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版图总面积为2065平方公里。农、林、牧可利用面积2418947亩,占总面积的78.1%。可利用面积中,海拔200米以上山区有近80万亩荒山荒滩宜植林木,部分山间岗地适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海拔150?200米丘陵地区宜植花生、地瓜、棉花和林果。海拔85-150米的平原地区,土层厚,质地适中,水浇条件好,是境内粮、菜、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平原地区有3万亩河滩阶地,适种速生用材林,还有9万亩水面,宜发展水产养殖。
土地利用状况有耕地1381185亩、园地198198亩、林地579737亩、未利用土地202521亩,其它57306亩。此外,居民点及工矿占地272386亩,铁路、公路、道路占地132777亩,水域273390亩。
1984年耕地面积比1957年减少214500亩,人均占地1-08亩,远远低于山东省1.6亩的平均水平。
土地生产力评级1959年、1980年土壤普査时,根据不同标准,对土地进行了两次生产能力评级。
第一次评级,把土壤划分为7级;1级地面沙土 ,2级地黄土 ,3级地鸡粪土 ,4级地沙土地,5级地盐碱地,6级地糠沙梁,7级地沙窝头。
第二次评级,把土壤划分为6级;1级地面积20.78万亩,主要土壤类型为潮褐土,占可利用面积的8.6%;2级地57.18万亩,主要土壤类型为潮褐土、潮棕壤、淋溶褐土,占可利用面积的23.6%;3级地56.61万亩,主
要有心土障碍层次的棕壤淋溶褐土、潮褐土、潮棕壤,占可利用面积的23.4%;4级地43.93万亩,主要有障碍层次的棕壤性土、褐土性土,占可利用面积的18.1%;5级地57.76万亩,主要为林地棕壤、褐土或棕壤、褐土性土,占可利用面积的24%;6级地5.6万亩,主要是荒坡岭和梯田,占可利用面积的2.3%。
第二节水
水资源包括地上水(降水、过境客水)和地下水,受地形、地质、气候条件限制,资源分一布不均,存在缺水现象。
《汶水诸泉》记载,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泰安有涌泉69眼。民国《重修泰安县志》也记载了这一情况。1958年以前,流域内水利工程很少,生活生产用水主要为井泉水。1960年,尚有涌泉33眼,现泉眼大都干涸。
资源总量全市多年平均地下径流深192.0毫米、地表径流总量3.96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补给量3.21亿立方米,除去地表蒸发和重复部分,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7.09亿立方米,丰水年资源总量9.75亿立方米,平水年6.44亿立方米,枯水年4.58亿立方米,特枯年2.8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每亩占有地表径流量576.42立方米,丰水年792.68立方米,平水年532.25立方米,枯水年372.35立方米,特枯年230.89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每亩占有量1760立方米的18.29%,高于山东省每亩占有275立方米的水平。按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占有径流量304.59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700立方米的11.28%,为全省人均占有量420立泰安市土地评级示意图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方米的72.52%。
