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民间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20000283
颗粒名称: 泰安市民间戏曲
分类号: J617.5
页数: 9
页码: 57-65
摘要: 本文介绍泰安市民间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安市著名民间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山东梆子、泰山皮影戏、箍漏担子、皮筋儿顶灯、宁阳木偶戏、四音戏、宁阳弦子戏等。
关键词: 民间戏曲 泰安

内容

山东梆子[泰安市]
  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梆子是山东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据史料考证,山东梆子源于山陕梆子。山陕梆子在明末清初形成后,由河南幵封传入山东境内运河两岸地区,分别向曹州、莱芜、章丘、泰安、荷泽、临沂等地传播,并结合当地的风俗、语言、审美情趣,分别形成各地不同的梆子剧种。
  流入曹州形成的梆子剧种称曹州梆子,又名高调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后通称山东梆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山东梆子流行面积很广,东到黄河之滨的临沂地区;西到河南省的幵封、郑州;南到江苏省的徐州,安徽省的阜阳、蚌埠;北到河北省的大名、石家庄等地。但它主要流行在荷泽、济宁、泰安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的不少城镇和农村。
  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前身系东平县前锋剧团,1958年泰安地区合并于济南后,基于振兴山东地方剧种的需要,1960年秋,济南市政府决定将剧团更名为“济南市山东梆子剧团”。1961年4月,泰安专署复置,剧团随泰安专署迁回泰安后,更名为泰安专区山东梆子剧团。1985年泰安地改市时,剧团更名为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至今。
  山东梆子的唱腔结构体制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板式包括“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等。主要乐器为板胡。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挺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传统剧目有《两狼山》《墙头记》《黄牛分家》等600余出,传统曲牌60余种,唢呐曲牌120余个,拥有丰富的传统遗产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泰山皮影戏[泰安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皮影戏历史悠久。从明代起泰山皮影戏的活动就非常频繁,是山东皮影的重要代表。根据普查,自清末民初至今,泰山皮影戏已传承了六代。
  泰山皮影戏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形象往往取材于泰山民间剪纸和传统戏曲脸谱,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脸谱系列。影人的高度在50厘米左右。皮影人物的行当基本与戏曲行当相同。
  泰山皮影戏的剧目非常丰富,尤以《泰山石敢当》系列剧目最为著名。其声腔种类丰富,不仅全面继承了早期山东皮影的“摩调”,而且广泛吸收当地流行的其他民间戏曲唱腔,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唱腔体系。
  泰山皮影艺人经过历代传承,不仅保留了泰山皮影传统的表演技艺、雕刻方法和口传剧本,而且有许多创新和发展。泰山皮影的主要传承人范正安先生,在完整地保持泰山皮影戏传统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西河大鼓、山东四板书、十不闲等表演技艺之长,特别是独创了一种能够同时操纵影人、演唱和伴奏的表演技艺,成为当今中国皮影表演中罕见的一种绝技,是泰山皮影的典型代表。
  箍漏担子[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戏曲《箍漏担子》来源于民间手艺人箍漏匠的生活。说的是一位锔匠与一位寡妇冲破世俗观念的束缚,勇敢追求爱情的动人故事。
  《箍漏担子》历史悠久,几百年来久演不衰,彰显了它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它源于生活,根植泥土,贴近百姓。它的主题积极向上,故事耳熟能详,细节鲜活生动, 舞蹈特色浓郁,演唱诙谐幽默。它以朴实的戏剧语言,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间戏曲《箍漏担子》虽属民间小戏,但却吸纳了中国戏曲的几乎所有元素。小戏由两人表演,道具也不复杂,男演员挑箍漏担子一副,女演员端针线筐一个。演出载歌载舞,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情味。
  民间戏曲《箍漏担子》与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地方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拥有广大的观众群,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在楼德镇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
  皮筋儿顶灯[新泰市]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筋儿顶灯》系楼德镇广为流传的民间戏剧小品,常在民间故事队表演时与踩高跷、跑旱船等配套演出。据考证,此剧应在清朝中期即已在本地广为流传。在民间,农民们在农闲和节庆期间需要一些娱乐活动,就出现了一些道具简单、语言朴实、贴近民众的民间自发组织的故事表演团队。他们娱人娱己,祈福求瑞,在表演中融入了民俗、信仰、劝人归善等内容,演出场面在当时文化生活贫乏的民间相当火爆。
  楼德民间有农闲时打麻将的习俗,本来也是娱乐活动之一,但在有的地方却演变成赌博的恶习,有的人家因赌博家破人亡,偷盗杀人的悲剧也时常上演。民间戏曲《皮筋儿顶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第一代传承人张保厚创造了表演模式,第二代传承人王继贵改编了唱词,第三代传承人冯少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到侯方玉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该剧剧中人物二人,妻子以“顶灯”的方法,力劝丈夫戒赌。表达了广大民众崇尚良好社会风气,向往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
