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主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65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地主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222-223
摘要: 境内仅有小股地主武装,多为防匪护家。一区黑山村地主张丙坤1930年雇用10多名青壮年防匪护院,平时帮工干农活。购置轻机枪1挺,步枪10支,匣枪、土炮、大刀、长矛多件。1938年日军侵占肥城后,武器交给了抗日游击队。
关键词: 地方军事 地方武装 中国

内容

境内仅有小股地主武装,多为防匪护家。一区黑山村地主张丙坤1930年雇用10多名青壮年防匪护院,平时帮工干农活。购置轻机枪1挺,步枪10支,匣枪、土炮、大刀、长矛多件。1938年日军侵占肥城后,武器交给了抗日游击队。
  原泰安县九区谭家东史地主谭庆岭,1938年春招兵30余人,购置长短枪30余支,名为防匪抗日,实与抗日游击队搞磨擦。同年秋在汶口以东被国民党六十九军石友三部改编,谭逃回家乡隐藏。
  西徐一带地主欧阳兴琦,1938年冬,收拢泰安、宁阳一带散兵、游勇千余人,长短枪600余支。1941年投靠日军。
  1938年砖舍、东浊、汪城宫、西高淤、张楼5村地主集资购步枪37支,手榴弹20枚,子弹1500余发,拟组织队伍防匪护家。1942年日军在东高淤安设据点后,将枪支交抗日游击队。
  原泰安县九区1927年前后有80多户地主拥有武装,步枪170余支。济河堂张大勇有步枪15支,短枪10支。全家男女皆配双枪。聘一武师教练枪法。1928年9月9日,遭土匪攻打,激战一昼夜,击退土匪多次进攻。抗日战争爆发后,将枪支交给抗日游击队。
  附一:日伪政权武装 伪县大队,1939年5月组建。大队部设在城内,下设指导室、书记处、军需处、军医处,另配司务长,司号长各1人,司号员8人,通信兵4人,警卫员2人。大队辖12个中队,每个中队80~120人不等。9个行政区均建区中队,60~100人不等,隶属县大队指挥。全大队共2000余人。朱成琪任大队长,孙杰廷、汤振武、鲍星三、孙远功、徐雅夫先后任副大队长。
  1938~1945年,日伪军在县境内重要村镇、交叉路口、山头设置据点或碉堡。主要有双山、帽山、大石关、黑山、石坞、下庄、大栲山、黄石崖、胡台、赵庄、张袁、大柱子、安临站、箔山、羊毛蛋山、犁铧山、小布山、狼山寨、演马庄、花石峪、张家店、白庄、玉皇阁、南山寨、固留、阎家洼、苏庄、王瓜店、蒋庄、东大封、石横、栾青山、北栾、南栾、黄麓山、大路山、岈山顶、红山顶、安驾庄、小龙岗石、小黄山、白庙山、埠子岭、青龙山、边院、东向、小雨山、东高淤、白云山等共56处。至1945年8月,累计驻防日军274人,伪军4817人。同年,八路军攻克敌据点21处,28处被迫撤走,毙伤日伪军22人,俘虏886人,投诚者253人。
  附二:日伪罪行 1938年4月,日军侵占肥城后,设置据点、碉堡56处,网罗伪军4800余人。至1945年日军投降,据不完全统计,屠杀革命干部、军人和群众2233人。其中共产党员、干部250人,游击队员374人,群众1609人,强奸妇女1000多人。1941年农历5月4日,日军宪兵队长井手由特务李志润带领到陈楼捕去自卫队长陈桂喜,群众胡良臣等7人,当天杀死在安临站前油坊坑内。同年5月,兖州同边院据点日伪军围剿驻马堂的泰西军分区后方医院,炸死伤病员30人,捕去50多人。边院据点扫荡朱官庄和西徐庙村时,施放毒瓦斯,1000余人中毒,16人被杀,捕去10人关入水牢。日伪军共烧毁民房10000多间,破坏文物古迹35处,抢杀大牲畜2300多头,抢走粮食640多万斤,抓走劳工1572人,抓壮丁5200多人。其中,1945年农历2月16日,二区孙小庄被抓58人,逃跑27人,31人被运往日本北海道当劳工。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