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租减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705
颗粒名称: 减租减息
分类号: F321
页数: 1
页码: 256
摘要: 本文描述了从1939年到1946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精神,全县展开了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工作。通过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负担。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结构 经济体制 农村经济

内容

1939年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精神,全县展开了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工作。减租实行“二五”减租(即按租额减25%),减息和雇工增资视各地情况而定。通过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负担。当时,第四区减租折粮34万斤,2200多户贫苦农民受益。1940年5月,根据泰西地委“开展减租减息,增资借粮斗争”的决定,全县开展减租减息、借粮和增资运动,共减租418万斤,减息折粮1054万斤,借粮338万斤,增资折粮150万斤。农民渡过了灾荒,发展了生产,巩固了抗日根据地。1943年下半年,县委遵照中共中央《十月指示》中关于抓紧减租减息和发展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在全县进一步开展了减租减息工作,执行“二五”减租政策。1946年在减租减息工作的推动下,雇工增资全面展开,雇农向雇主开展说理斗争。各地按劳力强弱,分3个等级制定工资(多数以粮计算)最低限额。安驾庄一带,1348名雇工即增加工资2.5万多元,粮食49万斤。边院一带437名雇工,增粮12.6万斤。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