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区布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175
颗粒名称: 功能分区布局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447-448
摘要: 规模在认真研究现状用地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靠山脉、近农村这些自然因素,使镇驻地规划节状发展,节间留有大片空地、绿地,成为引人自然的绿化开口,使城镇单元同自然有最大的接触面,较好地实现同自然的溶合,获得高品位的环境质量,使其成为依山连田,环抱市区单元的现代化田园城镇,同时也体现出镇是市之尾,村之首的特点。
关键词: 政府报告 总务 总务工作

内容

规模在认真研究现状用地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靠山脉、近农村这些自然因素,使镇驻地规划节状发展,节间留有大片空地、绿地,成为引人自然的绿化开口,使城镇单元同自然有最大的接触面,较好地实现同自然的溶合,获得高品位的环境质量,使其成为依山连田,环抱市区单元的现代化田园城镇,同时也体现出镇是市之尾,村之首的特点。
  石横镇驻地规划有三大功能组团构成,分别为东北组团,中心组团和东南组团。东北组团是依托大型煤矿——查庄煤矿及其它厂矿发展起来的,以居住为主,并安排与之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结合塌陷区水面规划大型娱乐游园。中心组团,依托现状建成区向西南发展,是全镇行政办公、商贸、金融、医疗文化中心。东南组团位于中心组团东南侧,新泰临公路两旁,该组团结合镇工业基地规划成新的工业园,以适应城镇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这时规划框架,三个组团是一个整体,功能各有偏重)。各功能分区下如(见图)。
  a、工业区布局: 依主导风向和交通条件工业区分为二个,一是中心组团北侧的旧工业区,一是新规划的东南工业园;旧工业区基础设施完备,依此将来发展基础工业——热电厂等,东南工业园处于镇下游,排水及其它条件方便,可以建设轻污染工业及迁出的污染工业——市造纸厂,远期规划中近此区建一污水处理厂。
  b、仓库区布局结合工业区,为工业区、商业服务的原则,相对集中布局,主要安排在新泰临路以北,知青路以西,紧连商贸中心和工业区,在东北组团内安置为居民生活服务的粮库。
  c、居住区布局: 居住区布局采用二种形式,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在新泰临路以北,兴石大街以东规划一新居住开发区,使其与相邻的东南工业园、商贸中心配套,为新入石横的居民服务;在中心组团内结合现有石横1—6村合村并点加以旧城改造,形成综合居民区,以商贸住宅为主,为行政办公和文教卫生服务;在东北组团内依托中、南高余,马坊及查庄煤矿生活区,组成另一居民点,因部分地段处于塌陷区边缘,可结合新村改造进行小康屋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组团风貌。
  d、文教卫生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城镇规模扩大,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愈来愈高,文教区内又分为教育中心、体育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儿童娱乐中心,以此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e、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结合现状条件规划安排了二条生活性商贸轴线,三个区域性大型批发商贸市场,一行政办公中心,一体育中心;二条生活性商贸服务轴线分别是结合原市场街向南发展形成南北轴线,新拓宽开通的石隆路西段近居民区为东西服务轴线,南北轴线以日用品贸易批发为主,东西轴线以生活服务为中心,三大商贸批发市场是石横两出入口处金三角市场,东北组团内的中心市场和新泰临路以北的新技术开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形式已由单一经营型逐渐变成多品位,多功能型,技术开发区市场的规划就是集办公、贸易、仓储于一体的综合型,常言说要想富,紧靠路,选址上紧靠过境路,交通方便,这就奠定了开发区腾飞的基础,其它两大市场规划为服务性集贸市场;行政中心靠镇政府向南集中发展,体育中心设于文教区内紧靠泰临路,远期规划各种用地指标分别为: 工业用地:25.18㎡/人占总用地21.17% 仓储用地:3.71㎡/人占总用地3.2 居住区用地:39.46㎡/人占总用地34.03% 公共设施用地:17.52㎡/人占总用地15.11% 对外交通用地:3.5㎡/人占总用地3.06% 道路广场用地:15.84㎡/人占总用地13.66% 市政设施用地:2.6㎡/人占总用地2.24% 绿化用地:8.08㎡/人占总用地6.97% (河水面按30%计入绿化用地面积)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