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民公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7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人民公社
分类号: F325
页数: 2
页码: 105-106
摘要: 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发表“还是办 人民公社好”的谈话,中共中央作岀《关于在 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30日全县 第一个人民公社——道朗人民公社成立。
关键词: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容

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发表“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谈话,中共中央作岀《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30日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道朗人民公社成立。9月4日,县委发了《鼓足更大干劲,抓好当前生产,迎接办人民公社高潮的意见》,9月中旬,撤乡(镇)建制,改为26处人民公社。次年1月,将26处人民公社调整为泰山、上高、山口、下港、麻塔、祝阳、范镇、徂徕、崅峪、邱家店、良庄、大汶口、西界、满庄、夏张、道朗、篦子店17处人民公社;是年6月,又增设西住、粥店2处人民公社。1960年1月,将19处人民公社改为14处人民公社。
  1962年3月又调整为泰山、省庄、山口、麻塔、下港、祝阳、范镇、峪、徂徕、邱家店、良庄、西住、大汶口、北集坡、满庄、夏张、道朗、粥店18个公社,共辖管区109个、生产大队836个。1982年4月,撤销泰山公社,改为泰前、财源、岱庙3个办事处,全市减至17处人民公社。1984年6月,取消17处人民公社建制,改为办事处,全市共20个办事处,辖77乡、11镇、865个行政村。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公社初期,将生产资料无偿调用;组织形式上曾按营、连、排、班的军事化建制,生产劳动实行大兵团作战;财务管理上实行公社、生产队两级核算;分配方面,曾一度实行供给制和基本工资制,吃饭在公共食堂,挫伤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1959年4月,贯彻中共中央在郑州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七中全会精神,开始纠正“左"倾错误。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后,党内开始反“右”倾运动,瞎指挥,高指标再度岀现,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受挫。
  1960年11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指示)。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改善人民公社的管理办法,退赔了无偿调集社员的生产资料。1962年贯彻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逐步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生产上重新推行“四小”和“六定一奖”(四小即小段计划、小段包工、小组作业、小段检查验收;六定一奖:即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定工分、定奖惩)的管理办法;粮食分配按人六劳四或人七劳三的比例,调动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员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取消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生产,割“资本主义尾巴”,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岀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 的局面。
  1968?1976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组织社员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平调风等“左''的东西盛行,又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