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31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区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97-98
摘要: 区作为县二级行政建置有两个时期: 1912?1928年设十五个区;1928-1937年设 十个区。十个区共辖105乡、12镇、1790余个村 庄。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地区

内容

区作为县二级行政建置有两个时期:1912〜1928年设十五个区;1928〜1937年设十个区。
  十五区共辖118个地方:
  城区地方十:州前、东隅、南隅、北隅、上西隅、下西隅、一天门、雪花桥、对松山、山顶。(区公所驻遥参亭)
  晋化区地方十:栗林、王士林、颜张、羊娄、凤台、上高、西张、曲沟、旧县、孙逮。(区公所驻金陵寺)
  兴仁区地方九:山口、黄前、祝阳、上中梭、下梭、上石碑、下石碑、东故县、范家庄。(区公所驻山口)
  好义区地方九:崔家庄、茌家庄、苏家庄、上下庄、留送、板桥湾、渐汶河、焦家林、上下峪。(区公所驻渐汶河)
  中正区地方十:东牛、西旺、赵庄、满庄、北集坡、迎驾庄、宅子、白峪、洪沟、淳于。(区公所驻丁家洪沟)
  汶阳区地方九:大汶口、崔村、上大吴、下大吴、上柏子、下柏子、西遥、南留、灌庄。(区公所驻大汶口)
  梁父区地方七:朱家庄、东良庄、东梁父、西梁父、茅茨、南北望、阳关。(区公所驻朱家庄)
  徂阳区地方九:前后王、山阳、韩家庄、柴城、尧山、沈于村、隽洛、楼德、延东。(区公所驻大汶口)
  敦厚区地方八:坡里、天宝寨、时家庄、上宫、下宫、山东、汶西。(区公所驻宫里)
  崇礼区地方三:石莱、放城、华村。(区公所驻石莱)
  乐利区地方四:粥店、辛庄、下旺、六郎坟。(区公所驻天平店)
  贤亲区地方八:夏张、城子寨、白楼、过村、鱼池、道朗、西故县店、况洞。(区公所驻夏张)
  和平区地方七:侯村、下西界、上西界、砖舍、孝门、东向、西牛。(区公所驻马庄)
  明德区地方七:上埠、下埠、上南仇、下南仇、洛河、西徐、吴家店。(区公所驻边院)
  新安区地方九:上安、下安、膏腴、上庄炉、上李、下李、张侯、孙柏、栾任。(区公所驻安驾庄)
  十个区共辖105乡、12镇、1790余个村庄。十区驻地及所辖较大村镇:
  一区区公所驻遥参亭,辖城关、省庄。
  二区区公所驻道朗,辖道朗、夏张、粥店。三区区公所驻洪沟,辖北集坡、满庄。
  四区区公所驻山口,辖山口、黄前、燕庄、下港、麻塔。
  五区区公所驻渐汶河,辖邱店、旧县、崅峪、上庄。
  六区区公所驻天宝,辖天宝、山阳、良庄、茅茨。
  七区区公所驻宫里,辖宫里、楼德、石莱、
  放城。
  八区区公所驻大汶口,辖大汶口、西住、西遥、房村、茶棚。
  九区区公所驻东向,辖东向、边院、西界、
  临汶。
  十区区公所驻安驾庄,辖安驾庄、孙伯。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民主政府区划:
  泰安县
  1938年5月〜1940年12月,全县各区先后设区公所(沿用老区建置)。
  第一区(省庄)1940年2〜12月
  第三区(赵庄)
  第四区(山口)
  第五区(颜张)
  第六区(良庄)
  1940年3〜12月
  1940年5〜12月
  1939年9月〜1940年
  12月
  1939年5月〜1940年12月
  第八区(大汶口)1940年3〜12月
  1941年1月,泰北行署成立后,泰安(南部)县重新划为:
  徂徕山区1941年10月撤销
  崅峪区1941年1月〜1945年8月
  旧县区1941年〜1945年8月赵庄区1941年1月〜1942年8月
