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844
颗粒名称: 引黄工程
分类号: TV68
页数: 2
页码: 290-291
摘要: 肥城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其中二级干渠灌溉7万亩,三级干渠灌溉5万亩。从1973年二级干渠引水灌溉以来,经过干渠配套、土地整平,灌溉面积逐年增加,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 跨流域引水 调水工程 水利工程

内容

1968年11月,肥城、平阴两县调集万名民工,建引黄枢纽工程。经过3年奋战,建成一、二级扬水站的主体工程,开挖砌筑一、二级总干渠14.9公里,包括2440米的隧道和36座较大的桥涵建筑物。架设35千伏高压线路31公里,安装变压器4台,容量2.31万千伏安和19台大型机电设备。主体工程完成后,两县各自兴建本县的引黄配套工程。至1982年,肥城共完成土石179.4万立方米,工日333.2万个,累计投资342.82万元。
  肥城引黄灌区是由一级站提取黄河水输入二级站。通过二级站提水输入肥城分干渠可灌溉石横、湖屯的大片土地,再从分干渠引水入三级站前池。经过三级站提水,可灌溉肥城西部、北部山区5个乡镇的土地。引黄灌区的主要工程有分水闸、肥城分干、小店三级扬水站、三级干渠。
  分水闸,位于平阴分水岭隧洞东口,共4孔。2孔向南流入平阴分干,2孔向东流入肥城分干。此处也是肥城引黄灌区的进水闸。每孔宽1.24米,水深2.8米,过水流量8秒立方米。用2台3吨丝杆式启闭机控制平板闸门启闭。
  肥城分干,由分水闸至湖屯镇曹庄东南,设计全长29公里,建成20公里。上游段宽3.1米,下游段2.4米,边坡为1:0.5和1:1的浆砌石渠。过水能力,上游为8秒立方米,下游4秒立方米。
  小店三级站,位于湖屯镇小店村西北。提取肥城分干水,引水上山灌溉北部的丘陵山区土地。1971年2月动工,1977年4月竣工,9月8日试车上水。扬程37米,设计安装6台水泵,上水流量3秒立方米。现在已安装20SH-9A型离心泵4台,配JSQ1410-4型卧式高压电机4台,两泵一管。上水管径为1米的铸铁管,总长133.8米,提水流量2秒立方米。
  三级站主厂房高11.5米,净跨11.3米,长27.8米。房内安有5吨梁式吊车。配电室位于泵房西端,高8.2米,宽7.9米。外安变压器2台。
  三级干渠,自三级站开始,沿陶山南坡向东到群将湖水库。长10.4公里,渠底宽3米,深2.2米,均为浆砌石渠。渠道输水能力3秒立方米。支渠3条,长11公里。渠道沿线地形复杂,有各类建筑物87座,其中渡槽17座。
  肥城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其中二级干渠灌溉7万亩,三级干渠灌溉5万亩。从1973年二级干渠引水灌溉以来,经过干渠配套、土地整平,灌溉面积逐年增加,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由于二、三级提水成本高,渠系配套差,灌溉效益受到限制。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