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5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体制
分类号: F272.3
页数: 2
页码: 226-227
摘要: 民国时期,手工业先后由县工署、政府建 设科、实业科兼管。建国初期,工业、手工业先后归县工商 科、手管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县工业局管 理。
关键词: 经营管理 管理体制

内容

民国时期,手工业先后由县工署、政府建设科、实业科兼管。
  建国初期,工业、手工业先后归县工商科、手管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县工业局管理。1958年8月以后分别归重工业局和轻工业局管理。1959年9月以后归市工业局和手管局管理。1962年归工业办公室管理。“文化大革命”初期,管理机构瘫痪。1968年7月后归县革委工交组管理。1969年分别归重工业局和轻工业局。1975年分别归轻工业一局、二局管理1976年设县工交办公室(1979年3月改为县经济委员会、1982年改为市经济委员会),为管理工业的综合机关,并同时设立了第一轻工业局、第二轻工业局、重工业局、化工局,分别按行业管理企业。1981年1月,企业分别归一、二轻工业公司、机械化学工业公司管理。1984年,分别归一、二轻工业公司、重工业公司、建材工业公司管理,部门企业归各部门管理。
  二、公司
  轻工业公司1984年,辖企业12个(全民8个),职工4056人(全民3096人,工程技术人员48人),主要行业有酿造、纺织、造纸、印刷、食品等,固定资产原值2946万元(净值2279万元),定额流动资金1678万元,产值4741万元(全民4146万元),利税1065万元(全民992万元),(产值、利税分别占市属工业的34.4%和52.2%),全员劳动生产率10344元/人。主要产品有白酒、啤酒、罐头、机制纸、电池等202个种类、906个花色。
  二轻工业公司1984年,辖13个集体企业,职工2959人(工程技术人员43人),主要行业有服装、制革、地毯、五金、机床电器、工艺美术、铝制品、锅炉、修理等,固定资产原值1616万元(净值1119万元),定额流动资金951万元,产值2723万元,利税256万元(分别占市属工业的19.7%和12.5%),全员劳动生产率7213元/人。主要产品有工业锅炉、皮革、铝材、精铝日用品、人造板等94个种类、330个花色。
  重工业公司1984年,辖8家企业(全民3家),职工3438人(全民1265人,工程技术人员66人),主要行业有化工、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等。固定资产原值3065万元(净值2359万元),定额流动资金643万元,产值2481万元,利税364万元(分别占市属工业的17.8%和17.8%),全员劳动生产率7966元/人。主要产品有原煤、合成氨、电车线、无线电器材、橡胶制品等23个种类、98个花色。
  建材工业公司1984年,辖2个企业(全民、集体各1家),职工690人(全民328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固定资产原值360万元(净值270万元),定额流动资金90万元,产值279万元(全民107万元),利税28万元(全民9万元)(分别占市属工业的2.0%和1.4%),全员劳动生产率3936元/人。主要产品有砖、瓦、水泥、水泥制品等6个种类、8个花色。
  三、部门工业
  始于1956年,有商业、粮食部门开办的酱菜厂、粮食加工厂两家企业。1970年,部门企业发展到11家,分属商业等四个科局,职工530人。1975年,教育局开办教学仪器厂。80年代初,粮食局开办粮食制品和饲料加工厂。1984年,部门企业有15个厂家(全民12个、集体3个,其中非独立4个),分属粮食等8个科局。职工2242人(全民1984人,工程技术人员68人)。固定资产原值1759万元(净值1423万元),定额流动资金868万元。产值3527万元(全民3216万元),利税327万元(全民313万元),分别占市属工业的25.6%和16.0%,全员劳动生产率19544元/人。主要产品有面粉、食用植物油、饲料、糖果、糕点、酱菜、机械等77个种类、452个花色。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