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图书馆
泰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泰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农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6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3
页码:
248-251
摘要:
县内农民生活受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存在很大差别。据肥城县委1936~1956年农村经济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记载,肥城的农村经济。
关键词:
生活消费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内容
县内农民生活受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存在很大差别。据肥城县委1936~1956年农村经济变化情况的调查报告记载,肥城的农村经济,大体可分3类:经济区,主要是产麻区,如汶阳镇的吴家店村等共139个自然村,占19%;平原区,如仪阳乡的店子村等共319个自然村,占42%;山区约300个村,如陆房乡的西陆房等,占39%。山区的亩产值与经济区相比差40%,平原区与经济区相比,差20%。1936年,全县99452户,441824人,其中贫农人均占有土地1.63亩,中农占2.89亩,富农占5.35亩,地主占12.88亩。由于各阶层占有土地不平衡,收入悬殊很大。贫农农副业收入人均28.1元,中农51.2元,富农135.96元,地主222.8元。除去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业税,全县人均纯收入47.55元(均按人民币计算,下同)。
1949年,全县112257户,499008人。经过土地改革,各阶层占有土地的比重有了很大改变,贫农人均占有土地2.03亩,中农2.53亩,富农2.11亩,地主1.44亩。农民虽然分得了土地,但由于连年战争的摧残,农村尚未恢复元气,加之土改后,地主、富农和部分富裕中农改出土地后,生产积极性不高,因而1949年的总产量与1936年比有所下降,但广大贫下中农的实际收入均有增加。贫农人均收入38.09元,比1936年增9.99元;中农43.1元比1936年减少8.1元;富农41.94元,减少94.02元;地主29.73元,减少193.07元。全县人均纯收入41.02元,比1936年降低6.53元。
1956年,全县127607户,561541人,可耕地1221380亩,人均占有土地2.17亩,比1936年减少了0.44亩。这一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起了很大变化,土地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采用良种,年产量超过任何一年,全县人均纯收入53.35元,比1936年增5.8元,比1949年增12.33元。20年来的农民生活变化,从调查的3个典型户的收支情况足以看出。
汶阳镇田西坦,贫农,经济区。1936年,3口人,1个劳力,耕地2.3亩,养猪1头。农副业纯收入144元,人均48元。全年生活开支,用粮1050斤,折款99.6元;布50尺,17.5元;豆油7斤,3.22元;盐27斤,3.67元;火柴6包,0.66元;肉7斤3.68元;酒4斤,3.52元;茶叶1斤,2元;药费15元;煤油5斤,2.4元;杂支26元,共176.85元。当年除支尚缺32.85元。
1949年该户6口人,1个劳力,耕地6.32亩,养猪一头,全年农副业纯收入294元,人均49元。全年生活开支308.8元,缺14.8元。
1956年该户6口人,2个劳力,分得劳动报酬款(粮食蔬菜等)318元,粪款20元,纯收入338元。全年生活开支311元,余27元。
山区陆房乡黄光海,中农,1936~1956年,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平原仪阳乡李殿喜,富裕中农,1936~1956年,人均收入逐年减少。
1957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230公斤,纯收入36.7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90万元。农村储蓄余额82万元,人均1.46元。人均购买力23元。1958~1961年,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农民生活暂时困难。之后,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65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49公斤,口粮175.5公斤,纯收入42元,消费品购买力33元,储蓄余额193万元,人均3.03元。197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90.5公斤,口粮154公斤,纯收入42元,消费品购买力38元。1976年,人均占有粮食383.5公斤,口粮178公斤,纯收入47.4元,消费品购买力58元,农民储蓄余额882万元,人均11.9元。
1978年后,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8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1元,比1981年增长326.4%。其中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的户占0.1%,1500~2000元的户占0.2%,1000~1500元的户占1%,800~1000元的户占3.4%,500~800元的户占41%,200~500元的户占53%,100~200元的户占1.2%。人均口粮468公斤,比1981年增长89.1%。人均生活消费355.8元,人均消费品购买力216元,比1981年增长113.9%。其中,购买消费品支出增长113.8%,文化生活服务支出增长358%。农民储蓄余额11965万元,比1981年增长404.4%。在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占53.5%,小麦占主食用粮的68%。人均消费蔬菜134.9公斤,油6.2公斤,肉13公斤,蛋3.3公斤。毛料尼龙等高档衣料进入普通农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半数以上农户有了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设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年末人均住房达到16.77平方米。
农民生活在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全县仍存有差异。1987年,北部矿区石横、湖屯,王瓜店、老城4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41.7元、口粮456.3公斤,人均生活消费421.5元。石横镇新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9元,为全县人均收入最高的村。石横六村是工矿区人均收入最低的村,人均纯收入246元。地处中部山区的仪阳、安临站、东陆房3个乡,人均纯收入432元,口粮412.7公斤,人均生活消费278.8元。东陆房乡东陆房村人均纯收入601元,为中部山区收入最高的村。安临站乡东界首村人均纯收入216元,是全县收入最低的村。南部平原汶阳、边院、安驾庄3个镇,人均纯收入508元,口粮493公斤,人均生活消费344.5元。汶阳镇砖西村人均纯收入685元,为南部平原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边院镇北湖村人均纯收入298元,为最低的村。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