可供利用资源全市可利用水资源主要靠工程拦蓄和开发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利用量4.39亿立方米,丰水年5.07亿立方米,平水年4.13亿立方米,枯水年3.28亿立方米,特枯年2.2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19亿立方米,丰水年2.48亿立方米,平水年1.98亿立方米,枯水年1.42亿立方米,特枯年0.65亿立方米。蓄水工程多年平均拦蓄水量2.03亿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51.1%,其中入境水量0.59亿立方米,山丘区径流1.43亿立方米。地表水实际多年开发量1.47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量的65.6%。丰水年为1.77亿立方米,平水年1.26亿立方米,枯水年0.75亿立方米,特枯年0.20亿立方米, 尚有0.75亿立方米未被利用。
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利用量2.26亿立方米,丰水年2.59亿立方米,平水年2.15亿立方米,枯水年1.86亿立方米,特枯年1.57立方米。
资源年总利用量3.93亿立方米,占总量的55.4%,占可利用量的89.5%。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在泰山、徂徕山和道郎、夏张一带青石山区有缺水人口3.69万人,现已解决2.67万人的吃水问题。
地下水类型按水文地质类型,可分为山丘基岩裸露型与盆地第四系覆盖型,主要蓄水构造为I级阶地下伏沙砾石富水层和碳酸岩系100米埋深以内的裂隙岩溶较发育带。地下水贮存资源为10亿立方米。
变质岩系裸露山丘区,属贫水区,分布着浅层风化带弱裂隙水。山前地带裂隙水埋深5?15米,岀水量5立方米/小时以下。碳酸岩、夹页岩裸露区埋藏着裂隙岩溶水,水位埋深一般在10-30米,高岗地带在100米以上。山前斜地带的II级堆积阶地,分布着弱孔隙水,水位埋深在3米以下。河谷平原I级阶地为富水区,分布着富孔隙水,泰莱盆地多年平均埋深为5.05米,多年平均变幅为3.45米;南部盆地多年平均埋深为3.30米,岀水量一般在60-80立方米/小时,有部分区域大于100立方米/小时。
泰城地区水资源年可开采量1260万立方米,总用量1960万立方米。由于过量开采,城区及周围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形成50?70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带。
泰山水资源泰山地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225毫米,径流总量0.96亿立方米。泰山现有水库塘坝36座,总蓄水能力50万立方米,占径流量的1.6%。地下水多年平均径流深84毫米,蓄水量0.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约0.18亿立方米。
由于古泰山表层岩石风化断裂和破碎,含蓄有较厚的覆盖层水分。山顶、山凹、陡崖和沟谷旁有很多裂隙泉、滴水泉、渗流泉,水量随季节而变化,由麓到顶较著者有:
王母池:位于“王母池”院内,又名瑶池。《水经注》称:“古帝王升封,咸憩此水”。该泉水味甘冽,清澈见底,四季不枯。
水帘泉:位于斗母宫北四里许天绅岩下山坳洞中,东流入中溪。
圣水泉:位歇马崖北,是壶天阁景点的主要饮水源。
玉液泉:位于中天门东北,盘路东侧,水从石崖下流岀,常年不枯,原为中天门景区主要供水泉。
护驾泉:又名银河,位云步桥北,御帐瀑布下注之潭水。
龙口泉:位升仙坊南右侧莲花峰下,岩缝中吐水,名大龙口。
万福泉:即天街西泉,位南天门北约70米处。水自石隙流出常年不枯,但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日出水量约10立方米。据1980年5月18日测,每分钟岀水量7公升。
天街东泉:位天街东端,碧霞祠西神门外路南崖下。岀水点有3处,其中东泉较大,春季日出水量约20立方米。
玉女池:即碧霞祠东、西井。东井名圣水井,西井名玉女池,为两口渗水井。
云泉:位岱顶市第五招待所内,是泰山最高泉源。水由北石崖缝隙流岀,常年不枯,日出水量5-100立方米,1973年已建池蓄存。
双泉:位于南天门北约200米处,因有两泉岀水故得名。春季日岀水量约15立方米。
石泉:位双泉东约100米,玉皇顶西北崖下。水从石穴流出。据估测,春季日岀水量约50立方米,是岱顶最大的泉源。
石乳泉:位“后石坞”的莲花洞内,因洞顶石瓣倒缀如莲,水珠涓滴,冬则积冰如玉柱, 故名石乳泉,终年不枯。
肝花泉:位岱顶东南5里许的祝鸡寨。该处岩石紫红如肝,有山泉自北流出,故名肝花泉。
