙,由山门、元君殿、且止亭、南茶亭等组成。山门三面,东向,中门额坊刻“红门宫”,左右二门匾额分刻“泰山圣母”、“显佑万方”。清康熙年间建元君殿3间,面阔10.80米、进深10.75米、通高&40米,四柱七架梁七標五脊筒瓦硬山顶,前带四樟悬山卷棚式走廊。此殿原供元君及送生娘娘、眼光奶奶,“文化大革命”初像毁。且止亭在正殿西侧,朝东,面阔3间10.15米、进深5.45米、通高6.10米。四柱五架梁六擦五脊筒瓦硬山顶带前廊。茶亭与正殿相对。穿堂式面阔3间10.30米、进深7.65米、通高6.85米,四柱六標六架梁卷棚硬山顶。此亭亦名合云亭。元君正殿后是禅房,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2间。
红门宫创建年代无考,明代已具备现在规模。现存建筑保留了清代风格。建筑群现存石碑6通、石幢2座,附近有“小洞天”、“醉心”、“小泰山”等铭石及清、民国时期合山会记碑20余通。
万仙楼位于红门宫北约600米处,为跨盘道门楼式建筑。原祀王母列仙,后增祀碧霞元君。楼下层石砌,东西宽17.40米、进深13.65米、高4.40米,石砌拱形门高3.40米、宽2.90米,南刻“万仙楼”,北刻“谢恩处”。门东侧砌有隐真洞,上层建在下层顶台偏北处,面阔3间13米、进深6.3米、通高11米,立柱七樟九架梁,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前为重檐双步廊式,殿墙下部四周镶嵌明代“朝山进香施财合山会题名碑”共63块。下层东北角有石阶与上层相通。楼建于1620年 (明万历四十八年)现存建筑保存了清代风格。
楼南50米处有高大古柏3株,名“三义柏”。附近中溪有龟洞o楼北300米处为1946年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万仙楼与纪念碑之间旧称樱桃园,碑东侧断崖有诸多石刻,唐代张炼师与元代红巾军刻迹依稀可辨。斗姆宫古称龙泉观,因东北有龙泉峰而得名,位于万仙楼北1公里盘道东侧,又名妙香院,创建年代无考。隔中溪东有楮楮崗、罗汉崖,北有高老桥。建筑由南而北分前中后三院,山门在中院,西向,两侧分别为钟鼓楼,院中有正殿、东配殿、南穿堂。中院正殿名斗姆殿,原祀北斗众星之母斗姆而得名。面阔3间10米、进深8米、通高8.2米,建在高0.70米的台基上,五柱七架梁七擦前后廊式,绿琉璃瓦五脊硬山顶,殿中正间设须弥座式神台,原供斗姆、今置智上菩萨铜像,正殿东配殿之间有垂花门。东配殿面阔3间9.70米、进深7.35米、通高7.70米,四柱七架梁十樟前后廊式灰陶筒瓦五脊硬山顶。殿内原祀精雕紫檀木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神像毁于“文化大革命”初。殿后临溪向东拓岀一廊,五標五架梁卷棚悬山顶,在此可观赏对面峰峦和溪中景色。南穿堂面阔3间&05米、进深5.25米、通高5.70米,七樟七架梁仰瓦五脊硬山顶,无柱无廊式。过南穿堂可到南院,穿堂东有正房3间,穿堂西侧有小角门连接前院。
前院有山门、寄云楼,南山门在前院中间。东面为寄云楼,两层西向,下层条石砌成,半地下式。上层木构建筑,砖墙,面阔5间18.3米、进深4.2米,通高7.9米,四柱十三權十一架梁四周回廊式,仰瓦卷棚歇山顶。楼西院中有天然池。后院由后殿、西配殿、东听泉山房组成。后殿面阔3间10.3米、进深8.2米、通高8.5米,五柱十樟七架梁前后廊式筒瓦五脊硬山顶、西配殿面阔4间11.95米、进深5.7米、通高7米,三柱八樟七架梁前廊式,筒瓦五脊硬山顶。听泉山房与西配殿相对,面阔3间9.4米、进深7.15米、通高7.5米,四柱十樟七架前后廊式。在此可望罗汉崖和溪中三潭迭瀑之景。听泉山房北10米处为凉亭。二柱六樟五架梁卷棚顶。垂花门内有禅房正房6间,东西配房各3间。
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德蕃重建中院大殿。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重修东配殿塑白衣送生子孙像。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重修中院正殿,塑后院子孙圣母像。乾隆五十三年,建钟鼓楼。清中后期和民国初年多次重修。1959年和1982年翻修。保持了清代建筑风格。现庙内重设铜像,香火亦盛。山门对面盘道西侧有巨槐仆地,枯枝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
