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旱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4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旱灾
分类号: X43
页数: 1
页码: 79-79
摘要: 旱灾发生频繁,范围很广。1970年4月22日。年均干旱机率22%,大旱机率2%。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旱灾

内容

旱灾发生频繁,范围很广。境内日降水量V5.0毫米的连旱日数平均209天,历年最长连续干旱日数平均104天,极端最长连续干旱日数204天(1969年9月30日?1970年4月22日)。
  年均干旱机率22%,大旱机率2%。春季干旱率为51%,夏季为26%,秋季为19%,冬季为20%。以春旱、夏旱危害最重。资料表明,若春季降水量高于130毫米,随后就会出现季降水量低于70毫米的旱年1?2年。春旱平均2?3年一遇。35年来春旱最重的是1965年,季降水仅27毫米。夏季降水量大于600毫米,随后就会出现季降水小于350毫米的旱年1~2年。夏旱最重的是1968年,季降水量171毫米。秋旱最重的是1966年。夏旱、秋旱均为4~5年一遇。
  全市年均干旱面积30万亩,成灾面积10万亩。百余年来境内最严重的旱灾为1876年的旱灾,当时道殣相望。
  旱灾年表
  1919年“春、夏大旱,夏张掘地1.5米,不见湿土 ”。
  1926年夏,大旱,3月不雨。
  1934年麻塔大旱,春作物无收。
  1938年东部大旱,玉米未收,谷未吐穗, 民逃往东北。
  1940?1943年天大旱,西住一带地龟裂,秋作物减产五成以上,夏张村村有饿殍, 北集坡人相率逃往东北。
  1965年,大旱,受灾面积24万亩。
  1973年,大旱,受灾面积32万亩。
  1974年,大旱,受灾面积35.7万亩。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