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21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基本建设
分类号: F407.21
页数: 2
页码: 412-413
摘要: 1958年7月成立肥城煤矿筹备处统一领导矿区国营矿山和地方煤矿的开发建设。1959年3月肥城矿务局成立,局机关设基本建设处负责矿区国营矿山建设。矿区总体规划设计和多数矿井设计,由上海煤矿设计院负责。有的由省煤矿设计院和矿务局负责。矿井建设施工,主要由省煤炭局基本建设处第一、二工程处(后改为煤炭部第三十一、三十二工程处)负责。国家庄矿和白庄矿,由矿务局组织施工。
关键词: 煤矿管理 煤矿建设 煤矿企业

内容

1958年7月成立肥城煤矿筹备处统一领导矿区国营矿山和地方煤矿的开发建设。1959年3月肥城矿务局成立,局机关设基本建设处负责矿区国营矿山建设。矿区总体规划设计和多数矿井设计,由上海煤矿设计院负责。有的由省煤矿设计院和矿务局负责。矿井建设施工,主要由省煤炭局基本建设处第一、二工程处(后改为煤炭部第三十一、三十二工程处)负责。国家庄矿和白庄矿,由矿务局组织施工。
  矿区总体规划设计,前后有4次变动。第一次,1958年9月提出,全区规划25对矿井,年设计能力1260万吨;第二次,1960年4月提出,全区改为23对矿井,年设计能力1127万吨,其中国营矿井20对,年设计能力1091万吨,地方矿井3对,年设计能力36万吨;第三次,1963年8月提出,改国营矿为9个矿10对井,年设计能力465~480万吨,除杨庄为水采矿井外,其余为旱采;第四次,1964年7月提出,国营矿井改为9对,其中有3对为后期接续井。6对井年设计能力291~300万吨。
  矿井建设自1958年7月筹备,11月动工兴建,至1978年先后投建17对矿井。建成投产的有11对矿井,包括杨庄矿一、二、三号井,曹庄矿、大封矿、陶阳矿、白庄矿、国家庄矿、查庄矿、南高余矿、中高余矿各1对。中途停建9对,有西二、三、四、五、七、八、九号井和东一、东三号井。投产后1962年杨庄三号井废弃,1964年杨庄二号井一对合并于一号井。1971年省属查庄矿、中高余矿、南高余矿归属矿务局后,查庄和中高余合并为一个井,1980年中高余矿井采完后注销。此后肥城矿务局所属的8个矿8对井年总设计能力393万吨。经改建扩建后,1980年核定为457万吨。此外,杨庄、曹庄、国家庄矿各建洗煤厂1座,年设计入洗原煤165万吨。兴建了机修厂、水泥厂、医院、中小学、党校等58个单位,基本建设投资2.72亿元。地方国营矿有肥城县五里垢、隆庄、兴隆矿和聊城地区矿、平阴县矿,基本建设投资共计3488.8万元。
  矿井建设初期,采用土法上马,用人力磨车提升,牛皮包排水,汽灯照明。之后,逐步发展为电力机械施工。施工方法针对地层流砂多、土表厚、涌水量大的特点,用超前小井降低水位,以无壁座、吊挂井壁或冻结施工过表土层,基岩全部采用钻孔爆破法。土建工程多采用普通施工法,大型钢筋碹工程采用滑模施工。设备安装亦多采用普通安装法。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