南北盘道有众多刻石,其中有吴大澈仿 《琅珈刻石》、《汉镜铭》等。
壶天阁总理奉安纪念碑以北,古柏夹道,遮天蔽日,人行其中,如入洞穴,人称柏洞。柏洞北有古槐4株,因名四槐树,传为唐植。再北为壶天阁,明嘉靖间称升仙阁。1747年(乾隆十二年)拓建,改称壶天阁。阁为门楼式,跨盘道而建,东西宽14.50米、高4.75米,门洞高3.10米、宽3.50米、进深7.95米,上方镶乾隆御题“壶天阁”。上原有阁楼,早圮。1980年7月峻工,重建殿阁三楹,面阔10米、进深5.40米、通高5.90米,三柱五架七標前廊式重梁起架,黄琉璃瓦九脊硬山顶。阁北有元君殿,坐北朝南,3面间阔11.5米、进深7.2米、通高7.46米,四柱五架梁七樟前后廊式,筒瓦五脊硬山顶。正间内须弥座神台上供元君铜坐像,高1.88米,两腿交叉而坐,两手相抱于胸前,身披道袍,头戴凤冠和宝相花耳坠,形象生动。阁西有倚山亭三间,制作精细。八樟前后廊,上部筒瓦、下部仰瓦卷棚硬山顶。整个建筑保存了清代风格。阁北有回马岭坊一座,古称石关,马至此不能登。岭巅有药王殿、三大士殿等建筑。跨涧有步天桥,桥北有十二连盘,盘西有集《兰亭序》题刻。
中天门又名二天门。此地土色赤黄,又称黄觇岭,中溪发源于此。岭巅有中天门石坊。由此南眺,远山平畴尽收眼底,北望南天门,盘路如天梯倒挂云中,使人顿生踌躇。此处原有二虎庙,一说所祀黑虎为镇山之王,另说取谐音二乎(方言犹豫)言游人畏登山路遥而逡巡不进。
五松亭因亭前有五大夫松而得名,又名憩客亭,位御帐坪之上。《史记》载,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在此处松树下避雨,故封松为五大夫。明万历年间五大夫松毁。雍正八年,丁皂保在此补植松株。五松亭创建年代无考,清代重修。1956年,亭由3间拓为5间。亭建在四层条石垒砌的台基上,面阔16.1米、进深6.05米、通高5.75米,四柱五架梁七標环廊式卷棚歇山顶。亭东现存雍正年间松3株,树冠如伞盖。松南面原立“五大夫松坊,1982年改盘道,将坊移松东侧。亭南御帐坪下有云步桥(1928年建,单拱石桥)。桥东有观瀑亭,桥北侧飞瀑奔泻,飞珠溅玉,蔚成大观。此一带崖壁上正草隶篆刻石50余处,令人目不暇接。
五松亭西北为朝阳洞。洞穴深广如屋,内壁刻有元君像。旧名迎阳亦曰云阳。洞前曾有驻蹿亭,后有元君庙,今圮。对松山在朝阳洞北,两峰夹路对峙,万株虬松覆掩其上,又称万松山。山谷风生,万松摇曳,如惊涛拍岸。此处数十处摩崖刻石,点缀于松涛之间,如红色宝玉镶嵌于绿色挂毯,相映生辉。乾隆曾赋诗曰:“岱岳最佳处,对松真绝奇。”
南天门又称三天门。位于紧十八盘尽头两山之间的山口上,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再西为望府山,又称月观峰。南天门紧十八盘起始处有升仙坊,坊西有寿星亭。
南天门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门洞,条石垒砌,券石起拱,四周冰盘式岀檐,东西长9.65米、南北宽6.26米、高4.70米,墙壁为赭红色。拱形门洞宽3.70米、高3.25米,门洞上镶石匾额“南天门”,3字贴金,两侧镶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上层建摩空阁,面阔3间8.43米、进深5.20米、通高5.30米,门上石匾额“摩空阁”3字,绿地贴金。南天门前有一石屋内有天门铭石碑一块,元代杜仁杰撰文、严忠范正书,时为1264年(蒙古中统五年)0门内原有三灵侯祠,后建关帝庙于此,今置东岳大帝铜像。庙面阔11.7米、进深9.6米、通高7.4米,四柱五架梁七標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前廊内有关帝像赞碑。关帝庙前两侧原有东西配殿各3间,民国时塌毁。1984年又根据资料照片在原墙基重建,内祀明万历年铸女神像。
三、岱顶名胜
