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境内缺医少药,群众就医主要靠中医,西医发展缓慢,只能诊治一般疾病和开展 小手术。传染病、地方病长期困扰着群众1949年,千人占有1.2名医务人员。
建国后,西医有了长足发展,中医发展相对缓慢,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向农村,形成 了县、公社、大队(村)三级医疗网络。1949年有中医药人员665人、西药人员124人。50年代 后期,医疗大中专毕业生,开始充实到基层。长期以来医疗单位注重对医护人员多层次、多渠道 的培训,使队伍素质显著提高1984年,有中医药人员314人、西医师士 1432人,乡村医生卫 生员2502人、个体开业87人,千人占有医务人员3. 3人。1984年与1949年相比,卫生技术人 员增长4倍,床位增长64倍。
50年代初开始的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食 品卫生事业、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60〜70年代,境内消灭了天花、霍乱、性病、黑热病、基本控制了丝虫、疟疾、钩端螺旋体、 麻风、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地方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第一章机构队伍
第一节机 构
民国时期,境内有博济(1911〜1938年 在泰城)、圣母(1923〜1946年1月在泰城)、 耶稣家庭医药部(1926〜1951年在大汶口马 庄)3所教会医院和1处万字会医院(在泰 城);有泰安(1930〜1937年在泰城)、济仁 (1936〜1952年在泰城)及惠鲁、岱阳4家私 立医院。抗日战争时期,在祝阳设县卫生所1 处。
1938〜1945年,日伪在泰城曾设“新民 会医院”和“华北防疫委员会”诊疗所。
1949年4月30日,城关区成立联合诊 所(中西医联办)。 1952年下半年,全县建4 个区级全民卫生所。1957年,区卫生所达19 处。
1951〜1956年,全县成立15处中心联 合诊所(集体性质),下设146个分所,人员为 1221 人。
50年代初开始,泰城大多数学校、厂矿 陆续建立卫生室。60年代初,生产大队普遍 建立防治并举的保健站。
1984年,全市有市(县)级医疗卫生单位 8处,市(县)分院和办事处卫生院18处。
第一人民医院1950年,县卫生所(1948560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化验室
年泰城解放后迁入)扩建为县卫生院,人员 11人。1952年,院址由升平街迁至南关海子 涯,人员增到26人。1953年,设医疗、预防、 卫生防疫、妇幼保健4个股。1955年,设病房 3间,病床15张,人员增至33人。1956年,改 称县人民医院.增设简易病床12张,设内、 外、妇、中医4科。1959年10月,改称市立医 院。1963年,复称县人民医院„1971年12月, 改为县第一人民医院。1975年,迁院址到灵 山东路道北。1982年,改称市第一人民医院。 1984年,院内设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放 射、检验、病理、手术、超声波、心电图等15个 科室和两个门诊部,病床160张,全院327 人,其中主治医师22人、医师55人、医士 10 人,护师14人、护士 73人、护理员25人,药 师9人、药士 8人、药剂员8人,检验师3人、 检验士 5人、检验员5人,助产士 5人,技士 5人,其他医务人员2人;中医师5人、中医
曲建春摄 ± 1人,中药师1人、中药士 3人、中药剂员 3人;行管、工勤人员65人。是年门诊病人 258564 人次。
第二人民医院1966年11月建,院址在 麻塔公社黄前大队窝角村,当时称泰安县黄 前地区医院。院设内、外、妇、中医4科。1971年 12月更名为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1983年,工 作人员68人,病床52张。1984年,增设儿、骨、 化验、放射、手术、心电图等科室,人员58人, 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医士 4人,护师1 人、护士 13人、护理员4人,西药士4人、药剂员 4人,助产士 1人,技师2人、技士 2人,其他医务 人员4人;中医师1人、中医士3人,中药士 4人; 工勤人员6人。1977年门诊病人68518人次, 1984年为23844人次。
中医院1962年11月29日建院,院址在 洼子街西头路南,人员28人,病床30张。1968 年迁至灵山东路道北,人员增至50人,病床增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61
至50张。1984年,有内、夕卜、妇、骨、针灸、药械、 放射、化验、心电图、供应室等12个科室和两 个门诊部,人员12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 主治医师10人、医师12人、医士9人,中药师7 人、中药士 6人、中药剂员12人,护师2人、护士 11人、护理员5人,检验师1人、检验士 2人,技 士2人;西医师1人、西医士 2人,其他医务人员 13人,行管、工勤人员24人。1977年门诊 110297人次。1984年门诊101282人次。
妇幼保健院1954年7月,在县卫生院妇 幼保健股基础上建保健站,工作人员5人。 1956年迁下河桥,人员增至9人。1977年迁至 升平街道南,人员增至37人。1982年更名为妇 幼保健院。1984年迁大关街与泰山分院合并, 设保健、妇产、内、儿、中医、耳鼻喉眼、放射、 检验等科室,人员增至140人,其中中医师2 人、中医士4人,中药师2人、中药士4人;西医 主治医师5人、医师15人、医士 28人,护士 9人、 护理员3人,西药士 7人,检验士 2人,技士2人, 助产士 1人,其他医务人员35人;行管、工勤人 员21人。1979年门诊8267人次。1984年门诊 40068人次。
