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良土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72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改良土壤
分类号: S28
页数: 1
页码: 262
摘要: 本文描述了肥城县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有4种:加深耕作层,抽沙换土, 治理涝洼地 , 秸杆还田 。
关键词: 农垦 农田基本建设 综合治理

内容

建国前,农民只靠施农家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改良土壤,培养地力,建设高产稳产田。本县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有4种:
  加深耕作层50年代初,耕作工具多为步犁、镢、锨之类,耕作层一般在4~5寸。50年代中期,使用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耕作层稍有加深。1958年,深翻土地耕作层加深到7~9寸。60年代后期,始用拖拉机,耕作层一般达到1尺左右。1970年后,提倡平原在不打乱土层的前提下,加深耕作层。1978年后,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机耕面积逐年增加。1987年,全县机耕面积66.8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8.1%。
  抽沙换土根据土壤普查,全县有25181亩厚心夹沙地,土体20~60公分出现夹沙层,保肥保水能力差。夹沙地多分布在王瓜店、湖屯等公社沿河两岸。改良沙质土壤始于1955年的城关公社拾屯生产大队,后在部分社、队推广。1958~1978年,全县改良厚心夹沙地2万亩,占这类土壤的79.4%。改良方式,主要是结合整平土地,抽沙换土,铲除沙层,增施有机肥料,改变土壤结构。通过改良,原来的低产地块亩产达到800斤,个别地块上千斤。
  治理涝洼地 全县涝洼地18.7万亩,分布于安驾庄、王庄、石横、湖屯等乡镇。1961年首先治理湖屯洼。主要采用粘土压沙,改良土壤的通气性。1964年,推行条(台)田耕种。1975年,地处粘土涝洼的石横公社农场,采用电厂煤灰改良土层。靠近矿区的生产大队对塌陷洼地利用煤灰回田造地,皆收到较好效果。1970年以来,对涝洼地实行客沙改良;河淤沙滩地加粘土改良。至1978年,全县涝洼地大部治理。
  秸杆还田 1970年始用农作物秸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土壤墒情好、机械化程度高的村多采用直接还田法。湖屯公社张店大队第十生产队,1970年每亩还田鲜玉米秸600斤,当年小麦亩产306.5斤,亩增145斤。多数村采用高温堆肥还田法,即将作物秸杆切碎,同圈肥、人粪尿、土搅拌后堆沤,增产更为明显。通过秸杆还田,土壤理化性状显著改善。1975年,县农技站对湖屯洼抽样测定,有机质含量0.806%,全氮0.053%,碱解氮21.5PPm,速效磷1.86PPm。经过5年秸杆还田,1981年重新测定,有机质含量达到0.966%,全氮0.0667%,碱解氮48.8PPm,速效磷5PPm。1981年后,农户做饭取暖用煤者增多,秸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