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编 泰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859
颗粒名称: 第三十二编 泰山
分类号: K928.3
页数: 36
页码: 683-718
摘要: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她位于鲁中地区,主峰在泰安境内。
关键词: 泰安市 泰山

内容

第三十二编泰山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她位于鲁中地区,主峰在泰安境内。
  泰山高大厚重的形象和区域气候现象,使古人感到神秘莫测,因此对泰山备极尊崇,古代帝王巡狩,必“天子亲至”。由巡狩、柴望逐渐嬉变为封禅祭告,泰山地位愈益提高,影响越来越大。封建统治者利用泰山假神道设教,使儒释道及民间神祗汇于泰山,并对泰山神屡加封号,使东岳庙遍布天下;慈惠女神碧霞元君俨然成为泰山女皇,泽被大江南北,香火历久不衰。这一切又融入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乃至文学创作和语汇当中,产生着广泛持久的影响。象泰安、泰山为人间、天上,漆河以西为阴曹地府的说法广为流传,而“稳如泰山”、“安如泰山”、“泰山压顶"、“泰山鸿毛”等语汇几乎妇孺皆知。人们用泰山、泰山北斗来称誉孔夫子和学问泰斗。
  郭沫若说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泰山又是一座天然博物馆,泰山杂岩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层之一。是我国太古宙科马提质绿岩带典型地区,也是早前寒武纪多期次构造一岩浆演化研究的典型地区,是研究华北前寒武纪古老陆台形成演化的窗口,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奥秘的野外实验室。闻名中外的张夏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在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和地层学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罕见的“桶状构造”及动滑动构造已引起中外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泰山现存历代摩崖刻石近千处、碑碣数百块。海内瑰宝秦李斯碑和被称为“榜书之宗”的经石峪刻石及封禅实物唐摩崖,在中国碑苑中居于重要位置。泰山的古建筑独具特色,堪与太和殿、大成殿妣美的岱庙天呪殿和“天上宫阙”碧霞祠不啻建筑艺术史上的如椽之笔。泰山植被跨越三个温度带,层次分明,种类繁多,堪称山东地方植物研究的硕大无朋的资料库。其中有水杉、银杏等活化石,而虬枝如戟的汉柏则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的人世沧桑。
  泰山的自然景观具有雄奇险秀的特色,整个山体呈拔地通天的磅礴气势,酸岩峥蝶,奇峰兀立,清溪如带。赖于泰城各界人民及泰山林业工人30多年的辛勤努力,葱郁的植被为泰山披上美丽的衣裳。泰山主峰之阳为主景区,又称登天景区。主峰正北为清深幽远的佛爷寺景区,西北为风景如画的三岔桃花源景区,东北为静谧绝尘的天烛峰景区。主景区分丽、幽、妙、奥、旷五个部分,主要名胜景点60余处。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碧霞佛光等自然奇观更是名贯遐迩。泰山古建筑利用地形特点,自城中心迤北,沿中溪而上次第排开,使岱庙和南天门处于一条中轴线上,将山城连为一体,自然风光与古建筑相映成趣。
  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从孔夫子到康南海历代文人都在泰山留有足迹和难以计数的名篇佳构,晚近以来大量泰山著述的出现,不仅传递泰山文化薪火,亦为中华文化宝库平添珠现。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曾多次凭恃泰山作为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堡垒。赤眉军、姜博士起义军在泰山安营扎寨的遗迹至今尚在。据史籍载,秦汉时期就有职官专掌祭祀泰山。汉代除郡守管理泰山事务外,还设有山虞长负责管理庙宇山林。汉代以后,设管理泰山的专职岳令、庙令。宋初,县治移岱岳镇,始以县令兼管泰山事务,同时设有巡山司、掌岳令、掌岳掾。金、元、明、清时期,地方行政长官均把祭祀、管理泰山作为重要任务。本世纪20、30年代之交建立过文物管理组织;建国后,泰山管理机构逐渐建立健全。为保护泰山古迹,从5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关心支持泰山建设,对名胜景点古建筑进行多次整修,并于1958年、1960年、1979年和1980年先后制定泰山规划。1980年,泰安地区行署制定的《泰山规划》,确定主景区面积19.5平方公里,保护地区面积105.5平方公里,景区面积125平方公里。80年代初,泰安市(县级市)政府为落实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泰山时关于“要把泰山旅游点办成第一流的点”的指示,开展了大规模的泰山建设,泰山上下修葺一新,旅游服务设施逐渐臻于完备。1982年11月,国务院公布泰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始自19世纪60年代的泰山自然科学研究,在本世纪由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参加,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且愈益深入,并取得丰硕成果。人文研究虽未中断,但较之自然科学的研究相对薄弱。泰山研究的目的是保护管理好泰山,充分利用泰山资源。1984年开始,北京大学地理系受建设部委托,在泰安地方政府和泰山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开展对泰山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综合考察评价及保护利用的研究。研究涉及地质、古生物地层、地貌、水文、植物、生态、气候、历史、美学、文学、书法艺术、建筑、园林、旅游、管理体制及航空遥感等学科。重新规划整修后的泰山将以崭新的面貌迎迓四海宾朋的光临。
  第一章风景名胜
  第一节名胜景点
  泰山的名胜景点集中分布于主景区,主景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分为丽(山麓)、幽 (登山东路)、妙(山顶)、奥(后石坞一带)、旷 (登山西路)几个景区,近期,又新辟三岔等自然景区。麓区名胜主要有岱庙、灵应宫、王母池、普照寺、三阳观、五贤祠、冯玉祥墓、樱桃园等;幽区名胜主要有关帝庙、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朝阳洞、对松山、南天门等;妙区名胜主要有天街、碧霞祠、大观峰、玉皇庙、瞻鲁台、仙人桥、日观峰等;奥区名胜主要有后石坞等;旷区名胜主要有黑龙潭、长寿桥、扇子崖等。
  一、麓区名胜
  灵应宫碧霞元君下庙,原名天仙祠。位于蒿里山东0.5里处,南北长153米,东西宽44米,总面积6732平方米。明万历年间敕建,赐额今名。宫坐北朝南,为二进庙宇,前后殿各5楹,1916年前殿毁于火,现存南山门、钟楼、禅房、正殿等建筑。山门临灵山街,面阔5.25米、进深7米、通高6.9米,单檐卷棚歇山顶。山门两侧有康熙三十一年雕刻的石狮一对,须弥座上浅浮雕荷花、麒麟等图案。山门内东侧为钟楼,方形,边长4.60米,二层卷棚歇山顶。正殿建在方形台基上,5间,面阔21.50米、进深12.75米、通高6.75米,五架梁樟带前廊,五脊硬山顶,上覆灰陶筒瓦。殿内现置铜坐像6尊、立像2尊,为明万历、崇祯年间铸造,凤冠龙袍,是万历帝、崇祯帝为太后所铸祈福长寿像(像由天书观移此)。禅房位于正殿东侧,台上3间,面阔6.36米、进深4.55米、通高6.75米。其下有台高2.90米、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9.60米,中开一拱形砖石发卷洞门,高2米、宽2.2米。过门洞可至正殿后院。现存建筑保留了明末清初风格。整座庙除正殿和禅房外,均被泰安汽车制配厂占用。东西配房、环廊已毁,钟楼被当作库房。
  王母池古称“群玉庵”,唐代曾称瑶池。位红门宫东约0.5里处,东临梳洗河,西靠老君堂。庙依山傍水,绿荫蔽日。周围有虬在湾、吕祖洞、八仙桥、虎山水库等名胜。庙由山门、王母池、王母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房、悦仙亭、七真殿和蓬莱阁组成,三进式院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3.6米,东西宽53米,总面积3900平方米。山门为五脊硬山顶。王母池在下院内,池长3.7米、宽3.45米、深1.8米,中间架小石桥,池西有王母泉。池北洞内有宋皇祐五年重修碑1块。中院正殿3间,面阔9.76米、进深7.33米、通高6.3米。四柱七檀五架梁前后步廊式,五脊硬山顶,内祀明代王母铜座像一尊。殿西侧有耳房,东侧为穿堂。东配殿3间,单脊仰瓦硬山顶,正间向后(东)延伸一亭,名“观澜亭”,门上挂“观澜亭”和“咽石山房”匾两方。西配殿3间,单脊仰瓦硬山顶,原供孙思邈,因名药王殿。后院台基上为七真殿,殿分前后两部分。前为廊,面阔15.6米、进深7.2米、通高6.8米。殿内原祀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七真像为海内名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殿东有蓬莱阁2间,面阔6.15米、进深4.4米、通高5.6米,卷棚歇山顶。与正殿相对的有悦仙亭,亭台高出地面2.05米,亭每边长5.35米,通高4.9米,东西均有台阶。
  王母池创建年代无考。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句,可见其时已有王母庙宇,后经历代重修,成为现在规模。1959年,文物部门翻修了王母殿、配殿、悦仙亭。现存建筑保持了清代风格。
  普照寺位于泰山前麓,背靠凌汉峰,南临环山路,东为藤萝沟,东北200米处为烈士祠,西北300米处为投书涧。庙建于唐,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为82米见方的四进式院落,总面积约6724平方米。一层一院,院内松柏蓊郁。庙以一、二山门、大雄宝殿、筛月亭、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楼、亭、廃殿及僧房、禅堂等。
  一山门面阔3间7.7米、进深3.85米、通高5.8米。二柱五樟五架五脊筒瓦硬山顶,门楼式建筑。一山门两侧有钟鼓楼,方形,砖石结构,四角攒尖顶,上下两层,通高7.7米。一、二山门之间院中有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立《重开山记碑》和1880年(清光绪六年)立《重修普照寺碑记》。第二进院中有元代经幢。有正殿(大雄宝殿)建在高0.66米的台基上,面阔3间10.3米、进深8.2米,殿内供释加牟尼铜坐像一尊。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10.35米、进深、通高7.6米,四柱五架梁七樟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正间进深4.8米、通高5.2米,五擦五架梁前廊式建筑,卷棚硬山顶。院内有银杏两株,参天蔽日。正殿两侧有垂花门通后院,后院为第三进院,院内有著名的六朝松,树型宛如奔涌而下的绿色飞瀑。松西侧有筛月亭,亭北为摩松楼(道光年间建),2层各5间,筒瓦五脊硬山顶,面阔19.4米、进深9.87米,今辟为展室。
  中轴线以东有三个院,前二院为禅房,后为石堂院。石堂院内有正房3间,仰瓦单檐硬山顶,面阔10.2米、进深5米、通高5.6米,还有1984年重刻冯玉祥诗碑24块。中轴线以西也有三院,前两院为花园,园中有1984年重刻冯玉祥诗画碑24块及周恩来祝冯焕章六十大寿碑。后院为菊林院,正房5间,与摩松楼相接,面阔16.8米、进深7.3米、通高6.1米,前廊式带耳房,卷棚硬山顶,为冯玉祥息影泰山时住所。院中有师弟松1株,为清僧人所植,何焕章题名“一品大夫”。
  1959年,文物部门重修该寺。1984年,将后院辟为陈列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祠位于普照寺东200米处。祠周围松柏葱郁,景色秀丽。1933年,冯玉祥为纪念滦州起义死难者而建。祠坐北朝南,三进院,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总面积2400平方米。前院建亭3间,亭建在长12.45米、宽10.50米的平台上,通高9.50米,七楝七架梁仰瓦卷棚歇山顶,周有环廊,廊宽2.70米。此亭系祭典所用,亭内祭烈士牌位。亭东南有卧虎石,上刻杨绍麟记冯玉祥建祠之始末的题词,西南有石,石上刻隶书“梅花岗”3字。亭后为中院,有东西配殿,均为五標五架梁卷棚硬山顶,面阔10.20米、进深6.20米、通高6.05米,西配殿祀郭松龄夫妇,东配殿祀郑金生烈 ±0后院建正殿3间,面阔10.20米、进深6.35米,通高5米,为三柱五架梁六樟廊式筒瓦硬山卷棚顶。殿中悬匾曰“籍慰英灵”,内祀在滦州起义中牺牲的施从云、张韦绍等13位烈士。西山墙上有冯玉祥题字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贤祠遗址位于普照寺西北350米处,东为投书涧,西为香峪。原为唐代周朴创建的栖真观。北宋初,孙复、石介迁学馆于此,称泰山上书院。明隆庆间建三贤柯,祠内祀孙复、石介、胡環。清道光时又增祀明宋涛、清赵国麟,称五贤祠。
  祠建在山坡台基上,分东西两院。东院是祠堂,西院是书室,现均圮没。
  三阳观遗址旧称三阳庵。明嘉靖东平炼师王三阳募建,位于全真崖上,东临凌汉峰,离五贤祠约1.5公里。观依山势而建,分前中后三院。由门阁、三观殿、真武殿、混元阁、天仙圣母大殿为中轴线,两侧配以道房客室。前院由山门、影壁、禅房等组成。中院建在比前院高岀3.2米的台阶上,由正殿及禅房组成。后院建在高岀前院13.2米的台基上。1976年,各建筑顶部被拆除。现存混元阁、山门等残破建筑。三阳观上为凌汉峰,上有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石匠姜博士与孙上座在此结寨进行抗金活动的题刻、房基、石臼等遗物。
  冯玉祥墓位于山西南麓大众桥东侧,是一座依山面水的泰山花岗石陵墓。陵墓上方刻有郭沫若题“冯玉祥先生之墓”7个镏金大字,嵌铜浮雕冯玉祥头像。头像下方嵌长方形黑色大理石,镌刻冯玉祥隶书白话诗《我》。墓有石阶66磴,分为4层,象征冯玉祥享年66岁,一生分为四个阶段。陵墓建于1952年。1953年10月冯玉祥骨灰迁葬于此。墓左侧有冯原配刘德贞之墓。
  櫻桃园位于城西杜家庄后,为一避暑胜地。1876年(光绪二年)邑人鲁泮藻在此广植樱桃、青竹,构筑室宇,因名樱桃园,又称鲁氏别墅、鲁家山庄。清末赵尔萃《樱桃园记》描述了当时的景致:“今则田禾茂密,果实缤纷,树可合围,竹可拱把,而池、而鱼、而藕、而菱,鸡鸣禽吟,水木旷瑟,来游者莫不欣然称羡,谓天下以此为佳境。”如今的鲁家山庄,樱桃翠竹仍现勃勃生机,山门前有两株高达10余米的白玉兰树,东院亭台保留较完整。樱桃园东临深涧,顺涧而北有乌龙潭,北行0.5公里东崖山坳中有一山庄,为樱桃树掩映,因名上樱桃园。自此而上峰险谷奇,林郁溪清,飞瀑奔涌,池潭毗连,实为一风光绮丽的佳境。
  二、中路名胜
  关帝庙原名关帝祠,又称山西会馆。位于岱宗坊北0.5里处盘道西侧,为东路现存第一组古建筑群,创建年代无考。明朝曾有过小规模修葺,后历经清康熙、乾隆、咸丰朝拓修而成现在规模。整个建筑分南、北、西三组,南北两部分为主体建筑,西半部原为山西会馆。
  第一组由影壁、南山门、戏台、左右配殿、拜棚、正殿等组成。山门二层,通高9.5米,七樟卷棚顶,进深7.80米。戏台接山门,为四柱方亭式卷棚歇山顶,为酬神赛会时演戏场所。台北为3间拜棚,面阔9.56米、进深7.10米、通高6.40米,五架梁七楝带前后廊,单脊悬山顶。拜棚两侧为东西配殿。面阔3间10.75米、进深7.70米、通高7米,前后步廊式五脊硬山顶。拜棚北为正殿,面阔3间12.05米、进深11.20米、通高10米,四柱五架梁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第二组建筑由东山门、厅、东西厢房、过厅、后殿等组成。后院中有古柏1株,形似虬龙盘绕,树冠荫遮60余平方米。第三组建筑山西会馆,约占整个建筑群的二分之一,大部分已改造,今存南山门、正殿及左右配殿。三组建筑从布局看,一组早于二、三组。
  1983年,有关部门将关帝庙修葺彩画一新,并新建一座仿古式二层楼,作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
