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见义勇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横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52002021000111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见义勇为
分类号: K892.1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本节记录了石横镇几位见义勇为的人物及发生的事迹。
关键词: 节令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1954年春,前衡鱼村在山东师范学院上学的学员王岳(又名王庆东),在回乡探家的路上,机智勇敢地将作恶多端、漏网反革命分子王惠臣抓捕归案,受到公安部门及各界的赞扬,《大众日报》及《青年报》均予以报道。 1959年农历十月十三下午,隆庄村76岁老人袁氏赶衡鱼集回来,近9点才到隆庄。走到村西两个大坑之间的小路时,因眼花看不清,滑入两米多深的大坑里。本村在桃园教学的教师于聘卿路过发现,扔下车子,迅速跳入冷水中,将老人救上来送到家中。 1975年3月15日下午,石横民工连在湖屯公社小店村北修三级扬水站。一部分民工在山坡从上向下传石头,下边不远的地方有6个木工正在干活。上面传石头的民工一失手,一块大石头滚了下来。下面6名木工面临生命危险。旅店村民工、共青团员刘崇家见此情景,用铁扛奋力抵住巨石,救出了木工, 自己光荣牺牲。 1978年7月14日凌晨,康汇河决口20 余处,洪水涌进村庄。中心村党支部书记邱仲河临危不惧,将困在洪水中的14名群众,一一抢救到河坝高处,脱离险境。 1985年4月24日下午,对福山、保安两村交界处山林起火。对福山30多名师生闻讯飞赴现场扑火,有的着了衣服,有的烧焦了头发,都全然不顾。经1小时战斗,师生扑灭了山火,保住了数百亩山林。 1985年7月22日下午3时,衡鱼联中教师、共产党员闫立路和石横中学电工李建堂在石横村南红石河奋不顾身救出溺水学生焦敬国。 1986年8月,石横村老共产党员苏炳贵,发现一迷路的孩子,便把孩子领回自己家中,一边问清孩子名字是陈如军,家是新泰市龙廷乡苗东村,其父是陈现祥。立即给孩子的父亲发去电报。几天后,孩子与家人团聚。苏炳贵在家照顾如军13天。 1986年10月14日,电厂女工古凤云, 骑车路过镇门口路旁,突然昏倒在地。镇司法助理员孔祥润见此情景,将古扶起,并让人请来卫生院副院长张洪生,经诊断为脉搏细弱休克,生命危险。孔从镇里找车将病人送至医院,经抢救脱险。 1987年5月,石料厂共产党员张金香, 发现了偷厂里电视机的犯罪分子,即跟踪至其家门,并及时报案,将犯罪分子抓捕。这一案件的侦破,使执法部门破案18起,逮捕同案犯6名。张金香受到县公安局、石横派出所和镇委镇政府的表扬。 1988年夏,康王河雨后水迅速上涨,后一村儿童何新在河边洗澡,不慎卷入波涛之中,洗衣服的老年妇女们见状束手无策,大喊救人。时年74岁的王洪海老人闻讯跑到河边跳入水中,几经努力,将何新救上岸来。 1990年6月12日下午4时,后衡鱼一伙儿童在康王河闫家桥洗澡。9岁的闫龙不慎滑入两米多深的土井中(旱季农民为浇河滩菜地挖的土井),另一名叫邱民的儿童想去拉他,也滑入井中)。两名儿童在水中拼命挣扎,情况万分紧急。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本村70余岁的李廷柱老人正好路过,见状不顾年老体弱,奋然跳入水中,把7岁的邱民拖上来。这时,先落水的闫龙已沉入水底,老人来不及喘口气,又潜入水中,在闻讯赶来的王绪伦帮助下,两名儿童脱险。

知识出处

石横镇志

《石横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1997.8

《石横镇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在内容上,以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重点,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严密考证,秉笔直书。纵观全志上起清朝末年,下至1987年(大事记和少量章节下限酌情下延),百年间,大事要事,无不备载;横看党政军文、社会百业,其沿革、兴衰、变迁及概要,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资可鉴,是一部揽石横古今,昭当代后世的历史文献和乡土教材。

阅读