  徂阳区(良庄)1941年1月〜1945年8月天宝区1941年1月〜1945年8月王庄区(汶河)1944年7月〜1945年8月望山区1941年1〜10月大汶口区1941年1月〜1945年8月1945年10月,泰历县撤销,4个区划归泰安县,泰安县南部划岀了3个区。全县调整为岱峰、祝山、下港、崅峪、旧县、栗林、赵庄等7个区。1946年7月,建立城关区。12月,将祝山区分为祝阳、山口2个区;崅峪区分为崅峪、范镇2个区。全县辖10个区。1949年6月,泰西县撤销,增设4个区,全县辖14个区。
  泰北行署、泰历县
  1941年1月一1945年10月先后设:岱东区1941年1月〜1944年6月汶阳区1941年1月〜1944年6月栗林区1944年6月〜1945年10月岱峰区1941年1月〜1945年10月黄山区1941年1月〜1945年10月下港区(卧龙)1944年1月〜1945年10月仲宫区1942年12月〜1944年10月泰西县
  1938年5月至1941年7月辖二区(夏张、道朗)、三区(北集坡)、八区(西住)、九区(边院、西界)、十区(安驾庄、孙伯)。
  1941年7月至1945年8月辖十个区:原二区划为六、七、十3个区;原九区划为四、五2个区;原十区划为一、二、三3个区;原三区部分划为九区;原八区部分划为八区。
  1946年1月,将10个区划为7个区:一区
  (安驾庄)、二区(边院)、三区(大汶口)、四区 (夏张)、五区(东向)、六区(满庄)、七区(道朗)。
  1949年6月,边院、安庄二区归肥城,其余区归泰安。
  泰宁县
  1939年12月〜1945年8月先后设东庄、尧山、放城、石华、蒙边、娄峪、高平、刘杜、围山、岔河、仲里、泉林12个区,辖泰安的石莱、放城、华丰、尧山等地区。
  泰泗宁县1943年8月〜1945年10月,先后设尧山、柘沟、白顶、佥河、东庄5个区,辖泰安的尧山、楼德、西柳、柴城等地区。
  建国后区划
  1949年10月〜1958年9月泰安县区划:
  1949年10月〜1950年8月,全县设城关、岱峰、山口、下港、祝阳、范镇、崅峪、徂徕、栗林、赵庄、龙山、夏张、黄山、临汶14个区。
  1950年8月〜1954年5月,地名区改为数字区(1952年9月,临汶区划归徂阳县)。
  1954年5月〜1955年9月,增设十四区
  (粥店)、十五区(麻塔)。1955年9月〜1956年2月,数字区改地名区:城关(一区)、上高(二区)、山口(三区)、下港(四区)、祝阳(五区)、范镇(六区)、峪 (七区)、徂徕(八区)、邱家店(九区)、篦子店 (十区)、满庄(十一区)、夏张(十二区)、道朗 (十三区)、六郎坟(十四区)、麻塔(十五区)。
  1956年3月,撤销徂阳县,大汶口镇和西住、西遥、临汶、良庄4区划归泰安县。此后直到1958年3月,全县设18个区、2个镇,辖196个乡公所、1021个行政村、17个居民委员会。
  1958年3~8月,全县先设65个乡、690处高级社、2个镇、13个街道办事处;后改设34个乡、2个镇、678处高级社。
  1958年6~11月,泰山市辖12个办事处、12处高级社。

知识出处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

《泰安市志》在省、市、区各级关心支持下,经过修志人员的戮力工作,终于杀青付梓。泰安的同志嘱我为市志作序,盛意难违,谨将所思所想置诸简端。五岳之首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局部缩影。远在新石器时期,繁衍生息在现泰安境内汶水流域的东夷人便创造了名贯遐迩的大汶口文化,与继之而来的龙山文化描绘出山东地区史前文明的斑斓画卷。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
泰安县
相关地名
泰宁县
相关地名
泰历县
相关地名
泰泗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