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图书馆
泰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五编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947
颗粒名称:
第十五编 林业
分类号:
S7
页数:
18
页码:
326-343
摘要:
本编包括四章分别是:第一章场圃,第二章林木种类,第三章植树造林,第四章经营管理。
关键词:
大农业
林业经济
林业
内容
建国前,境内林业不发达。1949年,全县仅有林地面积1400亩,林木复盖率不足0.1%,林业总产值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重视林业生产,1950~1957年,发动群众封山(滩)造林,发展经济林。1957年,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2.52万亩,林木覆盖率1.3%,林业总产值58.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1958年,因“共产风”的影响,林业生产遭受挫折。1960年,全县林业总产值降至32.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落实农村林业政策,采取国社合营的形式封山(滩)造林。196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增加到9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1970年,境内的牛山、布山、白云山、凤凰山、岈山和康王河、汶河、汇河等流域,林木覆盖率达到73%以上。嗣后,植树造林转向以平原绿化为重点,实行农田林网,林粮间作,号召群众四旁植树。1975年,全县林地面积19.3万亩,林木覆盖率10%,林业总产值24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
1978年后,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林业生产的迅速发展。1981年林业资源普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5.03万亩,林木覆盖率13.2%,林业总产值32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1987年,平原绿化达到国家标准,林业部授予本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全县林地面积达到37.34万亩,林木覆盖率19.71%,林业总产值8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