碧霞祠碧霞元君上庙,位于玉皇顶南0.5公里处,北临大观峰,东靠驻蹿亭。庙创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元年间建玉女祠,金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改称灵应宫。嘉靖时称碧霞灵佑宫,今称碧霞祠。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火池、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分列东西神门、钟鼓楼、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建筑,南北长76.4米,东西宽39米,总面积2976平方米。照壁、火池在南神门外,照壁北面嵌石板4块,上刻“万代瞻仰”。照壁北有火池1间,又名金藏库,面阔进深均5-30米、通高5.70米,无梁无擦横砖发券,筒瓦五脊歇山顶。火池北上台阶为南神门,上有歌舞楼,北连接东西神门并阁楼,神门跨盘道上。钟鼓楼位东西阁楼北面,面阔、进深均为5.4米,通髙7.38米,方形,重檐五脊歇山顶。北为大山门5间,面阔19.8米、进深11.2米,通高12.15米,五柱九樟七架梁,中柱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筒瓦.板瓦、大脊、垂脊、勾头、滴水、螭吻、走兽等均为铁铸。正次间内置4尊铜像,山门内两侧有东西御碑亭,面阔、进深均6.2米、通高7.9米,施四通柱,九脊重檐歇山顶,亭内为乾隆登岱诗碑。亭北为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13米、进深7.7米、通高&4米、四柱五架梁七權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东殿供眼光奶奶和二侍童铜像,西殿供送生娘娘及二侍童铜象,板瓦、筒瓦、大脊、螭吻、勾头、滴水、走兽皆铁铸。香亭在东西配殿之间,方形,面阔进深均为5.8米、通高8.3米,黄琉璃瓦九脊重檐歇山顶,亭内设神龛,供碧霞元君铜像。院北部大殿5间,面阔24.7米、进深15.1米、通高13.7米,四柱七架梁重梁起架十一楝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屋顶的瓦、大脊螭吻、垂脊、垂兽、歇山等构件皆铜铸。大脊上饰双凤缠枝花纹,碱脊有6只走兽和10个仙人饰物,檐上瓦钉处饰立体的走龙,构件为铜铸,歇山与山墙交角处饰人物图案,每面9个。殿内槽上施四榕隔架半拱,柱上施井字形天花板,正间内斗拱相围呈八角形藻井,中间高浮雕盘龙戏珠。正间神台上装木构雕花神龛,供碧霞元君和二侍女铜像,东次间神台上供眼光奶奶及二侍女铜像,西次间神台上供送子娘娘和二侍女铜像。正间殿内悬挂御赐巨匾“福绥海宇香亭前两侧立有铜碑。东为敕修泰山天仙金阙碑,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立。西为钦修泰岳大功告成赐灵佑宫金碑,1625年(明天启五年)立。东碑南为“万岁楼”,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铸。楼上部为香炉,下面为鼎,因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铭文而称万岁楼。西碑南有千斤鼎,因连鼎加座一千斤而名之,鼎方唇直口,圈底三兽蹄足。腹部有铭文。
祠于明成化、弘治,嘉靖年间拓建重修,正殿施铜瓦。清顺治年间建歌舞楼。康熙年间庙被毁后重建。乾隆年间建御碑亭及钟鼓楼。同治年间建香亭。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规模及范铜构件,建筑风格所存无多,今保留者为清中晚期风格。
玉皇庙位于天柱峰顶,是岱顶最高的一组古建筑群,又称玉皇顶,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庙南北长23.5米、东西宽28.5米,总面积约669.8平方米。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组成。山门外下方有方台,台上有石表,亦称神主石、无字碑,另有明清石刻。
