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60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加工
分类号: TS2
页数: 1
页码: 306-306
摘要: 用石磨、石碾加工粮食是境内群众传统的加工方法。民国初期,出现150余处商业性加工磨坊。
关键词: 粮油工业 粮食加工

内容

用石磨、石碾加工粮食是境内群众传统的加工方法。民国初期,出现150余处商业性加工磨坊。1925年,泰安孤贫院开始使用机器加工粮食供本院食用。1929年,马伯声等合资在泰城北新街建仁德面粉公司,年产泰山牌面粉180万公斤。1956年,公私合营德成泰面粉厂由青岛迁至泰城,隶属县粮食局,次年春投产,生产标准粉、军供粉、精粉、全麦粉、玉米粉、小米面、地瓜干面等,日产面粉2.38万公斤(至1984年,该厂有各种设备130台、总动力550千瓦,年产标准粉43582吨).1958年起各基层粮所自建小型粮食加工厂。1960年,县粮食局协同工业部门帮助农村社队安装各种铜辊磨粉碎机122台,其中粮食部门帮助安装22台,日产面粉5万公斤。1970年,社队建小型磨坊1330处(主要使用潍坊产278型锥磨加工粮食)。1976年,全县粉碎机、锥磨3900台,日产1万公斤以上的面粉厂19处。1983年9月,泰城建小型饲料加工厂(次年5月投产);10月,17处粮食管理所均配一套GPSJ-750型配合饲料加工设备,当年加工饲料648吨。1984年,全市有各类粮食加工厂、坊5500家,其中日产1.25万公斤以上的面粉厂25家,综合各类厂、坊加工能力达3750万公斤,占全市农民口粮、饲料粮占有量的91%。实现了农民加工粮食不出村的目标。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