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路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5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铁路运输
分类号: F530.1
页数: 1
页码: 241-241
摘要: 货运津浦线通车后,泰安、大汶口2处车站输岀货物以花生米、花生油为大宗,其次为大麻、生姜等物品。外地运进物资为高梁、大豆、豆饼等。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运输管理

内容

货运津浦线通车后,泰安、大汶口2处车站输岀货物以花生米、花生油为大宗,其次为大麻、生姜等物品。外地运进物资为高梁、大豆、豆饼等。1949年后,输出物资增加工业产品、木材、水果、大白菜和河沙等。同时,输入的大豆、豆饼数量猛增,还增加了木材、煤炭、煤油等,入大于出。1965年输出25.33万吨,输入30.31万吨。1984年,输出22.34万吨,输入54.63万吨。
  泰肥线天平店、鱼池二站,主要办理河沙外运业务。
  辛泰线境内站点,仅1981、1983年办理小量农副产品外运。
  客运境内12处车站均办理运送旅客业务。1984年,泰安站日停靠津浦线普通快车19对、普通客车5对,泰安站始发至张店、博山普通客车2对。全年共迎送旅客307.62
  万人次。
  泰肥线初期实行客货混运,泰安、湖屯日对开一次,后改为客车运行。1981年后,改辛店至湖屯,日往返一次,后改为坊子至湖屯。1984年,辛泰线试运营期间,泰安至莱芜东日往返客车一对;正式运营后,改为辛店至湖屯运行,后又延至坊子至湖屯。同时,泰安至博山车次,改为泰安至张店,日发车一对。
  第三节运输管理
  1958年,贯彻先国营后集体,先专业后副业,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运输方针,积极扶持民间运输。60年代,县主要担负城镇6公里以内和公路干线20公里以内的运输。凡从事公路运输、装卸搬运的企业单位车辆,都必须接受运输主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凡营运车辆,均执行省交通厅统一制定的运价标准。人力车和装卸理货执行地市自行制定的运价和费率标准。80年代初,执行地区“运输、装卸、理货、渡运管理办法和计费标准”。1984年后,执行中央和省的运价规定。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