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传统体育与竞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290
颗粒名称: 泰安市传统体育与竞技
分类号: G852
页数: 4
页码: 135-138
摘要: 本文介绍泰安市传统体育与竞技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安市主要传统体育与竞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石横武术、徐家拳、中华子午门功夫等。
关键词: 传统体育 体育竞技 泰安

内容

石横武术[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横武术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鲁中和鲁西一带至今流传着“枪不扎石横,镖不打铜城“的俗语。石横武术汇太极长拳门、少林棍棒、杨家枪法之长,吸收刀、枪、棍、剑、鞭、拳等多种套路,逐渐形成了套路多、器械全、岀手猛、速度快、灵活多变的特征。徐家枪、梅家棍、邹家皮锤是其代表。石横武术门派繁多,其中代表传承人有张昭基、尹逊东、徐光增、徐复臣、朱士汉、宗成荣、宗成华等。
  石横武术代代相传,承袭至今,习武宗旨明确,武风正派,武德高尚,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横武术由过去的保家护院、惩恶扬善转变为现在的凝聚民族魂魄,历练意志和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
  石横武术属太极长拳门、少林派、杨家枪法。目前,石横传统武术已形成100余种套路。
  石横传统武术在传承中,对习武者注重武德教育。其内容:“文之有文士者,而不可无武备乎,吾故于此术公布于天,传留于后世。损人之术不可不传,又不可不择人而传。法曰:不忠不孝者不传,不仁不义者不传, 贪色好勇者不传,不谨慎者不传。”石横武术是广泛流传于齐鲁大地的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性、鲜明的民族性和厚重的文化性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在民间自发的一代又一代传承发展中,从那些刀、枪、剑、棍、拳术套路所呈现出来的哲学观、伦理观、搏击观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徐家拳[新泰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家拳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由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徐盛才,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卒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徐盛才自幼习武,曾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创立徐家拳雏形。百余年来,世代传承,到第六代传人徐花葶,徐家拳迎来鼎盛时期。据新泰县志和徐氏家谱记载,徐花葶,字殿甲,清道光六年(1826年)出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卒于通济村。徐花葶相貌伟岸,膂力过人。由于他善于研究,丰富了徐家拳的内涵,发扬光大徐家拳法及各种兵器的使用。徐花葶武功高强,多次参加大型比武,并在各路高手中名列前茅。在清咸丰年间被封为武庠生(即武秀才),还被推选为县团练团总,捻军攻打新泰城时,徐花葶训练的武装团严密防守,打败了来犯的捻军,因抗敌有功,清政府赏赐他亮蓝顶戴大花翎,至今尚存。
  徐家拳不仅传授本族人员,还广泛传授给全村及周边的群众,使当地尚武之风盛行,男女老少皆利用农闲时间习武。第十代传承人徐勤启自幼跟爷爷习武,20世纪70年代就参加过新泰武术比赛,他在部队服役时担任全团的武术教官,向官兵传授徐家拳术,培养了300多名武术教员。2005年7月,参加白马寺杯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获第一名。在2007年6月山东省传统武术比赛中徐家拳术和徐家刀双双获得冠军,徐勤启获得国家级武术五段段位。
  中华子午门功夫[东平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子午门功夫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武术四大流派之一。根据普查,子午门功夫始于北宋末年,发祥地为东平县六工山建福寺,建福寺方丈元通法师被尊为创始祖师,《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就是该功夫的第一代掌门人。传说水浒好汉们战前练功,战后休整,经常到六工山建福寺切磋武艺,探讨兵法。后来,鲁智深、武松、燕青、时迁、林冲等好汉到建福寺为僧,与该寺方丈元通禅师反复研习、取长补短、切磋印证,逐步形成子午门功夫之雏形。自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子午门功夫诞生,武松任第一世掌门人至今,中华子午门功夫已传承22代。
  所谓子午门功夫,一是好汉们在每天的子、午两个时辰练功,二是此功法练先天之身躯,补后天之精华;练后天之精华,补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先天为阴,后天为阳;子为阴,午为阳。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练功时身上就会出现一股热流和一股冷流,热流称之为火候,冷流称之为“精华之泉”;冷为阴,阴为子,火属阳,阳为午。功夫练到此种程度,也就达到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武术界形容此功法厉害,也把子说为生,午说为死,出拳抬腿即可决定对方生死,故名子午门功夫。
  子午门功夫分为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和内功功法。徒手套路主要用于子午拳12路, 子午八封游身桩、宋江拳、子午八封拳等38道,其拳法的特点是以练提气和灵活协调为主,结合跑跳之法同练。器械套路分为宋江追魂刀、武松双刀等36套。内功功法分为子午指、铁指功、子午竹叶手、子午推山掌等36路。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盛才
相关人物
徐花葶
相关人物
徐勤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肥城市
相关地名
新泰市
相关地名
东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石横武术
相关专题
徐家拳
相关专题
中华子午门功夫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