  红门宫位于泰山中路盘路上,因岭南崖有红石如门而得名。南至关帝庙130米,北至万仙楼里许,东为中溪。宫分东西两院,东院为佛教寺院,西院是道教庙宇,两院由跨盘路的飞云阁相连。宫前三重石坊,前为一天门坊,中为孔子登临处坊,后为天阶坊。飞云阁为二层门楼式建筑。下层为南北相通的拱形门洞,门高2.6米、宽2.95米、进深11米。上建飞云阁,面阔3间8.1米,五脊筒瓦硬山顶带卷棚悬山前廊,前廊宽1.95米,殿阁进深6.82米。
  东院由山门、弥勒殿、更衣亭、南穿堂等组成。弥勒殿在院内坐北朝南,面阔3间9.3米、进深&7米、通高9米,七架梁九樟带前廊,五脊筒瓦硬山顶。殿内原供弥勒佛,“文化大革命”初毁。更衣亭与山门相对,穿堂式,面阔3间8.5米、进深3间5.7米、通高6.6米,其南头接一套间,东接后廊。此廊临中溪,过去为达宫贵人更衣处。南穿堂面阔3间9.2米、进深6.9米、通高6.5米,卷棚硬山顶。
  西院是碧霞元君中庙,由山门、元君殿、且止亭、南茶亭等组成。山门三面,东向,中门额坊刻“红门宫”,左右二门匾额分刻“泰山圣母”、“显佑万方”。清康熙年间建元君殿3间,面阔10.80米、进深10.75米、通高&40米,四柱七架梁七標五脊筒瓦硬山顶,前带四樟悬山卷棚式走廊。此殿原供元君及送生娘娘、眼光奶奶,“文化大革命”初像毁。且止亭在正殿西侧,朝东,面阔3间10.15米、进深5.45米、通高6.10米。四柱五架梁六擦五脊筒瓦硬山顶带前廊。茶亭与正殿相对。穿堂式面阔3间10.30米、进深7.65米、通高6.85米,四柱六標六架梁卷棚硬山顶。此亭亦名合云亭。元君正殿后是禅房,有正房3间,东西配房各2间。
  红门宫创建年代无考,明代已具备现在规模。现存建筑保留了清代风格。建筑群现存石碑6通、石幢2座,附近有“小洞天”、“醉心”、“小泰山”等铭石及清、民国时期合山会记碑20余通。
  万仙楼位于红门宫北约600米处,为跨盘道门楼式建筑。原祀王母列仙,后增祀碧霞元君。楼下层石砌,东西宽17.40米、进深13.65米、高4.40米,石砌拱形门高3.40米、宽2.90米,南刻“万仙楼”,北刻“谢恩处”。门东侧砌有隐真洞,上层建在下层顶台偏北处,面阔3间13米、进深6.3米、通高11米,立柱七樟九架梁,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前为重檐双步廊式,殿墙下部四周镶嵌明代“朝山进香施财合山会题名碑”共63块。下层东北角有石阶与上层相通。楼建于1620年 (明万历四十八年)现存建筑保存了清代风格。
  楼南50米处有高大古柏3株,名“三义柏”。附近中溪有龟洞o楼北300米处为1946年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万仙楼与纪念碑之间旧称樱桃园,碑东侧断崖有诸多石刻,唐代张炼师与元代红巾军刻迹依稀可辨。斗姆宫古称龙泉观,因东北有龙泉峰而得名,位于万仙楼北1公里盘道东侧,又名妙香院,创建年代无考。隔中溪东有楮楮崗、罗汉崖,北有高老桥。建筑由南而北分前中后三院,山门在中院,西向,两侧分别为钟鼓楼,院中有正殿、东配殿、南穿堂。中院正殿名斗姆殿,原祀北斗众星之母斗姆而得名。面阔3间10米、进深8米、通高8.2米,建在高0.70米的台基上,五柱七架梁七擦前后廊式,绿琉璃瓦五脊硬山顶,殿中正间设须弥座式神台,原供斗姆、今置智上菩萨铜像,正殿东配殿之间有垂花门。东配殿面阔3间9.70米、进深7.35米、通高7.70米,四柱七架梁十樟前后廊式灰陶筒瓦五脊硬山顶。殿内原祀精雕紫檀木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神像毁于“文化大革命”初。殿后临溪向东拓岀一廊,五標五架梁卷棚悬山顶,在此可观赏对面峰峦和溪中景色。南穿堂面阔3间&05米、进深5.25米、通高5.70米,七樟七架梁仰瓦五脊硬山顶,无柱无廊式。过南穿堂可到南院,穿堂东有正房3间,穿堂西侧有小角门连接前院。
  前院有山门、寄云楼,南山门在前院中间。东面为寄云楼,两层西向,下层条石砌成,半地下式。上层木构建筑,砖墙,面阔5间18.3米、进深4.2米,通高7.9米,四柱十三權十一架梁四周回廊式,仰瓦卷棚歇山顶。楼西院中有天然池。后院由后殿、西配殿、东听泉山房组成。后殿面阔3间10.3米、进深8.2米、通高8.5米,五柱十樟七架梁前后廊式筒瓦五脊硬山顶、西配殿面阔4间11.95米、进深5.7米、通高7米,三柱八樟七架梁前廊式,筒瓦五脊硬山顶。听泉山房与西配殿相对,面阔3间9.4米、进深7.15米、通高7.5米,四柱十樟七架前后廊式。在此可望罗汉崖和溪中三潭迭瀑之景。听泉山房北10米处为凉亭。二柱六樟五架梁卷棚顶。垂花门内有禅房正房6间,东西配房各3间。
  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德蕃重建中院大殿。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重修东配殿塑白衣送生子孙像。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重修中院正殿,塑后院子孙圣母像。乾隆五十三年,建钟鼓楼。清中后期和民国初年多次重修。1959年和1982年翻修。保持了清代建筑风格。现庙内重设铜像,香火亦盛。山门对面盘道西侧有巨槐仆地,枯枝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
  南北盘道有众多刻石,其中有吴大澈仿 《琅珈刻石》、《汉镜铭》等。
  壶天阁总理奉安纪念碑以北,古柏夹道,遮天蔽日,人行其中,如入洞穴,人称柏洞。柏洞北有古槐4株,因名四槐树,传为唐植。再北为壶天阁,明嘉靖间称升仙阁。1747年(乾隆十二年)拓建,改称壶天阁。阁为门楼式,跨盘道而建,东西宽14.50米、高4.75米,门洞高3.10米、宽3.50米、进深7.95米,上方镶乾隆御题“壶天阁”。上原有阁楼,早圮。1980年7月峻工,重建殿阁三楹,面阔10米、进深5.40米、通高5.90米,三柱五架七標前廊式重梁起架,黄琉璃瓦九脊硬山顶。阁北有元君殿,坐北朝南,3面间阔11.5米、进深7.2米、通高7.46米,四柱五架梁七樟前后廊式,筒瓦五脊硬山顶。正间内须弥座神台上供元君铜坐像,高1.88米,两腿交叉而坐,两手相抱于胸前,身披道袍,头戴凤冠和宝相花耳坠,形象生动。阁西有倚山亭三间,制作精细。八樟前后廊,上部筒瓦、下部仰瓦卷棚硬山顶。整个建筑保存了清代风格。阁北有回马岭坊一座,古称石关,马至此不能登。岭巅有药王殿、三大士殿等建筑。跨涧有步天桥,桥北有十二连盘,盘西有集《兰亭序》题刻。
  中天门又名二天门。此地土色赤黄,又称黄觇岭,中溪发源于此。岭巅有中天门石坊。由此南眺,远山平畴尽收眼底,北望南天门,盘路如天梯倒挂云中,使人顿生踌躇。此处原有二虎庙,一说所祀黑虎为镇山之王,另说取谐音二乎(方言犹豫)言游人畏登山路遥而逡巡不进。
  五松亭因亭前有五大夫松而得名,又名憩客亭,位御帐坪之上。《史记》载,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在此处松树下避雨,故封松为五大夫。明万历年间五大夫松毁。雍正八年,丁皂保在此补植松株。五松亭创建年代无考,清代重修。1956年,亭由3间拓为5间。亭建在四层条石垒砌的台基上,面阔16.1米、进深6.05米、通高5.75米,四柱五架梁七標环廊式卷棚歇山顶。亭东现存雍正年间松3株,树冠如伞盖。松南面原立“五大夫松坊,1982年改盘道,将坊移松东侧。亭南御帐坪下有云步桥(1928年建,单拱石桥)。桥东有观瀑亭,桥北侧飞瀑奔泻,飞珠溅玉,蔚成大观。此一带崖壁上正草隶篆刻石50余处,令人目不暇接。
  五松亭西北为朝阳洞。洞穴深广如屋,内壁刻有元君像。旧名迎阳亦曰云阳。洞前曾有驻蹿亭,后有元君庙,今圮。对松山在朝阳洞北,两峰夹路对峙,万株虬松覆掩其上,又称万松山。山谷风生,万松摇曳,如惊涛拍岸。此处数十处摩崖刻石,点缀于松涛之间,如红色宝玉镶嵌于绿色挂毯,相映生辉。乾隆曾赋诗曰:“岱岳最佳处,对松真绝奇。”
  南天门又称三天门。位于紧十八盘尽头两山之间的山口上,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再西为望府山,又称月观峰。南天门紧十八盘起始处有升仙坊,坊西有寿星亭。
  南天门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门洞,条石垒砌,券石起拱,四周冰盘式岀檐,东西长9.65米、南北宽6.26米、高4.70米,墙壁为赭红色。拱形门洞宽3.70米、高3.25米,门洞上镶石匾额“南天门”,3字贴金,两侧镶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上层建摩空阁,面阔3间8.43米、进深5.20米、通高5.30米,门上石匾额“摩空阁”3字,绿地贴金。南天门前有一石屋内有天门铭石碑一块,元代杜仁杰撰文、严忠范正书,时为1264年(蒙古中统五年)0门内原有三灵侯祠,后建关帝庙于此,今置东岳大帝铜像。庙面阔11.7米、进深9.6米、通高7.4米,四柱五架梁七標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前廊内有关帝像赞碑。关帝庙前两侧原有东西配殿各3间,民国时塌毁。1984年又根据资料照片在原墙基重建,内祀明万历年铸女神像。
  三、岱顶名胜
  碧霞祠碧霞元君上庙,位于玉皇顶南0.5公里处,北临大观峰,东靠驻蹿亭。庙创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元年间建玉女祠,金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改称灵应宫。嘉靖时称碧霞灵佑宫,今称碧霞祠。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火池、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左右分列东西神门、钟鼓楼、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建筑,南北长76.4米,东西宽39米,总面积2976平方米。照壁、火池在南神门外,照壁北面嵌石板4块,上刻“万代瞻仰”。照壁北有火池1间,又名金藏库,面阔进深均5-30米、通高5.70米,无梁无擦横砖发券,筒瓦五脊歇山顶。火池北上台阶为南神门,上有歌舞楼,北连接东西神门并阁楼,神门跨盘道上。钟鼓楼位东西阁楼北面,面阔、进深均为5.4米,通髙7.38米,方形,重檐五脊歇山顶。北为大山门5间,面阔19.8米、进深11.2米,通高12.15米,五柱九樟七架梁,中柱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筒瓦.板瓦、大脊、垂脊、勾头、滴水、螭吻、走兽等均为铁铸。正次间内置4尊铜像,山门内两侧有东西御碑亭,面阔、进深均6.2米、通高7.9米,施四通柱,九脊重檐歇山顶,亭内为乾隆登岱诗碑。亭北为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13米、进深7.7米、通高&4米、四柱五架梁七權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东殿供眼光奶奶和二侍童铜像,西殿供送生娘娘及二侍童铜象,板瓦、筒瓦、大脊、螭吻、勾头、滴水、走兽皆铁铸。香亭在东西配殿之间,方形,面阔进深均为5.8米、通高8.3米,黄琉璃瓦九脊重檐歇山顶,亭内设神龛,供碧霞元君铜像。院北部大殿5间,面阔24.7米、进深15.1米、通高13.7米,四柱七架梁重梁起架十一楝前后廊式九脊歇山顶,屋顶的瓦、大脊螭吻、垂脊、垂兽、歇山等构件皆铜铸。大脊上饰双凤缠枝花纹,碱脊有6只走兽和10个仙人饰物,檐上瓦钉处饰立体的走龙,构件为铜铸,歇山与山墙交角处饰人物图案,每面9个。殿内槽上施四榕隔架半拱,柱上施井字形天花板,正间内斗拱相围呈八角形藻井,中间高浮雕盘龙戏珠。正间神台上装木构雕花神龛,供碧霞元君和二侍女铜像,东次间神台上供眼光奶奶及二侍女铜像,西次间神台上供送子娘娘和二侍女铜像。正间殿内悬挂御赐巨匾“福绥海宇香亭前两侧立有铜碑。东为敕修泰山天仙金阙碑,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立。西为钦修泰岳大功告成赐灵佑宫金碑,1625年(明天启五年)立。东碑南为“万岁楼”,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铸。楼上部为香炉,下面为鼎,因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铭文而称万岁楼。西碑南有千斤鼎,因连鼎加座一千斤而名之,鼎方唇直口,圈底三兽蹄足。腹部有铭文。
  祠于明成化、弘治,嘉靖年间拓建重修,正殿施铜瓦。清顺治年间建歌舞楼。康熙年间庙被毁后重建。乾隆年间建御碑亭及钟鼓楼。同治年间建香亭。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规模及范铜构件,建筑风格所存无多,今保留者为清中晚期风格。
  玉皇庙位于天柱峰顶,是岱顶最高的一组古建筑群,又称玉皇顶,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庙南北长23.5米、东西宽28.5米,总面积约669.8平方米。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组成。山门外下方有方台,台上有石表,亦称神主石、无字碑,另有明清石刻。
  山门面阔3.57米、进深2.5米、通高4.45米,卷棚筒瓦歇山顶,券石砌拱形门洞,高2.35米、宽1.5米,门额嵌“敕修玉皇顶”。北门额嵌“泰山极顶”石匾。进山门,院中有极顶石,高岀地面半米左右,围以石栏。院内还有“古登封台”、郭沫若诗碑以及清代的“东天一柱”、“天左一柱”等石刻。玉皇殿面阔3间10米、进深8米、通高6.1米,四柱七擦五架梁前后廊式,五脊硬山顶。筒瓦、板瓦、螭吻、垂脊、垂兽、走兽等均铁铸。殿内石砌台上置木雕神龛,内供明代铸玉皇大帝及二侍童铜像。龛有木匾额“柴望遗风”。殿前东侧有迎旭亭,即观日亭,面阔3间8.27米、进深6.8米、通高5.8米,四拄八樟六架梁前后廊式,悬山卷棚顶。殿前西侧为望河亭,面阔进深及建筑形式与迎旭亭同。迎旭亭北接东禅房3间,面阔10.2米、进深4.1米、通高3.7米,四樟四架梁硬山卷棚顶。望河亭北接西禅房2间,面阔6.8米、进深4.1米、通高3.7米,七樟硬山卷棚顶。
  玉皇庙原建在极顶石上,1483年(明成化十九年)重修时将玉皇庙后移,露岀极顶石,并增建迎旭、望河二亭。清代又多次重修。1958年、1978年分别重修大殿和亭子。:1982年翻修玉皇殿,玉皇顶前盘道两侧有诸多大字题刻。东南方石坪宽敞,因名平顶峰。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在此建乾坤亭,中有碣,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毁于民国初,碣毁于“文化大革命”初。
  青帝官青帝广生帝君上庙,位于极顶西南约100米处,坐北朝南为二进式庙宇,平面呈方形。由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庙门1间,石砌拱形门,条石平铺,面阔3.5米、进深1.9米、通高3.27米。正殿3间,三柱五架梁六楝前廊式,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面阔11.25米、进深7.5米、通高7.6米,四柱五架梁六標前后廊式,卷棚硬山顶。正殿与东西配殿前廊相连成环廊。西为神憩宫,有正殿、东西配殿,祀木雕元君卧像。现为招待所。
  孔子庙位碧霞祠西北,后寝宫西南的望吴峰下,东西长25.7米、南北宽15.5米,现存庙门、院墙及殿基。庙门为券石发券的拱形门,其上用条石平铺卷棚歇山顶,面阔3.55米、进深1.92米、通高4.37米,门前有石台,台下有阶通天街。正殿、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10.1米、进深5.10米,残墙高2米。望吴峰旧称孔子岩,即《韩诗外传》称孔子望吴国阊门白马处。明代曾建过化亭,后圮。于岩下建孔子庙。嘉靖、万历年间,朱衡、郝大猷、查志隆相继修葺,奉四配像。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杨霖又重建,著石为像。前有石坊题“望吴圣迹。1984年重修盘道和石坊。
  日观峰玉皇顶东南为平顶峰。平顶峰东为日观峰,旧称介丘岩。古人谓之周观、秦观、越观。峰西侧为唐宋封禅旧址。清时曾在此处发现玉策、玉匣。峰巅旧有迎旭亭,今为气象站。1983〜1984年在峰东侧建六角亭及观日长廊。峰北有巨石斜刺苍穹,称“拱北石”,又称“探海石”。游人常常攀跻岩上观赏旭日东升的壮美景色。
  舍身崖日观峰南为舍身崖,三面陡崖如削,壁立千仞。过去常有人为祛亲人病灾,祈求神灵,在此投崖舍身。明人何起鸣在此筑栏并立碣“爱身”,崖顶有巨石兀立,俗称“幡干石",又曰“瞻鲁台",传孔子曾于此瞻望鲁都。今之石栏为1965年建。仙人桥舍身崖西为仙人桥,两崖之间三巨石衔接如梁悬在空中,下临深涧,故谓仙人桥,为岱顶一奇观。桥西首巨石坦豁,称望海石。
  四、岱阴名胜