山门面阔3.57米、进深2.5米、通高4.45米,卷棚筒瓦歇山顶,券石砌拱形门洞,高2.35米、宽1.5米,门额嵌“敕修玉皇顶”。北门额嵌“泰山极顶”石匾。进山门,院中有极顶石,高岀地面半米左右,围以石栏。院内还有“古登封台”、郭沫若诗碑以及清代的“东天一柱”、“天左一柱”等石刻。玉皇殿面阔3间10米、进深8米、通高6.1米,四柱七擦五架梁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筒瓦、板瓦、螭吻、垂脊、垂兽、走兽等均铁铸。殿内石砌台上置木雕神龛,内供明代铸玉皇大帝及二侍童铜像。龛有木匾额“柴望遗风”。殿前东侧有迎旭亭,即观日亭,面阔3间8.27米、进深6.8米、通高5.8米,四拄八樟六架梁前后廊式,悬山卷棚顶。殿前西侧为望河亭,面阔进深及建筑形式与迎旭亭同。迎旭亭北接东禅房3间,面阔10.2米、进深4.1米、通高3.7米,四樟四架梁硬山卷棚顶。望河亭北接西禅房2间,面阔6.8米、进深4.1米、通高3.7米,七樟硬山卷棚顶。
玉皇庙原建在极顶石上,1483年(明成化十九年)重修时将玉皇庙后移,露岀极顶石,并增建迎旭、望河二亭。清代又多次重修。1958年、1978年分别重修大殿和亭子。:1982年翻修玉皇殿,玉皇顶前盘道两侧有诸多大字题刻。东南方石坪宽敞,因名平顶峰。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在此建乾坤亭,中有碣,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毁于民国初,碣毁于“文化大革命”初。
青帝官青帝广生帝君上庙,位于极顶西南约100米处,坐北朝南为二进式庙宇,平面呈方形。由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庙门1间,石砌拱形门,条石平铺,面阔3.5米、进深1.9米、通高3.27米。正殿3间,三柱五架梁六楝前廊式,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面阔11.25米、进深7.5米、通高7.6米,四柱五架梁六標前后廊式,卷棚硬山顶。正殿与东西配殿前廊相连成环廊。西为神憩宫,有正殿、东西配殿,祀木雕元君卧像。现为招待所。
孔子庙位碧霞祠西北,后寝宫西南的望吴峰下,东西长25.7米、南北宽15.5米,现存庙门、院墙及殿基。庙门为券石发券的拱形门,其上用条石平铺卷棚歇山顶,面阔3.55米、进深1.92米、通高4.37米,门前有石台,台下有阶通天街。正殿、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10.1米、进深5.10米,残墙高2米。望吴峰旧称孔子岩,即《韩诗外传》称孔子望吴国阊门白马处。明代曾建过化亭,后圮。于岩下建孔子庙。嘉靖、万历年间,朱衡、郝大猷、查志隆相继修葺,奉四配像。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杨霖又重建,著石为像。前有石坊题“望吴圣迹。1984年重修盘道和石坊。
日观峰玉皇顶东南为平顶峰。平顶峰东为日观峰,旧称介丘岩。古人谓之周观、秦观、越观。峰西侧为唐宋封禅旧址。清时曾在此处发现玉策、玉匣。峰巅旧有迎旭亭,今为气象站。1983〜1984年在峰东侧建六角亭及观日长廊。峰北有巨石斜刺苍穹,称“拱北石”,又称“探海石”。游人常常攀跻岩上观赏旭日东升的壮美景色。
舍身崖日观峰南为舍身崖,三面陡崖如削,壁立千仞。过去常有人为祛亲人病灾,祈求神灵,在此投崖舍身。明人何起鸣在此筑栏并立碣“爱身”,崖顶有巨石兀立,俗称“幡干石",又曰“瞻鲁台",传孔子曾于此瞻望鲁都。今之石栏为1965年建。仙人桥舍身崖西为仙人桥,两崖之间三巨石衔接如梁悬在空中,下临深涧,故谓仙人桥,为岱顶一奇观。桥西首巨石坦豁,称望海石。
四、岱阴名胜
后石坞有八仙洞、独足盘、元君庙、天空山等,峰险谷深,奇松峥蝶,流水潺潺,为一幽远静谧的绝佳去处。今存碑碣14块、石刻
