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63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分类号: F830.3
页数: 2
页码: 338-339
摘要: 1931年泰安县建设局倡办信用合作社, 经营存款、放款业务。至1933年,共成立12 个信用合作社,有社员409人、股金2911元。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信用合作社

内容

1931年泰安县建设局倡办信用合作社,经营存款、放款业务。至1933年,共成立12个信用合作社,有社员409人、股金2911元。1937年10月合作社解散。
  1952年试办信用互助组。1953年上高供销合作社试办信用部,开展存贷业务。是年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在朱家庄乡试办信用合作社。次年建信用合作社15处、信用部9处。至1956年,全县共成立信用社159个,社员94590户,股金134813元,存款余额443万元,放款余额76万元。1956年,在集镇和边远大村建信用代办站(简称信用站)。1957年信用社由159处合并为96处。1958年5月实行“三社(农业社、供销社、信用社)合一”,信用社下放到农业社经营,普遍发生资金乱拉乱用、账目混乱等问题。当年恢复原信用社体制。1959年1月信用社合并为26处人民公社信用部,下设143个分部。同年6月又恢复信用社。同时,泰安市人行规定平原地区500户以上,山区、半山区300户以上的大队设信用分部,户数少经济条件差的大队可设联合分部。1963年11月始在生产大队(或自然村)设信用站。1969年7月,将信用社下放到大队。1970年又逐步收回。至1971年信用社调整为88处。1972年以管理区为单位的信用社合并为以公社单位的18处信用社。1977年3月起,银行营业所与信用社实行所、社合一,合署办公。是年,大队信用站发展到615个。1979年发展到668个。1984年8月成立泰安市信用合作社联社(日常工作由中国农业银行泰安市支行信用合作科办理)。下设财源、岱庙、泰前、大汶口、省庄、崅峪、祝阳、范镇、下港、麻塔、满庄、道朗、夏张、北集坡、徂徕、邱家店、房村、良庄、山口、粥店20处信用社、11个储蓄所、20个服务站(亦称分社)、673处信用站。
  信用社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理、监事会管理。一般小社2?3人,大社十几人。办社初期职工仅发少量生活补助费,1956年始执行乡干部工资标准。1963年起信用社职工转为非农业户口。1964年起执行基层供销社职工工资标准。1978年信用社编制名额纳入国家劳动工资计划,待遇与人民银行基本一致。1981年起信用社职工及其工资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政治待遇、福利待遇、商品粮供应与农业银行一致。
  建国初期,信用社主要业务是对农民发放生产生活贷款,后逐步转向支持集体经济,发放生产费用、生产设备贷款。1956年,信用社员发展到94590户,吸收股金134813元;存款余额443万元,放款余额76万元。1958年,信用社员发展到124576户,占总农户的77.6%,吸收股金182100元。是年底存款余额730万元,其中群众储蓄占64.9%、农业社及其他存款占35.1%,全年放岀贷款197万元,其中社员贷款占35%、农业社贷款占65%。1984年,信用社员发展到229744户,占总农户的83.5%;共吸收股金44万元,存款余额10352万元,其中集体存款3324万元、社员储蓄存款7028万元;全年放岀贷款8667万元,其中农业贷款3472万元、企业贷款1967万元、社员贷款3228万元。是年底,公积金达到203万元。资金逐渐壮大,业务由简到繁,能承办银行委托的农村存、放、收、转账结算和现金管理等项业务。
  第四节保险
  建国前,境内无正式保险机构。邑人马伯声设在济南的永年保险公司于1934?1937年曾委托泰城仁昌杂货店代办火灾保险业务,先后有8家商户投保,保费为保额的10%。,代办费为保费的2%。
  建国初,境内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泰安中心支公司兼办。1956年6月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泰安县保险支公司。1958年6月,根据区划分设泰山市保险支公司,同年10月机构撤销。1981年4月保险公司泰安地区中心支公司设营业部代理泰安市保险业务。1985年1月撤销营业部,改建保险公司泰安市支公司。1985年6月撤销泰安市支公司,分设保险公司泰山区、郊区办事处。
  1950年开办以国营企业和私人工商业为对象的自愿财产保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自愿保险和简易人身保险。
  1951年,在山口区进行牲畜保险试点,后在全县推开。1952、1953年开办小麦保险和大麻保险。3年中,开设的7种保险业务保费总额557657元,赔款34416元,占保费的6.17%。
  1954年农村保险业务停办。
  1956年恢复农村保险业务,开展牲畜保险,1957年扩大办理以“三包”(包防疫、包医疗、包死亡赔偿)为主的养猪保险。1959年1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