岱道庵矿泉:资源存储于泰山南麓岱道庵一带。水温37?40℃。含锶、偏哇酸、低纳、锌、锰、铁、硼、钴、镍等多种微量元素,可饮用,亦可作为医疗用水。200米深井,每小时出水60多立方米。
桥沟温泉:位于桥沟村西、汶河左岸,范围128亩,水温42?49℃。现利用热水养殖罗非鱼。
水质经化验,境内水质符合工农业生产要求,生活用水一般符合要求。PH值6.9?7.5,酚值0.002,铬值0.05。地表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4克/升,绝大多数呈中性至弱酸性,总硬度在2.3-14.7毫克/升,属软水 ——微硬水。在区域分布上由山区到平原,由黄前站到北旺站,矿化度呈渐增趋势,由北旺站到临汶站呈平衡状态,一般在7.5?8.5毫克/升之间。河水、库水都符合灌溉要求。
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总硬度一般8-15德度,属中硬水。PH值7?7.8,为中性偏弱碱性水。水温18℃。变质岩山丘区地下水矿化度、硬度很底,钙含量很少,多种元素缺失。泰城浅层沙砾石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细菌指数很高,除个别深井酚值稍超标准外,铬、砷、苯、氰化物等有毒物质含量大都低于规定标准。泰城降落漏斗形成,浅层沙砾石地下水反越流补给深层地下水,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境内南部还有一部分高氟水区,含量一般在12毫克/升,包括徂彳来、大汶口、北集坡、满庄、夏张办事处的35个村,村民35747人,1984年通过打防氟井已解决10个村8713人的吃水问题。
第三节矿藏
境内矿藏资源有岩盐、石膏、硫磺、泰山花岗岩、灰岩、石英、沙、长石、蛇纹石、麦饭石、杂卤石、石棉、云母、油页岩、泰山墨玉、曹庄玉、磷、滑石、景观石、耐火粘土、地板黄、铁和个别地方的微量金砂、金粉。境内西南部的大汶口盆地蕴藏有巨型非金属矿藏。
大汶口盆地巨型矿范围包括大汶口、满庄、夏张的部分地区。主要矿藏为石膏、岩盐、杂卤石等。矿体埋藏深度700-1600米,矿层4-30层不等,最大层厚度18米,累计平均厚度大于90米。
石膏矿床为内陆湖相沉积,是具有工业价值类型矿床,存于下第三系官庄组第二段地层中,含膏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推算地质储量约百亿余吨,已探明储量64286.3万吨,品位65?95%,平均70%左右。石膏矿所在地北西遥地段勘探范围约0.84平方公里内,矿体最大厚度216.77米,最小厚度5.47米,平均112.31米;埋深27.55?136.38米,平均埋深90米左右,矿层倾角一般2。?6。
岩盐矿藏发现于80年代初,矿床大部在大汶口办事处马庄乡境内,总储量为75.21亿吨,氯化纳平均含量86.76%,最高品位98.99%。矿床所在区域地质条件不复杂,矿体顶、底板均为硬石膏层、抗压强度大,符合水溶压裂开采工艺要求,有极大开发价值。
盐井掘进进尺810米见盐6层,第一层埋深750米,第四层埋深770米,厚度达6.67米,6层总厚度15.1米,品位均在90%以上。
硫磺大部位于良庄、房村办事处境内,硫磺储藏面积162平方公里,含硫面积43.6平方公里,试采的硫磺石品位9.8%,储量2.9亿吨,居世界第六位。矿床分布区域东至凤凰庄,西至大汶口,南至东梁父,北至茅茨村,分三大硫磺带。第一矿带有1?30个矿层,第二矿带有1?21个矿层,第三矿带有1~13个矿层,平均矿层为21个,厚度一般5?6米,长21公里。
泰山花岗岩盛产于泰山东麓、西麓和北麓。石质坚硬,色泽鲜明,为建筑、装饰细石料,亦为本地传统建材。目前已有正式厂家生产花岗石板块等多种建材产品。据有关部门1984年踏勘,探明岩石种类、储量分布如下:下港丘家庄、黄前、李家庄多产“泰山花”,储量8~10亿立方米;下港办事处羊栏沟一带多产“泰山红”,储量307.22万立方米;大津口一带产“泰山青”,储量130万立方米;泰山西峪樱桃园一带多产“泰山绿”。
石英境内石英矿分布广泛,粥店、崅峪、下港、道朗、夏张、北集坡、良庄、徂徕均有石英出产。粥店大、小辛庄南山一带,石英岩矿藏储量多,质地优良。据地质部在全国240个矿采样化验,粥店矿石英最好,不亚于罗马尼亚乌力干矿石英石的质量。据日本专家现场预测,该矿储量达300万吨以上,以每年最大开采量3万吨计算,可开采100年。
