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劳动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51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劳动管理
分类号: F272.3
页数: 1
页码: 228-228
摘要: 建国后,企业内部逐步设立劳动人事管理机构。新职工入厂由厂方培训上岗,或边上岗边培训。
关键词: 经营管理 劳动管理

内容

建国后,企业内部逐步设立劳动人事管理机构。新职工入厂由厂方培训上岗,或边上岗边培训.1960年,县对18个企业的近5000名职工进行调查,其中技术人员32人,大学文化程度的5人,文盲498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6.5‰、l‰、9.96%。70年代后期大量录用“文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青年入厂,工人文化素质低的状况很普遍。1981年,开始对企业中35岁以下的职工进行文化、技术、政治补课,经职工教育办公室等部门考试合格发给证书。至1984年底,青工入学率达70%以上。通过学习,职工素质有所提高。根据当年6月底统计,一轻公司、重工公司所属企业7054名职工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234人 (其中大专108人),工程技术人员94人,文盲221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3.3%、1.3%、3.1%。
  实行责任制后,企业搞定额定员,部分企业搞车间班组的优化劳动组合,富裕人员组成服务队,人浮于事现象得到初步整顿。
  1984年,企业开始实行合同工制度,职工和企业首次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厂长对企业职工每年有3%的晋级权;职工可以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当年有21名职工办理了离职合同。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