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图书馆
泰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回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219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回采
分类号:
TD421.6
页数:
2
页码:
413-414
摘要:
肥城矿井初期工作面均为炮采。工序为打眼,放炮破煤,人工大锨装煤,溜子运煤。工作面月产量4000吨,回采工效率每个工日2吨。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回采
采矿机械
内容
肥城矿井初期工作面均为炮采。工序为打眼,放炮破煤,人工大锨装煤,溜子运煤。工作面月产量4000吨,回采工效率每个工日2吨。1963年8月,大封矿首先使用截煤机掏槽,而后放炮破煤,人工大锨装煤,溜子运煤,工作面平均月产煤5000~6000吨,每个工日2~3吨。1965年9月,曹庄矿试制成功1台滚筒式土机组,实现了破煤装煤机械化,首创华东煤炭工业公司采煤机械化新工艺。工作面月产煤提高到1~1.5万吨,每个工日5~8吨。1966年底曹庄、陶阳等矿在厚和中厚煤层使用第一批国产采煤机,后又用上MOQ-80型、100型的国产机组。采煤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工作面月产煤2~2.5万吨,每个工日10.1吨。1976年12月,在查庄矿试用配套的第一批国产高档普采设备成功。1980年7月又使用了有喷雾系统的采煤机,工作面月产煤达到3~4万吨,回采工效率达到每个工日14.8吨。高档普采设备的试用成功,多次受到煤炭部的表彰,并迅速推广至全国。1975年4月、6月曹庄矿、陶阳矿首次使用西德造的综合采煤设备。4年产煤134.35万吨。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管理水平跟不上,故障多,未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一般月产3万吨左右,最高4.08万吨,每个工日17.7吨。后经北京煤机厂把液压支架改造为支撑掩护式的支架,月产煤提高到3万吨以上,最高4.65万吨。
水采仅杨庄矿。投产初期工作面月产煤1.5~2万吨,回采工效率每个工日10吨。水枪供水压力每个平方厘米50公斤。为提高工效,对高压泵和水枪进行多次改造。1965年每平方厘米压力达到140公斤。工作面月产煤提高到3~4万吨,回采工效率每个工日15~20吨。1968年又研制成功重量轻、操作灵活的水枪和焊接闸门。1973年10月,又将高压泵串联,实现集中控制,建成160~200公斤的高压射流,使工作面月产煤平均6.4万吨。1975年3月创86215吨全国水采先进水平。1978年停止正规水采。
由于采掘工艺的不断革新,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1964年全局采煤机械化程度为57.18%;1970年80.88%;1975年70.42%;1980年61.53%;1987年82.20%。至1987年全局8个矿,有81个采掘区队,8182名采掘工。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