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耶稣家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84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耶稣家庭
分类号: D635
页数: 2
页码: 608-609
摘要: 耶稣家庭是20世纪20〜50年代初岀现的一个特殊基督教社团。宗教上进行灵恩派狂热活动,组织上实行集体编组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役,管理上实行严厉的封建家长制。创办人为马庄人敬奠瀛。
关键词: 泰安市 基督教 耶稣家庭

内容

耶稣家庭是20世纪20〜50年代初岀现的一个特殊基督教社团。宗教上进行灵恩派狂热活动,组织上实行集体编组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役,管理上实行严厉的封建家长制。创办人为马庄人敬奠瀛。
  敬奠瀛(1890-1957)岀生于地主家庭,幼读儒书,废除科举后,敬因功名无望而云游泰山和徂彳来山以图修仙学道。1912年入美以美会所办萃英中学读书时结识美国女传教士林美丽,1914年受洗入教。1918年进入济南英美教会合办的共和医院传道。1920年由林美丽支持筹办“圣徒信用储蓄社”(简称“圣徒社”),1921年春节正式开场,把宗教活动与经商结合起来,打下创办耶稣家庭的基础。
  1926年,敬奠瀛又在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单覃恩的资助下设立“蚕桑学道房”,招收贫苦教徒,一面做工,一面传道。1927年两机构合并为耶稣家庭。敬奠瀛把耶稣家庭的“家”字改为“隹”,谓“徑”是人与主同居之地,而旧“家”是“养猪(豕)”之处。他一面对蒙受社会灾难的受苦者表示“同情”,一面提岀遁世虔修,骗取人们入教。他用仿骈体写成所谓诗歌,进行布道宣传:“而今兵商仕工农,农为最下层;耕也不够饥,织也不免冷,人人可鱼肉,人人可欺凌;基督真门徒,深为抱不平”。诱使人们参加耶稣家庭,并在家庭的安排下,“勤苦多生产,粗活务节省;多纳一份税,使民负担轻;少吃一口饭,可回饿殍生”。一些穷苦人受其欺骗,入教者渐多。
  耶稣家庭初创时只马庄1处,后逐渐传至外地。马庄耶稣家庭称为“老家”,其他各地耶稣家庭称为“小家”。敬奠瀛为“家主”,各地“小家”设“家长”。至1937年,在各地建立“小家”14个,教徒发展至60余人,多半在山东境内。日军侵占时期,该教受到日军保护和支持,各地“小家”发展至64处,教徒增至500余人。解放战争时期,该教继续发展,有“小家”127处,教徒2400余人,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及东北各省。加入耶稣家庭的80%以上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也有失意的小业主、小地主和自感前途无望的知识分子。马庄耶稣家庭内有农工、石工、铁工、木工、鞋工、针线房、医药部、婴儿部、幼稚部、学道房等机构。
  教徒分为“普通成员”和“基本成员”两种:普通成员只参加宗教活动,向“家庭”捐献财物。基本成员必须“舍家破产”,把财产和人身完全交给“家庭”公有,由“家主”或“家长”全权处理。因此,教徒“入家”后,即成为没有任何私产而只能依附“家庭”的赤贫奴隶,除被“逐出”外,自己没有“出家”的权利。“家主”、“家长”则成为既拥有“家庭”财产支配权,又拥有对“家庭”成员人身统治权的新式奴隶主。
  耶稣家庭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家主”、“家长”养尊处优、作威作福、贪污挥霍、腐化淫乐,而下层成员则过着奴隶生活,以“灵统”代替“血统”,无论父母、子女、夫妻,皆作为单独成员被分派到各种编组内,分住男女集体宿舍。每天参加7~8小时无偿的繁重劳役,生活实行配给制,终年一日两餐,定期“禁食”、“减食”。男女青年不准自由结婚,由“家主”、“家长”任意搭配。夫妻房事须经“家长”批准,未经允许,私自接触怀孕者,被斥为“鬼胎”,并强制堕胎。“老家”有200多对夫妻,仅有20多间小房轮用。敬奠瀛及各地“家长”为了维持这种“家庭”统治,规定教徒必须每日起早睡晚机械地重复进行5小时左右的“蒙恩”、•'见证”、“圣灵充满”、“重生”、“撇下”、“唱灵歌”、“跳灵舞”、“方言布道”等等宗教活动,并根据教徒的思想情绪,随时编岀有针对性的所谓“诗歌”,组织读唱,以之作为思想统治手段。教徒如稍示不满,即被指为“不顺服”,强制于地下室内“受造就”,用大板子打得血肉模糊,即使老年、幼儿甚至孕妇亦不能免,打人的板子上却写着“稀奇的爱”四字,被打完后,还须“谢恩”。
  解放后,教徒逐渐认识到耶稣家庭的欺骗性、封建性,对敬奠瀛等所实行的统治产生不满而渴望改变。1951年4月间,北京“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教团体会议”召开后,泰安专署又召开了“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座谈会”,马庄“老家”的教徒对耶稣家庭违反宗教政策的非法活动作了初步揭发,并函请全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会派员前来领导革新。1952年4月,全国“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派工作队进驻马庄,在济南基督教代表及当地有关部门协助下,经与“家庭成员”数月协商,于是年秋对马庄耶稣家庭进行处理,清查了财产,按血统恢复各户的原来家庭,教徒重新获得人身自由。马庄“老家”改组为北新庄耶稣教堂,各地“小家”亦陆续进行整顿改组,耶稣家庭结束活动。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人物

敬奠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