  后石坞有八仙洞、独足盘、元君庙、天空山等,峰险谷深,奇松峥蝶,流水潺潺,为一幽远静谧的绝佳去处。今存碑碣14块、石刻30处。明万历间辟独足盘小径,此处松石兀立如笋,人谓之笋城,南临洗鹤湾。独足盘北为元君庙,俗呼姑子庙。庙北为天空山。庙分东西两院。西院有正殿和东西配殿,正殿3间面阔&6米、进深7.6米、通高6.7米,砖石建造,七檩前廊式,顶部已毁,山墙及后墙基本完好;东配殿2间,面阔进深4.7米,山墙、后墙残高3米;西配殿3间面阔9米、进深4.6米、通高6米,五檩硬山顶,顶全部塌毁,现存有须弥座神台,其东又一间,顶已毁。殿后是黄花洞,殿东是吕祖洞,为东院圣母寝宫楼的底层。东院由透天门、正殿、东配殿、圣母寝宫楼等组成。正殿3间,面阔9米、进深4.6米、通高6米;东配殿3间,面阔12.2米、进深4.2米、通高4.7米,顶毁墙存。圣母寝宫楼在西侧,面阔3间9.4米、进深7.15米,七檩前廊式,条石砌前后墙及山墙,顶部塌毁,墙壁残存6米,其下两层塌毁仅存柱洞。庙南有比丘尼墓一座。两院中有重修碑12块。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数次重修该庙。同治八年重修,改称石坞青云庵。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又重修,称后石坞庙。天空山俗称玉女山,其颠平坦称尧观台,台前有黄花洞,传为玉女修真处,中有灵异泉。东一洞曰莲花,石瓣倒缀如莲,即所谓后石屋。
  佛爷寺位麻塔办事处和尚庄西,距岱顶直线距离6.3公里,寺原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向阳山坡上,“文化大革命”中古建筑被拆毁。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此处山高林密静谧深邃,南临卖饭棚子,西临摩天岭,东南有莲花峰、周明堂、天井湾,东有玉泉,故又名 “谷山玉泉寺”。
  寺创建于北魏,金、元两代又有增修。今存石碑6通,银杏数株。“文化大革命”前,院内台基上有大雄宝殿等古建筑。大雄宝殿内有释加牟尼、十八罗汉塑象及壁画。五、西路名胜黑龙潭潭位于西溪,腹大口小,西侧为西百丈崖。光绪年间,知县毛蜀云在潭畔建石亭曰西溪石亭。潭北溯溪而上,北百丈崖下为老龙窝,崖上悬流奔泻如白练倒悬,飞珠溅玉,故名“天绅”。崖上石坪数亩,其上拱桥飞架,桥名长寿,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所建。1965年,桥两侧各建一石亭。
  无极庙位长寿桥北,西靠盘路,东面临溪,隔溪为竹林寺旧址。此处原为竹林寺墓塔林遗址,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此建无极庙。庙由山门、东西配殿和禅房等组成。庙门一间面阔3米、进深2.2米、通高4.4米,石筑五脊硬山顶。正殿3间,全石材建造,面阔9.05米、进深5.1米、通高5米,四柱四檩前廊式,单脊硬山顶。殿内施方石中柱,条石铺顶。瓦面大脊等皆石雕凿而成。正殿两侧各有耳房1间,单脊硬山雕顶;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95米、进深4米、通高3.15米,顶用条石平铺,西配殿后有南屋西屋各3间,面积、形式与配殿相同。
  扇子崖无极庙西北2公里处是天胜寨。赤眉军曾在天胜寨设校场。天胜寨遗址尚存有寨门、寨墙、石臼、张旗石、演武场等遗址。北为玉皇洞,洞西北为鸡冠峰,峰西为扇子崖,明人杨博题“仙人掌”。西为傲徕峰,又名芙蓉峰。峰崖交接处的山口前筑有扇子崖庙,又名原始天尊庙。庙依山而建,门东向,院东西长26米,南北宽16.35米,由元始天尊殿、卷棚、东西配殿与山门组成。元始天尊殿创建于明代,3面间阔10.75米、进深、通高均7.3米,墙壁用18层条石砌到屋檐,冰盘式出檐,板瓦硬山顶。内部券石发券拱形顶,南向开一门两窗,殿内条石铺地,后部砌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只存胎架。卷棚3间面阔9.85米、进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后开门。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5米、进深4.3米,六檩廊式,顶部塌毁,现存残墙高2.3米。庙门位于正殿东侧。砖柱券石砌拱形门,门高2.45米、宽1.5米。现东西配殿全部塌毁,卷棚顶部檩架脱落,部分屋面塌毁。殿西原有地母宫、吕祖洞、太阳庙各3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仅存断墙残垣,西侧还有圣贤洞等古迹。
  第二节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位于泰城西北部。庙南北长465.7米,东西宽236.7米,总面积96637.2平方米。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60余间,碑碣175块,汉画像石60余块,古松、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0余种,为泰安最著名的一处名园胜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志》载:“博有岱山庙。”《风俗通义》载:“岱宗庙在博县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水经注》引《从征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宽八丈。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库中有汉时旧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勒建武十三年未贵侯(宋本作永贵•王国维注)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唐宋时期,岱庙基本形成规模,庙墙范围与现在相同。天贶殿创建于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124年(宋宣和六年)重修。宋代的岱庙已有殿、堂、阁、门亭、库、馆、观、廊、庑813间.1178年(金大定十八年),除城墙外,庙内建筑全部毁于火。金大定十九至二十一年按旧制重修。1347年(元至正七年),创建仁安殿,重修唐槐院的建筑,建新堂5间及西神库。1461年(明天顺五年),重修殿宇、周廊、门观、缭垣等。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重修寝宫及炳灵、延禧二宫,重建其余殿、堂、阁、楼、庑、廊等建筑。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整修全庙。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天贶殿及其它建筑。1668年(清康熙七年),郯城地震波及泰安,岱庙损毁严重。同年开始重修全部建筑,重建后寝宫、钟鼓楼、御碑楼、仁安门、配天门、厚载门、延禧殿、东西华门并楼、四角楼。创建经堂5间、配殿2座,环咏亭、鲁班殿俱用金珠彩画油漆,康熙十六年竣工。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发帑兴修,凡神像大殿以及各殿宇、廊庑、门垣全行拆改新修。民国时期,岱庙迭遭兵燹,角楼被毁,庙内建筑、古木亦有损毁。1959年,翻修东御座、天贶殿、后寝宫、东西寝宫。1984年,重建厚载门及门楼,重建正阳门。
  遥参亭为岱庙前亭,古名“草参门”,古人有事泰山先在此参拜,再入庙致祭。亭位岱庙正阳门之前,丹垣周匝,南北长66.20米,是一个二进过亭式院落,由南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后山门等组成。唐代建草参门,宋代在门内建亭。亭前有四柱三门式石坊额曰“遥参亭”,坊两侧有铁狮对置。
  遥参亭后为岱庙坊,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坊北正对正阳门。
  正阳门为岱庙正门,门两侧各有掖门,东曰仰高、西曰见大。正阳门到厚载门由南到北依次为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中轴线东侧南为汉柏院,北为东御座;西侧南为唐槐院,北为雨花道院。后寝宫以北为后花园。
  配天门5间,面阔25.35米、进深10.5米、通高11.1米,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门前有明代铜狮一对。配天门两侧原有三灵侯殿和太尉殿各3间,“文化大革命”初拆毁。配天门两侧有碑碣20块,东南方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西南方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此外,元代《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和《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及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也较著名。
  仁安门5间,面阔25.25米、进深11-15米、通高11米,三柱七架梁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仁安门两侧原有东西神门,“文化大革命”初拆除。门前有石狮一对。
  天贶殿岱庙主殿,明称峻极殿,内祀泰山神。殿身建在高岀地面2.65米的宽广石台基上,下层台基东西长49.82米,南北宽35.2米,其上石砌殿基长45.67米、宽19.75米、高0.6米。正殿9间,面阔43.67米、进深4间17.18米、通高22.3米,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有伏罳。正间和次间内设藻井。殿内西、北、东三面墙壁上彩绘“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长62米、高3.30米,绘有宫廷送行、岀巡、地方迎送、宫廷迎接等场面,共有697个形态各异的人物,画面布局严谨,疏密相宜,俨然帝王出巡缩影。殿内供泰山神像,“文化大革命”初被砸.1984年重塑。殿内摆乾隆年铜五供、明清铜鼎、铜鉴、铜壶等大型供器。正殿前两侧有乾隆御碑亭,内立乾隆帝登岱诗碑。殿前接大露台,东西长29.50米、南北宽21.85米、高2.55米。台东、西、南三面立石雕单勾栏,台上置两只宋代铁桶和一座明代大铁香炉。露台南面有孤忠柏,南为扶桑石,再南为阁老池,池内及周围有9块玲珑石。殿两侧原有环廊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共108间,绘七十二司闫罗像,建国前塌毁,1982年重建54间廊房。东廊内陈列衡方碑、张迁碑、晋孙夫人碑等历代名碑19块。西廊内陈列车马出行、乐舞百戏,祥兽瑞鸟等汉画像石48块。殿前大院内古松浓荫蔽日,存碑24块,其中有宋代的“封祀坛颂碑”、“天贶殿碑铭”、“大观圣作之碑”;清代的“重修岱庙碑记”等碑。
  后寝宫有中、东、西三殿。中殿5间,面阔23.10米、进深13.27米、通高11.70米,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东西寝殿位正殿两侧,面阔12.70米、进深9.45米、通高9.60米,灰筒瓦九脊歇山顶。后寝宫原奉东岳大帝后妃淑明,现为泰山文物展室,东西寝宫两侧各有一垂花门。
  后花园东有金阙,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铸,原在碧霞祠内,明末移山下灵应宫,1972年移后花园。西有铁塔,铁塔为明嘉靖时铸,原在天书观,1973年移后花园。后花园内陈列有大量盆景及各类观赏花木。
  汉柏院位庙内东南部,因院中有汉柏而得名,现存汉柏五株,枝杈如虬龙盘旋。“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院北为炳灵殿旧址,1929年毁。1959年在此建汉柏亭。院内共有碑碣90块,其中东墙内嵌53块,亭基四周嵌23块,院中立14块(其中有邓颖超、刘海粟题词碑)。
  东御座在汉柏院北。五代前为三茅殿,辽代时为迎宾堂,清代拓建为驻跸亭,后称东御座。现辟为古木家俱和泰山祭器的展室。由垂花门、仪门、正殿、东西厢房等组成。正殿5间,建在长19.06米、宽1.7米的石台基上,面阔18・8米、进深10.1米、通高6.8米,四柱六架八檩前后廊式卷棚硬山顶。院内有古柏多株、松树1株、腊梅1株,并有秦刻石、宋青帝碑、朱德、陈毅及郭沫若诗碑等。
  唐槐院位岱庙西南部,因有1株唐槐而得名。院内原有延禧殿、诚明堂、御香亭、环咏亭等建筑。环咏亭四壁原嵌有历代名人碑碣。院内建筑均在民国时期毁于兵燹。1952年,在唐槐枯枝中植一小槐,现已长成大树,树冠扶疏,名古槐抱子。延禧殿为雨花道院,建国后辟为宿舍。唐槐院内现驻文物局机关。
  第二章碑碣石刻
  泰山石刻主要是碑碣和摩崖刻石。现查明有碑、摩崖刻石1300余处(块),集中分布在岱庙、岱麓、登泰山盘路、岱顶等处,其中岱庙150余处、岱麓200余处、盘路570余处、岱顶250余处、岱阴40余处、岱西70余处。最古者为秦泰山刻石,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经石峪刻石、纪泰山铭以及衡方碑、张迁碑不仅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还是书法艺术史上的代表作。碑碣石刻的作者有帝王将相,亦有寻常百姓,内容主要有记事、颂景、题景等。从中可以领略到泰山文化的深邃内涵。
  第一节秦泰山刻石
  刻石立于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原刻石高约132厘米,上面广狭不等,共刻字22行,每行12字,计222字。文以西北东南为序,西面6行,北面3行,东面6行,南面7行,最末行“制曰可”3字,复转在西面棱上。其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8字;均为李斯篆书,字径6.1厘米。现存二世诏书残石2块,计4行10字。前行存“斯臣去疾”4字,竖连一石,其余3行各存行首2字;横连一石,即“昧死臣请矣臣”6字。现陈列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据文献载,1114年(宋政和四年)拓墨本可读者有146字。明万历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祠东庑,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曰矣臣昧死请”。1740年(乾隆五年)碧霞祠毁于火,石遂失。: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泰安令蒋因培与邑人柴兰皋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仅存“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10个字,嵌石于岱顶东岳庙西新筑之室。1832年(道光十二年)庙墙塌毁,室圮。县令徐宗干将刻石移嵌至岱庙道院壁间,并题跋叙述事情原委。1890年(光绪十六年),刻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命人搜寻,得石于城北门桥下,仍置道院。1910年(宣统二年)四月,县令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建石屋,护以铁栏。1928年,刻石移东御座院内。建国后,将石就地嵌于亭内保护。
  1740年(乾隆五年),邑人聂剑光据明拓29字摹刻一石,勒于县署土地祠。1826年(道光六年),知县徐宗干摹刻旧拓29字本,嵌于环咏亭西壁。聂、徐二人所摹刻石现陈列于岱庙碑廊。
  第二节摩崖刻石
  经石峪刻石刻石位于斗母宫东北约600米处,龙泉峰西侧。经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卷》)刻于坡度较缓的石坪上。石坪南北长40.8米,北部宽60米,南部宽32米,总面积1900余平方米。刻字37行,每行2〜54字不等,字径50厘米,隶书。原刻约2500字,现存1067字。
  因石坪上未留下年代及刻书者姓名,这两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明王世贞说:“俗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帖目》云:“泰岳之阳刻金刚经,大尺许,相传为王右军书,今考其笔法实与邹县北齐韦子深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作无疑。”《泰山道里记》云:“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彳来山刻石经二,俱隶书字,字迹古劲,与此如岀一手,则是经当亦子椿书也?”一般认为,石经为北齐人所书,郭沫若同意此说。还有一种安道乙书的说法。
