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肥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25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村庄
分类号: F291
页数: 7
页码: 61-63
摘要: 全县自然村因境域变迁,时增时减。至1987年,行政村593个,自然村871个。经地名普查,以建村年代分类:周代建村的8个,占0.92%;春秋战国建村的12个,占1.38%;西汉建村的6个,占0.68%;东汉建村的10个,占1.14%;隋代建村的1个,占0.1%;唐代建村的7个,占0.8%;宋代建村的22个,占2.53%;元代建村的54个,占6.2%;明代建村的467个,占53.62%;清代建村的268个,占30.7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村的16个,占1.84%
关键词: 城镇发展 城镇形成 肥城县

内容

全县自然村因境域变迁,时增时减。至1987年,行政村593个,自然村871个。经地名普查,以建村年代分类:周代建村的8个,占0.92%;春秋战国建村的12个,占1.38%;西汉建村的6个,占0.68%;东汉建村的10个,占1.14%;隋代建村的1个,占0.1%;唐代建村的7个,占0.8%;宋代建村的22个,占2.53%;元代建村的54个,占6.2%;明代建村的467个,占53.62%;清代建村的268个,占30.7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村的16个,占1.84%。
  村庄命名分类,以姓氏命村名的名的249个,占28.6%;以建筑物命441个,占50.6%;以地理位置命村村名的62个,占7.1%;以吉祥嘉言命村名的32个,占3.7%;以古迹名胜命村名的31个,占3.6%;以战事命村名的19个,占2.2%;以封爵官职命村名的9个,占1.O%;以行业命村名的16个,占1.84%;以谐音演变命村名的12个,占1.4%。
  各乡镇所辖行政村及自然村:

知识出处

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出版地:1992.4

本书上限起清末,下限1987年,记载了肥城县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重大经济成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