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挖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4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挖泉
分类号: S277
页数: 2
页码: 183-184
摘要: 《重修泰安县志》记载,境內有泉水69处。当时大都派有专人管理。1930年,曾对浊河上游的斗泉、神泉进行过浚治,挖深1?2米用乱石围泉砌池,以灌溉粮田。
关键词: 灌溉工程 挖泉

内容

《重修泰安县志》记载,境內有泉水69处。当时大都派有专人管理。1930年,曾对浊河上游的斗泉、神泉进行过浚治,挖深1?2米用乱石围泉砌池,以灌溉粮田。50年代,政府提倡挖泉灌溉。1958年,全市共挖泉1112个,后因水源不足大都废弃。至1962年仅存259个。1984年有水者寥寥无几。泰城东北汉明堂故址旁的明堂泉四季清流不辍。
  徂徕办事处桥沟村有温泉,水源丰富,水温41-49℃ ,1982年开发为罗非鱼繁殖基地。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