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分类号: F019.8
页数: 2
页码: 107-108
摘要: 个体经济建国前,个体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三大改造完成后,允许少量工业 (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个体经营者继续经营。
关键词: 经济制度 经济结构

内容

个体经济建国前,个体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三大改造完成后,允许少量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个体经营者继续经营。1962年,个体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个体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9%。1965年,个体工业产值和个体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1%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33%。“文化大革命”中,割“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济全部被取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1980年全县个体工业产值0.1万元,个体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0.34%。1984年,个体工业产值为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18%,个体商业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7.1%。
  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主要由农业、工业、供销、建筑等行业构成。1955年秋试办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底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农村建立起集体所有制经济。1958年9月,将高级农业合作社改建人民公社,当年农业总产值5587.5万元。之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推广良种,使用化肥,提倡科技种田,使农业一直保持增长势头。1975年农业总产值为15999万元。农村体制改革后,农业总产值增长迅速,1980年为24555万元,1984年达41557万元。
  1949年有集体所有制企业1处。1950年产值2万元。1958年“大跃进”,集体企业盲目发展到704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1%.1970年占工业总产值的75.1%。1980年占72.4%。1984年占60.96%。
  供销社商业始于1949年4月,长期起着农村商业主渠道的作用。1958年8月,供销社并入商业局。1961年9月,供销社与国营商业分开。1965年,集体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6.79%,1970年为48.43%。1970年11月,供销社再次合并到商业局。1975年10月,再次恢复供销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个体商业发展迅速,1984年集体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降至40.44%。
  1952年春,县建民泥业社建成,后改为市(县)建筑安装公司,属集体性质。1957年建筑业产值为239万元。60年代初,部分公社建立建筑队。70年代初,各公社均有建筑队。1970年建筑业产值1890万元。1978年建筑业产值5196万元。1984年产值达11848万兀。
  全民经济1949年,全民所有制经济主要有工业、商业、交通、邮电、财政金融及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3.2%。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公有制比例增大。当年,全民工业企业发展到19处,产值占工业产值的42.97%。1962年占工业产值的41.64%。1965年工业调整完成后,全民工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37%。70年代上半期,工业发展较快,全民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4.76%。1984年全民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8.86%,全民商业社会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2.45%。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