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饲草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48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饲草饲料
分类号: S548
页数: 1
页码: 198-198
摘要: 饲草境内饲草向以作物秸杆、树叶、野草为主。农业合作化后,集体饲养的畜禽所需饲草由集体储备,饲养户所需部分由饲养户自备。
关键词: 饲草 饲料作物

内容

饲草境内饲草向以作物秸杆、树叶、野草为主。饲养户使用碌碡、铡、碾、磨等工具,将饲草粉碎置于缸内加水浸泡,自然发酵,随喂随加,常备不断。建国初期,饲草由农户自备。农业合作化后,集体饲养的畜禽所需饲草由集体储备,饲养户所需部分由饲养户自备。
  1956年,在境内推广制造发酵饲料及青贮饲草,仅4个区就建玉米秸青贮窖193个,青贮375万公斤。其后,政府提倡种植青草,以各种形式贮青。1975年,从江苏引进水葫芦,发动水源较充足的大队放养。1976年,全县种植青草14.83万亩,放养水葫芦33&5亩,收集青干草11628.5万公斤,干贮草5257.51万公斤,青贮599.05万公斤,贮草199.21万公斤。1979年,执行农业部《关于搞好打、贮草和青贮的通知》,全县种“两菜一瓜”(春种小白菜,夏种密植地瓜,秋种大白菜)1500亩,贮青17窖,10.35万公斤,建打浆池146个、贮草2775万公斤,采集干草、树叶6687.5万公斤,种聚合草171.7亩、苜蓿76亩、水葫芦21亩,其他草类2108亩。1984年,全市贮各种粗饲料6.5亿公斤,除自用外,尚余近50%。
  精饲料以玉米为主,辅以薯类、饼类及粮食加工品的下脚料。民国至建国初期由农户自备。农业合作化后,饲养户所需精饲料为交售生猪、肉牛时,由国家返销、奖售的部分杂粮。1960年后,社员自留地、饲料地生产精饲料。集体牲畜精饲料从集体储备粮中解决。1962年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饲料粮逐年增多1984年集体留精饲料2亿公斤,为1949年的24.6倍,满足当年畜禽用粮食后仍有剩余。同时,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花生饼、豆饼、棉子饼、麸皮、豆腐渣、酒糟、酱油渣、粉渣等可充作精饲料。
  配合饲料70年代,开始改变单一饲料,生产配合饲料,以粮食、饼类、麸皮、骨粉、鱼粉、具壳粉,饲料生长素、多维素、微量元素添加剂等成分配合而成。应用推广后需求量不断增加。粮食部门从1983年9月起,在泰城建小型饲料厂1处,设计产量8小时24吨。1984年10月起,先后在17处公社粮食管理所各配一套GPSJ-750型配合饲料加工设备机组,每套8小时产量5吨。至此,全市共建饲料加工厂14个,年产能力1181万公斤,其中配合饲料29万公斤;骨粉、贝壳粉厂2个,年产粉3万公斤。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