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植物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76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植物保护
分类号: S47
页数: 3
页码: 272-274
摘要: 本文描述了肥城县植物保护其中包括病虫预测预报,病虫害防治,田鼠防治 ,植物检疫。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病虫害防治 植物检疫

内容

病虫预测预报 县内病虫害预测预报始于1957年。当年冬,对玉米螟越冬基数在6个村抽样调查,作为当年预测第一代玉米螟发生量参考数。1959年,在县良种繁育场安装黑光灯和诱蛾器,利用糖、醋、酒液诱测粘虫蛾,观察虫害的发生规律。1972年,全县测报点发展到46个。自1975年,县、公社、管区、生产大队、生产队配有专职或兼职植保员,形成了病虫测报网。1982年以后,病虫预测预报工作渐向专业化发展,预报准确率达70~90%。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对病虫测报方式进行了改革:一是由印发科技资料改为用有线广播传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对村民小组长、科技带头户、种植专业户定期培训,带动农户;三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自1985年开始,应用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等数理统计预报病虫害,准确率在80%以上。
  病虫害防治
  一、虫害防治境内农作物地下、地上主要害虫有:蝗虫、粘虫、麦红蜘蛛、麦蚜、玉米螟、玉米蚜、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粟灰螟、高粱条螟、高粱蚜、大豆造桥虫、大豆食心虫、豆天蛾、大豆蚜、花生蚜、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叶蝉、飞虱等。据1980年植保资源调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棉花、大豆、谷子、高粱等8种主要农作物,害虫367种,其中小麦害虫69种,玉米78种,地瓜43种,棉花68种,花生46种,大豆63种。
  人工与药剂防治,1949年前,农户多用砷(即砒霜)防治地下害虫;用烟草石灰水喷杀蚜虫。对地上害虫,如大豆造桥虫、豆虫,则用人工扑打。1943年大旱,飞蝗过境遮天蔽日,落地食禾殆尽。农民采用扫帚、鞋底扑打,无济于事。1953年始推广化学农药“六六六”治虫。1955年普遍应用。1954年始用1605农药防治棉蚜。此后“赛力散”、“西得生”化学农药逐步推广应用。1978年采用药物与生物相结合,连年综合防治,减轻了虫害对各类作物的危害。
  1983年,根据国务院通知,有机氯农药停止使用。同年推广乐果涂茎防治玉米蚜,面积达15万亩。同时应用小容量喷雾防治害虫新技术。至1987年,普遍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菊脂类农药,杀虫效果显著。
  生物防治,据生物资源调查,境内害虫天敌扑食性、寄生性150多种。
  70年代初期开始布点,扑放昆虫天敌和自然利用天敌。1976年县农技站在王瓜店公社西付村大队、王庄公社演北大队,进行人工饲养七星瓢虫,灭虫效果明显。同时成功地进行了“7216”杀虫菌T3、病毒等微生物防治试验。1977年全县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对三代玉米蚜防治有效面积30多万亩。1979年自然利用蚜茧蜂防治麦蚜35万亩,1980年达到40万亩。1984年,利用“7216”杀虫菌T3、病毒微生物防治菜青虫面积3万多亩。1987年广泛应用。
  二、病害防治境内农作物主要病害有29种。1949年前后,小麦主要病害为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锈病。1950年发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腥黑穗病、锈病发生面积也比较大。当时采取拨除病株,选用无病种子防治。对锈病采用10倍苦果水、烟拐子或猫儿根等土法防治。1956年,全县推广应用变温浸种防治散黑穗病,利用化学农药西力生2‰拌种防治腥黑穗病,控制了黑穗病的发生蔓延。60年代初,基本控制了黑穗病的危害。1964年,小麦锈病流行,多发病于平原,面积达50万亩以上。用3%的硫铵水、5%的鲜尿、200倍的胶体硫和石硫合剂等喷雾防治。1972年、1975年小麦锈病再次流行,采用土法和化学农药防治。1975年,全县小麦因锈病减产10%左右。此后,推广小麦抗病品种,用粉锈宁防治,减轻了锈病危害。
  1977年,王瓜店公社马庄大队发现小麦全蚀病,面积3.5亩。1980年蔓延到安驾庄、汶阳、边院公社17个大队,面积873亩。1982年,马庄科技队采用高肥水栽培措施,白穗率降至5%以下。1983年全县仍未得到控制。1984年、1985年,发病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汶阳镇部分地块造成绝产,采用调茬防止此病。
  地瓜黑斑病,1949年前传入境内。1959年发病面积5万亩以上。多采用温汤浸种和高剪苗防治。1962年采用2000倍赛力散和600倍二氯萘醌药液浸地瓜苗防治,效果良好。但防治面积较小。1963年全县春地瓜发病18.4万亩,死苗30~50%的占总面积的70%,其中死苗50~80%的2.6万亩。1964年推广三选(三次选种)、五净(种、土、肥、水、沙)、二浸(浸种、浸苗)综合防治措施,发病面积比上年减少80%以上。1971年后,推广大屋窖处理地瓜种,多菌灵浸种和选用优良品种,至1983年基本得到控制。
  地瓜根腐病,亦称烂根病,1970年传入境内。1975年大面积发生,一般死苗10~20%,重者50%以上。1979年推广高产良种徐薯18,控制了根腐病发生蔓延。
  棉花枯黄萎病,1964年全县发病面积144亩,1976年蔓延至1000多亩。采用拔除病株,禁止调种,轮作换茬,多菌灵胶悬剂浸种等措施防治,至1987年基本得到控制。
  田鼠防治 1980年前,田鼠危害不大,一般不防治。1981年危害面积4万多亩。自1982年,发动群众利用磷化锌、敌鼠钠盐毒饵灭鼠,至1987年基本达到有鼠无害的标准,被省政府命名为“无鼠害县”。
  植物检疫1980年始,对调出调入的种子、苗木进行检疫。1982年开始产地检疫工作,每年检疫制种基地1万亩以上,调运检疫种子60万斤以上,苗木10万株以上。配备专职植物检疫员。1987年,全县产地检疫1万亩,对调出调入的种子、苗木普遍检疫,防止不合格种苗调出调入。第六章 农业机具 建国前,田间作业、收获、打轧、加工、运输沿用传统农具。1950年始,陆续使用新式农具、农田机械。60年代,电动农业机械开始使用,70年代以后电力发展较快。农田作业、农业排灌、植物保护、场间打轧、农副产品加工等,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至198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89034千瓦。农民基本从笨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