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煤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211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煤焦
分类号: TQ113.24+1
页数: 2
页码: 388-389
摘要: 1958年在县城北三里沟建焦化厂。1959年,与湖屯公社焦化厂合并,采用开滦式小窑土法炼焦,月产煤焦1200~1500吨。1961年停办。1971年,在县城城西重建县焦化厂,采用园堆式土窑炼焦。1972年底,建成24座革新窑,8座开滦式园窑,年产焦炭17950吨,产值125.25万元,实现利润29.6万元。
关键词: 合成氨生产 原料 煤焦油

内容

1958年在县城北三里沟建焦化厂。1959年,与湖屯公社焦化厂合并,采用开滦式小窑土法炼焦,月产煤焦1200~1500吨。1961年停办。1971年,在县城城西重建县焦化厂,采用园堆式土窑炼焦。1972年底,建成24座革新窑,8座开滦式园窑,年产焦炭17950吨,产值125.25万元,实现利润29.6万元。1977年,全厂共建土窑97座,年生产能力达6.5万吨,年生产焦炭6.18万吨,产值464万元,实现利润42.7万元。
  1974年厂址迁至火车站以西。1978年1月,“七〇”型机焦炉建成投产,年产4万吨。炼焦由密集型劳动改为机械化作业;由单一炼焦转向综合利用。至1980年,机焦炉共生产焦炭10万余吨,煤焦油4000吨。1984年,建成防水油膏车间,当年生产防水油膏385吨。1984年该厂由县集体企业转为国营企业。1985年第二座“七〇”型焦炉兴建,并安设了供泰城输送煤汽的地下管道,列为泰城汽源厂。当年生产焦炭46662吨,粗笨491.3吨,焦油3035.3吨,防水油膏222吨,产值492.2万元,实现利润90.11万元。
  1987年,该厂主要设备126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098万元,职工70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人,年生产焦炭90946吨,粗笨866.6吨,焦油4591.5吨,防水油膏980吨,向泰城供气1750万立方。年产值917万元,实现利润9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933元。经省冶金工业总公司验收,将“七〇”型1#、2#、3#、4#4座炉命名为红旗焦炉。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