30处。明万历间辟独足盘小径,此处松石兀立如笋,人谓之笋城,南临洗鹤湾。独足盘北为元君庙,俗呼姑子庙。庙北为天空山。庙分东西两院。西院有正殿和东西配殿,正殿3间面阔&6米、进深7.6米、通高6.7米,砖石建造,七檩前廊式,顶部已毁,山墙及后墙基本完好;东配殿2间,面阔进深4.7米,山墙、后墙残高3米;西配殿3间面阔9米、进深4.6米、通高6米,五檩硬山顶,顶全部塌毁,现存有须弥座神台,其东又一间,顶已毁。殿后是黄花洞,殿东是吕祖洞,为东院圣母寝宫楼的底层。东院由透天门、正殿、东配殿、圣母寝宫楼等组成。正殿3间,面阔9米、进深4.6米、通高6米;东配殿3间,面阔12.2米、进深4.2米、通高4.7米,顶毁墙存。圣母寝宫楼在西侧,面阔3间9.4米、进深7.15米,七檩前廊式,条石砌前后墙及山墙,顶部塌毁,墙壁残存6米,其下两层塌毁仅存柱洞。庙南有比丘尼墓一座。两院中有重修碑12块。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数次重修该庙。同治八年重修,改称石坞青云庵。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又重修,称后石坞庙。天空山俗称玉女山,其颠平坦称尧观台,台前有黄花洞,传为玉女修真处,中有灵异泉。东一洞曰莲花,石瓣倒缀如莲,即所谓后石屋。
佛爷寺位麻塔办事处和尚庄西,距岱顶直线距离6.3公里,寺原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向阳山坡上,“文化大革命”中古建筑被拆毁。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此处山高林密静谧深邃,南临卖饭棚子,西临摩天岭,东南有莲花峰、周明堂、天井湾,东有玉泉,故又名 “谷山玉泉寺”。
寺创建于北魏,金、元两代又有增修。今存石碑6通,银杏数株。“文化大革命”前,院内台基上有大雄宝殿等古建筑。大雄宝殿内有释加牟尼、十八罗汉塑象及壁画。五、西路名胜
黑龙潭潭位于西溪,腹大口小,西侧为西百丈崖。光绪年间,知县毛蜀云在潭畔建石亭曰西溪石亭。潭北溯溪而上,北百丈崖下为老龙窝,崖上悬流奔泻如白练倒悬,飞珠溅玉,故名“天绅”。崖上石坪数亩,其上拱桥飞架,桥名长寿,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所建。1965年,桥两侧各建一石亭。
无极庙位长寿桥北,西靠盘路,东面临溪,隔溪为竹林寺旧址。此处原为竹林寺墓塔林遗址,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此建无极庙。庙由山门、东西配殿和禅房等组成。庙门一间面阔3米、进深2.2米、通高4.4米,石筑五脊硬山顶。正殿3间,全石材建造,面阔9.05米、进深5.1米、通高5米,四柱四檩前廊式,单脊硬山顶。殿内施方石中柱,条石铺顶。瓦面大脊等皆石雕凿而成。正殿两侧各有耳房1间,单脊硬山雕顶;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95米、进深4米、通高3.15米,顶用条石平铺,西配殿后有南屋西屋各3间,面积、形式与配殿相同。
扇子崖无极庙西北2公里处是天胜寨。赤眉军曾在天胜寨设校场。天胜寨遗址尚存有寨门、寨墙、石臼、张旗石、演武场等遗址。北为玉皇洞,洞西北为鸡冠峰,峰西为扇子崖,明人杨博题“仙人掌”。西为傲徕峰,又名芙蓉峰。峰崖交接处的山口前筑有扇子崖庙,又名原始天尊庙。庙依山而建,门东向,院东西长26米,南北宽16.35米,由元始天尊殿、卷棚、东西配殿与山门组成。元始天尊殿创建于明代,3面间阔10.75米、进深、通高均7.3米,墙壁用18层条石砌到屋檐,冰盘式出檐,板瓦硬山顶。内部券石发券拱形顶,南向开一门两窗,殿内条石铺地,后部砌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只存胎架。卷棚3间面阔9.85米、进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
顶,后开门。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5米、进深4.3米,六檩廊式,顶部塌毁,现存残墙高2.3米。庙门位于正殿东侧。砖柱券石砌拱形门,门高2.45米、宽1.5米。现东西配殿全部塌毁,卷棚顶部檩架脱落,部分屋面塌毁。殿西原有地母宫、吕祖洞、太阳庙各3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仅存断墙残垣,西侧还有圣贤洞等古迹。
