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民间手工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285
颗粒名称: 泰安市民间手工技艺
分类号: F407.899
页数: 34
页码: 73-106
摘要: 本文介绍泰安市民间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安市著名民间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彩山特曲传统酿造技艺、泰山火烧制作技艺、泰安司萧府宴酒传统酿造技艺、泰山翟家香烤鸡制作技艺、泰山道家茶制作技艺、泰山盘面制作技艺、泰山酒传统酿造技艺、泰山神豆腐制作技艺、泰山煎饼制作技艺、泰山竹龙制作技艺、泰山女儿茶种植技艺、泰山赤鳞鱼养殖技艺、泰山板栗栽培技艺、泰安白菜种植技艺、泰安红心罗卜种植技艺、宁阳乡饮粉皮制作技艺、笵镇油酥火烧制作技艺、大汶口彩陶制作技艺、肥城桃栽培技艺等。
关键词: 民间手工技艺 泰安

内容

彩山特曲传统酿造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的酿酒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在宁阳堡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出土陶器1015件,其中杯型器171件,而饮酒用的高柄杯就有93件,占杯器的55%,陶器总数的9.5%,同时还发现有用于酒曲发酵的陶樽,用于滤酒的漏缸,用于盛酒的陶盆、陶瓮等。此后,在葛石的官庄、泗店的后辛庄等20余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黑陶酒器;在葛石的河洼商周遗址中发现有铜爵、铜觚等酒器。
  在地方史志中,有关宁阳酒的记载有10余处,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大量的反映。据《宁阳地名志》记载,宁阳乡饮乡的乡饮村,在孔子在世时,饮酒成礼、饮酒成俗。《论语•乡党》:“子曰:’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此地人因饮酒受到了孔子的注意,故名乡饮,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宁阳饮酒的习俗,极大地促进了宁阳酿酒业的发展。宁阳酿酒到明朝中期,五甑清蒸清烧工艺就已发展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整个生产过程采用老五甑清蒸清烧酿酒工艺,选用优质高粱、小麦和大曲为原料,50天自然发酵,人工蒸酒,具有窖香醇正、绵雅净爽的典型浓香型白酒风格,作为宁阳酿酒工艺的传承主体,山东金彩山酒业有限公司在现彩山酒酿造工艺传承人孟现波的带领下,不断挖掘古老的宁阳烧酒酿造工艺,进行传承和光大,使山东金彩山酒业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白酒骨干企业。
  泰山火烧制作技艺[泰安市]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驴油火烧系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鲜明的泰山地方特色,与其他地域的火烧无论在工艺制作还是产品品质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泰山驴油火烧的制作材料有花生油、驴油、面粉、酵面、老面、芝麻、作料等。在驴油的运用与和面的过程中还要添加辅料,提高火烧的质量和口感。
  泰山驴油火烧的制作工艺复杂,多达十几道工序。首先是熬制驴油,用文火加水慢熬,待油炼成透明状液体后,再添加辅料制成酥油备用;然后精选小麦,淘洗去杂物,磨成面粉;发面、烫面、发酵面、混面、揉面、加碱水、接面,待面和好之后,根据室内温度对面团覆盖保温进行醒面,待面醒到所需程度,再对面团进行手感测试。
  泰山驴油火烧的传统工艺是用陶炉烤制,步骤分为外烤和内烤,外烤用于成型, 内烤则完成全部制作工艺。
  泰山驴油火烧,外形呈螺旋状,酷似太极图,色泽呈酱色透黄,外层酥脆可口,内层松软宜人,层多而分明,面筋道,味极美。
  泰山驴油火烧是泰山名吃的标志性产品,是泰山旅游文化的重要元素,是泰山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泰安司萧府宴酒传统酿造技艺[泰安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5年,江苏徐州狮子山的楚王墓中发掘出了尘封2148年的美酒,经考证为兰陵萧家酿酒,使萧府宴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萧府宴酒系纯手工酿制,共有96道工序。
  中高温包包曲,是以泰安特有的优质软小麦为原料,经高温热水润料粉碎、过筛和加水拌匀等前期处理过程,经人工踩制成中心高的包包曲坯,经风凉、收汗、入房培养。并及时补充水分,促进微生物繁殖,大曲成熟后库存3~6个月。老窖是生产浓香型优质基酒的关键和根本,其内壁窖泥是酿酒微生物繁衍栖息的场所。现今的萧府宴酒窖群是以优质小黄土夯筑而成。该小黄土富含腐殖质、速效磷、氨态氮等物质,这些物质是窖池微生物活化繁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每一个窖池都是一个独立的微生物世界。萧府酒传统发酵期为60~90天,酒中微量香味成分丰富,能检测出的已达270余种,不但有酯类化合物,而且有芳香族化合物存在。萧府酒的传统容器是用当地荆条编成的大篓,内壁糊以麻纸,涂上猪血等物,然后用蛋清、蜂蜡、熟菜子油等物,以一定的比例,配成涂料涂擦、晾干,称为“酒海”。
  萧府酒采用夏张的两大名泉“狗刨泉”“马刨泉”之水酿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体风格特点。萧府酒品种主要有:萧府宴酒、萧府家酒、萧府酒。其中萧府宴酒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质量评比会和法国阿维翁食品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银奖,被山东省一轻厅、山东省白酒协会定为一级产品和优秀产品,并多次被泰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计量先进单位”。萧府宴酒被省消费者协会批准为“推荐产品”,酒厂被中华酒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酒行业20世纪“世纪之星金奖”。
  泰山翟家香烤鸡制作技艺[泰安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翟家香烤鸡是泰山烤鸡的代表。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享有“泰山第一名吃”的美誉。翟家香烤鸡用料考究,采用祖传秘方,工艺独特,口味一绝。它优选泰山山麓生长的柴鸡,进行鲜活宰杀、净膛、除油、洗净后,以富含强身健体、防癌抗癌之功效的香菇和泰山赤灵芝、泰山独有的具有益气补肾功效的黄精为原料,再佐以桂皮、花椒、丁香等20余种香料,用百年老汤长时间低温秘制之后,进行烤制,其香鸡具有皮脆、色黄、肉嫩、入口清香、回味悠长的特点。
  泰山翟家香烤鸡的第四代传人翟汝平在老一代翟家香烤鸡制作工艺及配方的基础上,在医学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在提高翟家香烤鸡的营养价值的同时,指导养殖户散养泰山柴鸡。并研发出了特色鸡腿、鸡爪、鸡翅和软包装烤鸡、鸡腿、鸡爪、鸡翅等。
  1982年,翟家在岱庙南门恢复幵设了泰安第一家烤鸡店,后又在泰安周边开设了多家分店。目前,翟家香烤鸡已走出泰安,在济南、淄博等地已有加盟店。
