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畜禽棚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886
颗粒名称: 一、畜禽棚舍
分类号: S815
页数: 1
页码: 307
摘要: 建国前,大牲畜棚舍多数与猪羊同圈,棚舍简陋,夏不蔽日,冬不御寒,少数为一畜一棚。1956年大部分农业合作社建单落水或双落水式大牲畜棚,一般每间长3.5米,宽4米,设石槽。每个饲养员管理5~10头牲畜。1962年大牲畜由生产队集体饲养后,多数牲畜棚冬季增设炉灶,挂草帘取暖保温,改善饲养管理条件。1981年后,农户牲畜棚舍形式多样,条件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畜牧业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法

内容

建国前,大牲畜棚舍多数与猪羊同圈,棚舍简陋,夏不蔽日,冬不御寒,少数为一畜一棚。1956年大部分农业合作社建单落水或双落水式大牲畜棚,一般每间长3.5米,宽4米,设石槽。每个饲养员管理5~10头牲畜。1962年大牲畜由生产队集体饲养后,多数牲畜棚冬季增设炉灶,挂草帘取暖保温,改善饲养管理条件。1981年后,农户牲畜棚舍形式多样,条件进一步改善。
  猪舍,旧时很简陋,群众多在院内或院外背风向阳处建单坡或平顶敞式猪圈。一般一猪一圈。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多数农业社建能容4~6头猪的大猪舍,并学习阳谷县石门宋集体养猪经验,发展“两头忙”猪舍,即猪舍设下坑台阶,一端进舍,另一端设凉台。1966年发展“弓”形猪舍。1975年推广西大封创建的通栏隔间、密闭开放相结合的大猪舍。至1987年猪舍由专业户和个体户自建,形式不一。
  鸡舍,建国前,农户多采用散养法,设简陋鸡窝。较好的为双、单落水式鸡舍,一般分两层,上层下蛋,下层为窝。1975年推广西大封创建的双落水式保温鸡舍。1978年后不断改进养鸡设施,多数户改散养为圈养。1985年以后部分农户和职工家庭采用平面式养鸡笼。养鸡专业户多采用阶梯式立体养鸡笼。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