市直机关门诊部1984年7月建,部址在 升平街路南,设内、外、放射、化验、护理等科 室。1984年底,有24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 师8人,检验师1人,技师1人,护士4人,药士2 人,检验员1人,行管、工勤人员6人。
卫生防疫站1956年7月建,站址在下河 桥,设卫生、防疫、化验、行政4个股。1968年, 迁至财源街道南。1984年,设食品卫生、卫生 防疫、结防、地方病、检验、宣教、总务7个股; 人员65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8人、医士 18人,检验师2人、检验士5人,中药师1人,其 他医务人员21人,其他技术人员1人,行管人 员7人。
皮肤病防治所1956年7月2日建县麻风 病防治站,站址在城南安家庄,人员5人。1970 年3月,改为皮肤病防治所。1977年,迁旧镇以
东新址。1984年,有社防、病村、后勤、门诊、药 房、化验、治疗等8个科室;人员20人,其中主 治医师3人、医师4人、医士 3人,检验师1人,药 士 1人、药剂员1人,其他医务人员4人,行管 (工勤)人员3人。并管理崅峪、良庄、大汶口 3 处麻风病隔离治疗村。
□腔病防治所1978年8月建立,所址在 灵山路,人员18人。1984年,有口腔、矫形、放 射、注射、药房、化验6科室和下河桥门诊部; 人员32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师2人、医士3 人,护士1人,药士 2人,检验士1人,技师1人, 其他医务人员14人,其他技术人员1人,行管 人员4人。1979年门诊19499人次。1984年门诊 16304人次。
分院卫生院1959年2月,农村医疗卫 生体制变化•在卫生所、中心联合诊所、药材 经营组的基础上,建18处公社卫生院,下设 175处分所,属集体性质,自负盈亏。至1965 年,基建投资总额35万元,共扩建门诊5890平 方米,建病房1050平方米,床位发展到250张。
1970年3月,泰山、下港、邱家店、崅峪、徂 徕、西住、良庄、夏张、道朗、满庄、大汶口 11处 卫生院改为全民所有制,为县(市)医院分院。 1984年除泰山分院撤销外,其余10处分院共 有713人,其中中医师21人、中医士 43人,中药 师7人、中药士 24人、中药剂员32人,其他中医 7人;西医主治医师1人、医师80人、医士 76人, 护师3人、护士 75人、护理员43人,检验师3人、 检验士 10人、检验员12人,助产士 18人,药剂 士 21人、药剂员37人,其他医务人员97人,技 师6人、技士 21人;行管、工勤人员76人。病床 486张。1977年,分院门诊病人1004456人次, 1984年 972306 人次。
1982年,省庄、山口、麻塔、祝阳、北集坡、 粥店、范镇7处集体所有制卫生院,改称为公 社卫生院。1984年,卫生院共有498人,其中中 医师14人冲医士 24人冲药师1人、中药士 16 人、中药剂员25人,其他中医人员5人;西医师562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43人、西医士 46人,护师3人、护士 24人、护理 员51人,西药士 9人、西药剂员32人,检验士 4 人、检验员11人,技师2人、技士 8人,助产士 10 人,其他医务人员101人;行管、工勤人员69 人。病床294张。1977年门诊病人644289人次, 1984年472863人次。
卫生室1960年,为了生产救灾,开展水 肿、干瘦、妇女闭经、小儿营养不良等四病的 防治,各生产大队均设“保健站”,培训不脱产 人员担任卫生员。1970年,改称卫生室,行政 受大队领导,资金器械由大队负责,业务受上 级卫生院、分院指导,承担大队的医疗预防任 务。1979年,卫生室承包给乡村医生。1984年, 共有大队卫生室1182个。
1949下半年,中学、工矿企业开始陆续设 立卫生室。1984年,卫生室发展到73处,医务 人员194人,其中城市53处、168人。
第二节队 伍
建国前,中医、西医基本是个体开业。建 国后的医疗队伍由全民、集体、个体三部分人 员组成。全民、集体医务人员来源有录用的原 个体开业人员、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招收的 社会人员。
1950年,中医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 76. 6%,西医中有11人在公立医院工作。1954 年,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占医务人员总数的 10.8%;医务人员中15.1%的人在泰城。1956 年8月,始有中医人员进入国家医疗机构。 1958年,始有大学毕业生分到县医院。1966年 6月,批准中医学徒及自学成才的39人为医 ±.1973年,批准在县级医疗部门工作的19人 晋升主治医师,49人晋升医师,7人晋升医士。 1980年,晋升副主任医生4人,主治医师31人, 医师6人,医士 155人,护士 11人。1984年,医务 人员1722人,其中大学毕业生78人;全民所有 制人员为1293人,集体所有制人员为429人;
西医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79%,中医约占 21%。
建国后,为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采用进 修、办培训班、函授、中医带徒等方法予以培 训。1952-1984年,共培训2581人,其中卫校、 市第一人民医院办培训班20期,共培训中医 药、西医药、护士、妇幼保健、护理、西医学中 医等人员1939人,到省地等外地医院、大专院 校进修482人,参加省医学院函授学习的126 人,老中医带徒34人。
中医民国时期的中医均为私人开业。 1930年县府下令考试中医,委任韩培炎主考, 命题10道,报考者近500人,考取者发证行医。
