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1981年11月,按照上级部署,县组织农林水等部门开展农业资源调査和农业综合区划工作。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精神,将境内划分为五个农作物区。
粮食区包括泰山、省庄、山口、祝阳、邱家店、范镇、崅峪、徂徕、粥店、北集坡、夏张、满庄、大汶口等13个公社的300个大队。土地面积52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5.6%。耕地面积492756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5.7%(人均占有耕地1.19亩),粮田面积37万亩,占全县粮田面积的41.1%。是全县重点产粮区。粮食总产19802.5万公斤,亩产535公斤。下分两个亚区。
泰莱平原亚区,包括泰山、省庄、山口、祝阳、邱家店、范镇、崅峪、徂徕、粥店、北集坡等10个公社的238个大队。土地面积39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35.43万亩,人均耕地1亩,劳均耕地2.9亩;粮田面积2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1%。粮食总产15477.5万公斤,平均亩产581.9公斤。
西南黑土涝洼亚区,包括夏张、满庄、大汶口3个公社62个大队。土地面积1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4万亩,人均耕地1.66亩,劳均耕地4.3亩;粮田10.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2%。粮食总产4325万公斤,平均亩产426公斤。
粮油区包括粥店、道朗、夏张、满庄、北集坡、大汶口、良庄、西住、崅峪、徂彳来、省庄、山口、祝阳13公社的351个大队。土地面积822.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9.8%。有耕地64.8万亩,人均耕地1.5亩,劳均耕地3.98亩。粮田面积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1%,粮食总产17081.6万公斤,平均亩产461.5公斤。经济作物面积2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9%,其中花生25万亩,占全县花生面积的83.3%,占本区耕地面积的38.6%。下分三个亚区。
徂徕山亚区,包括良庄、西住、崅峪、徂彳来4个公社的131个大队。土地面积402.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9.5%,有耕地27.21万亩,人均耕地1.36亩,劳均耕地3.63亩。粮田面积15.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总产7428.25万公斤,平均亩产474.25公斤。花生面积1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6%。西南丘陵亚区,包括粥店、道朗、夏张、满庄、北集坡、大汶口等6个公社的170个大队。土地面积368平方公里,耕地32.89万亩,人均耕地1-73亩,劳均耕地4.7亩。粮田面积1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2%,总产8212.8万公斤,亩产437公斤。花生面积1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2%,总产1397万公斤,平均亩产110公斤。
泰山东麓亚区,包括省庄、山口、祝阳3个公社的50个大队。土地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4.7万亩,人均耕地1.1亩,劳均耕地2.8亩。粮田面积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5%,总产1436.5万公斤,亩产532公斤。花生面积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3%。
粮麻区包括大汶口、夏张、祝阳、范镇4个公社的80个大队。土地面积147.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耕地13.1万亩,人均1亩,劳均2.9亩。粮田面积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5%,总产6401万公斤,平均亩产673.5公斤。大麻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占全县大麻面积的66.7%。下分两个亚区。
泰莱平原亚区,包括祝阳、范镇2个公社的23个大队。土地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4万亩,人均耕地1亩,劳均1.24亩。粮田2.8万亩,耕地面积的72.9%,总产1914.3万公斤,亩产683.5公斤。大麻面积0.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8%。
汶阳田亚区,包括大汶口、夏张2个公社的57个大队。土地面积10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4万亩,人均耕地1亩,劳均耕地2.9亩。粮田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5%,总产4120万公斤,亩产622.5公斤。大麻面积0.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占全县大麻面积的46.7%。
蔬菜区包括泰山、北集坡、粥店3个公社的9个大队。土地面积27.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3%。耕地1125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8%,人均耕地0.77亩,劳均耕地1.89亩。各种蔬菜播种面积5000亩,占耕地面积的40%,基本满足泰城人口的蔬菜供应。粮田面积6300亩,占耕地面积的60%,总产450万公斤,平均每亩754公斤, 农业人口达到粮食自给。
林果粮区包括泰山、下港、麻塔、省庄、山口、粥店、道朗7个公社的98个大队。土地面积53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6.1%。耕地面积97491亩,人均耕地0.83亩,劳均耕地1.73亩。粮田面积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5%,总产2634万公斤,平均亩产433.3公斤。经济作物3.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5%。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生产,如核桃、板栗、山楂、苹果以及用材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