  金刚经刻石笔力遒劲,兼有篆隶笔意,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但经过千百年风雨剥蚀,加之捶拓无度和人为破坏,刻字已残泐磨灭过半。建国后,经石峪被列为文保单位。1965年,在石坪北面砌石坝,改水道于刻石西侧。1982年10月,省政府又拨专款在石坪周围筑石栏杆加以保护。
  纪泰山铭唐玄宗“纪泰山铭”,亦称唐摩崖,刻于726年(唐开元十四年),铭文刻在岱顶大观峰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字大45X56厘米。此碑为汉以来碑碣之最,其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撰,文词雅训,对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艺术,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新、旧《唐书•郊祀志》和地方志乘载有全部碑文。
  据文献记载,碑文曾贴过金,到元时已脱落。由于捶拓者冬季在碑下篝火,剥蚀严重。明人叶彬曾补刻108字,形似小异。也有人说碑下截为道人积薪毁于火。乾隆初,邑人大学士赵国麟以旧本摹补,字形差小。铭西侧原有从封诸王群臣衔名四列,字径5厘米,有方界格,很少有人著录,故流传绝少。明嘉靖间,在其上刻大字,唐刻遂大部分湮灭。1797年(嘉庆二年)春,署山东按察使孙星衍等来谒岱宗,命人精拓。当时尚存岐王臣范、咸王臣林、延王臣涸及张说、尉大雅、刘敬之、孙元庆等衔名,现已全部湮灭。铭文已残字26个,不可辨认的6个。“岁云嘉熟”的“嘉”字泐右下角,“熟”字洒左边和下部。“人用大和”的“人”字泐左边。“百辟佥谋”的“佥”字泐上部。“唱余封禅”的“唱”字泐口旁,“禅”字洒示旁。“震垒九寓”的“寓”字全泐。“朕统承先王”的“承”字泐中间部分。“实欲报元天之眷命”的“元”字全泐。“斯亦因高崇天”的“亦”字渤上部,“在地之神”的“之”字全泐。“三事百揆”的“百”字泐上部。“一王度”的“度”字泐大部。“氤氲化醇”的“化”字泐左边,“醇”字泐右边。“文祖”的“祖”字泐右边。“大唐开元”的“唐”字泐大部,“岁在景寅”的“寅”字泐下面两点。
  1982年,省政府拨专款给碑文贴金,艳阳之下碑面金光灿烂,蔚为壮观。
  宋摩崖碑唐摩崖碑东侧为宋摩崖碑,宋真宗述二圣功德铭摩勒于上,高8米,宽4米,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正书并篆额。字径2寸,额字径8寸。明嘉靖年间,鄞县人汪坦、汝南翟涛等人在碑上题名,又书“德星岩”三个大字。使碑文每行约毁三四十字,下部尚有字句可读。乾隆年间,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13字完好如初,今碑文大都漫灭。当时在泰城东南隅外亦立一碑,亦镌“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 全文,称阴字碑,建国后圯没。碑文载于旧志。
  第三节碑碣
  无字碑亦名石表、神主石,在泰山极顶玉皇庙门前。因通体无字,故俗称无字碑。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495厘米,前后两面上宽110厘米,下宽124.7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69.3厘米,下宽83.2厘米。石柱之下无樺,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内。顶盖石无纹饰,呈覆斗形,高40厘米,前后宽97厘米,岀檐13.8厘米;左右长166.4厘米,出檐28・2厘米。顶盖石与石柱皆为花岗岩质。顶盖石上为顶柱石,高60厘米,厚20厘米,宽30厘米,最顶部略呈圆形,无纹饰。顶柱石为石灰岩质。世传无字碑为秦立。顾炎武、郭沫若认为无字碑为汉武帝立石。地方泰山石刻研究者认为是秦始皇封禅所立石阙,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汉武帝立石。
  唐双束碑俗称鸳鸯碑。立于661年(唐高宗显庆六年)是唐代六帝一后在泰山建醮造像的记事碑。碑由两块同样大小的碑身组成,碑身高233厘米、宽49厘米、厚22厘米,上施石盖,将二碑束在一起,故称双束碑。碑文刻于碑的四面,每面四五层,每层刻文1首或2首不等,皆正书,共24首(另有宋皇祐年间题名2首)。碑文多春词醮章,作功德言符应,书法亦非名笔,但所载六帝一后130余年建醮造像的情况比较详细,这些内容正史很少记载,其中武则天的7首文中岀现十数个自造字,且凡数字壹贰叁肆捌玖等,皆武则天所改或自造字。此碑原立于老君堂前。1960年,就地建亭保护。1968年冬,将碑迁岱庙埋入地下,使古碑免遭浩劫。1982年11月,碑复见天日。现陈列于岱庙碑廊。
  青帝广生帝君赞碑碑立于1008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泰山封禅时为青帝加封号“广生帝君",并撰书立碑。碑阴为祭青帝文。碑原在岱麓青帝观,乾隆年间碑毁。民国年间,葛芸庵将残碑修葺,置东御座内。今存碑额5字,文56字。
  宋封祀坛颂碑此碑立于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十五日。碑高450厘米、宽165厘米、厚80厘米。碑文行书43行,满行100字,共3777字,字径2.5厘米。额篆书“大宋封祀坛颂”2行6字,字径13厘米。碑座呈正棱台形,上宽174厘米、下宽181厘米,上厚78厘米、下厚97厘米,高74厘米。碑文追述了自宋太祖以来的功德,记述了宋真宗封禅泰山的盛举。
  此碑原立于泰城东南封禅台旧址。1972年,移至岱庙天贶殿前东碑台。
  宋天贶殿碑碑立于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碑高350厘米、宽150厘米、厚42厘米。杨亿撰文,尹熙古书并篆额。碑文行书32行,满行81字,共2184字,字径2.5厘米。额篆书“大宋天贶殿碑”2行6字,字径15厘米。碑阴刻明天顺五年“重修东岳神庙碑记”,薜瑄撰文,陈铨行书,李顒篆额,碑座为正棱台形,上宽158厘米、下宽168厘米,上厚63厘米、下厚88厘米,高43厘米。此碑立于岱庙天贶殿前西碑台上。原为东向立,1461年(明天顺五年)改为西向立。
  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简称祥符碑。立于1013年(宋大中祥符六年)六月。碑高820厘米、宽215厘米、厚60厘米。晁迥撰支,尹熙古书并篆额。碑文行书34行,行80字,共2319字,字径5厘米。额篆书“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2行10字,字径15厘米。碑阴为明代张允济和王贤题“五岳独宗”四个大字,字径110厘米,楷书。螭首龟趺,龟座高100厘米、长410厘米、宽223厘米。此碑立于岱庙配天门院西碑台上,形制雄伟,与院东部的宣和碑遥相对应,并称岱庙两大丰碑。碑文已残缺921字。碑文载于旧志。
  宣和重修东岳庙记碑简称宣和碑。立于1124年(宋宣和六年)三月,碑高925厘米、宽210厘米、厚70厘米。碑身四周刻方纹、螭首龟趺。龟座高185厘米、宽300厘米、长500厘米,碑座古朴浑厚,碑身高大雄伟,居岱庙诸碑之冠,宇文粹中撰文,张崇书并篆额。碑文正书26行,满行74字,共1268字,字径5.5厘米。额篆书“宣和重修东岳庙记”2行8字,字大23X15厘米。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山东巡抚李戴和吴龙征在碑阴题 “万代瞻仰”四个大字,字大124X107厘米,原刻遂漫灭。碑文现残56字。
  金重修东岳庙碑碑立于1182年(大定二十二年),为重修东岳庙记事碑。碑高637厘米、宽185厘米、厚80厘米。碑文正书27行,行61字,共1050字,字径5厘米。额篆书“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3行9字,字径21.5厘米。龟趺高106厘米、宽200厘米、长413厘米。碑立于岱庙天贶殿东碑台。碑文为杨伯仁奉敕撰,黄久约楷书,党怀英篆额。碑文现残缺263字。
  天门铭碑立于1264年(蒙古中统五年)。碑高195厘米、宽148厘米,位南天门外西侧。元代诗人书法家杜仁杰撰文,严忠范正书。字径2寸,铭辞为三字铭韵文。《泰山道里记》称该碑:“铭辞古雅,书法端严。”内容包括泰山的形成、盘路的开辟、南天门一带的险峻形势及封禅活动的盛衰等。
  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碑碑立于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十月。碑高355厘米、宽102厘米、厚29厘米。徐世隆撰文,徐汝嘉书,杨恒篆额。碑文正书21行,行46字,共733字,字径3厘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额篆书“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2行10字,字大10X6厘米。碑原立于蒿里山森罗殿后。1972年移至岱庙院内。旧志载有此碑。
  元创建藏峰寺碑碑立于1319年(元延祐六年)六月。碑高196厘米、宽82厘米、厚23厘米。刘绂撰文并书。碑文正书25行,行37字,共851字,字径2.5厘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额正书“创建藏峰寺记”2行6字,字径3厘米。龟座高40厘米、宽104厘米、长228厘米。原立泰山西北麓藏峰寺院内。1971年移至岱庙。碑文载于《泰山志》。
  明太祖御制东岳去封号文碑碑立于1370年(洪武三年)六月。碑高655厘米、宽160厘米、厚57厘米。碑文正书9行,行43字,共226字。碑有首而无题额。龟趺高120厘米、宽186厘米、长340厘米,位于岱庙天贶殿院西南。碑文现泐蚀10字。
  明洪武祭祀碑碑立于1377年(洪武十年)八月,为朱元璋遣李文忠、吴承舆、邓子方代祭泰山神时立。碑高437厘米、宽155厘米、厚51厘米。碑文正书9行,满行37字,共169字,字径8厘米。有碑首而无题额。碑座为六面体,高55厘米、宽108厘米、长182厘米。碑位于岱庙天贶殿院内。碑文剥蚀3字。
  明东岳泰山之神庙重修碑碑刻于1461年(天顺五年)冬,文刻于宋天妮殿碑碑阴。薛瑄撰文,陈铨行书,李顒篆额。碑文行书28行,满行63字,共974字,字径3.5厘米。额篆书“东岳泰山之神庙重修碑”3行10字,字径12厘米。碑位于天贶殿院内西碑台上。碑文县志、泰山志皆有著录,但有舛漏之处。
  清康熙重修岱庙碑碑立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碑文记载了岱庙沿革和此次重修过程。碑高593厘米,宽153厘米,厚48厘米。碑阴正书13行,满行64字,共479字,字径43厘米。由武举张所存记事,张锐、于时化正书。碑文“重修岱庙履历记事”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此碑立岱庙天贶殿院内。
  清乾隆重修岱庙碑碑立于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碑高520厘米、宽150厘米、厚50厘米。御制御书。碑文正书18行,行119字,共738字,字径2厘米。无题额。碑文旁另有满文18行,内容与汉文同。碑龟趺,座高100厘米、宽150厘米、长380厘米。碑立于岱庙天贶殿东碑台上。碑文完好,无一泐蚀。
  周恩来为冯玉祥祝寿碑碑立于1984年。碑文为1941年周恩来在重庆时祝贺冯焕章六十大寿的祝词。碑身用“泰山青”石材、碑座为“泰山花”、“泰山红”石材。碑身磨光,镌刻精细,碑文全部描金。碑座呈工字形,中间凸雕花棂图案,碑身长266厘米、高175厘米、宽100厘米。碑立于普照寺。
  第四节其他
  题景楹联石刻题景石刻遍布山上下,此类石刻或题景或状物或含蕴掌故。象普照寺一带的“三笑处”、“云门”、“一品大夫"、“六朝遗植”、“石堂”;五贤祠一带的“讲经台”、“投书涧”、“景贤石”、“侍立石”;红门、万仙楼一带的“罗汉崖”、“三义柏”;经石峪一带的“曝经石”、“水帘”;云步桥一带的“云桥飞瀑”、“秦松”、“朝阳洞”、“处士松”;对松山一带的“松门”、“龙门”、“龙洞”;升仙坊以上东有“飞龙岩”,西有“翔凤岭”;岱顶一带有“凤凰山”、“象鼻峰”、“白云洞"、“鲁班洞”等;后石坞一带有“玉女修真处”、“黄花栈”、“黄花洞”、“双凤岭”等;西溪有“黑龙潭”、“白龙池”、“仙人掌”等。
  石刻楹联分布于山上下的坊、亭等古建筑上,联语写景状物,语言精美,含意隽永,不乏大手笔之作。其中较著名的如岱庙坊正面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背面联:“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一天门坊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壶天阁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岱顶玉帝观联:“统驭群灵端紫极,絪缊真宰肇元功”。普照寺筛月亭南侧联:“引泉种竹开三径,援释归儒近五贤”,北侧联:“收拾岚光归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东侧联:“高筑两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西侧联:“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黑龙潭石亭联:“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摩崖造像在岱顶舍身崖下,佛龛高1.90米,宽1.40米,造像为文殊骑狮,大小与人等。疑为北魏造像,像西侧题刻已漫漶不清。
  第三章祭器
  馆藏祭器为封建帝王颁赐泰山神祗的祭器,以清乾隆、嘉庆时期的居多。据文献记载,1730年(清雍正八年)至1828年(清道光八年)的近百年中,御赐岱庙的祭器共有613件,仅乾隆朝就有344件。祭器中有磁器、珐琅器、玉器、银器、铜器、漆雕器、服饰、刺绣等。部分祭器已损坏,保存较完好的祭器定为一级的104件、二级202件。其中沉香狮子、温凉玉圭、黄釉青花葫芦瓶被誉为“泰山三宝”。黄釉青花葫芦瓶(一级):此瓶为景德镇御窑产品,乾隆五十二年御赐岱庙,原为一对。1942年,曾被盗。现存一只完整的葫芦瓶,另一只仅剩瓶盖。
  温凉玉圭(一级):玉圭为“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赐”。全长92.2厘米,分上下两截,上宽29.5厘米,下宽21.7厘米,重27.75公斤。上截上部浮雕,曲线连接的三个圆球,分别代表日月星辰,下部雕刻海火崖图案;下截阴刻“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字长6.5厘米,宽4.5厘米。玉圭上截质细,因而凉;下截为璞,不太凉。
  沉香狮子(一级):乾隆二十七年御赐岱庙。狮子用沉香木树根雕成,共两件。一件高37.5厘米,长36.5厘米,重3.5公斤;一件高36厘米,长38厘米,重3.75公斤。两只狮子造型为前腿直立,臀部坐地,尾巴翘起,全身疙瘩形似蜷毛,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嘴微张,露出牙齿和舌头,形象生动。
  粉彩缠枝莲八宝纹奔巴壶:一级8件,二级3件,乾隆、嘉庆年制。
  粉彩缠枝莲八宝纹奔巴瓶:一级5件,二级1件,乾隆、嘉庆年制。
  泥金瓷法轮:一级5件,乾隆、嘉庆年制造。稍残定为二级的27件,其中乾隆款的15件,嘉庆款的12件。
  珊瑚釉描金金宝纹香炉:一级,嘉庆年制。
  珊瑚釉描金花瓶:一级1件,二级1件。
  珊瑚釉描金香罐:一级。
  粉彩缠枝莲托八宝纹香炉:一级2件,二级1件,乾隆年制。
  粉兰地红彩云龙纹香炉:一级,嘉庆年制。
  霁兰描金开光婴戏瓶:一级1件,二级3件。
  粉绿地粉彩新八宝纹蜡台:一级1件,二
  级3件。
  粉彩镂雕瓷七珍:一级1件,嘉庆年制; 二级1件,乾隆年制。
  粉彩瓷七珍:二级。
  粉彩八宝纹花瓶:一级3件,二级1件, 嘉庆年制。
  青花蜡台:乾隆年制。
  粉彩黄底花瓶:乾隆年制。
  粉彩双耳高颈瓶:乾隆年制。
  矶红彩飞龙纹高足盖碗:28件,乾隆年制。
  粉彩紫地莲花纹象耳瓶:2件,乾隆年制。
  青花高足碗:二级,32件。
  铜胎掐丝杀琅天神八宝:一级,乾隆年制。
  铜胎画珐琅纹香炉:一级,乾隆年制。铜胎掐丝珐琅纹香炉:一级,无款识。铜胎画珐琅开光西洋人物六方瓶:一级,乾隆年制。
  银质錾胎珐琅五供:珐琅炉1件,烛台2件(一级),瓶2件(一级),均为乾隆年制。
  画珐琅香熏匣:2件,一级
  铜胎珐琅八宝:一级。
  银质珐琅八宝:一级。
  银质珐琅七珍:一级。
  铜胎瑬金八宝:一级。
  铜胎鎏金八宝法轮:一级。
  鎏金七珍法轮:一级。
  绣黄缎金龙净十团袍:一级2件,二级3件。袍为乾隆帝为东岳大帝制作的神袍。
  银质嵌宝石法罐:一级。
  银质七珍法罐:一级2件,二级12件。
  银质法轮一级2件,二级45件。