据1948年统计,全县有中医317人,其中 行医兼开药铺者242人、坐堂行医者65人、游 散医10人,住泰城者有60人。1950年,私人开 业者753人。1955年召开中医代表会,13人进 入各级医疗机构,301人加入联合诊所,部分 有一定造诣者被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吸收。 1960年,573名个体中医参加了集体医疗机 构。“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医人员受到迫害, 下放51人,开除26人。此后,人员继续减少, 1975年减至291人。1978年,下放和开除的人 员全部收回。次年,批准已退休的20名中医人 员复职,并录用22名民间中医。1984年,中医 药人员为30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 师10人、医师56人、医士 84人,主管药师1人、 药师18人、药士 59人、药剂人员72人,大、中专 毕业生39人。
西医1910年(清宣统二年),美国人正 乐德在泰城分别设男医院、妇婴医院,西医传 入泰安。
建国前,私人开业者有44人。
1950年,有西医人员206人,其中医师42 人、医士 107人、助产士 2人、护士 22人、药剂员 33人。1957年,人员达500人,其中医师12人。 1959年,西医队伍中始有9名专职检验人员。 1962年,人员增至1124人,其中医师36人。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63
1965年,调整为788人,其中医师44人。1975 年,人员增至1078人,其中医师102人。
1978年后落实政策,历次政治运动中下 放的113人复职,受到错误处理和被迫害致死 的人员得到妥善处理。1984年,西医人员达 1418人,其中主治医师39人、医师215人、医士 191人,护师23人、护士 210人、护理员130人, 检验师11人、检验士 31人、检验员30人,助产 士 35人,药剂人员144人,其他技术人员359 人。有132名医师,14名护师,6名检验师分布 在泰城各医院,约占全市师级卫生技术人员 的 53%。
乡村医生1951年,全县有不脱产的卫 生员6430人。1956年,有关部门开始培训不脱 产农村保健员。此后,每年进行复训、新训。 1968年,保健员改称“赤脚医生”,年底达2520 人。1978年为2606人,每个大队平均3人以上。 1981年6月,“赤脚医生”进行资格考试,县卫 生局给1740名合格者发证,定名为乡村医生, 不合格者为卫生员。省庄办事处乡村医生最 多,为171人;麻塔最少,仅75人。1984年底,市 卫生局批准87个农村个体医生开业,农村医 生能治疗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
第二章医 疗
建国前,群众治病主要靠中医,西医仅能 诊治一般疾病和开展腹部、肢体、剖宫产、卵 巢囊肿摘除、眼科等中小手术。20年代末,泰 安医院、博济医院、马庄耶稣家庭医疗部可开 展血液、尿、粪便等常规检验。抗日民主政权 医疗机构开展过创伤截肢等手术。
建国后,诊治疾病主要靠西医。医疗器 械、药物大量增加,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制度 逐渐健全。县级医院和部分分院,能使用功能 检查技术和理疗技术。1965年上半年,县医院 已建立护理领导体制和较完备的护理制度。 60年代末,县级医院始使用心电图检査。70年 代末,纤维光束胃镜、结肠镜、A型超声波检 查技术已普及到公社卫生院。
60年代中期,县级医院除门诊外,还组织 医疗队下乡、援外和支援外地。医疗队下乡推 动了基层医疗事业发展。1968年至1982年,县 曾三次派医护人员参加援助坦桑尼亚医疗 队,为其培训医务人员,抢救危重病人,做外 科手术1000余例。60年代后期,大汶口分院成 为泰城之外的另一个医疗中心。1977年,西德 专家曾去大汶口分院考察。
1975-1984年,住院统计指标表明,第一 人民医院病人住院人数持续上升,大多数分 院、卫生院住院病人减少。1975年,第一人民 医院住院患者4124人,1984年为6889人,比 1975年增长66. 5%;1975年病死率为5. 5%, 1984年为3. 6% ; 1977年病床工作日308. 4天, 平均住院日9. 4天,1984年病床工作日350. 6 天,平均住院日为7. 8天。
第一节医 术
一、中医
泰安中医人才荟萃,据统计,清末至60年 代,医德高尚造诣较深的中医有50余人,医术 以内、妇、儿、外科(整骨、疥疮)见长,许多人 有著作传世,其中佼佼者有金有重、张同帏、 阎逢寅、高淑濂、高宗岳父子等人。1934年,7 名民间中医在西界成立“汶阳国医研究会”, 开展中医药研究。
50年代上半期,中医仍为诊治疾病的主 要力量,为整理医学遗产,中医人员曾组织医564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学研究会,交流学术。1960年.县成立中医研 究所,后并入县中医院3958-1962年,先后 召开中医座谈会10余次,许多老中医克服保 守思想和门户之见,献岀一批秘方、验方,共 收集民间单方1万余件,医案、文献125份,并 把老中医的经验整理成册,分四期岀版。其 中,有名医王逢寅治疗外感热性病“葛苏饮” 的论述,王逢谦“虎骨救济膏”的秘方和接骨 拿环精练手法的经验,孙敬斋治疗产褥热的 临床经验,吴树棠治疗水肿病的医案。有关部 门还组织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撰写中医 药论文。至1984年底,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或宣 读的论文有34篇,其中吕学泰的《银楂合剂72 例急性菌痢的报告》、《癫痫72例辩证分型诊 治》,李瑞亭的《割脂疗法治疗溃疡病50例临 床分析》,陈庚吉的《对72例脾症的分析和治 疗》,市二院赵仁和、王光辉的《健脾燥湿法治 疗角膜1例》等,反映了泰安市中医的水平。
附:验方
(一) 葛苏饮:泰安县中医院院长、中医师 王逢寅创。方药组成:葛根30克、苏叶9克、荆 芥穗9克、防风9克、麻黄3〜9克、白芷9克、甘 草3克,水煎服。主治: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随症加味,咳嗽加杏仁、桑皮各9克;痰多 加皂角炭3克、制半夏9克;头疼流泪加菊花、 辛葛各9克;发烧较重加柴胡、黄苓各9克;呕 吐加竹茹9克、生石膏30克;咽干疼加玄参15 克、桔梗9克;身疼加秦芜15克、姜活6〜9克。 以上系成人量,老弱、小儿酌减。