  民间戏曲《皮筋儿顶灯》历经数百年,因系口头传承,内容多有删改,一些珍贵小细节,资料不可复得。
  宁阳木偶戏[宁阳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木偶戏(也称傀儡戏)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周穆王时的木偶戏表演。到唐代已经很流行。宋代是木偶戏的全盛时期,形式成熟,种类繁多,出现了杖头、提线木偶,还有药发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等种类的傀儡戏表演。宁阳木偶戏属于现在为数不多的杖头木偶类,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宁阳木偶最早的人子头较小,多用香面捏制,造型粗糙。后来,孙云彦兄弟对其做了较大的改进:人子头大,多用木头雕刻,根据不同的人物雕刻不同的脸形和脸谱,形象生动、逼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宁阳的木偶戏在吸收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革新,由原来只演唱山东梆子,逐步发展为也演唱其他不同剧种的曲调。演员乐队也由原来的“紧七慢八”而壮大了阵容,演员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乐器由单一的板胡增加了多种民族乐器,武场由锣鼓三件一人敲改为单提单打,增强了艺术效果。四音戏[东平县]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音戏又名“四弦戏”“四根弦”,在德州临邑一带称“一勾勾”,它源于曹州(今荷泽市)的花鼓丁香。
  1900年前后,东平县老湖镇郭楼村张振朝、张振邦兄弟二人,在聊城组建了“四弦”戏班,伴奏乐器主要用四弦胡琴。1919年,张振朝之女张秀兰、张秀琴跟班学艺。1921年张秀兰登台演出,在唱腔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观众送艺号 “半碗蜜”。
  四音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完整的唱腔板式,常用的有“慢板”“二六板”“老八板”“大甩板”“起板”“三起板”“哭板”“反起板”及“梆子板”“抱娃娃”“梆子娃娃” “三节管”“扑天娥”“千万寿”等。
  四音戏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吕蒙正赶斋》《三进士》《赵美蓉观灯》《御碑亭》《玉环记》《西黄庄》《罗通扫北》《贾庆府》《仁义缘》《芦花荡》《倒反西凉》等60余出。
  宁阳拉魂腔[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魂腔是清朝后期传入宁阳县磁窑镇的,最初称为拉胡调和拉后腔。由于其唱腔优美动听,故事情节生动鲜活,表演细腻传神,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很多观众迷得连饭都忘了吃。观众说:“魂都叫他们拉去了,别叫拉胡腔了,就叫拉魂腔吧!”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磁窑镇正式成立了“宁阳县拉魂腔剧团”。该团经常到泰安、肥城、东平、新泰、莱芜、泗水、临沂、邹城、济宁、汶上等县市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1960年前后,宁阳拉魂腔发展成为曲艺形式,称“山东柳琴”。“文化大革命”期间,拉魂腔剧团遭到打击,被迫停演,1978年后逐步恢复演出。
  宁阳拉魂腔,表演技巧独特,曲调灵活多变,唱腔优美动听,尾音常作高八度拉腔, 剧情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因听众观赏入迷而得名。
  其代表性传承人王彩芹,12岁就幵始登台演出,是宁阳县拉魂腔剧团主要演员。宁阳拉魂腔传承方式为家族传承,已经传承了六代。 宁阳弦子戏[宁阳县]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阳弦子戏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最初,由县城西郑庄人郑修福从孔府引进弦子戏剧本,在曲阜招收艺人30余名组成戏班,对传统剧目、演唱艺术加以改进提高。唱腔突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唉唉”,并按剧情巧用“花腔”和“变调”,突出人物典型性格。乐器伴奏分文戏乐和武戏乐两种(一般由5人组成)。清末,郑方和演花旦,郑方清扮丑角,演技精湛,颇负盛名。民国年间,郑汝经演旦角,红极一时。因郑家艺人相传四代,均为弦子戏的骨干,故名“郑家弦子戏”。
  1855一1905年间,郑家弦子戏从创建发展到第二代,以郑修福、郑方清和郑方和为主组建了40余人的戏班,演出遍及济南、泰安、聊城、济宁、德州、荷泽等地,并影响到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郑家弦子戏名声鹊起。郑方和的旦角、郑方清的丑角演唱绝妙,当时观众中就有:“郑方和不到,折钱十吊”的说法。1905~1965年间,郑家弦子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以郑汝德、郑汪经、郑汝明、郑汝斌、郑汝金为主,戏班发展到百余人。郑家弦子戏迎来了长达50余年的鼎盛时期。1985年郑家弦子戏第六代传承人组织了40余人的业余戏班,并演唱新剧目,使弦子戏再度唱响。
  宁阳弦子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戏路越来越宽,唱腔更加优美,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宁阳弦子戏演出內容和表演形式接地气、近百姓,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知识出处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出版者:山东友谊出版社

泰山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泰山文化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是地域生活的积淀,是泰安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强市富民的重要条件,也是幸福泰安的重要标志。因而,传承发展利用好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战略资源,对全面推进富民强市和幸福泰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泰安市
相关地名
宁阳县
相关地名
东平县
相关地名
新泰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山东梆子
相关专题
泰山皮影戏
相关专题
箍漏担子
相关专题
民间戏曲
相关专题
皮筋儿顶灯
相关专题
宁阳木偶戏
相关专题
四音戏
相关专题
宁阳拉魂腔
相关专题
宁阳弦子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