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图书馆
泰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水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835
颗粒名称:
水库
分类号:
TV697
页数:
7
页码:
289
摘要:
本文包括一、上庄炉水库,二、石坞水库,三、群将湖水库,四、杨顾李水库,五、北仇水库。
关键词:
水库管理
水利工程
肥城县
内容
1954年冬兴建文昌阁水库,为境内第一座水库。流域面积3.38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7.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亩。1956年春兴建安临站水库。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百年一遇校核。总库容9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0万立方米。坝型为均质土坝,长120米,高8米,坝顶宽9米。溢洪道宽16米,设有4孔生产桥。设计灌溉面积1200亩,实际灌溉1000亩。
1957~1962年,贯彻“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方针,蓄水工程有较大发展。5年全县兴建小(二)型水库26座,小(一)型水库7座,蓄水1089.5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7428亩。这个时期的蓄水工程,速度快,数量多,土坝质量好,但配套差,未能更好发挥效益。
1963~1965年,按照“小型为主,社队办为主,当年见效为主”的方针,建小(二)型水库15座,小(一)型水库10座,有效库容量154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9600亩。由于有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工程配套较差,工程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1966~1975年,贯彻“全面配套,加强管理”的方针,对41处小(二)型水库和13处小(一)型水库进行了普查,设置了工程管理机构,使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有所扭转。这个时期又修建小(二)型水库12座,小(一)型水库4座。
1975年8月,河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以后,从1976~1979年,水利工程建设以保证水库安全为重点。县水利局按照国家对大、中、小型水库的安全渡汛、防洪标准要求,组织人力对险库、病库进行整修加固,同时又修建了2座小(二)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至1987年全县有小(二)型水库55座,有效库容123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7200亩;小(一)型水库22座,兴利库容317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2900亩;中型水库1座。重点水库有:
一、上庄炉水库位于安驾庄镇上庄炉村北,曹家林以西的小汇河下游。1959年建,1966年6月扩建为中型水库,流域面积141平方公里。大坝为均质土坝,东接盘龙山,西连望鲁山,长808米,高17.1米,顶宽6米,坝顶高程101.1米。
水库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三百年一遇校核。校核水位99.41米。总库容287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8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14万立方米,死库容6万立方米。相应兴利水位95.5米,死水位86.3米。
河南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后,按可能最大降雨量对水库作了洪水复核。按复核标准大坝加高0.6米,溢洪道展宽29米,最高洪水位平坝顶,最大防洪库容4075万立方米。
水库有东西两个放水洞。后来西放水洞停用,东放水洞安装10吨螺杆式启闭机1台,设计放水流量2.5秒立方米。
东干渠一条,长5800米。支渠8条,干斗3条,共长19200米。建筑物54座。
溢洪道在大坝右端,为开敞式。宽108米,其中溢流堰段宽80米,顶宽3米,高2.7米;宽顶堰57米,堰顶高程95.5米。校核洪水最大泄量1300秒立方米。为防御特大暴雨和洪水,1976年溢洪道展宽至137米。
水库第一期工程于1959年10月15日~1960年5月施工。第二期工程于1965年11月~1966年6月施工。两次施工完成土石147.2万立方米,投工日143.9万个。国家投资137.16万元。
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水库建成后,提高了灌区农田的复种指数和亩产量,减轻了河道下游的洪水灾害。
上庄炉水库建成至今27年,只有4年汛期蓄满水库,23年水不满库。满库率为15%。由于灌区配套差,渠道渗漏严重,亩次耗水量大,灌溉效益未达标准要求。
二、石坞水库位于仪阳乡李家林东,康王河上游。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1959年11月动工,翌年5月竣工。坝长675米,高16.6米,总库容26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00万立方米,是县内最大的水库。1961年蓄水600万立方米,淹没泰安县的西张庄、边县、东孙庄、西孙庄、下洼、程子崖6个村的部分土地。因移民和调地引起群众纠纷,经多次调解无效。泰安地委决定于1962年6月13日破除大坝,水库报废。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群众要求修复石坞水库,经泰安专署批准,在原坝址以下200米处建一座小(一)型水库。1966年11月动工,1967年春基本完成。水库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100年一遇校核。总库容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1万立方米,死库容12.5万立方米。主坝长406米,副坝长810米,坝型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2.5米。
放水洞为无压砌石涵洞,洞高1.2米,宽0.8米。进水建筑物为竖井式,采用吊锤式闸门,5吨螺杆式启闭机1台。最大放水流量1.5秒立方米。配套干渠长1500米。溢洪道在主坝以北,为敞开式,宽50米,百年一遇泄量为1140秒立方米。
工程完成土石42.6万立方米,工日37.6万个,国家投资25.4万元。水库建成后对康王河下游的防洪排涝起到了控制作用,减轻了水涝灾害。水库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3万亩。
由于工程标准低,施工质量差,主坝沉陷严重,副坝渗漏,渠系不配套,长期以来灌溉达不到设计标准。 三、群将湖水库位于王瓜店镇东大封村东北的群将河上游,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1959年5月建成,水库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百年一遇校核。总库容量375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0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8万立方米,死库容64万立方米。主坝长500米,副坝长80米,坝高12.3米,主坝顶宽5米,副坝顶宽4米,坝型为均质土坝。放水洞位于大坝左侧,无压拱式涵洞,长60米,宽0.5米,高0.5米。闸门为拉链式。设计放水流量为0.5秒立方米。
工程完成土石20万立方米,工日12万个,国家投资12.76万元。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500亩,实际灌溉5000亩,其中自流灌溉3000亩。
四、杨顾李水库位于桃园镇金线河上游的杨庄、顾庄、李家小庄附近,故名杨顾李水库,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1966年5月建成。主坝长100米,副坝205米,坝顶宽4米,最大坝高14.5米,坝型为均质土坝。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300年一遇校核。总库容量443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8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0万立方米,死库容5万立方米。放水洞为无压涵洞,长48米,闸门吊锤式,安装2.5吨螺杆式启闭机1台。最大放水流量4.5秒立方米。溢洪道为开敞式,宽35米,最大泄量214秒立方米。水库安全工程指标,溢洪道宽54米,最大泄量640秒立方米。工程完成土石12.6万立方米,工日16.2万个,总投资12.8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万元。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
五、北仇水库位于边院镇北仇村北,边院西河的上游,流域面积22.4平方公里。1958年8月建成,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百年一遇校核。总库容量391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量12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70万立方米,死库容4.5万立方米。主坝长200米,副坝1200米,坝顶宽主坝6米,副坝4米,最大坝高12米。坝型为均质土坝。放水洞为卧管式,闸门为锥形吊锤式,5吨螺杆启闭机1台。溢洪道位于主坝南侧,为开敞式宽顶堰,底宽40米,最大泄量245秒立方米。
该库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经多年运用,实浇面积3000亩。水库建成后,对边院镇一带的防洪起了一定作用。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