(二) 虎骨救济膏:泰安县中医院骨科名 医王逢谦祖传秘方。方药组成:香油12500克、 铅丹6250克、蜂蜡500克、虎骨120克、象皮240 克、血竭180克、珍珠6克、三七90克、乳香180 克、生没药240克、麝香3克、木瓜180克、牛夕 240克、桂皮180克、桑寄生240克、川断180克、 川茸240克、生杜仲180克、五加皮18克、土鳖 子180克、甜瓜子(爆炒)180克、石榴皮(酸) 180克。熬膏贴患处。
功能与主治:接骨止疼、活血化淤。用于 跌打损伤、风寒湿痹。
二、西医
建国前,西医水平较低,只能治疗一般疾 病,做些中、小手术。
建国后.西医素质逐步提高,医疗设施和 药物增多,检验范围扩大,各医院由诊治一般 常见病逐渐能医治疑难病症。至1984年,西医 在省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25篇,其中姜 鸿儒医师撰写12篇。
内科70年代中期以后,第一人民医院 对肺心病、休克微循环障碍各时期医疗及防 止缓慢性血管内凝血效果较好;对脑血管意 外、脑水肿和血栓形成的治疗好转率明显提 高;对心肌梗塞病人采用心电监护和心脏复 苏,曾使用心脏起搏器抢救病人成功。1984年 10月,一名28岁男性服来苏尔和滴滴畏混合 有机磷中毒,20分钟后入院,出现心原性休克 急性呼吸衰竭,后又发生脓毒败血症,经电击 复律,安置人工呼吸机,行气管切开术等措施 抢救,加之精心护理,病人痊愈。
外科1962年.市医院(第一医院)外科, 实行首例胃大部切除。1971年,能独立做食道 癌切除术。1975年,基本分科,先后做6例颅脑 血肿清除术获得成功。1976年,能独立做肺叶 及全肺切除术。1977年,能做纵膈肿瘤、胸腺 脉瘤切除术。1982年,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做 了第一例风心病二尖瓣分离,患者45天痊愈 岀院;做1例右拇指断指再植术成功。至1984 年,先后做甲状腺根治手术4例、输精管吻合 术10例,均获成功。
1982年5月,大汶口分院在上级医院指导 下,首次成功地进行1例食管癌手术。
妇产科1954年,县人民医院开始处理 难产。1959年3月,做第一例古典式剖宫手术。 1975年后,开展卵巢癌根除、子宫根治等手 术。1977年3月,下港分院切除13斤重的子宫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65
肌瘤1例成功。
1975年,大汶口分院开始妇科手术治疗。 1980〜1984年间,做卵巢囊肿26例、宫外孕破 裂切除11例、剖腹产29例、子宫全切15例,均 获成功。
眼科1972年6月,县医院首例白內障囊 内摘除成功。以后,相继开展了虹膜嵌术、抗 青光眼手术。至1984年,眼科共开展手术2500 例,其中有泪囊腔吻合术虹膜下切除术、巩膜 缩短填充术、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穿透性 光学角膜移植术。1974年3月8日,崅峪分院为 一位农妇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后泪道畅 通,无溢泪。
五官科60年代,县医院仅能开展拔牙、 扁桃体摘除、上颌囊穿刺、气管切开等疾病的 诊治。1972年后,始开展多种手术。1984年,共 做眼鼻喉科手术1600例,做付鼻窦手术80多 例,气管食管异物取岀各30余例。
小儿科1975年,县医院建立儿科。至 1984年,共收治病儿683人,治愈率为94.2%, 死亡率为1.2%。患儿张田田,女,4个月,因发 热咳嗽3〜4天后抽风15小时,1984年12月18 日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呼吸衰竭,用 氯霉素、青霉素等控制感染,甘露醇控制脑水 肿,镇静止惊、解酸,并以呼吸兴奋剂、能量合 剂、输血浆支持疗法,治疗19天,痊愈岀院。
放射科1961年1月,县医院成立放射 科,当时有1人和1台30毫安X光机,仅能做 一般的透视拍片。1975年底,放射科独立设计 安装了“隔离间透视装置”,填补了泰安地区 空白。1984年底,人员达10人,X光机5台,其 中200毫安2台,100.30、15毫安各1台,能做各 种造影及特殊检查,如胆囊造影、肾盂造影 (包括逆行造影)、膝关节造影、血管造影及 气、顿双重造影,断层检查等。
1979年,放射医师在全国性刊物《中华放 射学杂志》上发表两篇论文。
检验科1954年建化验室,开展血、大
便、尿常规及病原虫、血丝虫、抗敏染色、尿三 胆项目检验。50年代末,开展了高田氏反应、 黄胆指数、二氧化碳测定、肥达氏反应、脑脊 液、胸腹水等项目,日平均50项次。60年代初, 始开展转氨酶、血清钾、钠、氧、细菌培养及药 敏、酸、碱、磷敏酶测定、红细胞脆性、球旦白 试验、血清胆固醇、血清钙等项目。60年代后 期,始开展血清蛋白电泳、脂蛋白电泳、细胞 学、骨髓分类、CA细胞检查等项目。1972年 以后,开展了甘油三酯、表面抗原及乙肝五项 指标测定。1984年,市第一人民医院化验科已 有72型、581型、751型光电计、5台冰箱和1个 血库,可开展血液学、生化学、细菌学、免疫 学、血清学等检验项目100〜120项。
三、中西医结合
50年代初,政府号召西医学中医,并输送 西医到上级中医院和院校学习。1957年,有8 人基本掌握中西医两套医术。1965年,增至21 人。至1984年有关部门共举办8期训练班,培 训312人。
市中医院对住院患者常采用中西医结合 治疗。医师王永化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 肾炎、尿毒症、冠心病、中风等疾病;采用健脾 益肾、去瘀利水方法治疗10例慢性肾炎,其中 明显尿毒6例,均取得治愈或明显好转的效 果,并将治疗经验撰写论文发表。