长石广泛运用于陶瓷和玻璃行业,含钾多者可生产钾肥,徂徕山周围地区均有储藏,集中产区在房村乡,储藏面积30万平方米,分层次夹杂岩石当中,厚者达1米,储量500万吨。境内长石多为条纹长石、微纹长石,有白色、水红色、灰色诸种,硬度6-6.5, 比重2.5?2.8。
蛇纹石为生产钙、镁、磷肥的原料,粥店小辛庄西山盛产此石,储量约500万吨。
麦饭石药用岩石。矿床位于北集坡办事处辞香岭一带。石含锶、锡、碘、硅、钻、铜等微量元素,其成份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治疗心血管、胃、肝、皮肤等疾病的效用,还可作为天然肥料使用。
曹庄玉雕刻印章及工艺品原料。产于北集坡曹庄。其特点是质地软,色泽鲜艳(有深绿、玫瑰紫、金黄、赭诸色),花纹绚丽多彩。本品1940年被发现于曹庄地下8米处,储量不明。
沙境内河床覆盖着取之不尽的中细沙,是良好的建筑材料。以汶河、泮河产沙最多,沿河地方均有人采集,大汶口镇为对外输沙的集散地。
耐火粘土粘土为工业翻砂、地质勘探、炼钢炉维修和烧制耐火土瓷缸、瓷盆材料。矿体在祝阳办事处境内。
油页岩50年代末省庄红庙一带已发现油页岩。矿体品位低,储量少,无开采价值。
铁矿矿床分散分布在峪办事处北部地区。已探明矿体8处,储量约161万吨,其中最大矿床位崅峪镇以东1.5公里,北距牟汶40-50米处,矿体为凸透镜状,呈东南西北走向,埋深130?70米,平均厚度40米、储量61.89万吨,品位最高62%,最低45%,平均51.2%;含硫最高为5.3%,最低0.01%,平均2.01%;含磷0.41%、铜0.67%、钻0.02%,属高硫富铁矿。
第四节动植物
境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种类、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植物种类在山东仅次于胶东丘陵地区。
一、植物
植物共计133种、550属、1037个种、68个变种、3个亚种、8个变型、20个栽培变种,其中野生种814个,按门类划分蕨类植物13个科、21属、49种;被子植物115科、434属、814种。植物中木本68科、167属、439种,其中乔木44科、83种、228种;灌木36科、72属、184种;藤本11科、16属、27种;草本植物52科、510种,其中蕨类13科、16属、32种。近来发现新种植物有泰山苋、泰山柳、泰山韭、泰山鳞毛蕨、泰山花楸等。
主要乔、灌木树种有油松、赤松、黑松、侧柏、刺槐、毛白杨、旱柳、白榆、楸树、泡桐、银杏、水杉、苹果、核桃、板栗、山楂、柿、桃、杏、梨、石榴、樱桃、柞岚、猕猴桃、茶、紫穗槐、白腊、黄荆、葛条、杞柳、胡枝子、冬青、藤萝。泰山及周围地区有1-3百年以上的树龄的松、柏、桧、银杏树株13299余株。
杂草类主要有牛鞭草、看麦娘、白茅、狗尾草、马唐、香茅、牛筋草、虎尾草、野大麻、田皂角、鸡眼草、草藤、野塘芎、野菊花、苦苣菜、大蓟、董花芎、艾、大粉蒿、藜地肤、芥菜、搜纹子、翻日草、紫花地丁、大车前、饭饱草、紫草、野西瓜苗、苘麻、蛇床、石龙芮、夏至草、益母草、羊蹄、果酸模、灰菜、小根蒜、山葱、米口袋、茜草、地丁草、蒺藜、葎草、马鞭草、粟米草、马齿苋、黄背草、羽茅、羊茅、蓼、三棱草、苋、11草。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莲、水藻。
据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陈锡典等调查,泰山野生花卉约200余种,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76种及变种,隶属23种66属。以春季花、夏季花、秋季花、秋实红叶分类,春季花有老鸦瓣、点地梅、诸葛莱、白头翁、马蔺、连翘、尖叶杜鹃、大花溲疏、湖北海棠、垂盆草、土元胡、细茎莺尾;夏季花有吉氏木兰、金叶鸡儿肠、华北耧斗菜、毛茛、白屈莱、黄荆、太行铁线莲、阿尔泰狗哇花、毛果杨子铁线莲、射干、络石、有斑百合、石竹、蓬子莱、棘豆、水扬梅、桔梗、黄花莱、珍珠梅、猫耳朵;秋季花有歪头菜、缬草、中华秋海棠、霞草、旋覆花、马兰、狗哇花、紫菀、三脉叶马兰、林阴千里光、大叶铁线莲、兔儿伞、落新妇、长药八宝、红蓼、风毛菊、甘菊、委陵菊、异叶败酱、瞿麦;秋实有天目琼花、南蛇藤、白檀、花楸树、山葡萄、扁担杆、雉隐天冬、紫珠、西北柏子;红叶有卫矛、白杜、黄栌、蓬虆、山楂、柿、云角枫、毛葡萄。
二、动物