  明象牙镂雕八仙庆寿纹笏:一级。
  清泥金胆雕漆莲花梵文净水瓶:一级2件,乾隆年制。第四章雕铸像器
  泰山现存67件大型和一批中小型雕铸文物,多为泰山庙宇所塑的神像和供器。大型雕铸中有铜像40余尊(多为明代铸造的神像)、铜亭1座、铜碑2通、铜香炉2座、铜钟2座、铜狮1对、铁塔1座、铁桶2座、铁香炉6座、铁钟4座、铁狮1对。雕铸文物大多为二、三级文物,造型精美、工艺高超,尤其铜像形态逼真,服饰复杂,充分体现岀雕铸者精湛完美的技艺,象九连菩萨像通体无焊缝、沙眼。泰山雕铸像器为研究中国雕铸艺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铜像主要分布在灵应宫、红门宫、南天门、碧霞祠内;铜碑、铜炉在碧霞祠内;铜亭、铜狮、铁桶、铁塔等在岱庙内。灵应宫有明代菩萨立像1尊(三级)高280厘米;侍从立像2尊,高235厘米;元君坐像2尊,分别高105厘米、150厘米。
  红门宫有九莲菩萨像1尊(三级),高310厘米、宽228厘米;侍从立像2尊,均高240厘米。
  南天门有关帝坐像1尊;元君座像3尊 (三级),分别高153厘米、155厘米、175厘米;铜座像2尊;盘龙钮铜钟1座;方形四足双耳香炉1件。
  碧霞祠有明元君坐像1尊(三级),高150厘米,侍童立像1尊(三级),高约1米;眼光奶奶坐像1尊(三级),高约150厘米;侍童立像2尊(三级),高约1米;送子娘娘坐像1尊(三级),高约150厘米;侍童立像2尊(三级),高约1米;清元君坐像1尊(三级),高105厘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像各1尊(三级),均高175厘米;王灵官像1尊(三级);明万历年千斤鼎座(二级),高175厘米;万历十七年万岁楼铜香炉1座(二级),高197厘米;万历四十三年、天启五年铜碑各1通(二级)。
  玉帝观有明玉皇大帝坐像1尊(三级),高170厘米;侍童立像2尊(三级),高112厘米;明万历香炉1座(三级)。
  普照寺有释迦牟尼像1尊(三级),高130厘米。
  岱庙天贶殿平台上有宋代铁桶2座,均高115厘米,口径178厘米,通体铸有浮雕图案,桶铸于1101年(北宋建中靖国元年),为'‘莱芜监冶铸”。
  天贶殿前有嘉靖元年铸铁钟一座,高172厘米,口径125厘米,重千余公斤,为泰山现存最大铁钟。
  天贶殿前檐下有万历三十四年铜钟一座,高220厘米,口径135厘米,此钟采用模铸法制造,钟体铸有浮雕莲花纹和铭文。捐施者为皇室、嫔妃、内府太监等。为泰山现存最大铜钟。
  天贶殿前露台上有万历元年铸长方形铁炉一座,高187厘米、长170.5厘米、宽112.5厘米,炉前后分别铸有二龙戏珠、凤翔云中高浮雕,为泰山现存最大供器。
  配天门前有万历年间铸铜狮一对。
  岱庙后花园东有铜亭一座,为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铸,重檐歇山式鎏金顶,仿木结构。西有明嘉靖十二年铁塔一座,此塔原立天书观内,共13级,后被日军炸毁,现存三级。1973年移岱庙。
  遥参亭前有清代铸铁狮一对。第五章泰山封禅
  第一节封禅与仪典
  封禅封禅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极其隆重的政治活动,被视为国家大典。即凡“受命于天”的帝王们,为答谢上天授命之恩,并向天地神祗祈福,以求得延祚益寿,大都要到泰山祭祀天地,典仪隆重而神秘。此种盛典即封禅大典,或称“封泰山禅梁父”。
  《史记•封禅书》记述了自古迄汉有关祭祀和封禅的事宜。自《汉书•郊祀志》始,以后诸史亦有论述,详略不同。
  司马迁谓:“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封禅书》还引了管仲的说法;“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从无怀氏开始,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舜、禹、汤至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有史可据的封禅活动,始自秦、汉。司马迁在《史记》本纪中概述了秦皇、汉武的岀巡和封禅事迹,在《封禅书》中记述了两代帝王登封的经过。秦皇、汉武以后,又有汉光武、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四位帝王来泰山封禅。
  封禅具有强烈的政治内容,非“受命于天,易姓而王者"是不能封禅的。
  封禅必须是“受命”的帝王发现了符瑞,方能举行的盛典。从汉武帝得宝鼎始得封禅成为帝王必须遵循的条规。发现符瑞,说明上天眷佑,皇帝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汉光武帝刘秀、宋真宗赵恒是在伪造符瑞,主侈臣谀之下进行封禅的。
  封禅大典封禅为国家大典,孔子议论封禅礼仪:“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秦始皇、汉武帝登封时因无旧礼可循,议者数十家,递相驳难,纷纭久不决,只能由时君率意而行之。
  秦皇、汉武封禅,一来较后世典仪简略, 再者,故意将封禅神秘化,“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知也”。
  封禅必于山顶、山下筑坛以祭天、地。祷词刻于玉片之上,称作“玉牒书”,作为绝密品埋于封禅台中。封禅礼毕,必树立记功碑,以歌颂帝王功德,表示封禅功成圆满。如秦始皇之泰山刻石、汉武帝的岱顶立石。其它如汉武帝行封禅礼毕,还要纵放四方贡献之珍禽异兽于山下。禅礼毕,皇帝登朝觐台接受百官朝贺。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各类典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备,后期的封禅礼仪日益复杂,规模愈益庞大。
  封禅典礼由山下封祀大礼开始。于山上行登封礼,皇帝服衮冕登祭坛(祭坛位岱顶,圆形,高九尺、广五丈)祭祀昊天上帝,配位神座为该朝开国君主。天子首行初献礼,宗室亲王为亚献和终献。天子祭奠时的祝祷词刻于玉片之上,名玉简;用金线将玉片编在一起,成为玉策(汉称玉牒,唐、宋称玉策)。祭祀完毕,则将玉策分藏于金匮(匣子)之中,玉匮用金泥封固,用天子御玺加印其上藏于台上石当中,用金泥封石䃭,上面加盖天子的“天下同文”御宝,然后以十二根距石(各长一丈,厚一尺、宽二尺)环立于石+周围,最后用五色土封埋,成圆丘状,底周三丈,顶一丈二尺。
  封毕,天子下令燎台举火,火焰腾空,即可使昊天上帝得悉当今天子登泰山答拜上天 “授命之恩”来了,也为了祭告山川诸神。燎台火起时,执事官将牲、帛等祭品抛置火中,作为向山川诸神贡献的祭品。
  当为封禅皇帝歌颂功德的石碑树立于封禅台旁时,山上的登封之礼全部完毕。天子下山,由宰臣捧金匮随下。回朝后,将金匮藏于该朝开国君主神座之下,告慰其祖宗封禅成功。金玉匮中的玉策文,玄宗之前均作“绝密”,因为玉策乃通天之神物。玄宗则将玉策文公开宣读,其内容无非答谢天恩,表白自己如何敬天爱民,向上苍祈求福佑,即所谓为 “万民祈富”。
  在山下某处小山上筑一方坛(八角,取意天圆地方)祭祀皇地祗,其礼略如登封之礼。
  封禅大典最后一项,为天子登朝觐台,以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庆祝皇帝封禅成功。皇帝还要在朝觐台上接受四方所贡方物,各类珍品陈列于御座之前,琳琅满目,更增加了朝觐典礼的热烈气氛。封禅典礼说明封泰山并非册封的封,而是通天物玉策(皇帝封禅之意通过玉策禀报天地)初封于玉匮,再封于石 䃭,天子一再用御宝印封后,以土石封埋牢固,以期传之万世,此为典礼中隆重神秘的一项礼仪。
  第二节历代帝王封禅
  秦始皇封禅秦始皇帝(嬴政)二十八年 (前219年)在东巡中,封泰山禅梁父。
  嬴政即皇帝位的第三年(前219年),为震慑东方,东巡郡县,来到邹,登邹峄山举行祭祀,并在山北侧刻石颂秦功德(《从征记》: “北岩有秦始皇所勒铭”《史记•索隐》)。然后带着从齐鲁征召的博士儒生70人来到泰山脚下。因封禅礼仪湮没无闻,便与儒生议论礼仪。有的儒生说:“古代封禅都用蒲草将车轮包裹,不使伤害泰山草木,祭祀时要把地扫干净,然后用秸穰作席垫。古人的礼仪易遵循啊。”嬴政认为诸儒建议不易实施,却之不用。
  遂整修车道,由泰山之阳登上岱顶。在岱顶立石歌颂秦始皇的功德,说明他得封的原因,此刻石即泰山刻石。封泰山后,秦始皇由阴道下山,然后禅于梁父。其礼仪颇似祝祀上帝的礼仪。由于封藏都很秘密,没有纪录流传下来。
  汉武帝封禅汉武帝(刘彻)自元封元年到征和四年,七登泰山,五次封禅:
  1、元封元年(前110年)封泰山禅肃然山。
  2、太初元年(前104年)封泰山禅高里山。
  3、太初三年(前102年)封泰山禅石闾山。
  4、太始四年(前93年)封泰山禅石闾山。
  5、征和四年(前89年)封泰山禅石闾山。汉武帝泰山封禅,一是震慑齐鲁旧地;二是他迷信神仙,追求长生不老。元鼎元年(前116年)汾阳岀一大鼎,汉武帝认为发现“祥瑞”,有了可以封禅的条件,便准备东封。元封元年(前110年)三月到泰山,因草木不生,命人上山立石。四月回到奉高,武帝认为儒生对封禅众说纷纭,荒诞不经,难以实用,便用郊祠太一之礼,封泰山下东方。礼毕,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密行。次日从阴道下山,禅于泰山东北肃然山,然后坐明堂,接受群臣祝寿。太始四年,武帝封泰山时铸一鼎,高四尺,银铜为之,其形如瓮有三足,文为大篆书,鼎文曰:“登于泰山,万寿无疆,四海宁谧,神鼎流芳。"此鼎早佚。
  汉光武帝封禅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封泰山禅梁父。
  刘秀自谓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中兴之主。他一心想借封禅证明他是受命于天的帝王。汉光武帝封禅是在主侈臣谀下进行的,受汉武帝得宝鼎而后封禅的启示,佯称发现符瑞,以为封禅借口。
  东汉时,封建典章制度逐渐详备,封禅仪式中所用之坛台器物样式、尺寸、数量均有一定规制。光武帝封禅,随从官员、蕃王客使及各类侍从达数千人,“文武百官在下山途中, 竟绵延二十余里”(《封禅仪》)。光武帝在泰山下南方设坛祭天告至。祭天时,山川日月等诸神一并享祭,陪祭者有诸王、孔子后裔褒成君、蕃王客使、文武百官等。祭礼毕,早饭时, 光武帝乘御辇升山,日中后(晡后)到达山顶。次日早晡时行祭礼,祭礼中,皇帝亲封玉牒, 尚书令以五寸御印封石检,藏玉牒于石䃭。石检置石䃭四周(东西各三、南北各二)皇帝再拜,记功石立坛下。登封礼结束,当日下山,二十五日赴梁父山行禅礼。禅礼以皇后配祭。光武所施礼仪被记录于《后汉书•祭祀志》和《封禅仪》中。光武帝所立记功碑早已湮灭,碑文存《后汉书•祭祀志》。
  唐高宗封禅唐高宗李治于麟德二年 (665年)封泰山禅社首。
  唐高宗封禅规模超过秦汉帝王的封禅规模。“麟德二年十月丁卯,帝发东都赴东岳。从驾文武兵士及仪仗法物相继数百里,列营置幕,弥亘郊原。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宾、乌苌、昆仑、倭国及新罗、百济、高丽诸酋长,各率其扈从,穹庐毡帐牛羊=马填候道路”(《册府元龟》)出现这种盛况,与盛唐的经济基础是有直接关系的。唐高宗封禅还一改过去尚俭约的惯例,以绵缎代替黍秸,以金、银、玉器代替陶、竹器。此后,金、银、玉器皿作祭器成为定制。
  唐高宗封禅还有一个特点,即高宗于社首山降禅坛行初献之礼,武后六宫升坛,行亚献之礼,越国太妃为终献。此次女人参预封禅是破天荒的事情。
  唐玄宗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
  这次封禅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描绘封禅队伍“千旗云引,万载林行,濩霍嶙阑,飞焰扬精,原野为之震动,草木为之风生”。据传,玄宗封禅时用毛色不同的马一万匹各组成方队,担当仪仗警卫,行进起来,色彩斑驳,威武雄壮。随行的还有唐朝的宗室亲王、文武百僚,还有一批蕃邦客使。《唐书》载“戎狄夷蛮羌胡朝献之国,突厥颉利发,契丹、奚等王,大食、谢䫻、五王十姓、昆仑、日本、新罗、靺鞨之侍子及使,内臣之属,高丽朝鲜王、百济带方王、十姓摩阿史那可汉,三十姓左右贤王、日南、西竺、凿齿、雕题、牂柯、乌浒之酋长”等等。玄宗封禅还举行了盛大的朝觐礼,在朝觐礼中下令:“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仍令所管崇饰祠庙,环山十里禁其樵采,给近山二十户复,以奉祠神。"(《旧唐书》)。玄宗封禅留下千古瑰宝《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绝壁之上,为玄宗御制御书。除《纪泰山铭》外,尚有另一佳作,即礼部尚书苏颋所撰《东封朝觐坛颂》。苏碑刻于《纪泰山铭》右侧,为明代俗吏所毁。
  宋真宗封禅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泰山禅社首。宋真宗为最后一位封禅的帝王。大中祥符元年五月,真宗与王钦若密谋之后,伪造更神奇的符瑞一一天书降落泰山,说明天意要真宗来泰山封禅。宋真宗希望通过此举粉饰太平,欺瞒天下。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宋真宗率一支庞大的封禅队伍,由天书车前导赴泰山。十一月十七日登山。出发时,岱庙北门到山门(红门)万乘千骑填塞道路,人欢马嘶,热闹非凡,整个封祭过程搞得轰轰烈烈。真宗为纪念封禅大告成功,御制御书《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勒于唐高宗、玄宗二帝摩崖碑之东,称宋摩崖,又在城东南立阴字碑,文如宋摩崖。宋真宗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还建了天贶殿、天书观。泰安素称“神州"、“神府”,原因是庙多神全,封建统治阶级利用泰山搞神道设教,是庙多神全的原因。泰山所奉祀的神有道教神、佛教神和民间神。道教神和民间神在泰山占有统治地位,从属性看有自然神和社会神;以类别分为自然山川神、动物神、人鬼、瘟病神。有些神影响及于全国,有的是地方神,与泰山关系密切的神主要有东岳大帝及其族类(如五子、七子、阴府七十二司、包、岳、温、康、张等元帅)、碧霞元君、青帝、泰山石敢当、高里山相公(高里山神,东岳辅相)、灵派侯(渿河将军)、渊济公(小白龙),三灵侯(天门三将军)、眼光奶奶、送子娘娘、大茅君、东华帝君、山图公子、崔文子等等。
  第一节泰山神
  泰山神,又称东岳大帝,原为自然神。魏晋时被人格化为泰山府君,有子女家室。唐、宋时被封为王、帝。明初去封号,朱元璋封其为泰山神。
  泰山神主冥,是司命之神,这种信仰起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泰山人神化始见于《孝经援神契》、《龙鱼河图》等纬书。《后汉书•乌桓传》:“中国人死者魂归岱也……"《中国民间诸神》:“东汉镇墓铁券中,常有生人属长安,死属泰山的说法。”《孝经援神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白乐天诗曰“东岳前后魂,北邙新旧骨”。宋真宗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宋中叶后,东岳庙遍于天下。
  元代统治者封泰山神天齐大生仁圣帝。
  佛教传入泰山地区后,泰山主冥信仰曾
  与闫罗地藏信仰合流,岀现并祀现象。
  文献中的泰山神有若干姓名:
  东方泰山君神,姓圆名常龙。东方泰山将军,姓唐名臣。一云泰山君玄丘目睦。(《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鱼河图》)泰山君秦凯,字景倩,为四镇,领鬼兵万人,有长史、司马、复有小镇数百,各领鬼兵数千人。(《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东岳姓元丘,名目陆。(《古今图书集成》引《氏族博考》)宝虹氏即东岳大帝,宝虹氏住长白山,佑民有功,至伏羲时封为太岁,称太华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岁为姓,以崇为名。至汉明帝永平年间,封大帝为太山元帅。(《东岳庙七六司考证》引《东岳大帝本纪》)元始曰:后稷乃东岳托生,向为太华真人,掌天仙六籍,为东岳天都府君,兹赐为太灵苍光司命真君,执掌人世臣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厚薄之事,地狱各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历代神仙通鉴》卷四。
  封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封禅演义》九九回)第二节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母、泰山老奶奶。明清以来,元君成为泰山最受尊崇的神。