  翟家香烤鸡先后被中国餐饮协会、中国轻工食品协会、山东省商业厅授予“中华名吃”“中国著名品牌” “山东名吃”等荣誉称号。
  泰山道家茶制作技艺[泰安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云:“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参见罗焰《茶道、茶文化的祖庭一泰山灵岩寺》,2002年济南灵岩寺佛教文化与艺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鸳鸯碑”唐人题记中,便留有两条关涉饮茶风俗之文,大历王圆题记云:“淄州刺史王圆……于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二十一曰同登泰岳,时真君道士卜皓然、万岁道士郭紫薇,各携荼果相候于回马岭。”又贞元任要题记云:“其年(贞元十四年,79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立春再来致祭,荼宴于兹。”碑中“荼”即“茶”之古字,题记中在突出位置,两次涉及茶事,可见中唐时期泰山道家茶已负盛名,饮茶之风颇盛,人们以饮泰山道家茶为幸事。
  历史上泰山茶有泰山道家茶(又名崇道茶、仙人茶,亦泰山道茶)、黄苓芽、松苔茶、泰山老茶等品种。
  仙人茶(亦泰山道家茶):民国咼宗岳《泰山药物志》卷四云:“仙人茶:《岱史》曰:’泰山青桐树,其芽茁如菠薐时采。‘蒸熟阴干,或生阴干。幵水泡饮,其味清芬。”黄苓芽、松苔茶、泰山老茶: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四《论泰山茶茗》云:“又有松苔,极饶奇韵。”清陆廷燦《续茶经》卷下之三《七、茶之事》所述相同。《泰山药物志》卷二《草部》“黄苓”条云:“壮士夏月用之泡茶,可免肠热之症。”明泰安人宋焘《五言一首》诗云:“山僧煎苦茗,更可洗尘纷。”(《青岩居草》)或谓即咏黄苓茶(参见今人袁爱国《泰山茶文化》,载《民俗研究》1995年第2期)。又清泰山僧元玉《冬日偶言》云:“雪洁松堪煮,天寒兴愈深。”(《石堂集》卷八)或谓即咏松苔茶。又清金古良《游岱记》云:“斗母宫住持’以松子煮茶饮客'”(《北图藏拓》第65册、页73所影《游岱记》拓本),此又泰山松茶之别品。
  泰山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和南北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商贸来往,南方的茶树传入泰安,落户泰山。南方茶树在泰山高山、云雾、光照时间长、土壤肥沃的条件下,逐步形成了独具泰山特色的品质,进一步丰富了泰山道家茶文化的内涵。
  泰山盘面制作技艺【泰安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盘面历史久远,第七代传承人陈法俊先后投资50多万元、聚集10多人,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拓市场、打品牌,传承保护先辈留下的弥足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2010年,泰山盘面系列商品获准国家工商局“泰芗禾”商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泰安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道。
  首先,选面筋含量高的、俗称“筋麦子”的小麦,用山泉水洗捞、晾晒后,过筛精选,用石磨磨面,用一周时间醒面粉;用此面粉与山泉水和面、揣面后,将面捋成直径5厘米的面条,自下而上有序盘在特制的泥盆中醒面,重复3次后,开始搓面呈直径1厘米的面条,继续盘至泥盆,醒面一刻钟后,将面盘到特制的杆上,存放于泥窖,盖上油草苫子。之后,在半个小时内,2~3次将盘面挂至架上,用专用竹竿向下抻面,直到挂面成型,放置晾晒间晾晒。
  泰山盘面出自纯手工,在多次醒面和捋面过程中,运用手工技艺,使面条成为空心状。
  泰山盘面在视觉上,清凉透光;味觉上,麦香四溢;口感上,爽滑筋道,回味无穷。其另一特点是,煮熟的泰山盘面久放不坨、不黏。
  泰山盘面传统手工技艺特色鲜明。其器具独特,在民间具有广泛影响。非常适合和顺应当今大众对于绿色食品的饮食习惯和消费需求,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十分可观。
  泰山酒传统酿造技艺[泰安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酒有6000余年的酿造历史,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兴盛于清朝。
  泰山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内容主要包括酿酒原料、酿酒用水、传统制曲、皇家小窖酿造、混蒸混烧工艺、分级贮存老熟、“无限循环”勾兑方法等。
  泰山酒酿酒原料所选红高粱,具有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的特点。
  泰山酒酿酒所用的泰山水,阳离子中以钙的含量最多,阴离子中绝大数以重碳酸盐为主,属低矿化度低钠中性水,含有锂、锶、锌、铁、钻、铝、镍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泰山酒小窖酿造,被酿酒专家称之为泰山皇家小窖。这种窖池大大增加了酒醅与窖泥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窖泥中的多种生香菌的代谢产物能更加充分地渗透到酒醅中。2007年,泰山小窖酿造车间入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纯粮固态发酵酿酒车间”。
  泰山酒以小麦为制曲原料,传统半地下室培养,所生产的大曲外观雅、断面齐、内心正、香味足,水分低,糖化力、发酵力高。
  泰山酒在长期的传承实践中,形成了独特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原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爽口、余味悠长的特点。
  泰山酒采用分级贮存老熟工艺,从而使酒体中产生一种幽雅细腻、柔顺愉快、绵甜爽净的口味,为勾兑优质的白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泰山酒采用专用酒罐配制,大型专用不锈钢酒池贮存,专用管道输送,酒池内贮存的酒采用“无限循环”的方法。
  泰山酒是鲁酒的典型代表。“泰山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位居山东省白酒十大品牌榜首、山东十大名酒第一名,并被评为“中国白酒新秀著名品牌”“中国白酒工业十大竞争力品牌”。产品畅销华北、华南、华东和港澳等地区,并远销韩国,创造了业内外称誉的“泰山现象”。
  泰山神豆腐制作技艺[泰山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作为泰安“三美”之一的泰山神豆腐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泰山时,食用豆腐后大加赞赏,点为贡品,称赞黄家庄的豆腐是泰山神豆腐。
  泰山神豆腐选料考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历经选料、浸泡、磨浆、煞沫、过滤、煮浆、凝固、降温、加固等多道工序。
  泰山神豆腐以黄家庄的豆腐最为著名,该村的豆腐,历史上就以白、嫩、细、香四大特色驰名四方。泰山神豆腐用北方黄豆加石膏制成,每斤黄豆可产豆腐2一2.5公斤,由于泰山水高氧、低硬度,用其磨制的豆浆,蛋白质极易凝固,使泰山豆腐具有浆细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味道甘美、富有弹性、久煮不老不潮的特点。
