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安全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220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安全制度
分类号: F406.8
页数: 2
页码: 416-417
摘要: 还有安全生产奖惩、安全质量检查、事故分析登记、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教育,作业规程审批和技术培训、技术专业管理等制度。
关键词: 工业企业管理 安全管理 劳动保护

内容

在煤炭生产中,各生产矿认真执行中央提出的“安全第一”的总方针。1961年矿区投产初期,虽制定了安全制度,但因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事故较多。1963年,肥城矿务局年均百万吨煤死亡率12.57人,是建矿以来最多的一年。1964~1965年,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8~2.43人。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生产管理混乱,安全制度遭破坏,百万吨死亡率上升到2.68~5.49人。1977~1987年,在以“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加强了安全管理,安全生产逐步好转,安全制度逐步健全。1987年百万吨死亡率由1977年的4.4人降到0.4人,为肥城矿务局建矿以来最好的一年,被全国安全委员会授予“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至1987年安全制度主要有:
  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正、副局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业务处(科)室的业务保安制;全体职工岗位责任制。各矿亦制定了矿长、区长、职工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领导干部值班制,各矿书记、矿长、总工程师执行24小时轮流值班,指挥生产解决问题。区队干部除执行24小时轮班制,还要跟班作业,现场指挥。
  汇报制度,矿调度室每小时向局调度室汇报1次,并向采掘工作面调度1次。局调度室每班向省局调度室汇报1次。此外还有予约、专门、安全代电等汇报。
  安全会议制度,局长每月主持召开1次安全办公会议,矿长每周召开1次。每星期一为安全活动日,由生产区、队长分3班向职工总结安全生产情况。
  此外,还有安全生产奖惩、安全质量检查、事故分析登记、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教育,作业规程审批和技术培训、技术专业管理等制度。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