  元君称号最早见于唐人刘禹锡诗句“久事元君住翠微”。碧霞元君的来历有诸说,见诸文献的说法有泰山之女;黄帝尝遣七玉女之一(《瑶池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石守道妻玉叶;李斯随始皇东封,出玉女岱巅,祀之,称神州老姆(《泰山志》);“宋真宗所封天仙玉女”《文献通考》;“元君初号天妃,宋宣和间始著灵异,厥后御灾捍患,奇迹屡彰”(《康熙戊子御制重修西顶碧霞元君庙碑》)。同治十三年刊的《天仙圣母护世弘济妙经》载有碧霞元君九种称谓:“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永佑碧霞元君”、“加封眼光圣母慧昭显济明目元君"、“加封子孙圣母育德广胤卫房元君”、“敕封培始娘娘玄毓稳形元君”、“敕封催生娘娘催度保幼元君”、“敕封送生娘娘锡庆保产元君”、“敕封癍疹娘娘保和慈幼元君”、“敕封引蒙娘娘道引导幼元君”、“敕封乳饮娘娘哺食养幼元君”。
  碧霞元君“灵迹”实滥觞于宋真宗东封时,当时岀玉女于岱顶,真宗饬命构昭真祠祀之。明人尹龙谓:“世传玉女碧霞元君之祠始此。”《东岳碧霞宫碑》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不应。”所以“四方男女,不远数千里进香报赛,皆先有事于元君而后及它庙也。”元君还有送子娘娘的别号,明人崔文奎谓:“岱宗毓神,上通乾象,降灵下土,"故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他认为“坤道成女”,坤,其象为地,为母,为妻;“至哉坤元,万物滋生。”元,始也,元君为滋生万物之神,故有人以元君为地祇(土地神),称之为“后土夫人”。《历代神仙通鉴》有兀君嫁给大茅君的说法,大茅君能为广衍生嗣,二者结合,能为人延续宗嗣.必然引起求子祈嗣者的狂热崇拜。
  除泰山娘娘称碧霞元君外,福建奉祀的女神临水陈夫人和海神天妃亦有碧霞元君称号。《封神演义》称余化龙为痘神碧霞元君。
  泰山娘娘信仰在北方极盛,泰山之外,北京及郊区妙峰山又是一个香火中心。“而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麦庄桥北曰西顶,草桥曰中顶,东直门外曰东顶,安定门曰北顶”(《帝京景物略》)。“京北妙峰山香火之盛闻天下,山有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顶,岁以四月朔开山,至二十八日封山,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绎,方轨叠迹,日夜不止”(《天咫偶闻》)。
  明世宗、神宗两朝征收香税,每年达数十万银两,直到清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奉旨永禁,才革除了香税制度。碧霞元君香火历久不衰,建国后仍未间断。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元君生日,碧霞祠内人头攒动,祝祷之声不绝于耳, 香客们还带来元君换季服饰、布帛、绣鞋及供品。
  第三节其他神祇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传说为太昊氏),东方之神,亦称苍帝。“春东帝,又为青帝”(《尚书•纬》)。“秦宣公作密于渭南, 祭青帝”(《史记•封禅书》)。“青帝,天神也,而东岳属焉,上庙之祀所由起也”(《汉书》)。泰山祀青帝年代很早,具体时间不详。泰山南北的广袤地区是太昊氏活动的区域,古文献记载了很多太昊氏的事迹,人们把传说中的人物奉为神明,祀于泰山之巅,说明青帝不仅是方位之神。岱顶曾有青帝宫,岱麓有青帝观。隋文帝曾在青帝观设坛。宋真宗登封泰山加封青帝为“广生帝君”。
  石敢当神起源于自然山川崇拜。西汉史游《急就章》有句云:“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集说诠真》引王象之《舆地碑目》:“宋仁宗庆历中,张伟宰莆田,得一石铭,其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代宗大历五年县令扼押字记。”所以至迟在晚唐前已有此种风俗,石敢当为镇宅避邪之物,亦可以说是灵石崇拜的了遗。传说清康熙间“石敢当”前又加“泰山”二字,为借泰山之力敌百鬼。泰山石敢当风俗流传至今,不仅大半个中国有此风俗, 东南亚、日本、朝鲜亦受此风俗影响。泰山三郎(炳灵公)《魏书•段承根传》第一次提到泰山童子。
  《事物纪原》卷七:“《五代会要》曰:后唐明宗长兴四年七月,封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宋朝会要》曰:“庙在兖州泰山下,即泰山神三郎也,大中祥符七年十月十五日,诏封威雄将军为炳灵公。”《文献通考郊社考》:“炳灵公庙在泰山下,后唐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封禅毕,亲幸加封。”
  《封禅演义》九九回:“封黄天化(黄飞虎之子)为总领三山正神炳灵公。”
  农历五月十二日为炳灵公诞辰。
  第七章泰山建设
  第一节建设概况
  泰山名胜古迹历尽沧桑,历代均有所建设和修葺。本世纪20年代和20.30年代之交,泰山及周围地区成为军阀混战的疆场,名胜古迹遭到严重损毁。30年代初,国民党县政府组织对岱庙、泰山庙宇、盘路进行修缮。后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名胜古迹年久失修,加之人为破坏,呈现破败景象。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文物工作,从50年代始,对泰山名胜古迹进行了有计划的管理建设,泰山面貌有较大改观。“文化大革命”初期,泰山及境内名胜古迹遭到大规模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史传统得到尊重,历史文化得以宏扬。80年代初,地委、行署把泰山岱庙的建设管理下放给泰安市委、市政府(县级)管理。为落实胡耀邦“把泰山旅游点办成第一流的点”的指示,泰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山城建设为重点,城乡兼顾,相互促进,全面发展,把山城建设作为与抓农业并行的两条工作主线之一。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玉琇、副书记贾思瑞,常务副市长赵黎光主持山城建设(1984年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文御等主持)。泰安市根据泰山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制订“改革体制,统一规划,多方投资,建管并重,综合治理,服务旅游”的原则。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山城建设。此后,泰山建设管理进入一个新时期。当时的市文物局、市园林局(泰山管委会的前身)领导积极寻求上级支持,并鸠工庁材,始终工作在第一线,为泰山管理建设作出宝贵贡献。同时,国家财政部、计委、建设部、文物局、旅游总局和省、地有关部门对泰山建设给予大力支持。1982〜1984年期间,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每年定额补助泰安山城建设400万元,此外还有若干专项拨款。驻泰城54825部队在泰山管理建设中,主动承担艰巨任务,作出重大贡献。为加强泰山管理建设,1982年泰安市人大、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泰山风景区管理的通告》、《关于制止泰山前麓乱建房屋乱打山石的十条处理意见》、《关于泰山风景区管理暂行条例》、《关于保护鸟类的布告》,新组建的泰山清洁队等基层管理单位也制定发布《泰山卫生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并建立责任制。1982年3、4两个月,先后组织万人、千人大扫除各一次,对泰山盘路两侧各20米内长年堆积的垃圾粪便进行彻底清除,并设置了垃圾车、岱顶垃圾专用索道、果皮箱等卫生设备,组织起一支70人的垃圾清扫队进行日常清扫,并实行定员、定地段、定标准、定检査、定奖惩等责任
  制。从而一举摘掉曾被游客贬为“泰山天下第一名山,也是第一臭山”的帽子。当年9月,国家建设部、省建委指定泰安市参加全国风景区管理经验交流会(在辽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并发言,赵玉琇、赵平一岀席会议。赵玉琇作大会发言介绍泰山管理经验,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好评,为泰安市赢得荣誉。
  1982-1984年进行了40多项较大规模的新建、整修工程,泰山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据历史资料,三年的投资建设为泰山建设史上数百年不曾有的壮举,开创了泰山建设管理的新起点。
  第二节泰山、岱庙建设年表
  1914年8月,孔令贻、张勋等捐资重修斗母宫。
  1916年,赵尔萃岀资在斗母宫南院凿池引水,养鱼植荷,池曰“天然”。
  1925年,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黑龙潭瀑布崖上建长寿桥,在桥西北建无极庙。同年张宗昌督工重修碧霞祠正殿,因监工者偷工减料,窃铜瓦20余垄,并将铁板换为木板,桐油灰改用水灰。重修不久,殿顶渗漏不堪。
  1928年4月,北伐军抵泰安,拆毁蒿里山文峰塔。
  1929年初,省政府将岱庙辟为中山市场,将炳灵宫和天贶殿内神像拆除,并将殿堂改为人民大会场。在殿前露台两头建戏台,殿内壁画破坏尤甚。(次年,蒋、冯、闫大战泰安战役爆发,泰山名胜古迹和岱庙遭到严重破坏)。3月,为纪念孙中山,泰安县政府组织在泰山东西眼光殿和蒿里山营造中山纪念林。5月,在遥参亭前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6月,孙中山灵柩奉安路过泰安,省政府主持在壶天阁迤南歇马崖上建总理奉安纪念碑。
  1931年春,国民革命军马鸿逵部在蒿里山建烈士祠,拆毁蒿里山神祠并破坏碑碣。邑人赵新儒呈请省政府修葺泰山文物古迹。泰安县政府组织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复岱庙围墙、盘路、五贤祠,并清理天贶殿,设铁栏保护壁画。
  1932年,建岱顶测候所(1935年建气象站,次年竣工)。
  1933年,冯玉祥主持在普照寺东北建泰山辛亥滦州起义革命烈士祠。同年夏大旱,冯在王母池南200米处凿一泉眼,并手书“朝阳泉”刻泉侧石上。
  1935年,冯玉祥主持在泰山西溪大石罅建单孔拱形桥,拱顶有冯隶书“大众桥”。
  1936年,冯玉祥提请南京政府批准在普照寺南建滦州起义纪念碑和纪念堂。
  1937年,国民党二十师师长孙桐萱捐资修筑西溪登山盘路。中国旅行社在上年被冲毁的云步桥旧址建石桥一座。
  1942年,日伪政府在泰山西溪黑龙潭南2里许山涧中修建黑龙潭水库,淹没涧底石坪上李烈钧手书《墨子.非攻》。
  1943年,王母池道人化募在梳洗河上建单孔石栏桥,因靠近吕祖洞,故名“八仙侨”。
  1946年7月,为纪念当年泰安战役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在万仙楼北300米处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
  1950年12月,在泰山南麓建已故山东省参议会参议长范明枢墓,并将其骨殖迁葬于此。
  1952年12月,动工建冯玉祥墓。墓址在西溪大众桥东端山坡上。次年竣工后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1953年底,中央、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拨款3.6亿元(旧人民币),由专署和县政府、泰安古代文物保管委员会主持整修泰山古建筑和岱庙,主要工程有岱庙配天门、仁安门、后寝宫;泰山斗姆宫、损坏较重的盘路、南天门摩空阁、碧霞祠玉碑亭、玉皇顶等。次年秋竣工。1954年,团县委发动泰城小学师生在泰山烈士陵园、摩天岭、箭杆峪等地植柏苗(到1957年共植10万多株)。同年彩绘东御座梁檩,保养无字碑。
  1955年底,开始对岱庙天贶殿、岱顶、碧霞祠和盘路进行整修。并开辟王母池至大众桥环山公路。次年四月竣工。
  1956年3〜9月,在王母池东北中溪上建虎山水库。
  1957年,在岱顶建“山东岱顶宾馆”和“泰山旅社",共有300多个床位。同年泰山管理处对中路玉皇阁以北至斗姆宫北的高老桥一段有碍交通和观瞻的民房,进行重点迁移或调整,全部迁移的23户136人,折除58间房屋。
  1959年,全面整修普照寺,建岱庙汉柏亭,翻修王母池殿、悦仙亭及岱庙、斗姆宫部分建筑。
  1960年,修斗姆宫北三官庙小学到经石峪石阶游览路一条。同年在虎山水库西侧建石亭,将双束碑保护起来。
  1963年,省广播局在岱顶建616转播台。
  1965年,在长寿桥两端各建石亭一座。同年5月拆除扇子崖庙神像。
  196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泰山建地震台。
  1967年,在经石峪石坪北面砌石坝,改水道于坪石西侧。
  1976年,泰山管理局主持重修碧霞祠。
  1977年,整修拓宽环山路,大众桥至普照寺路段铺筑沥青(1983年全路铺筑沥清)。
  1978年,按三级路标准修筑泰山游览公路(1980年5月1日通车)。同年,整修天贶殿、配天门、仁安门。
  1979年,重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碎的总理奉安纪念碑。
  1981年下半年开始,重建岱庙天贶殿两侧廊房。次年9月30日竣工,共建房54间 (主体工程),建筑面积2188平方米,造价38.3万元。
  1982年3月底,为解决岱顶供水日益紧张的状况,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始筹建供水应急工程。在后石坞乱石沟下拦截洗鹤湾上源,建一座700立方米的塘坝,从塘坝到山顶敷设800米长的钢管和电缆,通过4个加压站供水到岱顶。每个泵房均用铁板制成,房外各安装一个容积1立方米的蓄水箱。工程历时一个月,投资8.5万元。初步缓解了岱顶用水紧张的问题。
  4月,市府拨款由市文物局维修队维修灵应宫大殿,12月竣工。大殿修葺一新,“文化大革命”中被拉岀殿外的明代铜像大部分被移回殿内。
  4月,组建一支70人泰山清洁队,刘清泉任书记、杜思安任队长,实行“五定”责任制。
  5月,架设一道1500米长的岱顶垃圾专用索道。把垃圾运往山后指定地点。
  5月,新建、改建厕所19处,登山沿途新置垃圾箱100个。
  5月,在中天门、岱顶各建医疗站1处, 为游人服务。
  6月,市文物局古建维修队翻修烈士祠大厅,7月底竣工。大厅和碑刻、题词整饰一新。
  7月20日开始,市文物局古建维修队将玉皇顶大殿彻底拆除重新修建。9月下旬竣工,大殿按原貌翻盖一新。
  8月,为纪念冯玉祥诞辰100周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冯玉祥墓和滦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进行整修,由迎胜大队和省庄石料厂承担整修任务,8月28日开工,9月15日竣工。经过整修,冯墓围墙嵌抹整齐,围墙外加保护墙;纪念碑刷洗一新,铲去“文化大革命万岁”,按原样重新刻上“滦州起义烈士纪念碑”字样,并描红,恢复了原貌。
  8月,为拯救五松亭前著名的“五大夫松”,25日开始实施当年春地、市领导制定的盘路改道工程,10月25日竣工。将原盘道改为从飞来石下向东绕“爵松”台东侧,并在台周围设置石护栏。同月市文物局古建维修队重新铺筑中天门路面,并增设茶棚4间。
  是年,市文物局维修岱顶唐摩崖,将碑文逐字贴金,并在碑下砌长24米、高80厘米的花墙一道。
  是年,地、市及泰前办事处领导多次亲自登山指挥有关单位拆除“未了轩”后及天街上的47间破旧草房、断壁残垣,清除垃圾,同时拨款整修天街。
  1983年5月10日,市政府投资30万元的遥参亭整修工程开工。遥参亭长期被图书馆占用,长年失修,古建筑木朽顶漏,破败不堪,大殿后的四角亭塌毁。10月20日工程全部竣工。先后翻修并彩画南、北山门,大殿内外彩画、贴金,按原式样重建四角亭,翻修中塞门、东西配房,铺设院内甬道,并栽植树株,复立清康熙年间“禁止舍身碑”,把埋藏地下40年之久的“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重立于双龙池北侧旧址。同时对岱庙坊横额进行拓清和描红。
  5月22日,市文物局、园林局维修队开始整修中天门至南天门调趾盘下盘路。经过70多天的艰苦奋战,回填土石方2680立方米,计工日16340个,共整修新增盘路1131级、冰纹石路面3045.8平方米,建蘑菇石盖顶扶手墙1290米,共投资23万余元。在维修盘路的同时,7月底将倒塌已久的“五大夫松坊”重新立起,并对两株爵松进行换土打药灭虫。
  5月23日,开始实施天街彻底改造工程,8月初竣工,共投资20万元。在原路段基础上沿北崖凿山开石,拓宽整平,并在宽5米左右基础上,铺筑拓宽为10米的靠缝石路面,计5千平方米。为保证旅客安全,在俯临深谷的路南侧修建高0.6米、宽0.4米的蘑菇石压顶扶手墙;路北侧凤凰山脚下,加筑乱石靠缝挡土墙。天街工程竣工后,随即开辟玉皇顶至拱北石和碧霞祠至瞻鲁台两条步游路,均长200米、宽1.5米。