市人民医院部分医生进行了西医为主、 中医为辅的探索。医师孙元成1976年学中医 后,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 症、中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胰腺炎、尿路结 石等疾病,均收到良好治疗效果。患者邱慎结 1977年患右侧上下肢体功能障碍,摔倒后病 情加重,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用西药 V81、812、ATP加中药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配合针灸,综合治疗27个月,肢体功能、语言 均恢复正常。
崅峪分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566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管炎效果显著。治疗方法为内服中药,患肢敷 生地膏为主,结合用低分子右旋糖加VC、丹 参注射液静脉点滴,对有肢体溃疡坏疽继发 感染者加抗生素控制;对患肢肌萎缩者用 V81穴位注射,结合辩证施治,分别予以温经 散寒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十几年来,收治新 疆、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南等地800例病人, 总有效率为96. 1%,治愈率为62.7%。患者康 如清,患病10余年,服药上千付,病情仍在恶 化,下肢剧痛,分院诊断为阴虚毒热型脉管 炎,经6个月治疗痊愈。此经验收入1976年5月 省卫生局印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经验交流汇编》,并收入1979年3月 人民岀版社出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经验选编》第一辑。1980年8月,又 在省中医学院召开的全国会议上作了介绍。
第二节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1952年11月20日,县政府发 岀“关于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度的通知”后, 开始实行此项制度。享受公费医疗待遇者每 人每月药费标准:1952-1957年为2元;1958 -I960年为 1. 50元;1961 〜1979年为 1.20元; 1980-1984年为2. 50元。
1965年,享受公费医疗人数6156人,超支 101340 元;1976 年,8714 人,超支 228119 元;
第一节中 药
泰安医药资源比较丰富,《重修泰安县 志》记载,境内中草药有89种,其中植物类74 种、动物类2种、矿物类13种。1936年,名医高 宗岳著《泰山药物志》四册,为泰安第一部系
1980 年,11017 人,超支 222490 元;1984 年, 13487人,超支709390元。滥领滥发药物,一人 公费全家吃药等现象较普遍,造成很大浪费,
合作医疗1968年10月,农村开始实行 合作医疗制度。1978年,全县820个大队均成 立卫生室,750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参加者 910856人,占农村人口的82. 9%。基金总额为 1739004元,其中生产大队负担37.7%,生产 队负担28.2%,社员分担27%,其它收入占 8.1%。其门诊总计6187811人次,药费总额 505196元,其中大队报销66878元,占13.2%; 社员自付费438318元,占86. 8%.1979年4月, 合作医疗基本停办,大队卫生室由乡村医生 个人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社员看病自 费。只有个别行政村仍实行合作医疗或半合 作医疗。
医疗费减免1956年5月,县人委规定城 乡贫苦患者,因急病、重病需费较多,个人无 力负担,公益金解决不了者,可以减免或半减 免。
1966年10月起,各种预防接种一律在防 疫费中报销,免费治疗天花、疟疾、丝虫、麻风 等12种传染病,收、减、免防治白喉、伤寒等11 种传染病。1963〜1984年,支岀预防接种费 184930元,传染病减免费135421元,地方病防 治费95877元。
第三章医药器械
统的中药专著,载药604种。泰山特产的紫草、 何首乌、玉竹、黄精、杏叶参、灵芝草、东牛黄、 赤鳞鱼,徂彳来山产金银花、元胡、黄连、丹参和 汶河两岸的汶香附等药材质量优异。
建国后,实行药材计划种植,每年由政府 下达计划。1959年种植947亩,1965年1164亩, 1970年2161亩,1980年降至488亩,1983年回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67
升到1900亩,至1984年,共引种成功30多个品 种,中药产品计385种。其中植物类336种、动 物类36种、矿物类13种。1962〜1984年,药材 公司共收购药材40多个品种,共222万公斤, 其中5万公斤以上的有党参、牛夕、杏仁、黄 苓、柴胡、香附、丹参。
建国前,一般采用传统方法加工炮制中 药材。建国后,为继承传统炮制技术,药材公 司和卫生局多次举办“饮片炮制”、“中药调 剂”学习班,培训药剂人员。1966年前 冲药加 工采用脚踏、手搓脱皮等传统方法,效率很 低。中医院制药室加工矿石类药物,须用三四 人推碾,每天最多粉碎200公斤。1968年后,添 置制药器械,用电动石碾日加工矿石类药物
400〜500公斤,切、炒药物均采用机械,效率 提高数十倍。
民国时期,全县有中药铺54家,其中泰城 29家,大汶口 6家,兼营药材购销、加工。1949 年4月,泰城有中药铺31家,1955年全县发展 到247家。1956年1月,永春堂药店与泰城8家 中药铺实行公司合营。是年,大汶口建药材 组。1963年3月,山口建药材组。1969年10月, 泰安药材公司在青年路建永春药店。1975年 10月1日,在财源街建泰山药店,经营中药和 成药900多种。1979年1月,建徂彳来药材组。大 汶口、山口、徂徕3处药材组先后建立药材销 售门市部。1984年,全市经营中草药650种,中 成药328种。
清末、民国时期泰城中药店表568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续表
第二节西 药
1910年,美国人正乐德在泰城创办男、妇 婴医院,西药传入境内。