  泰山神豆腐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特别是用泰山水制作,大大增加了豆腐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周边的一些村也逐渐受该村影响做起豆腐生意来。现在村里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大都会做豆腐,也都有一段卖豆腐的经历。过去,曾流传过一句歌谣:“黄家庄没困难,敲敲梆子就来钱”,从中可见黄家庄豆腐的影响力。随着社会行业多元化的发展,村里卖豆腐的人也不像以往那么多了,360多户的小村每年有100多户人家还在做着豆腐生意,大部分是中年妇女。每逢春节临近,各家各户都做豆腐,或出售,或送人,或留作自己食用。
  泰山神豆腐因其品质优良,养生保健,成为豆制品中的精品,是泰安最负盛名的民间饮食,蕴含着悠远醇厚的乡土深情。
  泰山煎饼制作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煎饼是泰山地区的主食,具体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但1967年,在泰山脚下的东羊楼村发现的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的分家契约中载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由此可见,泰山煎饼在明万历年间已是普通百姓家庭中的重要食品。
  有关泰山煎饼的古代风俗,明代著名诗人杨慎在他的《词品》中说:“宋以正月二十三日天宰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据说,泰山人在这一天会把煎饼放在屋顶上,叫作补天。
  有关泰山煎饼的历史事件有: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泰山驻扎,当地百姓曾以象征 “天”模样的泰山煎饼相送,以求义军能得天下。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齐”;著名的抗曰爱国将领冯玉祥上世纪30年代隐居泰山期间,为了宣传抗日,曾让铁匠在鏊子中间凿上他写的四个隶书字一一抗日救国。用这种鏊子摊出的煎饼中间显出“抗日救国”四个大字。冯玉祥每次招待客人都摆上这种煎饼,借以宣传抗曰救国。
  煎饼造型圆润,美观,能久储。做煎饼的原料大都带皮壳,含粗纤维多,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具有较高的养生保健价值。
  泰山竹龙制作技艺[泰山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竹龙是中华民族图腾文化在泰山文化中的物化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泰山文化的烙印。
  泰山竹龙为泰城财东街何姓人家所创。何家历代为手艺人,祖籍山东平阴,到泰城不久即开始做竹龙,传至何相忠(1920一1992)已是第六代,有200多年历史。
  制作竹龙所用的材料绵竹,出产在泰山大津口。制作竹龙上山取竹须趁青鲜时加工。制作竹龙有72道工序,主要制作步骤如下:截料,锯竹节备做龙身,一节一段,一段的两头都要保留竹节与枝杈。熏烤,以棉捻子醮豆油点燃熏烤竹节,使其变成如上漆似的黑色,且永不褪色。弯爪,泰山绵竹在竹节处有双杈,其他竹种是单杈。将双杈烤弯,做成龙爪。上韦,将一节节龙身钻眼,以铁丝连接,连头尾共七节。上头,龙头一节较粗,刻上嘴、牙、眼,点染上色。加上细铁丝挑红绒球的龙须。纹身,以特制的刻刀在龙身上刻出一片片龙鳞。大体做好之后,再经过刮磨整形,就是一条形神兼备的竹龙了。拿在手上,能左右游弋,张牙舞爪。置于几上, 则昂首盘踞,腾跃欲飞。
  20世纪60年代,泰山竹龙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工艺品展出并被收藏,成为国家级收藏的珍品,产生了较大的反响。80年代初,60条泰山竹龙在香港隆重展出,一亮相就引起香港同胞的高度关注和喜爱,泰山竹龙享誉港岛。
  泰山竹龙全面继承了中国艺术写意传神的美学传统,其造型粗犷奔放、色彩对比强烈、机关设计科学精巧,龙体生动飘逸,既有图腾文化的内涵,又有独具特色的审美品格,堪称民间工艺的精品。
  泰山女儿茶种植技艺[泰山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女儿茶产地位于省庄镇北部山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8°8',北纬36杜6',地属泰山景区,三面环山,南面临湖,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较大,非常适合茶叶种植。
  传说很久以前,泰山极顶暴发洪水,在极顶生长千年的唯一一棵茶树被洪水冲出,为保存这棵茶树,泰山圣母将红袍围在茶树上,抛在泰山脚下省庄镇小津口村的九女潭边,成为津口女儿茶的滥觞。据《泰安县志》载,乾隆皇帝祭祀泰山时,曾来到小津口村,热情的村民采下此树上的叶子煮茶给皇帝喝,乾隆喝后顿觉身心通泰,津味无穷,称此茶为“天下第一奇茶”。此后,村民以此为宝,家家栽种,精心炒制,视为招待贵宾、馈赠亲朋的珍品,取名为“津口女儿茶”。1998年该村成立了“泰山津口女儿茶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省内外,成为泰山的特色旅游产品,被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国家合格达标放心食品”。
  泰山所产茶叶品质一流,叶片肥厚坚结,茶色清澈剔透、碧绿娇嫩、光泽晶莹,回味醇美、沁人心脾、留香悠长,素有“茶中板栗”之美称,且营养成分高,富含钾、钠、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常饮有清心提神、软化血管等功效。
  津口女儿茶属炒青绿茶,加工管理精细严格,无任何有害残留,实为难得的绿色饮品。系列产品有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夏茶、秋茶等。其成品曲卷优美,冲泡时茶叶始终沉于杯底,叶色由黑变绿,舒展幵来,仿佛一群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给人以美的享受,引发无限诗情画意。泰山赤鳞鱼养殖技艺[泰山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赤鳞鱼是一种小型野生鱼类。属鲤科,突吻鱼属,种名为多鳞铲颌鱼。自然条件下,该鱼生活在海拔270一800米的泰山山涧溪流中,成鱼长不足20厘米,重不过百克。体侧扁,腹部圆,头小吻钝,口下位,呈新月形,上唇有须两对。体暗褐色,腹白,背部微显蓝色。体背细鳞,两侧鳞片微黄,背鳍、尾鳍灰黄色,其他诸鳍橘黄色。生殖季节雄鱼色彩明显,鳍呈红色,吻部及臀部缀以白色珠星。体色随环境而变,或深或浅。对声音变化反应灵敏、行动敏捷,一遇到外界刺激即迅速逃入石下。
  泰山赤鳞鱼以其肉质细嫩、香而不腻、鲜而不腥、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含有钾、锌、镁、钙、铜等12种以上矿物质,含有18种以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含有18种以上抗衰老及预防心脏病的脂肪酸。据传,夏日置鱼于石上曝晒,鱼肉可化油而流,只剩鳞片和骨架。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泰山赤鳞鱼为御膳中必备之品,是国内五大贡鱼之一,也是山东省重点保护的唯一淡水鱼类品种。属鱼中之上品,又为泰山所仅有。