  7月,泰山35千伏输电线路架设完毕并建成高山变电站一所。
  8月7日,市文物局、园林局组织实施红门宫维修工程,9月13日竣工。东西两院的21间建筑全部油漆彩画。室内陈列名人字画、古木家具、木刻匾联,并复立“万古流芳” 碑。
  9月,开始在普照寺举办冯玉祥在泰山展览馆,至次年完成。由邓颖超定“冯玉祥先生在泰山"馆名。
  11月,泰山古建维修队开始实施岱顶观日长廊及六角亭工程,次年9月20日竣工,共投资20万元。此组建筑平台地基高7米,用花岗岩方正开石砌筑,墙体为砖石结构。廊全长30多米,均为木结构,大小构件万余件,用木材140立方米,为建国后泰山上最大的木结构工程。同月,动工兴建岱顶文物商店,次年9月竣工,投资10万余元。此建筑为2层楼房仿古建筑,面积224平方米。
  是年,为迎接8月5日索道通车典礼,上半年完成泰山西路中天门段的路面拓宽整平工程。
  是年,投资6万元对斗母宫山门、听泉山房等建筑及寄云楼东坝墙进行彻底修复。
  是年,实施岱庙新建、维修工程。主要项目有投资15万元彩画装点东西碑廊并安装门窗,在东廊房内安置秦李斯碑(摹本)等珍贵碑碣,在西廊房内安置48块汉画像石;对院内部分古树名木增设石护栏,并补植部分松柏银杏。11月8日开始在西院建一栋民族风格的四合院式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1082平方米),作为文物图书库房。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共投资30万元。此工程为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工程。
  是年,在泰山、岱庙景点新添一部分石匾联。
  是年,在泰山各主要景点设置“进山守则”和“卫生须知”标志牌,整修改造厕所13处,新增部分固定垃圾箱。
  是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天街兴建“白云居”快餐部、“蓬元商店”、“工艺美术门市部”、“文物商店”等四组仿古建筑。“白云居” 和“蓬元商店”于6月7日动工,分别于8月10日和7月30日竣工。“工艺美术门市部”、“文物商店"1984年上半年竣工。
  1984年2月,实施泰安文物培训中心 (地址在关帝庙)翻修工程,5月底竣工。关帝庙内的70多间古建筑全部翻修一新。
  春,动工兴建“升中阁”和“天街坊”。升中阁9月20日竣工。天街坊1985年上半年竣工。
  7月,发掘岱顶明登封台遗址,8月完工。
  7月,开始实施翻修中天门饭店、建中天门后湾停车场工程。饭店换黑色布瓦446平方米,铺水磨石地面86平方米,安装白塑板顶棚86.8平方米,南亭换瓦326平方米,门窗油漆一新。停车场工程当年回填土石千余方,桥墩工程开始清基。
  8月,复建北天门坊,9月竣工。
  8月,实施新建维修南天门古建筑工程。将摩空阁房顶全部拆除,增补黄琉璃瓦,粉刷红墙,将“南天门”三字重新贴金,门两侧石刻楹联贴金;复建南天门内东西配房6间,并安置铜像,整修“未了轩”殿顶;在“未了轩”后新建200平方米广场,周围砌石坝墙。
  是年,实施翻修观星台、修复孔子庙盘道工程,8月底竣工,投资10万元。将观星台旧墙壁全部拆除,按文献记载和照片恢复一台四门式样,台顶设花岗石栏杆,上刻牛郎、织女、北斗等图案,台中央设一块石刻图形日圭,上刻12时辰。将天街北侧通往孔子庙盘道铺筑新石台阶96级,及两旁垂带石庙前铺砌平台,还重建刻有“望吴胜迹”四字的孔子庙坊。
  是年铺筑瞻鲁台经一线天至拱北石、玉皇顶至丈人峰、地区五所至孔子庙3条步游路。3条路全长720米,均于当年竣工。
  是年,重塑天贶殿内东岳大帝泥塑神像,“五一”节对外展出。在红门宫西院正殿内砌神台须弥座,并安置铜神像。
  是年,重建岱庙厚载门和正阳门。厚载门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底层门洞为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层有门楼3间,大木结构,黄琉璃瓦屋顶。厚载门两侧恢复城墙96.5米,并新建仿古建筑100平方米,此项工程当年国庆节前完工。重建的正阳门底层面积521.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城楼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全系大木结构。门洞安装宋式大门,门上镶嵌81个铁制门钉和铺兽,底层年底竣工。次年全部竣工,共投资50万元。
  是年10月底,彻底翻修天贶殿前东、西御碑亭。
  是年,续建东碑廊6间,面积96平方米。是年,泰山共增加名人石刻、碑刻91处, 其中包括复立的冯玉祥、赵望云诗画碑48块,周恩来撰文的冯玉祥先生祝寿碑一块。
  第八章泰山研究
  泰山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泰山自然科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外国科学家进行的地质研究。1868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率先开展对泰山杂岩的研究。此后,英国、日本及我国的学者继续从事泰山地质研究。1912年设泰山雨量站观测降水量。1915年设南城子水文站观测汶河水位流量,此为泰山水文研究之始。民国《重修泰安县志》纂者独具只眼,在志书中记述了地质、土壤、气象等方面的情况,为本地志乘记述科学内容之权舆。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岱顶建测候所,开始对泰山气象进行科学观测。从已掌握材料看,研究泰山植物并最早出成果的是邑人高宗岳,1939年高著《泰山药物志》出版。近代对泰山文史进行研究的当推邑人王价藩父子、赵新儒和李东辰,他们不仅对泰山的历史文物进行考证,还搜求历史文献并编辑出刊。
  建国后,泰山的自然科学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而人文科学研究相对沉寂。直到80年代初,才出现研究泰山封禅和泰山神祗等专题的文章,特别《泰山志》编纂工程的启动,为80年代中后期广泛开展的人文科学研究开了端绪。
  第一节自然科学研究
  地质研究泰山地质研究从19世纪60年代到1949年以前,为观察考察阶段。1868〜1872年,李希霍芬对泰山系作过简单的岩石描述。1903〜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B・维理斯和E•布莱克威尔德将泰山岩石划分为片岩、片麻岩及花岗岩类,称之“泰山杂岩",并在张夏、崮山一带测量了剖面,采集了化石,其成果1907年正式发表,对寒武纪地层初步划分为馒头页岩、张夏灰岩、崗山页岩、炒米店灰岩.1916年农商部、1923年省实业厅都搞过泰山地质调査。1923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毕克脱详细研究了张夏、崮山一带寒武纪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同年,地质学家北大教授孙云铸受北京地质调査所委派来泰山进行地质调查,开始对张夏、崮山地区的寒武系长达20多年的研究,后著有《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一书。1935年地质学家冯景兰、王植进行泰山地质路线观察,1940-1943年日本学者富田达在泰山一带进行过地质路线考察。1941〜1955年远藤隆次、小林贞一相继研究过张夏、崮山一带寒武纪地层的生物化石。
  1949年后,泰山地质研究进入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新阶段。1952年李四光教授在《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中论述中国东部构造地质时提议:沿泰山南路的一条北东东向有代表性的断裂带命名为泰山向。1953年卢衍豪、董南庭重新观察张夏、崮山一带的寒武纪地层剖面,将寒武系划分出7个地层单位。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后,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被正式确定为标准地层剖面。在这个时期,程裕琪等地质学家对泰山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1958〜1965年山东省地质局地质队在泰山进行了1:5万地质测量,通过区域性地质填图和地质测量,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把泰山的古代变质岩系进行了划分,并命名为“泰山群”。1971年程裕琪著《泰山太古代雁岭关组绿岩带》岀版。1978年以后,泰山地质研究进入一个专题研究为主的新阶段。1980年地质学家应思淮著《泰山杂岩》出版。1981年起,山东矿院吕朋菊开始研究泰山的形成及年龄。1982年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维襄与山东矿院地质系李永庆、赵世英等共同考察红门醉心石为代表的岩石,并命名为“涡旋性状构造”。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泰山地质研究对外开放,允许外国学者到泰山进行地质考察。是年5月,山东省地质局编写的《泰山地质旅游指南》一书岀版,解释了泰山辉绿动岩产生的原因。是年9月,参加北京前寒武纪构造与太古代地球化学讨论会的中外学者29人来泰山进行地质考察。1984年王维襄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涡柱构造进行了系统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涉及学科有区域地质、遥感地质、构造地质、岩组学、地球化学、力学、流体流动显示技术等,从而认定涡柱构造发育的岩石均为辉绿玢岩。是年山东矿院赵世英、莫德鼒论文《泰山红门“桶状构造”成因的探讨》发表,认为“桶状构造”是一种新类型的环状节理。是年6月22〜23日民主德国地质学家普里姆克等考察泰山地质。是年10月,16名中法地质学家联合考察泰山风景名胜区地质概况,开展中国泰山宇宙地层研究。是年,中国地质学家岀席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发表“中国泰山辉绿玢岩涡柱构造”为题的论文摘要。
  地质研究成果泰山地质研究主要是地层、构造岩体、矿藏的研究。
  地层有太古界、古生界、新生界3类。太古界是一套极其复杂的变质杂岩。泰山出露的泰山岩群在早前寒武纪多次岩浆侵入作用、构造变形作用的改造下,残存在前寒武纪侵入岩中,呈北西向断续分布。目前比较肯定且有一定规模的泰山岩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冯家峪至下水泉一带,以及东部闫家庄至大栏窝一带。在西北部宦马场至望府山及东部梨园和西麻塔等地亦有零星岀露。上述泰山岩群的厚岩属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杂砂质火山碎屑岩建造,其同位素年龄为27〜30亿年。古生界主要出露寒武系,系一套浅海环境中沉积的碳酸盐岩和页岩,多分布在泰山北侧的低山丘岭区,南侧的盆地中亦有零星露头。张夏至崗山一带寒武系地层是我国北方的标准地层剖面,由张夏馒头山剖面、崮山虎头崖一黄草顶剖面、崮山唐王寨剖面、崮山范庄剖面等4个分散剖面组成。整个寒武系划分为下、中、上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厚119米),中统的毛庄组(厚39米)、徐庄组(厚73米)、张夏组(厚198米),上统的崮山组(厚51米)、长山组(厚70米)、凤山组(厚130米),新生界主要是下第三系和第四系。
  泰山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和断裂都比较发育,有太古代构造、中生代构造和新构造运动。太古代构造主要表现为倒转的褶皱并伴有一系列北西向断裂为特征。中生代构造以前期北西向断裂复活和形成北东东向断裂为特征。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泰山仍在不间断地间歇性抬升。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基底变质杂岩中。基底的构造线方向为北西320。〜340。。由于变质杂岩的变质程度比较深,混合岩化作用强烈,且经过多期的构造迭加以及大量老岩体的侵入和吞食,致使太古界的地层层序恢复比较困难。泰山基底岩系的褶皱构造面貌仍模糊不清,此为泰山构造研究的薄弱环节。
  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向、北东东向和南北向断裂。
  泰山新构造运动非常活跃,并与泰前断裂近晚期的强裂掀斜活动密切相关,以间歇性上升为主要特点,其活动表现为南强北弱、西强东弱,对泰山地质景观有重大影响。
  泰山的侵入岩体分布非常广泛,绝大部分是前寒武纪的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类和花岗岩类。侵入岩的形成年代有晚太古代、中元古代和中生代。晚太古代侵入岩分布最广,出露面积在泰山占绝对优势,岩石类型以闪长岩类和花岗岩类为主,包括望府山期侵入岩(岩浆作用阶段可能发生在27亿年以前)、傲徕山期侵入岩(同位素年龄为24〜26亿年)、中天门期侵入岩(同位素年龄25〜26亿年)。中元古代侵入岩主要是一种浅成侵入的基性辉绿玢岩,呈岩脉状产出(同位素年龄17-6亿年)。中生代侵入岩主要有深成侵入的闪长岩类和浅成侵入的煌斑岩类两种岩石类型。
  1957年陈吉余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泰山山地地貌》,1980年黄春梅在《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山东的地貌类型》,1983年孙竹友在《地理知识》上发表《东岳泰山》,都对泰山地貌作了研究。专家认为,泰山的区域地貌可以划分为侵蚀构造中山、侵蚀构造低山、溶蚀侵蚀构造低山、溶蚀侵蚀丘岭、侵蚀丘岭、山前冲洪积台地6种类型。
  吕朋菊经过多年研究得岀结论:泰山不是个古老隆起,而是一个中新生代的断块凸起,一个年青的断块山系。其雏型始于中生代末或新生代初(距今1亿年左右),其基本轮廓形成于新生代中期。
  专家称泰山是天然地学博物馆。许多地学方面的国际会议常把泰山列为地质参观考察路线。比较典型的地质构造有张夏寒武系地质剖面、辉绿玢岩桶状构造、典型的动力滑动构造、奇特的微地貌景观。吕朋菊认为典型而具有较高价值的地质旅游资源有20类。
  气候研究建国后,加强了对泰山气候的研究。1977年泰安地区气象局编写出版《泰安气候》,记载了1951年以后泰山气候的资料。通过研究已掌握泰山区域气温、降水、气压和风、湿度和蒸发、云和日照、地温与冻土的全面情况。受特定自然环境的影响,垂直梯度,水平分布、气候特点有较大差异。泰山由麓到顶气候跨3个气候带,泰山顶无明显四季划分,只有冬半年和夏半年之分,雨量偏多,既有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高山地方气候特点,属半高山型湿润气候。
  水文研究通过对泰山水文的研究,掌握了泰山河溪、泉瀑、水质、蓄水工程等情况,并概括其特点为降水量多,地表水丰富,地下水量少、河流源短流长,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
  土壤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土壤的成土条件、土壤的类型及性态特征(泰山土壤的垂直分布、棕壤亚类的性态特征、山地草甸土的性态特征)、泰山古树土壤等。泰山土壤在中国土壤分类中属于棕壤类。
  植物研究对泰山植物的研究开始于对泰山药物的研究。建国后随着泰山林业建设的发展,植被覆盖面的扩大,泰山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植物研究工作亦不断引向深入。1950年华东师范大学郑万钧教授率华东林业勘査队调查泰山植物。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贺士元到泰山作过调查,后发表《泰山前部维管植物名录》。同年,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地理研究班的乔曾铿、卜文轩发表《泰山前部植被调查报告》;山东师范学院陈汉斌发表论文《泰山植物垂直分布。1979-1982年,山东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对泰山药用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山东师范大学陈汉斌、山东中医学院葛传吉、山东林业学校梁书宾参加了调查和鉴定过程。调查范围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北至仲宫菠萝峪,南至泰城,西至灵岩寺,东至黄前水库,采集植物标本5000余份,最后确定泰山范围药用植物110科、448种,并编写了《泰山药用植物名录》。采集到的标本(经山东大学生物系郑亦津副教授鉴定核实;真菌部分由山东农业大学姜广正副教授鉴定核实),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的分科顺序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中兽医教研组中草药标本室。之后泰安林校梁书宾等编写了《泰山植物名录索引》。1982年春,泰山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开始对泰山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査,对泰山寺庙庭院中的古树名木挂牌、编号、建档立卡,并开展了对泰山古树名木的复壮研究。通过30多年的研究,基本廓清了泰山植物的面貌。
