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拔录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6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选拔录用
分类号: D630.3
页数: 2
页码: 207-208
摘要: 清末县衙行政官员,主要来源于科举、举荐、贿捐、恩赏、钦赐等途径。在元代至元十二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的212任知县中,进士出身的36人,举人出身的64人。1912年废科举,录用官员逐渐从学堂出身的知识分子中选拔。1912~1948年在国民党任命的37名县长中,有大专学历的13人,其余的多属高中或初中毕业。
关键词: 人事管理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内容

清末县衙行政官员,主要来源于科举、举荐、贿捐、恩赏、钦赐等途径。在元代至元十二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的212任知县中,进士出身的36人,举人出身的64人。1912年废科举,录用官员逐渐从学堂出身的知识分子中选拔。1912~1948年在国民党任命的37名县长中,有大专学历的13人,其余的多属高中或初中毕业。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县抗日民主政府干部多由上级任命,或从抗日积极分子中选拔。1949年一批干部南下,从农村基层干部中选拔录用100余人补充当地干部。之后,多由社会吸收、学校分配、军队转业等方面补充干部。1953年根据地委“放手提拔补充”干部的指示,选拔脱产干部274人,提拔在职干部131人。1949~1968年,共选拔录用干部2016人,其中从社会上吸收录用919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735人,转业军人安置36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选拔干部较少,至1977年只选拔录用干部198人,其中从工人、农民中选拔录用78人,选拔“三不脱离”的干部120人。1977~1983年,选拔录用干部2918人,其中社会吸收609人;“三不脱离”干部转正113人;招考录用闲散科技人员83人;录用社来社去大中专学生64人;改办复员干部276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914人;安置军队转业干部722人;其他137人。1984年县成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至1987年选拔录用干部2617人。其中社会吸收1785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355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350人;人才交流录用127人。1980~1987年共选拔录用干部4551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3.3%;中专占44%;高中占42.7%。25岁以下的占15%;26~30岁的占46.7%;31岁以上的占38.3%。其中党员2314人,占50.8%。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