民国时期,有西药店7家,如泰城的车贵 轩“中西药房”、钱尔仁“岱济药房”、蔡玉龙 “鲁南西药房”,博济等医院也经营西药。当时 主要品种有片剂、针剂、酊合剂等。1948年,在 泰城一支40万单位青霉素价格为50公斤小 麦。
1949年4月,泰城有西药铺11家。1955年 全县发展到32家。1956年1月,泰城国华、鲁 南、博济3家药房实行公私合营。后药材公司 在泰城组建4个门市部销售西药,兼营小型医 疗器械。1969年10月1日,永春药店开业,经营 西药和医疗器械900种。1975年10月1日,泰山 药店开业,经营西药、医疗器械上千种。
1952-1960年间常用药有66种。1972年 为268种。1984年达604种。
60年代以来,县医院、分院、卫生院先后 建立普通制剂室,解决部分用药问题。1964 年,县医院建普通制剂室,生产各种合剂、洗 剂、溶剂、糖浆剂、甘油剂、软膏剂、滴剂等常 用药。1971年建无菌剂室,生产各种大输液、 小针剂、滴眼剂等常用药30多种。1975年以 来,生产部分片剂。1984年,生产常用药80多 种,并建药检室,负责检查药剂质量。
第三节药 政
药政管理以麻醉药品和药品质量为主要 內容。
1963年3月19日,市根据卫生部《管理麻 醉药品暂行条例》及《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药 房对麻醉药品设专柜专人管理,建立进货领 取、消耗登记制度;处方权限于医师和水平较 高的医士,处方不超过一日剂量,每月合订处 方,保存备查;凡购用麻醉品者,送印鉴备查; 自第二次起,应将上次购进之日期、用途、用 量及现存数逐一填报告表,账货必相符,最后 送卫生局审核;如违反麻醉药品条例,分别情 节轻重依法处理。
从1964年开始,为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 督,抵制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县、公社都建立 了药品质量监督小组。是年6月,卫生局下达 药品质量检查提纲,此后逐年进行检查。1975 年11月5日,县革委发出《加强对路医、游医、 散药商和个体开业医管理的通知》。1977年6 月23日,县召开药政会议,对药品质量、中草 药加工炮制等,又作了明确规定。
1979年1月1日起,中医处方用药改为公 制计量单位“克”、“毫克”、“升”、“毫升”。
第四节医疗器械
1950年,全县医疗单位有化验器械9台。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69
1955年,增加化验、放射、妇产器械6台。1963 年,增至78台,其中外科17台、药剂4台、化验 29台、五官科4台、放射科9台、妇产科3台,其 它12台。1968年县防疫站配备救护车1辆。 1970年,器械增至309台(件),其中外科100台 (件),内有万能手术床7台、综合手术床8台; 放射27台,内有200毫安X光机5台;妇产科 26台,内有电动吸引器13台;辅助诊疗器械14 台,内有超声波诊断仪3台。
1984年,全市医疗器械585台(件),救护 车11辆,其中卫生局、防疫站、市一院、二院、 中医院、皮防所、妇幼保健院及满庄、大汶口、 崅峪、下港分院各1辆。
1957年,全县有病床15张,1965年为130 张。1976年为909张。1982年为1050张。1984年 全市有病床1090张。
1984年医疗器械统计表
续表570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第四章卫生防疫
第一节疾病防治
民国时期,境内疟疾、伤寒、黑热病、麻风 病、白喉、麻疹、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克 山病等传染病、地方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 当时的政府也进行过小规模的注射预防针和 接种牛痘工作,成效甚微。1922〜1923年间, 下港村霍乱流行,发病率为10%,死亡率达20 〜30%。1929年,境内再次流行霍乱,“日死亡 百计”。1945年,乡城一带伤寒流行,10日内死 亡百余人。次年8月,崅峪区10余村霍乱流行, 患者1200余人,死亡360人,区公所成立防疫 指挥部,会同鲁中行署卫生科组织医疗队积 极抢救,及时扑灭了疫情。1948年,下港乡彭 家庄天花流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5%和 10%。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从1950年起,逐年有 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预防工作,开展疫苗接种, 并对当地常见的布氏杆菌病、黑热病、麻风 病、丝虫病和地方病进行普查防治。从是年 起,全县普种牛痘,至1982年,全市种痘人口 为332.13万人次。
1960年,贯彻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办法》、 《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县建立疫情管理制 度,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1950〜1984年,先后接种19种疫苗 (13321486人份),使天花、黑热病逐渐绝迹, 其它传染病也基本得到控制。
1959年,麻疹发病率1162. 17/10万,1984 年降至0. 15/10万。
1960年,白喉发病4454例,死亡103人, 1975年后未再发现。
196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1936例,
死亡104人,患病率为133. 85/10万,1984年降 至 1. 3/10万。
1966年,出现乙型脑炎流行高峰,发病 501例。1984年,仅有零星发现。
建国后伤寒病一直得到有效控制,仅 1983年6〜8月,大汶口办事处上泉村爆发流 行伤寒,发病238例,患病率达17%,县防疫站 和大汶口分院组成小组进行救治,疫情被控 制,患者无一死亡。