  养殖赤鳞鱼主要包括孵化一一育苗一成鱼养殖3个关键个环节。孵化:赤鳞鱼的繁殖季节在四五月份,产卵前,每条雌鱼也就是籽鱼占领一个沙盆,产卵时,籽鱼将腹部贴着沙前行,2~4条雄鱼跟在后面,籽鱼产卵,雄鱼释放精子,随着雌鱼和雄鱼尾部的摆动,沙粒随着飞扬起来,当沙粒落下时便将受精卵埋在里面。到第7天,待鱼卵的保护膜形成后,用手轻轻地将鱼卵收集起来,再把它们放入孵化池中。育苗:鱼苗从孵化器放入池内时,温差不能超过1度,1立方米的水不能超过2000尾鱼。养殖:养殖期内投放鱼虫要定时、定量,保证质量。7~9月份是鱼的生长旺季,投饵量要大,每百条鱼一次投饵半两以上,一天3~6次。注意经常清池,及时换水导池。喂食新鲜不腐败变质的饵料,防止疾病发生。泰山板栗栽培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板栗种植历史悠久,金代文学家党怀英《谷山寺记》写道:“自是涧隈山胁,稍可种艺,植栗树千株,迨于今充岁用焉。”明嘉靖《泰山志》卷四《物产》载:“果有梨、栗、枣、柿、梅、杏、桃、李、石榴、银杏、樱桃、核桃、无花果诸品,多植于岳址园林。”由此可推断,泰山板栗在金元时期就有种植。明清时期,泰山板栗在传统培育的基础上,精选出了很多优良品种,如泰山薄壳、茧棚、红栗、无花、宋早生等,统称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树属于干果类树,适应性强,耐瘠薄土壤、耐旱、抗真菌病害能力强、寿命长、结果年限长,百年以上的老树仍正常结果。泰山板栗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5.7%~10.7%,脂肪2%〜7.4%,淀粉51%~61%,多种维生素(A、B1,B2,C)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在当地被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养老树”。生食、熟食均可,长期食用,能够健脾益气、补肝、消除湿热,是食疗之佳品。泰山板栗以其上佳品质,享誉古今,驰名国内外。自清代以来就成为皇家贡品。1994年在全国名、优、稀、特博览会上,下港乡境内泰山板栗荣获银奖;1996年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A级绿色食品;2001年下港乡被认定为无公害板栗生产基地;2006年泰山板栗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
  泰安白菜种植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史料记载,我国种植白菜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泰安白菜起始种植的年代已难以考证,相传在明清时期已经有了泰安白菜当贡品的传说,那时当地家家户户都种白菜,白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蔬菜。
  泰安白菜俗称“小黄芽”,名列著名的“泰安三美---白菜、豆腐、水”之首。
  泰安白菜株重量较小,呈细长状,叶片淡黄,成熟时酷似盛幵的黄花。是泰安特有的品种,与其他品种的白菜有显著的不同。
  泰安白菜对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水质的要求很高,与其他品种相比,营养更丰富。其纤维细嫩、炖炒易烂、汤汁乳白似奶、口感极佳、熟食营养成分不损失。
  泰安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钾、钠、钙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本草纲目拾遗》说:大白菜“甘渴无毒,利肠胃”。祖国医学认为,大白菜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之功效,可用于治感冒、发热口渴、咳嗽等,也是糖尿病患者很好的辅助食品。
  保护好这一优质白菜品种,发掘泰安白菜美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泰安红心罗卜种植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岱夏青”红心萝卜产地在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夏张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750mm,地上储水量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生态环境好。为泰安红心萝卜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
  泰安红心萝卜种植历史悠久,具体年代已无考,据民间传说,宋真宗封禅泰山,行至夏驿站小憩,品尝到红心萝卜后,脱口而出“京城苹果宫中梨,难比夏张萝卜皮”,从此夏张红心萝卜闻名遐迩。
  泰安红心萝卜是我国萝卜品种中至今保存的仅有的典型地方品种,品种纯正不杂交,非常珍贵,仅有夏张等十几个村种植。红心萝卜属秋种作物,一是8月中旬播种种子,由上年优中选优,自繁自育而来;二是整理土地,播种前施入大量有机肥作为底肥,精耕细作,作垄整齐;三是人工点种,点种后要再撒一层细沙,其作用是细沙垫容量小,土地升温快,有利于出苗,并有增加糖分的作用。出苗后要经间苗、定苗、中耕、锄草,天旱时适当浇灌。经过3个月左右的生长期,立冬前收获。
  “岱夏青”红心萝卜叶簇半直立型,叶片深绿,有花叶和板叶两种类型,萝卜呈扁圆或筒形,小尾红根,皮色青翠,果肉呈紫红色,美观诱人,清香酥脆,甘甜爽口。生食助消化,其汤汁有预防感冒、止咳化痰的功效。
  宁阳乡饮粉皮制作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乡饮粉皮制品加工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苑家庄村苑举和从梁山县引进制作工艺,不久传及各村,成为家庭传统生产加工项目。以乡饮为中心,方圆百里,无论土质还是气候都适宜栽种地瓜,这为粉皮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原料基础。1955年合作化后,粉皮制品加工由家族传承方式转变成为集体生产经营,20世纪60~70年代,乡饮境内各村均有生产,逐步形成规模,成为地方特色产品,在县内外享有盛名。
  1982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饮粉皮制作加工快速发展,以家庭加工、商品化生产为主,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由于该项目两头在外,投资少、无风险、易操作、效益好,其生产与经营规模稳步扩大。南赵庄村异军突起,成为远近闻名的粉皮制作加工专业村。
  乡饮粉皮具有个大、匀、薄、透明、质量上乘、食用方便、口感良好、营养丰富、耐煮不化、不回生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地群众的常用食品和走亲访友的礼品。
  宁阳乡饮粉皮从原料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科学化、规模化发展,产品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是鲁中重要的粉制品集散地。
  笵镇油酥火烧制作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朝洪武年间(1368一1398),徐氏家族随着山西洪洞县移民大迁移来到泰山脚下的范镇定居,并在乾隆年间创造了范镇油酥火烧。后经范镇徐氏家族六代人的潜心研究,精工制作,工艺更加精湛。
  范镇油酥火烧外酥内嫩、层次繁多、香味醇厚、口感极佳,极易在人的舌尖上留下记忆,是泰安久负盛名的民间饮食,被誉为泰山名吃。
  范镇火烧从选面到成型,要经过16道工序才能完成。其流程是:捞麦、选面、发引面、烫面、发酵面、拌面、混面、团揉面、化碱、面碱混合、接面、制酥油、试面、擀面团、上顶炉烤制。
