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果
分类号: C923
页数: 1
页码: 96-96
摘要: 1953-1972年20年中,除三年困难时期外,17年人口出生率,年均在33.8%。以上,1963年高达45.44%。1984年12年中,年均出生率下降到16.66%。,共少出生人口116568人。
关键词: 人口控制 计划生育

内容

1953-1972年20年中,除三年困难时期外,17年人口出生率,年均在33.8%。以上,1963年高达45.44%°。1973?1984年12年中,年均出生率下降到16.66%。,其中1979年出生率16.75%。,1984年降至11.86%。,共少出生人口116568人。1979年始发放《独生子女证》,当年领证夫妇为21493对。1981年,有39359对夫妇领证,领证率为93.6%。1984年,有71620对夫妇领证,领证率为98%。人口素质有明显提高。1981-1984年,对15岁以上高中生抽样调查,男身高平均值172厘米、体重51公斤、胸围80.5厘米;女身高159厘米、体重48公斤、胸围75厘米。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