第二节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位于泰城西北部。庙南北长465.7米,东西宽236.7米,总面积96637.2平方米。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60余间,碑碣175块,汉画像石60余块,古松、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0余种,为泰安最著名的一处名园胜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志》载:“博有岱山庙。”《风俗通义》载:“岱宗庙在博县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水经注》引《从征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宽八丈。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库中有汉时旧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未贵侯(宋本作永贵•王国维注)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唐宋时期,岱庙基本形成规模,庙墙范围与现在相同。天贶殿创建于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124年(宋宣和六年)重修。宋代的岱庙已有殿、堂、阁、门亭、库、馆、观、廊、庑813间.1178年(金大定十八年),除城墙外,庙内建筑全部毁于火。金大定十九至二十一年按旧制重修。1347年(元至正七年),创建仁安殿,重修唐槐院的建筑,建新堂5间及西神库。1461年(明天顺五年),重修殿宇、周廊、门观、缭垣等。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寝宫及炳灵、延禧二宫,重建其余殿、堂、阁、楼、庑、廊等建筑。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整修全庙。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天贶殿及其它建筑。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地震波及泰安,岱庙损毁严重。同年开始重修全部建筑,重建后寝宫、钟鼓楼、御碑楼、仁安门、配天门、厚载门、延禧殿、东西华门并楼、四角楼。创建经堂5间、配殿2座,环咏亭、鲁班殿俱用金珠彩画油漆,康熙十六年竣工。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发帑兴修,凡神像大殿以及各殿宇、廊庑、门垣全行拆改新修。民国时期,岱庙迭遭兵燹,角楼被毁,庙内建筑、古木亦有损毁。1959年,翻修东御座、天贶殿、后寝宫、东西寝宫。1984年,重建厚载门及门楼,重建正阳门。
遥参亭为岱庙前亭,古名“草参门”,古人有事泰山先在此参拜,再入庙致祭。亭位岱庙正阳门之前,丹垣周匝,南北长66.20米,是一个二进过亭式院落,由南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后山门等组成。唐代建草参门,宋代在门内建亭。亭前有四柱三门式石坊额曰“遥参亭”,坊两侧有铁狮对置。
遥参亭后为岱庙坊,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坊北正对正阳门。
正阳门为岱庙正门,门两侧各有掖门,东曰仰高、西曰见大。正阳门到厚载门由南到北依次为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中轴线东侧南为汉柏院,北为东御座;西侧南为唐槐院,北为雨花道院。后寝宫以北为后花园。
配天门5间,面阔25.35米、进深10.5米、通高11.1米,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门前有明代铜狮一对。配天门两侧原有三灵侯殿和太尉殿各3间,“文化大革命”初拆毁。配天门两侧有碑碣20块,东南方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西南方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此外,元代《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和《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及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也较著名。