  泰安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范镇油酥火烧也因游人的喜爱走出泰安,影响辐射诸多省市。据考察,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范镇油酥火烧店铺。但大多店铺虽借范镇油酥火烧之名,却无范镇油酥火烧之实,严重影响了范镇油酥火烧的声誉。
  由于范镇油酥火烧制作程序多、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年轻一代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个职业。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先后谢世,范镇油酥火烧的工艺精华,知之者越来越少,遭遇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窘境。
  大汶口彩陶制作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典型文化遗存,她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并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大汶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之源,大汶口陶器的诞生,体现了我们祖先卓越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
  通过发掘研究确认,大汶口陶器出现在前4300~前3500年之间。早期以红陶为主,也有彩陶器。典型的有觚形器、釜形鼎、钵形鼎、彩陶盒、钵体等;中期,黑陶比例增加,彩陶更加富有特色,有红、白、黑、赭等色,典型器皿有折腹罐形鼎、实足口、大镂孔圈足豆、深腹背壶等彩陶;晩期,工艺水平空前提高,促进了彩陶业的大发展,灰黑陶、黄陶剧增,陶器风格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黑陶高柄杯,乌黑发亮,胎质细薄,极为精巧。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准,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大汶口彩陶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记录史前信息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在它造型独特、彩画艺术精湛,图案内涵丰富。如陶鬻造型,3个袋足结合了“三点稳定性原理”,有几何图案的彩陶背水壶,灰陶尊上的日、火、山等。勾画出了先民们的风俗和信仰,其文化内涵极其厚重。大汶口彩陶艺术的发明创造给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是创造使用火的科学开端,是中华美术史的前瞻,文字产生的源头之一。
  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大汶口彩陶制作工艺的传承保护,设立了专门机构,逐年加大投入。代表性传承人刘安致力于大汶口彩陶工艺的发掘探索,成立了专门研发机构,产品远销海内外。
  肥城桃栽培技艺[岱岳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春秋左氏传》记载,肥城有桃早于春秋时期。1726年《山东通志》载:“桃产肥城者佳,临清次之,分销各处。”肥城桃主产于肥城境内中部山区一一新城、桃园、仪阳三个乡镇,惟“固留诸庄出者尤佳”。
  193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载:“山东肥城所产之肥桃,以其形大、色美、味甘,汁多种种优点,自昔即成为贡品,声价之高实为他种之桃所不及。”又载:“肥桃,仅产肥城一处,果形硕大,冠轶群中桃,小者如茶碗,大者如饭碗,每个重半斤以上,亦有重至一斤余者。未熟时,果面呈淡绿色,熟则呈蜜黄色,顶端及向阳略具红晕。肉色淡黄,浆汁特富,若至完全成熟时,可用麦秆吸取其汁,鲜美逾恒。”肥城位于鲁中的泰山西麓,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数百年来,在肥城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下,历经桃农的悉心培植和人工选育,综合了古代桃子的优良性状并加以发[肥城市]肥城桃栽培技艺©展,至今为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建园、培育跕苗、嫁接、整形与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植技艺。幵发出独特的肥桃品系,如:红里大桃、白里大桃、香肥桃、酸肥桃、晩肥桃、柳叶肥桃、大尖肥桃、五月红、六月白、蟠桃、九月菊、冬桃、水蜜桃、早香玉、雨花露、寒露蜜及桃奴等。形成了以油桃、水蜜桃、佛桃、中华寿桃为主的早、中、晚熟品种系列,实现了四季有桃,成为鲁中南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肥城桃系列品种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和德国、日本。
  1995年,肥城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2001年,肥城桃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名优产品;2004年,7.2万亩肥城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肥城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尚氏铜艺[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城尚氏锔艺始于清代中后期,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创始人尚兴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生。9岁时尚兴义为了活命,随一红炉师傅奔走他乡,开始了打铁的学徒生涯。后改行干起了锔缸锔盆的行当,以此养家糊口。其侄尚贤诚拜师学艺,在尚兴义的培养和指导下,尚贤诚很快学会了锔艺中的“浊活”。后来开始尝试“捧瓷”的“清活”。尚贤诚勤奋好学,又有悟性,很快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锔匠,并将技艺传于子孙。
  第五代传承人尚乾坤,不仅继承了几代人的传统技艺,而且创新发展了尚氏锔艺文化。由于家境贫困,他小时候只读过两年书,13岁时便随父亲尚光文学习锔艺,奔走在汶河两岸,十里八乡,用小锤敲打着“唤头”,招揽生意。接到活,父亲锔,他打下手,随父学艺。从粗活到精活,历练八载才终于练就一手绝活。
  尚乾坤不但捧的一手好瓷,还练就了一手破钻石、镶钻头、自制工具的功夫。他的百宝箱里,仅金刚钻就有百拾把,大到几斤重的大铁锤,小到不足半毫米的锔子。尚乾坤锔合茶具瓷器数千把,曾多次参加地方举办的民间技艺展示活动,获得好评。
  徐氏锡具制作技艺[肥城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氏锡具制作技艺,是肥城西徐村徐茂葵老艺人在继承传统锡具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与徐氏后人不断创新发展而来,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
