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层
分类号: P56
页数: 2
页码: 53-54
摘要: 泰安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鲁西台背 斜、鲁中断隆带。
关键词: 区域地质 地层

内容

泰安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鲁西台背斜、鲁中断隆带。境内有太古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地层岀露不全。岩性分布受四条弧形大断裂的控制,断块隆起的南部近弧形断裂,升幅大,为大面积太古界变质岩系;隆起的北部,升幅小,形成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带状单斜地块。寒武、奥陶系地层还分布在弧形断裂带的条带上。第三系地层分布于断陷沉降盆地。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在平原和河谷地带。变质岩系地层总面积达1348.55平方公里。灰岩及隐伏总面积337.80平方公里。
  太古界变质岩系是20多亿年以前形成的,经过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主要岩性有:片麻岩类(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片麻岩、中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等)、片岩类(云母片岩、绿泥片岩、透闪片岩、阳起片岩、滑石片岩等)、脉岩类(阳起石岩、石英岩、辉石岩等)。太古界地层总厚度大于12000米。
  古生界寒武、奥陶地层为4~6亿年前形成的一套滨海一一海相碎屑岩与碳酸岩沉积,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硅质灰岩,总厚度约1500米以上。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为0.6-0.3亿年前形成的陆相碎屑沉积。由石灰岩、砂页岩、泥质灰岩、粘土岩、石膏层、砾岩组成,厚度达2000米,在南留村和北臭泉村附近有出露。
  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层为晚近时代冲洪积坡洪积沉积,在河岔平原多具二元结构,上覆粘土、亚粘土,下伏砂砾石层,厚度10-15米。
  泰安弧形断裂以南的泰城地区主要为第四系沉积(200万年)、寒武系灰岩沉积(约6亿年)及下第三系红色砂砾岩零星出露。蒿里山上寒武系出露最好,曾发现东亚晚寒武式的标准化石一一蒿里山虫化石。岱道庵至孙家疃小断层以东为第三系页岩隐伏区,以西至中七里埠至南店子一带为石灰岩隐伏区,上覆盖第四系洪积冲积层。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