1981年,境内克山病被控制(过去曾发现 少量病例)。
黑热病泰安是黑热病的重病区。1950 年,患病率为400/10万。是年,华东黑热病防 治所在泰城成立,该所在重病区范镇孙家埠 东搞综合性防治实验区,培训人员,开展社会 防治;县黑热病防治所在重病区下港下里官 庄成立,开展普查治疗。全县先后设35处防治 站,共治疗1105人,主要采用斯涕黑克6天疗 法,治愈483人。1958年到1967年间,组织18处 卫生院进行两次普查普治,对15岁以下儿童 全面扪脾检查,对16岁以上男女进行线索调 查,并采取对发病村喷洒药物,消灭媒介白 蛉,扑杀家犬等综合措施,1950-1967年,共 发现患者3185例,大部分治愈。1968年5月以 后,未发现新的病例。
麻风病1955年,始设麻风病专业防治 机构,各办事处配有专业人员。1955〜1984年 间,进行过30余次线索调查、3次全民性过滤 普查,累计发现病人1129例。其中男性1010 例,女性119例,分布在513个自然村。1958年, 设崅峪、良庄、大汶口 3个民办公助的病人隔 离治疗村。至1984年累计收治病人1025例(外 县84例),治愈率为70. 9%。50年代患病率为 8. 08/10万。70年代已降至0.17/10万。1984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71
年,病人分布减少到38个村,达到国家基本控 制麻风病的标准。
布氏杆菌病1970-1975年间,防疫部 门对布氏病进行重点线索调查。被查的38850 人次中感染者306人,发病136例,临床治愈 127人,治愈率为93. 3%。防疫部门在发病区 道朗公社朱康大队设临时治疗点,集中收治 病人,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接种,1976年 后无新发病者。
丝虫病流行于汶河沿岸村庄。1971〜 1981年,每年组织专业人员70余人,在汶河沿 岸挨门挨户采血检查,在累计被采血的 1245174人次中,有微丝坳阳性的3104例,平 均感染率为0.24%。经反复查治,并发动群众 灭蚊,效果显著。1981年后,未发现新患者。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部分病人分布在山 区,病因是饮水中严重缺碘。1969年,普查下 港公社43917人,查出病人4350例,患病率为 9.9%。1978年进行全县普查,被查者987210 人,受验率为88.5%,查岀生理性肿大28642 人,一、二度病人31430人。下港、麻塔、徂彳来、 崅峪、山口、省庄、大汶口、满庄、夏张、西住、 粥店、祝阳12个公社患病率均在3.1%以上, 最高为9.9%,最低为3.1%。防治措施为定点 按时供给含碘食盐(含量不低于1/5),病人两 个月服一次碘油丸,对符合手术指证的进行 手术。1973年3月〜1984年,累计手术352例。 1984年,省、地查验9个办事处,患病率最高为 2・45%,最低1%,基本达到控制指标。
地方性氟中毒中毒原因为饮水中含氟 量高。1980年2月,对全市627个大队进行饮水 检测,高氟量1〜4毫克/升水的分布区为满 庄、徂徕、大汶口、夏张、北集坡、道朗等公社 的36个村,其中轻病村22个、中病村12个、重 病村2个,受害人总数46000人,占病区人口的 10. 7%。尤以满庄为重。患氟斑牙病者40020 人,占病区受害人口的87%;患氟骨症者271 人,占病区受害人口的0.59%。1982年7月,在
病区搞防氟工程,总投资30. 45万元,其中国 家投资21万元、公社投资4. 2万元、村民投资 5. 15万元。第一期工程在重病区李家大坡村 安装自来水供水系统,1983年4月7日投水,使 含氟量衡性在0. 5毫克/升水之间。第二期工 程在中病区14个村改水,1984年有9个村供 水,12074人免除了氟中毒危害。
第二节卫生保健
一、妇幼保健
建国前,妇女分娩由产婆接生,往往造成 难产、滞产、产褥感染,小儿破伤风等疾患,导 致母婴双亡,或给产妇造成终身疾病。1937年 3月,国民县政府曾举办过免费接生婆训练 班。
建国后,1950年,县政府召开新旧助产士 会议,推广新法接生,在专署中心医疗站指导 下,建立省庄、五马庄两个助产小组,接生34 人,死亡4人。当年,县开办助产士训练班,3个 区的百余名产婆参加了训练,接生婴儿271 人,死亡14人。1954年7月,建立县妇幼保健站 和93个接生站,运用模型、图片、有线广播等 形式宣传新法接生,全县培训接生员933人, 要求按一躺三消毒的新规程接生。1955年新 法接生率为32. 7%, 1965年提高到85.5%。 1978年,妇幼保健站设门诊部,分院、卫生院 设妇产科,共配备专职人员51人,有278个大 队开办妇产室,设产床430张,形成三级保健 网,全面开展围产期保健、孕期检查,做到产 时安全、产后保健。1984年,新法接生率为 98.3%,婴儿死亡率20. 5%。,住院分娩率为 57.49%,孕期检查率62%,产后保健访视率 为 51.5%。
1955年,全县宣传推行妇女“四期”(月经 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保护,提倡“三 调”、“三不调”(即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572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轻不调重,乳期调近不调远)。1960年冬,医务 人员采取划片包干、包查包治主要因生活困 难造成的妇女病。1978年始实行对妇女经、 孕、产、哺乳、更年五期劳保措施,有条件的工 厂建立了妇女卫生室、幼儿哺乳室。农村推广 经期挂牌作法,以子宫脱垂、尿痿为重点,有 计划地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1960〜 1984年期间,对1473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免 费治疗,其中做手术146例,上托1295例。
二、 儿童保健