  徐氏锡具制作创始人徐茂葵出生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西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光绪二年(1876年),经人介绍来到济南的一家锡铺当学徒,指望日后掌握一门手艺养家糊口。贫困的家境培养了他勤快、善良、质朴的秉性,赢得了师父的厚爱,不久便在3个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出徒时,他带着师父赠送他的一套锡具制作工具,回到家乡西徐村,开始了锡具制作生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先后收本村徐氏后人徐光臣、徐光义为徒,传授锡具制作技艺。
  徐氏锡具制作原料为锡,主要工具有钻、锤、锉、刀等,经十几道工序将创意完美体现出来。
  徐氏一族的锡具制作,技艺娴熟精湛,制品独特新颖一一锡灯、蜡台、香案、茶壶、酒具,名扬四方。徐氏锡具酒壶有菊球瓶、龙胆、海棠、白莲、美人、小鸵鸟、美人装、“保温瓶”等款式;茶壶有鸡心、车头、白莲、一捧笙和鱼龙逗宝等。并有吉祥的飞禽走兽、花卉草木等图案,如仙鹤、荷花、麒麟等。并赋予其灵性,有静有动,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徐氏锡具曾荣获“泰安市民间工艺展示奖”。
  横山蚕丝传统技艺[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野茧齐纨美,春泉鲁酒香”是清初诗宗吴伟业行经新泰时吟咏的名句,诗中对新泰丰饶的物产予以高度赞美。
  新泰物产,历史上最著名的首推桑茧。《尚书•禹贡》载:“岱田犬丝。”指在先秦之时,泰山周围就盛产蚕丝及丝织品,并通过汶水、济水运送到全国各地。《史记•货殖列传》也说:“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以上记载均反映出当时据洙泗上游、汶水南岸、齐鲁边界的新泰,所产桑麻之盛。唐代,新泰一带蚕桑、纺织业日益发达,李白《答汶上翁》诗中有“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的记述。驰名中外的“横山丝”即产于新泰横山一带。据新《泰县志•物产》记载:“之属五:曰丝、曰棉、曰麻、曰山茧绸。”又载:明时县内“桑麻遍地,邑无逃亡。”清康熙年间达到“养蚕之家,十室而九”。光绪年间,“迩来邑东一带,几于比户纟巢丝,实瘠土资生之助”。新泰城以东、以北、以南皆山区,土地瘠薄,家家户户以养蚕缫丝来资助生活所需。《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上也说:“该县蚕业发达,以鲁桑家蚕为大宗,乡间妇女视为专业,采桑饲养,尚属得法,陇头、田畔尽栽桑树,岁出之丝约十五万两左右。”清顺治年间,新泰县令卢宏在新泰任上“每亲课农桑”,尤重桑蚕。有诗《丝枲吟》,并有序云:“禹贡青州之贡,记贷畎丝集。考志,新泰皆贷畎地,而丝枲之产,新(泰)尤夙号最饶。”序中还对新泰的蚕丝品种做了详细介绍:“丝有二种,曰纩、曰枲。山蚕亦人所蓄,而食椿者曰椿茧,食椒者曰椒茧,食柧者曰槲茧,即《禹贡》所谓檿丝者是也。”根据以上文献记载,新泰蚕桑业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新泰芹菜种植技艺[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泰芹菜种植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我国夏以前鲁地就种植蔬菜。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园圃业已成为专业,新泰有“菜园”村名。相传汉代有蔡、鲍二姓在此种菜,专供县衙,遂筑室立村,成为蔬菜专业村,芹菜是其中主要菜种之一。又《新泰县志•名宦》载:“高奉,直隶井陉人,成化间由举人为(新泰)知县。节用爱人,教民种蔬菜以备荒。歉安时亲诣闾里,验其多寡以为赏罚。新之有园圃者,自公始。”高奉任新泰知县凡六年,首倡种菜不仅可以备灾荒,而且较种粮收益高,可以富民。于是新泰种菜之风大兴,使邑人获益匪浅。其中芹菜尤为名产。新泰芹菜以味道清香,质地脆嫩,落地即会粉碎的特点,成为菜中精品,清代时被钦定为贡品。近年来,新泰芹菜的正宗产地青云街道办事处积极引导菜农用科学技术发展蔬菜种植,使新泰芹菜的产量更具优势、品级更佳,不少外地人纷纷前来学习新泰芹菜的栽培技术,使新泰芹菜在10多个省市安家落户。
  为了传承保护新泰芹菜这一稀有品种,当地政府与文化部门专门对新泰芹菜的栽培种植进行挖掘整理。2001年,新泰作者徐勤启通过搜集、整理,编辑出版了《新泰芹菜的栽培与芹菜宴的制作》一书,对新泰芹菜进行了全面介绍。泰安市多种经营办公室、市菜篮子办公室也把传承保护新泰芹菜置于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发展这一独具特色的蔬菜品种。
  汶南虎头鞋帽制作技艺[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汶南镇虎头鞋帽第一代传承人李高氏,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出生在北张庄村的一个官宦人家。她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擅长书画,并有一手出众的女工,绣的东西栩栩如生,远近闻名。晚年家道没落,转以针绣为生,专以做虎头鞋、虎头帽、鞋垫、荷包等民俗服饰以维持生计,后一脉相传。到李宗香已经是第六代传承人。李宗香之女王光慧也掌握了这门技艺,成为第七代传承人。汶南虎头鞋帽共有7大系列,300多个品种。有绣花枕、虎头帽子、虎头胖体鞋(男孩穿用)、狗头帽子、狗头胖体鞋(女孩穿用)、单体男女小花鞋、老虎枕头、小耳枕头、长命锁、荷包、八卦图、布元宝、男女鞋垫、供神用的小神鞋等等。
  绣制饰品所用原料有棉布、糨糊、丝线、花线、金线、毛线、拦边、光片、珠子等。工具有绣花针、剪刀、木板(供打硬衬用)、割刀、穿针、顶针等,作品均系手工制作。
  虎头鞋帽等民俗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样式新巧、古色古香、合体实用、美观悦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饰品还被民间视为避灾消难、镇惊辟邪、神灵保佑的吉祥物、护身符。鞋垫则具有表达爱意、吐露心声、祝福平安、祈祷吉祥等作用,并且美观、耐穿、防汗、防臭、不累脚。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又是备受游客青睐的精美纪念品。其作品先后荣获新泰市第一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金奖,泰安市第五届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铜奖。
  果都咸菜制作技艺[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果都咸菜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果都咸菜已声名远播,产品远销新泰周边县市。
  果都镇地处平原,蔬菜种植历史久远,蔬菜资源相当丰富。据考,历史上家家户户都有酱腌菜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果都酱腌菜除了自用,大部分作为产品出售。众多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互借鉴交融中,不断提高酱腌菜技术、提升酱腌菜的质量、丰富酱腌菜的品种,逐步形成了果都酱腌菜特有的腌制技术和产品系列。
