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21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402.2
页数: 2
页码: 397-398
摘要: 本节内容包括行政机构,专业公司(一、县煤炭公司 ,二、县机械化工公司,三、县轻纺公司),驻肥工厂(一、山东石横发电厂,二、山东冶炼加工厂,三、山东泰安国营东升机械厂, 四、肥城橡胶厂)。
关键词: 工业改组 工业管理机构 生产体制

内容

行政机构清末,县衙设工房,主管工程建设及手工业生产。民国初年,县政府设建设科,管理手工业事宜。1920年设劝业所,1925年劝业所改称实业局,分管手工业。
  1939年县抗日民主政府设建设科管理手工业。1949年1月,县人民政府实业科管理工业。1950年6月,手工业由县供销合作总社生产科管理,国营工业由县政府工业科管理。1956年,成立手工业县联社。1958年,县政府工业科改称手工业管理局,与手工业县联社共同管理国营工业和手工业。同年县政府设工业局、煤炭局分别管理国营企业和煤炭生产。1960年,工业局、煤炭局及手工业县联社撤销,工业由手工业管理局主管。1963年,恢复手工业县联社,仍管理手工业。1972年1月,恢复工业局建制。1976年4月,县成立工业交通办公室,下设工业局、轻工业局,具体管理工业。1980年,县工交办公室改为县经济委员会,辖轻工业局、重工业局,管理县属工业。1983年11月机构改革,撤销重工局、轻工局,由县经济委员会直接领导18个工矿企业。1984年恢复工业局建制。1986年3月,撤销工业局,组建县机械化工公司、轻纺公司、煤炭公司,管理工业。
  专业公司 一、县煤炭公司 1986年3月建,局级行政公司。下辖五里垢、隆庄、兴隆3个煤矿。1987年公司机关下设办公室、安全技术科、财务科,在编15人。本系统共有职工2360人,其中行政干部180人,工程技术人员56人。
  二、县机械化工公司 1986年3月建,局级行政公司。下辖化肥厂、汽车配件厂、焦化厂、喷灌机厂(亦称农机修造厂)、磷铵厂。1987年公司机关下设政工、财务、审计、计划调度、行政6个科,在编15人。本系统共有职工2517人,其中干部160人,工程技术人员86人。
  三、县轻纺公司 1986年3月建,局级行政公司。同年成立县集体企业联社与轻纺公司合署办公。公司下辖酒厂、造纸厂、印刷厂、轻工机械厂、毛巾厂、服装厂、鞋厂、机械厂、金属制品厂、木器厂、工业用呢厂、工业供销公司12个企业单位。1987年公司设政工、生产技术、财务和办公室4个科(室),在编20人。本系统共有职工3023人,其中干部181人,工程技术人员59人。
  驻肥工厂
  一、山东石横发电厂位于石横镇中高余村西。1962年建。原为肥城矿务局自备电厂。1967年由华东煤炭工业公司移交山东电业管理局,更名肥城发电厂。1968年改称石横发电厂,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技术装备项目之一。该厂先后进行了三期扩建工程,为省内大型发电厂。1987年,电厂下设15个科室,7个车间,附设家属工厂、农场、学校、托儿所、医院、商店、招待所、俱乐部等服务机构。全厂共有干部职工2085人,其中干部614人,工程技术人员64人。
  二、山东冶炼加工厂位于石横镇中高余村北。由山东肥城阀门厂和山东通用机械厂联合组成,为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1970年,青岛汽轮机厂和青岛电站阀门厂迁至中高余村北,定名山东肥城汽轮机厂、山东肥城电站阀门厂。1971年分别更名为山东肥城通用机械厂、山东肥城阀门厂。1976年3月,山东肥城阀门厂由省机械工业局移交省冶炼工业局。1983年,山东肥城通用机械厂更名山东通用机械厂,由省机械厅移交冶金工业总公司。1984年6月,两厂合并建立山东冶炼加工厂。1987年,全厂有干部职工203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人。
  三、山东泰安国营东升机械厂1970年,原军委所属徐州坦克教具厂迁至境内,改建为坦克配件制造厂。1980年由济南军区装甲兵部移交总参装甲兵部。1986年增加民用品生产。
  四、肥城橡胶厂 1970年,由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红卫橡胶厂在仪阳村北、济兖公路以西筹建。初命名青岛第二橡胶厂青岛红卫橡胶厂肥城分厂。1975年隶属泰安市化工局领导,更名山东肥城橡胶厂。1976年正式投产。1987年,全厂有干部职工1429人。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