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岁时节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286
颗粒名称: 泰安市岁时节令
分类号: K892.11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介绍泰安市岁时节令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安市主要岁时节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七月十五放河灯等。
关键词: 岁时节令 泰安

内容

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宁阳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到端午节这天,在山东省中部及西南部人们不仅吃粽子、送粽子和吃鸡蛋,还在门口悬挂艾叶和粽子。不过,这儿所挂的粽子并不是人们所吃的那一种,而是用丝线或七色线缠绕几何壳体而成的一种图案多样、色彩绚丽的手工艺品,当地人们称之为宁阳吉祥彩粽。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主要分布于泰安、济宁、荷泽及周边地区,宁阳彩粽制作区域主要分布于宁阳及周边地区。
  宁阳端午彩粽习俗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宁阳彩粽是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前人们称之为“缠画”。相传是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宫里的贵夫人跟随乾隆皇帝来泰山祭祀敬神,将此手艺传给了当地的王家面铺(当地有名的艺术世家)。因为它是用丝线、金银线缠绕不同形状的几何体而成的,带着皇家的尊贵,象征着吉祥平安,因此人们便称其为“吉祥彩粽”。彩粽寓意深刻,观赏性强,当地便逐渐形成了端午送彩粽这个习俗。新中国成立前,彩粽制作比较简单,形体以菱形、三角形等为主,颜色单一。现在,经过吉祥彩粽几代人的努力,彩粽的外围用七彩线缠绕出各种图案,表达各种寓意,并把香符、艾叶、白芷、菖蒲等放入壳内,使彩粽不但颜色鲜艳,样子美观,而且芳香宜人,醒脑健脑。
  七月十五放河灯[岱岳区]
  市级物质文化遗产
  七月十五放河灯具体的起始年代难以考证。据一些民间老艺人相传,大约始于元代末期,经明、清两代渐成规模。放河灯的意义起初为祭奠亡灵。因为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亡人节”,大汶河里每年都有溺水而亡的人,有的无籍可查,冤魂没有人给香火,所以用河灯示祭。后来演变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国放河灯的历史悠久。大汶口河灯很好地保留了历史传统,它制作古朴、简洁,广收博取。对研究大汶河流域乃至泰山地区的民俗文化、齐鲁民俗文化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大汶河流域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大汶河河灯是对大汶口文化的丰富。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
  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现象一样,大汶河河灯在今天也同样失去了往昔的辉煌。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河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其传统的民俗文化内涵逐渐消失。目前,河灯制作民间艺人年龄老化非常严重,大多都在六七十岁以上,年轻艺人很少。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有河灯作坊20余家,现在仅存2家。制作河灯的艺人由过去的近百人减少到现在不到10人,而且传统的河灯制作越来越少。
  为传承保护七月十五放河灯这一民俗,2003年大汶口镇政府投资30余万元对河灯主要起放点一一大汶口古明石桥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放河灯的习俗枯木逢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阳县
相关地名
岱岳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