  果都咸菜借助资源优势和腌制技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品质,它香味醇厚、质地脆嫩、刺激食欲、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果都咸菜在酱腌菜谱系中特色鲜明,是泰安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果都咸菜1972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同年,“果都咸菜”和“海味辣椒”走进北京市场;2003年被评为“泰山名优特产”;2004年在第二届“家+乐杯”泰山名优特产展销评选活动中荣获银奖;2005年被泰安市消费者协会、泰安市旅游局评定为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产品。
  宁阳龟山砚制作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又名“鹤山石”,分布于宁阳县鹤山乡龟山,其制作技艺起源于南宋,兴于明清。
  龟山砚自清朝以来不仅是贡品,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极品。清代学者梁楷曾收藏有一块龟山砚,据说砚上刻有二龙戏珠,做工精细,让人爱不释手。背面刻有隶书四句诗:“水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清代学者高凤翰称赞龟山砚“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
  清代著名龟山砚艺人张明德声名远播,主要以雕刻龙、凤图案为主,其作品形象逼真,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民国时期,代表性传承人杨仁璞在龙凤图案的基础上,幵始以鸟、兽、花为主进行创作,鸟主要是喜鹊、鸳鸯、鹰,兽主要是麒麟、龟,花以牡丹、荷花、梅花等为主。杨仁璞之子杨运珠,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雕刻刀具进行革新,自制了方便雕刻的多种刀具,比如平戗刀、弧刀、直刀、三棱刀等,使图案雕刻手法更为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李茂春,在前辈制砚技艺基础上,总结出了原料的选择标准:“敲”听其声,“摸”感其温,“浸” 察其色,精中选优,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多次参加原轻工部举办的贸易洽谈会和泰山国际登山节展览。当代传承人曹文代,幵始采用手工和电动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既发扬了传统工艺,又提高了砚台的品位。
  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制作的龟山砚“二龙戏珠”于1961年参加了香港贸易会,使龟山砚成为港、澳、台收藏者喜爱的收藏品。近年来,传承人曹京杭,在砚台上又配以书法、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
  2020年,龟山砚被山东省旅游商品协会评为“好客山东”十佳品牌、“平安泰山” 代言礼品。
  泞阳县宁阳乡饮小凉席制作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崇化村的村碑记载,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东封泰山后一路南巡,当途经该村时,宋真宗探问村名,随从答道:“沙埠。”因真宗在此之前,曾路过了相邻的后沙埠、中沙埠和前沙埠,他认为四个村都称沙埠,似有重复之嫌,便随口说道:“这不是重话吗!”从此,沙埠便改名叫“重话”。又因该村地处儒家文化的核心地带,自古就有崇尚文化、勤勉好学之风,先辈就把“重话”改为“崇化”。宋真宗的车辇行至村中的十字路口时,他凭窗外眺,忽见一农户门前的大槐树下,两名顽童正在一张凉席上嬉戏玩耍。地面上铺的那张小凉席令他眼前一亮,赞叹不已。只见雪白细密的底子上,用红色篾子在中间编织出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周围排列着福、禄、寿、禧四个端庄秀丽的大字。宋真宗大喜,遂令随从重金在该村购得小凉席10领,带回宫中。自此,崇化村的小凉席便成为贡品。这使得该村的小凉席编织业迅速发展,技艺也曰臻完善,成为独具匠心、蕴含浓厚文化气息的民间手工技艺。
  宁阳乡饮小凉席是细编席子。粗席子与细席子最根本区别是用料不同,粗席子用高粱秸做原料,而细席子则是用高粱秸顶端细长、光滑、圆润的莛子做原料。用莛子编出来的细席,表面光滑细密,特别是编的一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活灵活现。
  乡饮小凉席选料上乘,光滑明亮、纹理细密、粗细均匀、无虫蛀、无霉变,非常实用。
  乡饮小凉席用红、白、黄三色莛子编成,色彩对比强烈,图案新颖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宁阳镶锡制作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阳镶锡工艺历史悠久,源于宋,兴于明,清康熙年间达到鼎盛。
  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吴崇礼回原籍宁阳西街吴家巷,亲朋好友和当地官员到吴府拜访,尚书用江苏宜兴一把名贵紫砂壶泡茶待客,不慎碰残壶嘴,打碎壶盖,致使尚书非常心痛。家人寻求修复,宁阳城里一河南籍王氏锡匠为此壶打造了锡嘴、锡盖,尚书观后倍加赞赏,更加爱不释手,数日后带回京城。至此,王氏锡匠在宁阳名声大震。又经三代传承,到清朝达到鼎盛。宁阳籍董氏艺人拜王氏为师,成为第四代传承人。1925年传于宁阳城南王家院管季,1946年管季传承于管忠禄。1951年西关艺人吴杞祥拜师学艺,成为第八代镶锡传承人。1978年,吴杞祥将技艺传于其子吴兆富、吴兆财。吴兆富、吴兆财创造性地把镶嵌和浮雕应用于镶锡工艺制作中,打造出不同年代的茶壶、酒具、锡灯、香案蜡台等镶锡精品,多运用立体鼓金蟾、四角云、蝴蝶、柿子花等各种图案。其作品优雅别致、洁净光亮、古朴典雅,彰显着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被收藏爱好者视为珍品。在山东、浙江、江苏、东北三省、海南岛、台湾、香港等地享有很高声誉,并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
  宁阳镶锡工艺古朴典雅,具有突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集观赏、实用、收藏于一身,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镶锡工艺表现了手工艺者的勤劳和智慧,工艺制品造型独特,图案种类繁多,涉及了自然、人文及地方风土人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孔氏装裱技艺[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南北地方气候不同,装裱技法亦有不同,北法谓之京裱,南法谓之苏裱,宁阳孔氏装裱工艺属京裱系列,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孔氏装裱继承和沿袭了自明朝以来的装裱工艺,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对装裱用具、调制糨糊以及各种装裱方法进行了不断革新、改进和提高,并创造出了多种更为实用的简易装裱法。
  孔氏装裱祖上孔继彬学艺于曲阜孔府,曾辗转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以为文人墨客及书画爱好者装裱字画为生,他装裱了许多名人字画,很多流入宫中,有些被当地很多大户人家收藏。
  第三代传承人孔照立,将装裱技法、装裱材料及工具进行了改进,从以锦、绢裱为主过渡到纸裱和绫裱为主。溥杰、溥云等多位历史名人的作品都曾经是他的装裱作品。