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兽类清初,泰山一带曾有野猪和虎岀没。道光八年《泰安县志》记载:“顺治二年 (1645年)春,有野猪在泰山山麓……十一年 (1654年)春,虎见于转山,嗣后恒有虎迹岀入无常。十六年(1659年)春,虎见于窦家村,知州曲允斌率百骑往捕未获。”
现存主要兽类有刺猬、狼、赤狐、獾、黄鼬、兔、小家鼠、褐家鼠。
鸟类据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杜恒勤调查,泰山鸟类大约有99种和亚种,分属13目32科,多系华北区广泛分布的种类,其中也有南方和东北地区的鸟类,这两个地区来的鸟类随季节迁徙。鸟类中繁殖鸟占79%、非繁鸟20%、留鸟占39%、夏候鸟占30%、冬候鸟占3%、旅鸟占27%。泰山鸟类集中反映了全境鸟类情况。鸟类分布在针阔混交林、山坡灌丛、低山耕作区、河谷水边、低山居民点五个生境,以针阔混交林的鸟类较多,低山居民点次之。有些鸟类在泰山垂直分布,界线明显。三道眉、草鹀等分布在450米以下,兰矶鸫仅在海拔700-800米的山地活动。泰山顶部,只有少量雀形目鸟类,山上山下均能见到红脚隼。
主要鸟类有池鹭、中白鹭、燕雀、石鸡、阔嘴鹬、岩鸽、珠=斑鸠、大杜鹃、红角鸮、楼燕、翠鸟、戴胜、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凤头百灵、云雀、家燕、田鹨、岩鸽、灰山椒鸟、红尾伯劳、黑枕黄鹂
、黑卷尾、灰棕鸟、喜鹊、秃鼻乌鸦、鹪鹩、兰歌鸭、红尾斑鸫、矛斑蝗莺、白眉翁、大山雀、麻雀、黄胸鹀等。
爬行、两栖类螃蟹、青蛙、蛇、蝼蛄、晰蜴、壁虎、蟾蜍、蚯蚓、蝎、土元、蝙蝠、蜈蚣、蛐蜒等。
昆虫类花姬猎蝽、赤卒蜻蜓、螳螂、大草蛉、丽草蛉、叶包草岭、中华草蛉、粉蛉、大灰食蚜蝇、星带食蚜蝇、四条小食蚜蝇、蟋蟀、蜜峰、黄蜂、蝉、蝶、蜻蜓、斑蟊、阜蟊、蜾赢、樗鸡、蜣螂、水牛、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异色瓢虫、多型虎虫、蝼地虎岬、曲肠步岬、黄缘步岬、丁纹豹蛛、暝虫、长距黄峰、绒黄蜂、玉米螟、赤眼蜂、姬蜂、荧火虫等。
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黄河鲤、青鲤、红鲤、杂交鲤、鲫鱼、日本白鲫、东北方正鲫、三角鳊、团头鲂、细鳞斜颌鲴、赤眼鳟、红春鳕、鳜鱼、罗非鱼、马口鱼、麦穗鱼、棒花鱼、吻虾虎、翘嘴鲌、鲶鱼、黄=鱼、黑鱼、螃鮍鱼、泥鳅、白条、黄鳍、梭鱼、鲇鱼、金鱼等。境内特有珍贵鱼种为被李白诗篇誉为“汶河紫锦鳞”的泰山赤鳞鱼。
药材唐人苏敬等人撰于公元659年的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记载了泰山名药50多种。:1939年高宗岳著《泰山药物志》记载了泰山特产药60余种、通产药500多种,合计植、动、矿三类药物共有565种。高氏将泰山岀产的香附、金银花、黄精、玉竹、杏叶参、山楂、侧柏叶、黄鲴鱼、玉液水等12种药物定为泰山12大特产。1970年岀版的《山东中草药手册》共收录植物药296种、动物药42种、矿物药14种。除植物药半枝莲、昆布等3种,动物药马宝、小海龙等14种,矿物药硫磺、海浮石等4种外,其余331种泰山山脉全有分布,其中主产于泰山的近30种。1979?1982年,山东农学院牧医系冀贞阳、吴仁义,山东林校杜恒勤等对泰山药用植物进行了普查,在以泰山主体为中心,方圆25公里范围内采集到植物标本500多种,确定药用植物110科448种。1984年,吕学泰在编纂《泰山志》药物部分时收录植物药333种、动物药36种、矿物药13种、加工药10种,共计392种。泰山何首乌、泰山参、紫草、黄精为泰山四大名药。
第五节光热
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123.97?128.77千卡/cm2,年最多为130.12?142.31千卡/cm2(1965、1968年),年最少为114.15-120.17千卡/cm2(1964年)。年内变化,5月最多,为15.29千卡/cm2;12月最少,为5.73/cm2。
每亩土地年均接受&27亿千卡的能量。3?11月可接受6.96亿千卡/亩,比新泰、莱芜、肥城、济南分别多0.23亿、0.03亿、0.04亿、0.06亿千卡/亩,比宁阳少0.06千卡/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