  泰山植物种类仅次于胶东半岛地区的种类,构成泰山植被的植物属华北植物区系。由于泰山位于北温带南部,与亚热带之间没有自然迁移阻隔,加之海洋性气候和山地小气候的影响,在温湿的小生境上,还零星分布一些南方植物种类,成为南北植物的过渡带,具有典型性。泰山共有维管植物1136个种、变种及栽培变种,属136科、553属,其中野生植物814种、栽培植物332种,木本植物421种、62科,草本植物715种。植被类型可划分为森林、灌丛、灌草丛、山顶灌丛草甸、草甸、石质地稀疏植被等。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泰山植被可以划分为19个类型,其中包括森林11类、灌丛草甸2类、草甸3类和石质地稀疏植被3类。通过对古树名木的调查了解到,泰山有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9810余株,其中300年以上的有3300余株、500年以上的130株、1000年左右的53株、2000年以上的6株;属27科、46种,其中常绿针叶树占92.7%、落叶阔叶树占7.3%。
  动物研究通过对泰山动物的研究,认定泰山兽类有食虫目、翼手目、食肉目、兔形目、啮齿目;还搞清了鸟类及蝶蛾类的种属分布。
  第二节人文研究
  历代文人留下大量有关泰山的著述,其中部分著作对文物古迹作了考证。清末民国时期,王价蕃父子和赵新儒、王连儒对泰山历史文化研究用力最多。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对泰山宗教进行研究的外国人是著名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和德国人蒂施佩。沙畹于1891年和1907年两次登泰山,后参考《岱览》等文献撰《泰山》一书,内容有“泰山的祭礼”、“封禅”、“祈祷、“民间信仰"、“民间神祗”等。《泰山的祭礼》前言中提到1906年出版的蒂施佩著《泰山及其宗教信仰》。30年代上半期法国人多类著《泰山宗教》出版。1933年商务印书馆岀版的陈彬和译的《道教概说》涉及到泰山道教问题。同年出版的《山东民间传说》、《山东古迹名胜大观》、《山东省垣名胜记》等记载了泰山民间故事和名胜古迹。
  建国到70年代末,仅出刊过《泰山的传说》、《泰山游览手册》等小册子。50年代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是对楚国泰山祭器的认定。1954年4月,在泰城西南灵应宫前400米窑场取土时,发现长方形祭祀坑,出土6件铜疊和1件铁盘,器物东西排列有序。有2件铜罍口沿处刻有“楚高”2字,盖的边缘上刻有“石征="3字。王献唐、杨子范认定铜弟和铁盘为战国时期楚人祭祀泰山之物,为研究先秦时期泰山祭祀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
  1980年泰安县建设局编印了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徐兆奎著《历史上的泰安与泰山》,主要内容有“泰山和秦的东封"以及泰安建置沿革的情况。80年代初,石芳苓开始研究泰山封禅问题,(石文《泰山封禅》作为1983年省史学会青岛年会论文,后在《山东史学集刊》发表)1981年,姜丰荣开始研究泰山碑刻。1983年陶阳在《东岳论丛》发表《宗教神与神话中的神——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为编纂《泰山志》,1984年4月,省、地、市三级召开编纂研讨会,与会专家孙庆基、史学通、徐北文、王佛生、亓长发、骆伟、丁乐春、乔甦、汤贵仁、翟所淦及地区史志办副主任戴永和市文物局长黄廷惠及泰山志办公室的专业人员就封禅、宗教、神祇、文献、名胜古迹等志书中必须记载的问题作了广泛探讨。会后,泰山志办公室编辑出版了两集《泰山志资料选编》。《选编》刊发了大家的发言要点和提交会议的论文,历史文化类的文章有王树明《泰山缘起》、吕继祥《西王母与王母池》、米运昌 《武则天与泰山》、石芳苓《泰山女皇 ——碧霞元君》、李继生《谈泰山帝王封禅与封禅祭祀碑》、岩安《泰山得名考》、车锡伦《舅姑、丈人、泰山、岳父》。同年5月31日~6月1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柳存仁考察泰山宗教遗址,并举办泰山与佛教、道教专题讲座。上述研究成果成为80年代中期以后大规模开展泰山人文研究的先声。
  (本章参考《泰山文化大全》作了修改。所记自然科学成果,大多为最新成果;另参考了 《泰山志》和《泰山研究论丛》)第九章泰山文献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涉及泰山内容者洋洋大观,从先秦文献到明、清志乘,胪列经、史、子、集四部及丛书,代不断简。古人誉为“体大思精”的泰山著述《岱览》,征引四部文献660余种,象《太康地记》、《从征记》、《述征记》、《括地记》虽被征引,却未列入征引书目。《岱览.艺文总录》录汉代以降的诗文765篇。四部当中,正史、政书、类书大量记载有关泰山的内容,说明了泰山的崇髙地位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岀现相当数量的记载泰山历史文化专题的文献为山岳典籍中所鲜见,如记述封禅问题者,从《史记.封禅书》到西汉以来诸史《郊祀》、《礼乐》等志,史不乏篇。仅《汉书.艺文志》就记载有《古封禅群祀》22篇、《封禅仪对》19篇、《汉封禅群祀》36篇、《封禅方说》18篇,东汉有曹充的《封禅礼》,唐代有颜师古的《封禅仪注》等。子部书中记载泰山宗教、神祗信仰的内容丰富多彩,历代文人骚客景仰泰山,登临泰山留下了难以记数的散文、小说、游记、诗词歌赋、稗史轶闻。通俗小说中亦记有大量泰山资料。由神祗信仰而产生的民间传说故事,通过世代传承,不仅庋藏于民间文学宝库,还成为闫闾百姓的口碑。
  泰山文献在我国山岳文化中堪称一枝独秀。泰山文献研究学者吕云芳收集到从汉代到民国时期的泰山著述130余种,其中汉代1种、宋代1种、明代32种、清代63种、民国时期35种(一部分仅辑到书名),较著名者有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汪子卿编撰的《泰山志》、万历十五年(1587年)查志隆编的《岱史》,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唐仲冕编著的《岱览》、嘉庆十三年(1808年)金棨编辑的《泰山志》及民国时期王价藩父子编辑的《泰山丛书》。上述著述对于研究泰山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最早岀现泰山图片的出版物为1889年岀版的广东刘某编的《泰山》(画册、英文版),共收录泰山风光照片20幅。1933年出版的王连儒著《泰山游览志》(原名《泰山指南》,1922年版),收入壳罗版风景照片15幅。1934年出版的赵新儒新刻《泰山小史》也刊登有照片。
  建国后,相继出版了一批介绍泰山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内容的著述、图册,以及民间故事集。1980年傅先诗撰文、陈之平等摄影的《泰山纪游》岀版,该书为《中国旅游丛书》之一。1982年5月该书被译成英文、日文岀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1982年科学岀版社岀版徐本坚编著《东岳泰山》。该书分10个部分介绍了泰山位置、地质条件、地史发展、地貌的形成及类型、气候状况、水文动态、植被以及动物的特色、地理景观的分异、名胜古迹和建国后的建筑成就,并附有精美的插图和彩色照片,是有关泰山的第一本科普读物。该书出版当年,被选送参加法兰克福第三十四界国际图书博览会。1985年4月,山东出版总社开始编辑出版《泰山丛书》。
  据吕云芳资料,将泰山著述列目如下(不包括府、州、县志,灵岩著述和《文史资料》。收录书目下限为1985年6月)。
  泰山记东汉应劭撰
  秦篆谱宋刘跂撰
  泰山纪游明汤惟学、杨抚撰
  泰山胜览3卷明高诲撰
  北崖先生父子遗文明李钦、李汝桂著
  泰山秦篆二十九字(鲁孝王石刻附后)明许氏拓泰山志明汪子卿编撰
  寓岱稿明仲言永撰
  岳纪明陈士元撰
  泰山搜玉集明袁枪辑
  泰山搜玉集4卷明刘应隆撰
  岱宗小史明陈富春撰
  岱史18卷明查志隆编
  岱史明光庐撰
  岱畎行吟2卷明于慎行撰
  登岱集明孙口撰
  岱松考明刘元阳撰
  泰山纪事3卷明宋焘编
  著青岩居草明宋焘著
  岱下小史明宋焘著
  舟岳集明钟惺撰
  日观三株树唐声集明王启睿编
  岱宗图说明卧游道人撰
  泰岱集明王逢年撰
  岱贴诗明侯应瑜撰
  岱宗小稿16卷明杨梦衮撰
  岱史16卷明吕纯如修、刘敕改订岱宗游草明文震亨撰
  岱宗拾遗明文震亨撰
  登岱纪事明徐榕生撰
  泰山小史明萧协中著
  岱志明张岱撰光碧堂稿2卷清赵弘文著
  岱史清施闰章撰
  岱岳记4卷清顾炎武撰
  泰山纪胜清孔贞瑄撰
  岱游草清释奚林撰
  泰山辑瑞集2卷清林杭学辑
  登岱纪恩诗清王天庆撰
  登岱草清张宣撰
  岱宗小史清徐祖望撰
  石堂集10卷清释元玉著
  石堂近稿金台随笔清释元玉著
  泰山石堂老人文集清释元玉著
  梅花诗稿清释元玉著
  近游草清赵国麟著
  云月研轩诗稿清赵国麟著
  拙庵近稿清赵国麟著
  居岱渊源清赵国麟著
  云月研轩日记清赵国麟著
  泰山图说清金简著
  岱麓山房稿清纪迈宜撰
  泰山纪略清刘其旋撰
  岱宗大观清朱云=撰
  岱宗纪清朱云=撰
  泰山集清桑调元著泰山胜概志清成城撰
  泰山道里记清聂剑光著泰山金石考6卷清聂剑光撰
  〜68〜登岱诗2卷清罗聘撰
  泰山图志8卷:图1卷清朱孝纯编
  泰山金石记清朱孝纯撰
  泰山金石考12卷清李文藻撰
  泰山述记10卷清宋思仁撰
  岱览32卷清唐仲冕辑
  乔子遗书清乔子忠撰
  泰山志20卷清金棨揖
  泰山金石志4卷清金棨撰
  岱岩访古日记清黄易撰
  岱贴录著者不详
  泰山石刻记清孙星衍撰
  登岱图题诗集清韩三泰编
  苣园小草(附东堂诗存)清范抒撰
  岱游集清陈文述撰
  泰山纪游清杨铎撰
  柳园吟草2卷(附萧西园遗墨,泮滨散文遗墨)清蒋大庆撰
  登岱草清邹在衡撰
  泰山吟2卷清左青撰
  岱顶秦篆残刻题跋清叶志诜辑
  自著年谱清卢汉倬著泰山图题词清黄经藻编绘
  晚翠园诗稿清王锡麟撰
  园诗选清沈桂清撰
  东渠诗存清汪宝树著
  (缩摹)泰山经石峪刻字6卷 清 杨守 敬摹
  游岱随笔清濮文暹撰
  泰山 法 爱德华•沙畹著
  游岱笔记周公才著
  泰山游记民国张缙璜著
  泰山指南民国王连儒著
  新刻泰山小史(附泰山小史注)明萧 协中原著,赵新儒注
  泰山指南(附曲阜指南)民国胡君复编纂
  六休居士遗稿2卷 民国 高安默著
  曲阜泰山游记民国倪锡英著
  泰山丛书民国王价藩、王次通辑
  泰山丛书第1辑 民国 王价藩、王次通辑
  岱粹抄存1卷 民国 王价藩辑济南慈 济印刷所承印
  岱粹抄存8卷 民国 王价藩辑
  兵事日记2卷 民国 王价藩辑
  录桃园村艺文录民国王建屏辑
  录退轩旧闻录民国王建屏编
  泰山王退轩先生清芬录民国王次通 辑
  岱献小征2集 民国 王次通编
  岱粹抄存续编7卷民国王次通辑 岱臆民国王次通辑
  泰山游览志民国王连儒著
  新儒联语录民国赵新儒辑
  泰山灾石记民国赵新儒著
  滋阳、泰山、曲阜游行心影录民国张绍堂著
  泰山药物志8卷民国高宗岳著
  岱下劫灰录民国王次通著
  泰山诗丛民国王钧编
  泰山题石选粹民国李东辰撰
  丙戌游记民国李东辰撰
  岱联拾遗民国李东辰撰
  泰山石经峪考民国李东辰撰
  泰山题刻漫录民国李东辰撰
  胆云轩随笔2册民国李东辰撰
  泰山及其宗教信仰德国蒂施佩著
  泰山宗教(法文)法国多类著
  泰山的传说 陶阳著1955年11月出版
  泰山游览手册山东省泰山管理处编
  1958年3月出版
  泰山名胜古迹山东省文物管理处、中国国际旅行社济南分社编
  1958年9月出 版
  泰山:山东名胜古迹山东省泰山管理 处编
  1962年出版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发掘报告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
  1974年12 月出版
  泰山(初稿)泰山管理局编
  1978年3 月出版
  泰山国画写生 陶一清画
  1979年9 月出版
  岱宗胜揽(画册)傅先诗撰文;张韫磊 等13人摄影
  1979年12月岀版
  历史上的泰安与泰山徐兆奎著1980 年5月出版
  泰山纪游傅先诗撰文,陈之平等摄影 1980年8月岀版
  泰山杂岩 应思淮著1980年11月
  泰山传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东分会、山东泰安地区文化局编
  1981年1 月岀版
  泰山 山东省泰安地区岀版局编辑 1981年4月岀版
  泰山 翟所淦、崔秀国编著1981年12月出版
  泰山(画册)和进海撰文1981年出版
  东岳泰山 徐本坚编著1982年8月出版
  岱庙天贶壁画山东人民岀版社 1982年11月出版
  泰山摄影艺术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 会编1982年11月出版
  泰山(画册)和进海撰文,李学增等17 人摄影1982年出版
  泰山名胜介绍泰山风景区管理局、泰 安地区文物管理局供稿
  1983年1月出版
  东岳泰山 崔秀国著1983年4月岀 版(该书曾获1981-198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泰山地质旅游山东地质学会编1983 年5月出版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山东省泰山风景区 管理局、山东省泰安地区文物管理局藏拓
  1984年3月出版
  巍峨的泰山 齐勉著1984年4月出版
  泰山民间故事大观陶阳等著1984 年5月出版
  泰山游览 王晓亭撰文1984年8月 出版
  冯玉祥先生在泰山刻石选泰山文物风 景管理局编印1984年9月出版
  泰山志资料选编 泰山文物风景管理 局、泰山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4年10月出版
  泰山岱庙植物名录(初稿)裴敦和编 1984年10月出版
  泰山天气与气象知识山东省泰安把地 区气象局、泰安地区气象学会编印1984年 12月出版
  泰山历代诗选 马铭初选注1985年4 月出版
  泰山传说山东省出版总社泰安办事处 编1985年4月出版
  历代诗人咏泰山 墨铸、肖秋选注
  1985年5月出版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专题

封禅
相关专题
封禅大典
相关专题
秦始皇封禅
相关专题
汉武帝封禅
相关专题
汉光武帝封禅
相关专题
唐高宗封禅
相关专题
唐玄宗封禅
相关专题
宋真宗封禅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灵应宫
相关作品
普照寺
相关作品
烈士祠
相关作品
五贤祠遗址
相关作品
三阳观遗址
相关作品
冯玉祥墓
相关作品
樱桃园
相关作品
关帝庙
相关作品
红门宫
相关作品
万仙楼
相关作品
斗姆宫
相关作品
壶天阁
相关作品
中天门
相关作品
五松亭
相关作品
南天门
相关作品
碧霞祠
相关作品
玉皇庙
相关作品
青帝宫
相关作品
孔子庙
相关作品
佛爷寺
相关作品
无极庙
相关作品
经石峪刻石
相关作品
纪泰山铭
相关作品
宋摩崖碑
相关作品
无字碑
相关作品
唐双束碑
相关作品
宋天贶殿碑
相关作品
宋封祀坛颂碑
相关作品
金重修东岳庙碑
相关作品
天门铭碑
相关作品
元创建藏峰寺碑
相关作品
明洪武祭祀碑
相关作品
摩崖造像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王母池
相关实物
日观峰
相关实物
舍身崖
相关实物
后石坞
相关实物
黑龙潭
相关实物
扇子崖
相关实物
岱庙
相关实物
遥参亭
相关实物
正阳门
相关实物
配天门
相关实物
仁安门
相关实物
后寝宫
相关实物
后花园
相关实物
汉柏院
相关实物
东御座
相关实物
唐槐院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