  第四代传承人孔宪钧,毕业于荷泽师专美术专业,为传承保护孔氏装裱技艺做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工艺水平大有提高,其多幅装裱作品被国家及地方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第五代传承人孔庆河,坚持用祖传的手工装裱方式。曾先后装裱过当代书画名家李铎、舒同、魏启后、黑白龙、于希宁、张逊三等人的作品。其《装裱简介》已入选《中国书画装裱大全》丛书。
  东平占粥粉制作技艺[东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平州古粥粉,源于东平州千年水磨粥粉。先以粥工艺发源,历经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素有“粥香东平城,香味传干里”的美名。东平古粥选材于湖底盛产的菱角、芡实,并配以大米、小米、黄豆、绿豆、红小豆、莲子等,经科学配方、精细加工、水磨而成。粥粉制作发展史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配料种类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混合物变化合物,由温饱至营养成分合理搭配,又熬制到粉状。李氏传统粥粉加工工艺主要是将豆类浸泡,水磨制浆,过滤晾晒成粉,谷物粉碎炒制,捣制少量菱米等,勾兑熬制成粥。熬熟后的粥粉浓如浆,喝似水,滑润甘甜,清心爽口,沁人心脾,具有独特的天然香味。该粥粉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钙、锌、硒、铁、钛等微量元素,成为“山东地区唯一的营养粥粉”,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经医药卫生专家认定,该粥粉具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脾和胃、平肺舒肝、明目清心之功效,属于高档营养食品,是老少皆宜、馈赠亲友之佳品,其不含糖的特点更适宜中老年人饮用。据上海交大食品研究院徐教授考证,流传于大江南北的“白粥加油条”的饮食习俗,其“白粥”就指东平粥。
  真正形成粥粉的时间应可以追溯到1910年前后。现国丹公司前身为老州城刘庄粉房,进入新世纪,经国丹公司李氏传人传承保护,幵始规模生产,工艺更加完善,配料更加科学合理。2008年千年水磨东平州古粥粉被授予“山东名小吃”,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资格。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产品行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陈平县东平湖松花蛋制作技艺[东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平湖松花蛋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700多年,数个朝代都被纳入贡品。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戴羲所著的《养馀月令》记载:“腌牛皮鸭子。先以菜煎汤,内投松竹叶数片,待温。将蛋浸洗毕,每百枚用盐十两,真栗柴炭灰五升,石灰一升,如常调腌之。入坛三日,取岀盘调上下,复装入过三曰又如之,共三次,封藏一月余,即成皮蛋。”对松花蛋制作工艺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明中叶,东平湖周边地区水域面积扩大,野鸭、饲养鸭密集成群,鲜蛋产量达历史高峰。民间制作松花蛋成为人们生活的喜好,《东平县志》多有记载。其制作工艺流程几经更迭,岀现了风味各异的松花蛋制品。东平老城区侯氏作坊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清末民国战乱不止,民不聊生,作坊店铺被砸被毁,松花蛋传统工艺几乎遭灭顶之灾。后经侯氏、李氏几代传人将配料秘方工艺流程保存下来,并研制出获国家发明专利的料液。在“传统工艺、经典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无铅松花蛋。东平湖松花蛋蛋黄呈浓茶色,透明度强,伴有松枝花纹,硬黄中有40%左右浓溏心,但浓而不滴,黏度适宜。初食入口时,微感苦辣味或腥味,衔后味美清香,喉咙甘凉,食之不腻,回味余长。其蛋黄比鲜鸭蛋蛋黄增加三分之一,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多,碳水化合物含量高3倍,氨基酸含量高达32毫克/100克,而鲜鸭蛋仅为2.8毫克/100克,相差11倍。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铁、钙等元素。
  英国人利兹•泰勒著文称赞此蛋可与海参媲美,日本东京大学农学博士佐佐木次郎称东平湖松花蛋有重要的食疗价值。
  东平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陈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元朝定都大都(即北京)后,由于政治中心的北移,为了将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元朝政府决定对大运河进行改造。元代大运河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境内,对大运河的走向作了截弯取直处理,运河经过山东省直接南下,不需要辗转到洛阳,使得路程大大缩短。至元三十年(1293年)自大都到杭州的元代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1794公里,史称京杭大运河。
  东平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兴盛于元朝末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传承人的继承和发扬,已将木船制造技艺精细到10个主要程序,从选料到最后做成成品的每一个步骤都融汇了传承人的辛勤和汗水,使木船呈现出外形美观大方、古朴典雅,轻巧灵敏而又坚固耐用的特点。
  东平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是数百年来东平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中国舟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木船文化延续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从学术研究价值来看,东平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改良与创新,确立了在东平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东平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尚兴义
相关人物
徐茂葵
相关人物
李高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
宁阳县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
泰山区
相关地名
岱岳区
相关地名
肥城市
相关地名
宁阳县
相关地名
东平县
相关地名
陈平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泰山赤鳞鱼
相关实物
泰山板栗树
相关实物
泰安白菜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