1954年开始,每年给儿童注射预防针和 多种疫苗。1979年开始,对厂矿儿童进行体格 检查。是年8月,全县对23748名儿童进行了一 次免费驱蛔,有效率为89%。此后,每年坚持 在“六一”节前后,进行儿童体检,并建立城乡 “儿童健康检查卡”制度。至1984年.共有 297673人次儿童查体,对查出的31778例患者 进行了治疗。有关部门对托幼机构加强卫生 指导,通过分批分期培训,保育人员基本掌握 育儿科学常识和一般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方 法,降低了儿童患病率。
三、 职工保健
1969年,开始对职工进行职业体检,对危 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场所进行一般性卫生监 督。1972年,卫生防疫站配备2名人员,分管卫 生检测工作。据1978年调查,产生粉尘(主要 为石棉、石英、水泥粉尘)厂矿91处,有尘点 198个,接触粉尘者6666人;产生毒物(主要是 铅、汞、苯)厂矿122个,毒点218个,接触毒物 者6421人O1979年10月至次年1月,县劳动、卫 生、工会等部门组织21人的职业病普查小组, 对1070人做了白细胞计数、尿铅、尿汞、吓咻 化验。至1984年底,共检查9000人,对其中 4000人拍片检查,确诊矽肺患者20人,对282 名可疑患者,做了妥善安排。
第三节公共卫生
1952年4月,县府遵照中央“反对美帝细 菌战,进行灭虫、消毒、防疫”的号召,掀起以 “除四害(麻雀、老鼠、苍蝇、蚊子,后将麻雀改 为臭虫)、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内容的群 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全县普遍开展了群众性 卫生大扫除活动。当年,县政府发布《管好渿 河饮水卫生的通告》。1956年,根据《1956〜 1957年全国农业纲要(修正草案)》的要求,以 除“四害”消灭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作为爱国 卫生运动的中心内容。1957年6月,县政府制 定《食品卫生管理法》,并发放卫生许可证,防 疫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检 查,基本做到不合格食品不岀厂、不销售。 1957年,成立县肥料厂,泰城机关、学校的粪 便、垃圾由肥料厂管理。1957〜1960年期间, 以清除垃圾、疏通沟道、填平污水坑、整修街 道、厕所和饮水井为公共卫生事业的主要内 容。1961年5月,泰城居民的垃圾、粪便由泰山 公社卫生队统一管理。同年,农村实行“五有 三勤”(人有厕、猪有圈、牛有棚、鸡有窝、家家 有尿缸,勤出、勤垫、勤打扫)的卫生管理制 度。
“文化大革命”初期,公共卫生事业一度 停辍。
1974年,卫生防疫站设卫生股,1名专职 人员负责学校的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当年, 防疫部门举办了保健教师培训班。
1978年,县委根据中央爱国卫生运动方 针,确定以城市为重点,治理“脏、乱、差",并 制定了《卫生管理条例》。
1981年5月5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两项 决议:一是每月15、16日为泰城卫生大扫除 日,每人每年参加卫生义务劳动12天;二是住 泰城有工资收入者,每人每年交卫生费一元, 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同年,在农村推行“两管”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573
(管水、管粪)、“五改”(改水、改厕所、改炉灶、 改牲畜棚、改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卫生管理办 法,年底有176个大队达到配套要求,19937家 农户安上手压机井。
1983年,市府先后颁布《关于泰城卫生管 理试行规定》、《关于加强泰山风景区管理的 通告》等9个法规性文件,抽调30人的专业队 伍,查处违章行为,进行以法治脏的管理。市 府对泰城卫生工作进行全面规划,采用民办 公助,实行门前“三包”(卫生、绿化、秩序)、 “四自”(自修门前路、自通门前水、自搞门前 卫生、自栽门前树)的群众性管理办法。3月 份,出动上百万人次,清除垃圾20. 94万立方 米,疏通渠道13. 7万米,并进行整修道路、改 造厕所、清除卫生死角活动。
1978-1984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4 起,中毒661人,住院治疗186人,死亡1人
(其中1979年食物中毒233人,住院治疗36 人)。 1983年7月市成立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所,防疫站增设食品卫生科,配4名检验员, 在市分院和食品主管部门及产供销单位,建 立食品卫生监督小组。当年,有关单位对 9000余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查体,并建立 了企业档案和健康档案,先后对90多个单位 进行着装抽査,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罚。1984 年7月,统一发放了食品卫生检查员证书和 证章,封闭了泰城31个卫生不合格单位。
1984年,全市802处中小学有校医32 人、保健教师843人。学校卫生工作基本形成 制度,成绩显著。通过对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健 康状况调查,1983年比1979年沙眼患病率 降低19. 87%,歸齿下降3. 13%,心杂音下降 0. 3%,肝大下降0. 5%。
1984年,泰安市被评为省卫生先进市。
1984年驻泰地区以上医疗(药)单位情况表574
第二十七编医药卫生
续表
注:(1)解放军八十八医院于1979年4月驻泰,之前解放军第一三八医院(三十七疗养院改)驻此。
(2) 华东黑热病防治所1950年6月驻泰,1961年迁址济宁。
(3) 泰安制药厂列在工业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