仁安门5间,面阔25.25米、进深11-15米、通高11米,三柱七架梁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仁安门两侧原有东西神门,“文化大革命”初拆除。门前有石狮一对。
天贶殿岱庙主殿,明称峻极殿,内祀泰山神。殿身建在高岀地面2.65米的宽广石台基上,下层台基东西长49.82米,南北宽35.2米,其上石砌殿基长45.67米、宽19.75米、高0.6米。正殿9间,面阔43.67米、进深4间17.18米、通高22.3米,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有伏罳。正间和次间内设藻井。殿内西、北、东三面墙壁上彩绘“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长62米、高3.30米,绘有宫廷送行、岀巡、地方迎送、宫廷迎接等场面,共有697个形态各异的人物,画面布局严谨,疏密相宜,俨然帝王出巡缩影。殿内供泰山神像,“文化大革命”初被砸.1984年重塑。殿内摆乾隆年铜五供、明清铜鼎、铜鉴、铜壶等大型供器。正殿前两侧有乾隆御碑亭,内立乾隆帝登岱诗碑。殿前接大露台,东西长29.50米、南北宽21.85米、高2.55米。台东、西、南三面立石雕单勾栏,台上置两只宋代铁桶和一座明代大铁香炉。露台南面有孤忠柏,南为扶桑石,再南为阁老池,池内及周围有9块玲珑石。殿两侧原有环廊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共108间,绘七十二司闫罗像,建国前塌毁,1982年重建54间廊房。东廊内陈列衡方碑、张迁碑、晋孙夫人碑等历代名碑19块。西廊内陈列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祥兽瑞鸟等汉画像石48块。殿前大院内古松浓荫蔽日,存碑24块,其中有宋代的“封祀坛颂碑”、“天贶殿碑铭”、“大观圣作之碑”;清代的“重修岱庙碑记”等碑。
后寝宫有中、东、西三殿。中殿5间,面阔23.10米、进深13.27米、通高11.70米,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东西寝殿位正殿两侧,面阔12.70米、进深9.45米、通高9.60米,灰筒瓦九脊歇山顶。后寝宫原奉东岳大帝后妃淑明,现为泰山文物展室,东西寝宫两侧各有一垂花门。
后花园东有金阙,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铸,原在碧霞祠内,明末移山下灵应宫,1972年移后花园。西有铁塔,铁塔为明嘉靖时铸,原在天书观,1973年移后花园。后花园内陈列有大量盆景及各类观赏花木。
汉柏院位庙内东南部,因院中有汉柏而得名,现存汉柏五株,枝杈如虬龙盘旋。“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院北为炳灵殿旧址,1929年毁。1959年在此建汉柏亭。院内共有碑碣90块,其中东墙内嵌53块,亭基四周嵌23块,院中立14块(其中有邓颖超、刘海粟题词碑)。
东御座在汉柏院北。五代前为三茅殿,辽代时为迎宾堂,清代拓建为驻跸亭,后称东御座。现辟为古木家俱和泰山祭器的展室。由垂花门、仪门、正殿、东西厢房等组成。正殿5间,建在长19.06米、宽1.7米的石台基上,面阔18・8米、进深10.1米、通高6.8米,四柱六架八檩前后廊式卷棚硬山顶。院内有古柏多株、松树1株、腊梅1株,并有秦刻石、宋青帝碑、朱德、陈毅及郭沫若诗碑等。
唐槐院位岱庙西南部,因有1株唐槐而得名。院内原有延禧殿、诚明堂、御香亭、环咏亭等建筑。环咏亭四壁原嵌有历代名人碑碣。院内建筑均在民国时期毁于兵燹。1952年,在唐槐枯枝中植一小槐,现已长成大树,树冠扶疏,名古槐抱子。延禧殿为雨花道院,建国后辟为宿舍。唐槐院内现驻文物局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